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康复领域研究应用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4
1
作者 孟丽君 李义庭 +2 位作者 孙莹炜 武雨 吴世彩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明确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若干原则。在康复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明确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若干原则。在康复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康复医学服务对象多为病、伤、残、老等群体的特殊性,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从知情同意、隐私和数据安全、患者身心康复、合规监管、特定群体保护、促进公平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研究应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与挑战,并根据《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等的原则,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多方协同和跨学科的合作、完善和细化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全社会的伦理宣教、健全问责机制、加大投入倾斜、促进公平等措施,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研究应用能够健康发展,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康复医学 医学伦理 伦理治理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型的5G+智慧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丽娜 姚爱春 +1 位作者 张晨成 战玉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5G+智慧课堂在胸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实习的90名本科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43名,试验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5G+线上、线下、临床实践三位...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5G+智慧课堂在胸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实习的90名本科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43名,试验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5G+线上、线下、临床实践三位一体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生实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BOPPPS模型的5G+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护生实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型 胸外科 实习护生 智慧课堂 雨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护理教育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伤害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孟俊彤 周璐 +3 位作者 夏晓琳 徐晓冰 曹婉璐 刘晔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阐述了道德伤害的概念发展、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对护士的影响及三级预防。提出应研制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伤害量表,重视组织支持,制定三级预防措施,以促进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稳定护理队伍。
关键词 护士 道德伤害 道德困境 创伤后应激障碍 职业倦怠 护理管理 心理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域框架在护理质性研究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包静娴 张泽懿 +1 位作者 王晶晶 陈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06-3311,共6页
目的:探讨理论域框架(TDF)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及Web of Science中使用TDF探讨临床护理行为发生及改变影响因素的相关质性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TDF在质性... 目的:探讨理论域框架(TDF)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及Web of Science中使用TDF探讨临床护理行为发生及改变影响因素的相关质性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TDF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状况。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17篇文献基于TDF制定访谈提纲;数据分析方面,11篇文献采用了TDF应用指南推荐的两阶段式数据分析方法,4篇文献采用了定向内容分析法,2篇文献采用了框架分析法;质量控制方面,18篇文献使用了NVIVO软件或其他定性分析软件辅助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3篇文献计算了一致性系数,2篇文献使用了三角测量技术,6篇文献确定了理论领域相关性。结论:TDF可以用于指导质性研究设计,解决实施中的行为改变问题,促进临床循证护理工作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域框架(TDF) 质性研究 理论研究 质量控制 护理科研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相关下肢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环毓 吕芳芳 +1 位作者 马欣雨 祝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23,共5页
从体外膜肺氧合相关下肢缺血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应研制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工具、优化个体化预防和干预策略,以降低体外膜肺氧合相关下肢缺血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下肢缺血 凝血功能监测 营养支持 功能锻炼 血糖监测 针灸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及与产前抑郁关系的网络分析
6
作者 张子璇 赵菲 +5 位作者 赵静 袁苗 任丰毅 秦梦瑶 刘晓燕 陈新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分析其与产前抑郁的关系,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7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夜间饮食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妊娠期女性产前抑郁得分6.00(3.00,9.00)...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分析其与产前抑郁的关系,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7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夜间饮食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妊娠期女性产前抑郁得分6.00(3.00,9.00),夜间饮食行为得分8.00(11.00,15.00)。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P<0.05)。网络分析表明,半夜醒来有吃东西的渴望(r s=1.29)是夜食行为强度最高的症状,我很不开心以致失眠(r bs=1.80)是产前抑郁连接夜食行为最重要的桥梁节点。网络比较结果显示,<30岁与≥30岁孕妇的总体网络结构无显著差异,但在≥30岁孕妇中,夜食行为症状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7 vs.0.04,P<0.05),在<30岁孕妇中,产前抑郁与夜食行为关系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0 vs.0.02,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核心症状是夜间对食物的渴望。孕妇产前抑郁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不开心以致失眠是影响夜食行为的桥梁节点,二者关联存在一定年龄差异。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值得关注,防控产前抑郁,尤其是情绪低落所致失眠,可能是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孕妇 夜食行为 核心症状 产前抑郁 失眠 情绪障碍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对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的影响
7
作者 戴彦君 石萍 +5 位作者 程晓雪 姜亦凡 王璇 徐志勇 亓琳 张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67-2473,共7页
目的:探讨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对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2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入院跌倒风险、L3-SMI、营养风险、自理能力、疼... 目的:探讨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对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2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入院跌倒风险、L3-SMI、营养风险、自理能力、疼痛状况进行评估。结果:429例成年住院病人中跌倒中高风险病人163例(38.00%);正常L3-SMI病人358例(83.45%),低L3-SMI病人71例(16.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所在科室、用药种类、所在科室护患比、营养风险、自理能力、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后L3-SMI是跌倒中高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65岁、体质指数<24.0 kg/m2、自理能力为独立或轻度依赖的病人中,低L3-SMI病人具有更高的跌倒中高风险(P<0.05)。结论:低L3-SMI的成年住院病人跌倒中高风险更高,L3-SMI可作为筛查指标识别跌倒中高风险人群,为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管理及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 跌倒 成年人 住院病人 年龄 体质指数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志伟 梁倩 +4 位作者 类美容 刘静 张红伟 刘健 栾晓嵘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 目的系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居家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所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计664例患者。与常规康复方式相比,虚拟现实康复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大多数患者对虚拟现实康复方式感到满意。结论虚拟现实康复在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等方面并不比常规康复方式更有效,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居家康复 肢体功能障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琳琳 王君芝 +2 位作者 褚梁梁 张国春 许翠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母乳喂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以提高我国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构建母乳喂养护理...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母乳喂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以提高我国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9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64,第二轮专家函询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7、0.152(均P<0.01),最终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科学性、全面性及实用性,有利于母乳喂养护理质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与肝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10
作者 徐子恒 高凤莉 +3 位作者 靳斌 吕茵茵 杨同男 王克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与肝移植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非线性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 目的分析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与肝移植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非线性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523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病例综述法评估POD。结果肝移植患者POD发生率为14.34%。术前INR与POD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7.06,P=0.029),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与PO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中,将术前INR水平维持在1.43以下能降低肝移植POD发生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前INR水平,将其控制在安全界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谵妄 国际标准化比值 剂量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儿童期不良经历与身心症状和职业倦怠关系
11
作者 余成 夏冬芬 +2 位作者 裴依斐 张烜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6,共7页
目的:探讨护士群体中儿童期不良经历与身心症状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661例护士,通过1∶2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平衡儿童期不良经历阳性组和阴性组人口学资料与工作相关特征,最后共有880例匹配成功(阳... 目的:探讨护士群体中儿童期不良经历与身心症状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661例护士,通过1∶2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平衡儿童期不良经历阳性组和阴性组人口学资料与工作相关特征,最后共有880例匹配成功(阳性组300例,阴性组580例)。使用线性回归探讨护士儿童期不良经历与身心症状(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并计算了平均干预效果(ATT)。结果: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儿童期不良经历与焦虑症状得分、抑郁症状得分、躯体症状得分以及职业倦怠得分呈正向关联(B=1.68、2.67、2.89、5.90,ATT=1.64、2.58、2.82、5.96,均P<0.001),但与个体成就感不足得分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无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护士,有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护士可能有更严重的身心症状与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身心症状 职业倦怠 护士 倾向性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时替代模型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城市社区老年女性衰弱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吴双 李婷 +2 位作者 张宪亮 陈斯 贺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老年女性行为改变(如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与衰弱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轻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替代等量久坐行为(sedenta... 目的:老年女性行为改变(如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与衰弱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轻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替代等量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EB),探究行为改变与老年女性衰弱的关联。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招募烟台市1370名60~70岁的老年女性,最终1099名受试者纳入本研究。采用三轴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受试者每日MVPA、LPA和SEB。根据Fried衰弱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分别采用3种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3种有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来评估MVPA、LPA和SEB与老年女性衰弱的关系。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后,单因素模型发现MVPA和LPA均与更低的衰弱前期及衰弱风险显著相关,而SEB与更高的衰弱前期及衰弱风险显著相关。将MVPA、LPA和SEB都放入分配模型中,发现LPA与衰弱前期显著相关,但与衰弱无关;MVPA与衰弱前期和衰弱均显著相关;SEB与衰弱前期和衰弱无关。等时替代模型的结果发现:(1)增加30 min LPA替代等量的SEB,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8%和7%;(2)增加30 min MVPA替代等量的SEB,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41%和47%;(3)增加30 min MVPA代替等量的LPA,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35%和42%。结论:MVPA和LPA代替等量SEB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老年女性的衰弱状况。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MVPA替代SEB改善老年女性衰弱的效果优于LPA。建议老年女性尽量避免久坐行为,每天增加一定量的身体活动代替久坐,其中增加每天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行为 身体活动 衰弱 等时替代 老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亚谵妄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3
作者 马欣雨 王爽 +3 位作者 程环毓 王姣姣 高明阳 祝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亚谵妄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15例行择期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亚谵妄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15例行择期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选取121例老年患者(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亚谵妄综合征发生率为42.41%。术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得分(OR=0.870)、术后转入ICU(OR=3.965)、C-反应蛋白(OR=1.020)和疼痛评分(OR=2.642)是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灵敏度为0.716,特异度为0.824。Bootstrap内部验证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和0.812;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亚谵妄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有利于针对危险因素制订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膝关节置换术 亚谵妄综合征 认知功能 衰弱 疼痛 预测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14
作者 王思佳 杜昀 +2 位作者 白雪 王玉萍 郭玉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主题词联合自由词的方式,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的相关文献。收集基...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主题词联合自由词的方式,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的相关文献。收集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干预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4.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33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在身体健康方面,干预组心血管风险因素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16,95%CI:-0.24~-0.08)、甘油三酯(MD=-0.12,95%CI:-0.20~-0.03)、总胆固醇(MD=-0.16,95%CI:-0.30~-0.02)和心率(MD=-1.84,95%CI:-3.35~-0.3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运动能力(SMD=0.29,95%CI:0.14~0.43)和体力活动(SMD=0.23,95%CI:0.05~0.4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体重指数、血压、吸烟率等)、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但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作用不显著。建议开发可有效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移动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移动应用程序 院外健康管理 身心健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乔慧敏 高伟 +6 位作者 潘明皓 陈少蕾 罗娜 杨濮瑞 朱殊殊 尹慢慢 刘德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3-135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的护生"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对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强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生从事&...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的护生"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对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强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问卷,对山东省1178名护生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析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模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意愿得分为(3.48±0.65)分,感知有用性(3.82±0.63)分、态度(3.69±0.62)分、感知行为控制(3.59±0.63)分、感知易用性(3.33±0.74)分、主观规范(3.29±0.73)分。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拟合效果理想。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471,0.081,0.343;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可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愿,效应值分别为0.644,0.333;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影响的效应值为0.594,且P均<0.001。该模型可以解释行为意愿方差变异的62%。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的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对行为意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可以为制定对策促进护生积极投入"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 “互联网+” 护理服务 护生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ICU过渡期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1
16
作者 詹昱新 喻姣花 +6 位作者 万雅莉 陈怿 汪颖越 李梅 彭思敬 黄海燕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7-91,共5页
目的总结住院患者ICU过渡期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引。方法依据“6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1日。由4名研究者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采用JBI的证... 目的总结住院患者ICU过渡期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引。方法依据“6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1日。由4名研究者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采用JBI的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总结了7个类别(过渡期组织支持系统、团队沟通与协作、ICU转出评估与决策、转运与交接、随访与康复、护患沟通与教育信息支持、护理质控)34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开展ICU过渡期护理实践提供依据,以提高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ICU 过渡期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构建护理专业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解子惠 张云雪 +2 位作者 王清 周淼 厉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5-620,共6页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965例护理专业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分别测量其NSSI、父母教养方式、述情障碍及自尊情...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965例护理专业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分别测量其NSSI、父母教养方式、述情障碍及自尊情况。采用1:3倾向得分匹配平衡有无NSSI两组的协变量,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产生NSSI的相关因素,并基于列线图构建护理专业学生NSSI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样本中护理专业学生的NSSI检出率为14.9%。识别情感障碍(OR=1.077)、描述情感障碍(OR=1.094)、外向性思维(OR=1.071)是护理专业学生的NSSI的危险因素,母亲鼓励自主(OR=0.917)、父亲关爱(OR=0.941)、自尊(OR=0.954)是NSSI的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经验证区分度和可靠性良好(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ROC曲线下面积为0.76)。结论:本研究根据NSSI行为相关因素构建了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直观评价护理专业学生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学生 非自杀性自伤 述情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质量、运动量、时型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谌宏玥 毛芳香 +1 位作者 韩静 崔乃雪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703,共7页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其时型与健康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运动量在3条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为制定改善大学生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简版清晨-夜晚型评定量表(rME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其时型与健康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运动量在3条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为制定改善大学生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简版清晨-夜晚型评定量表(rME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8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Pearson相关和逐步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时型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差异,以及不同运动量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和躯体健康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与躯体、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48~-0.47,P<0.01)。睡眠质量在时型与健康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运动量在时型→躯体健康、睡眠质量→心理健康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在运动量大的大学生中,夜晚型大学生的躯体健康优于中间型(t=2.01,P=0.044);且睡眠质量越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得分越低(b=-1.41,t=-2.26,P=0.024)。结论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其时型与健康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学生的运动量在其时型与躯体健康、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运动 时型 健康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潜在剖面分析及与情绪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艺琳 董晓雨 +1 位作者 叶艺 范秀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与情绪幸福感的关系。方法2021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6所院校的294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同时... 目的探索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与情绪幸福感的关系。方法2021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6所院校的294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同时对心理资本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可分为富裕型(29%)、中等型(58%)和贫乏型(13%)。心理资本潜在类别是情绪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富裕型和中等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情绪幸福感均高于贫乏型(均P<0.05)。结论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存在异质性。护理教育者应关注心理资本为贫乏型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并开发心理资本干预策略,以提高其情绪幸福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硕士研究生 潜在剖面分析 心理资本 情绪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参与预立护理计划体验的Meta整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光娅 许翠萍 +4 位作者 张秋悦 孟宇辰 宋雪青 张馨 张学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系统整合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参与预立护理计划的质性研究,为预立护理计划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 目的系统整合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参与预立护理计划的质性研究,为预立护理计划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参与预立护理计划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45个研究结果,形成16个类别,进一步归纳为4个整合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及家属对预立护理计划的态度,参与预立护理计划的体验,参与预立护理计划的影响因素,对预立护理计划的建议。结论患者及家属存在预立护理计划认知缺乏、感知障碍,希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实践受多种因素影响等体验;医护人员应提供多方面支持,以满足患者参与预立护理计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患者 家属 预立护理计划 体验 感受 态度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