-
题名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羁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郑春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讲师
济南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6,共5页
-
文摘
鲁迅是现代中国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认识自己的少数哲人之一。鲁迅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他敢于拷问自己的灵魂,他思想理论上激烈的反封建与生活实践中对某些传统的妥协退让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和反省;他承认并不断清除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他从外宇宙和内宇宙的不同层面来解剖自己,用“中间物”的思想为自己定位,咀嚼着痛苦,顽强地承担起人生和历史的责任。鲁迅的伟大源于他对自我的认识和解剖。
-
关键词
鲁迅
中国传统文化
“中间物”
自我解剖
鲁迅先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1981年版
生命意识
内心深处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一词多彩
- 2
-
-
作者
杨振兰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讲师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5-97,共3页
-
文摘
词的意义内容由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部分构成。正如词汇意义有一词多义,色彩意义亦可一词多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一词多彩主要指一义多彩,即针对单义词或多义词中的某个义项而言的,因为一词多义未必就是一词多彩,而一词一义也未必就是一词一彩,同一词中色彩意义的数量不受该词词汇意义数量的制约。色彩意义是由词的诸多感性特点形成的,这是有别于词汇意义的理性特点的。从客观存在本身看,各种事物、现象立体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由多方面的特点构成,受许多相关因素制约,这多种特点及许多因素都由词汇意义来反映是不可能的。词汇意义仅从中抽取内在本质属性、一般特点,而对事物、现象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不予承认和接纳,因而客观存在的某些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就要由色彩意义来反映。当然并非所有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都能转化成色彩意义的内容,而是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的给人印象深刻的非本质属性进入色彩意义。如果这种特色(包括词本身的某些特点)在同种事物、现象中表现为不只一个方面。
-
关键词
色彩意义
词汇意义
非本质属性
色彩词
感情色彩
客观存在
色彩类型
语法意义
形象色彩
一词多义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