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灸作用机制的系统科学原理
1
作者
陈碧玮
张钊
+1 位作者
傅爽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9-64,共6页
人体功能复杂而有规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负反馈机制的广泛存在。针灸疗法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就是机体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对这一自我调控...
人体功能复杂而有规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负反馈机制的广泛存在。针灸疗法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就是机体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对这一自我调控机制进行触发与强化,从而恢复或保持自身正常状态的稳定性。这一内在机制包括如下三条基本原理:(1)负反馈系统感受比较器增益放大原理;(2)负反馈系统施控装置功能强化原理:(3)负反馈系统受控装置反应激活原理。自组织系统的行为及针灸疗法对其影响的规律性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调节机制
系统科学原理
负反馈机制
自组织系统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的三维静脉瓣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2
作者
汪波
韩阳
齐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究静脉内血液与瓣膜之间的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和保证血液单向回流的生理机制。方法 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人体下肢静脉医学图像及牛大隐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尺寸,采用超弹性本构模型描述静脉瓣膜在生理条件下不可压缩、非线性和...
目的 探究静脉内血液与瓣膜之间的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和保证血液单向回流的生理机制。方法 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人体下肢静脉医学图像及牛大隐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尺寸,采用超弹性本构模型描述静脉瓣膜在生理条件下不可压缩、非线性和超弹性力学响应,构建静脉血管和静脉瓣膜的三维数值模型。结果 研究结果可视化地展示静脉动态运输血液的过程以及静脉瓣膜防止反流的功能机制,再现静脉内瓣膜运动和血液流动的周期性特点,讨论和量化了整个心动周期内的重要生理数据,包括静脉内血液的压力、流速和流量以及静脉瓣膜的开口面积、静脉瓣膜表面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等。结论 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数值再现静脉内生理动态过程,为进一步揭示静脉疾病相关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静脉瓣膜
浸入边界法
有限元分析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灸作用机制的系统科学原理
1
作者
陈碧玮
张钊
傅爽
陈少宗
机构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针推学院
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针灸
研究
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9-64,共6页
基金
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资助(2018-220315)。
文摘
人体功能复杂而有规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负反馈机制的广泛存在。针灸疗法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就是机体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对这一自我调控机制进行触发与强化,从而恢复或保持自身正常状态的稳定性。这一内在机制包括如下三条基本原理:(1)负反馈系统感受比较器增益放大原理;(2)负反馈系统施控装置功能强化原理:(3)负反馈系统受控装置反应激活原理。自组织系统的行为及针灸疗法对其影响的规律性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研究。
关键词
针灸调节机制
系统科学原理
负反馈机制
自组织系统
数学
Keywords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ystem science principle
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self-organization system
mathematics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的三维静脉瓣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2
作者
汪波
韩阳
齐楠
机构
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02181)。
文摘
目的 探究静脉内血液与瓣膜之间的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和保证血液单向回流的生理机制。方法 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人体下肢静脉医学图像及牛大隐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尺寸,采用超弹性本构模型描述静脉瓣膜在生理条件下不可压缩、非线性和超弹性力学响应,构建静脉血管和静脉瓣膜的三维数值模型。结果 研究结果可视化地展示静脉动态运输血液的过程以及静脉瓣膜防止反流的功能机制,再现静脉内瓣膜运动和血液流动的周期性特点,讨论和量化了整个心动周期内的重要生理数据,包括静脉内血液的压力、流速和流量以及静脉瓣膜的开口面积、静脉瓣膜表面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等。结论 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数值再现静脉内生理动态过程,为进一步揭示静脉疾病相关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静脉瓣膜
浸入边界法
有限元分析
三维模型
Keywords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
venous valv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ree-dimensional(3D)model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灸作用机制的系统科学原理
陈碧玮
张钊
傅爽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立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的三维静脉瓣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汪波
韩阳
齐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