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傅立叶平均法下的连续小推力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维明 李源 苗楠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89,295,共6页
通过将小推力展开为偏近点角的傅立叶级数,并对高斯摄动方程在一个轨道周期上的平均,将原方程的推力转化为仅由14个傅立叶系数表示的控制变量。仿真计算表明,平均化后的高斯方程使计算量与牛顿积分相比显著减少,且对小推力而言有足够的... 通过将小推力展开为偏近点角的傅立叶级数,并对高斯摄动方程在一个轨道周期上的平均,将原方程的推力转化为仅由14个傅立叶系数表示的控制变量。仿真计算表明,平均化后的高斯方程使计算量与牛顿积分相比显著减少,且对小推力而言有足够的精度。对利用平均化后的高斯方程计算轨道根数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小推力的范围和小推力近似表达式对上述误差的影响,为今后小推力下非开普勒轨道动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级数 连续小推力 平均法 高斯方程 动力学分析 非开普勒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随机激励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帆 王锡平 +1 位作者 朱文海 周慎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虚拟激励法,多次利用状态空间解耦、Kronecker代数及矩阵微分理论等,推导出多源随机激励下响应均方根的参数灵敏度表达式,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平顺性分析。根据理论计算的灵敏度大小及工程实际要求,选取优化变量,对轻型货车整车模型进... 采用虚拟激励法,多次利用状态空间解耦、Kronecker代数及矩阵微分理论等,推导出多源随机激励下响应均方根的参数灵敏度表达式,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平顺性分析。根据理论计算的灵敏度大小及工程实际要求,选取优化变量,对轻型货车整车模型进行了平顺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法 参数灵敏度 平顺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薄膜揉皱变形理论及类挠曲电响应研究
3
作者 刘曜华 李俊 +2 位作者 冯晓满 马建华 王炳雷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2-1404,共13页
现有挠曲电俘能器存在俘能方式单一、力电耦合系数偏小,且仅在微观尺度显著等问题,难以在宏观尺度上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驻极体作为一种内嵌电荷的介电材料,其非均匀变形可诱导显著的类挠曲电响应.薄膜揉皱作为一种双向收缩的复杂变形,... 现有挠曲电俘能器存在俘能方式单一、力电耦合系数偏小,且仅在微观尺度显著等问题,难以在宏观尺度上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驻极体作为一种内嵌电荷的介电材料,其非均匀变形可诱导显著的类挠曲电响应.薄膜揉皱作为一种双向收缩的复杂变形,其高应变梯度为宏观尺度下高效俘能提供了新方式.该文将驻极体宏观尺度下的强力电耦合特性与揉皱的高应变梯度优势相结合,建立了驻极体薄膜揉皱变形理论,基于该模型分析了不同电荷密度、支撑杯半径、薄膜厚度、放缩尺度下揉皱驻极体的类挠曲电响应及能量俘获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为1 mm的驻极体薄膜,当电荷密度q=-0.2 mC·m^(-2)时,有效类挠曲电强度相比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的本征挠曲电效应高了近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薄膜 揉皱变形 类挠曲电响应 能量俘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内变量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者超 乔丽苹 +1 位作者 李术才 林春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9-1575,共7页
土的蠕变是指在常值应力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现象。沿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在土蠕变性质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与时间相关的蠕变速率描述土的蠕变行为。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土体往往要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过程,并经历不同应... 土的蠕变是指在常值应力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现象。沿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在土蠕变性质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与时间相关的蠕变速率描述土的蠕变行为。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土体往往要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过程,并经历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的蠕变过程。在此复杂条件下,各个蠕变过程的土的内部结构不同,继续采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描述土的蠕变行为就遇到了困难。与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不同,内变量理论是一种采用材料内部结构变量(即内变量)描述材料性质的一种理论。据此,提出了土的内变量蠕变模型,该模型采用土的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土变形过程中的内变量。模型不但可以反映土所受外部荷载对蠕变行为的影响,而且可以反映材料的内部结构变化对蠕变行为的影响。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了复杂条件下砂土和黏土的蠕变性质试验,详细讨论了应力和不可恢复应变对土蠕变性质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内变量蠕变模型与传统幂函数蠕变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可以加快蠕变试验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土的内变量蠕变本构模型可以反映复杂条件下土的蠕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内变量 不可恢复应变 时间相关性 应力相关性 加快蠕变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蠕变性质及其模型研究综述与讨论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者超 乔丽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51-2260,共10页
对土的蠕变性质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和应力对土蠕变性质的影响、土蠕变破坏准则、蠕变势和塑性势关系、蠕变微观机制、宏观和微观本构模型等。此外,基于上述总结,提出了土等效变形过程的概念,探讨了土... 对土的蠕变性质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和应力对土蠕变性质的影响、土蠕变破坏准则、蠕变势和塑性势关系、蠕变微观机制、宏观和微观本构模型等。此外,基于上述总结,提出了土等效变形过程的概念,探讨了土蠕变模型中时间效应的表述方式,提出了一种可加快土蠕变试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蠕变 微观机制 本构模型 等效变形过程 时间效应 加快土蠕变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耐磨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毓 王学文 +3 位作者 李博 王少伟 王淑平 杨兆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利用两矩形块来模拟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面-面摩擦副部件,基于ANSYS软件和APDL语言建立了具有正方形凹坑表面的参数化分析模型,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凹坑边长、深度和间距对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下一步磨损试验作... 利用两矩形块来模拟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面-面摩擦副部件,基于ANSYS软件和APDL语言建立了具有正方形凹坑表面的参数化分析模型,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凹坑边长、深度和间距对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下一步磨损试验作指导。通过研究发现,凹坑表面在接触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压应变能和弯应变能,从而缓释应力,提高表面耐磨性;随着凹坑边长和间距增大,凹坑表面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凹坑深度增大,凹坑表面耐磨性逐渐增大;耐磨性最佳的形貌参数为:凹坑边长20μm,凹坑深度80μm,凹坑间距9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表面 仿生 凹坑形貌 耐磨性 ANSYS AP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谐和振动输送机输送速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冯维明 曲秀晓 刘晓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9-222,共4页
介绍和研究了非谐和振动输送机的输送原理和动力学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物料运动的基本特征,得到了物料连续滑动时的速度表达式。探讨了物料输送速度随激振频率不同而变化的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物料输送效率在某一激振频率... 介绍和研究了非谐和振动输送机的输送原理和动力学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物料运动的基本特征,得到了物料连续滑动时的速度表达式。探讨了物料输送速度随激振频率不同而变化的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物料输送效率在某一激振频率有最优值。进一步讨论了另一重要参数——摩擦因数对物料输送速度的影响规律,为该类输送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谐和 输送机械 振动机械 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砂的蠕变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者超 Ron Wong 乔丽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2-1424,共13页
油砂是一种富含天然沥青的沉积砂。作为一种软化材料,油砂的蠕变性质较松砂和正常固结黏土等硬化材料更为复杂。通过开展油砂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应变状态下油砂的蠕变特性;讨论了蠕变势与塑性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等效变形过... 油砂是一种富含天然沥青的沉积砂。作为一种软化材料,油砂的蠕变性质较松砂和正常固结黏土等硬化材料更为复杂。通过开展油砂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应变状态下油砂的蠕变特性;讨论了蠕变势与塑性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等效变形过程的概念,分析等效变形过程的微观机制;讨论了蠕变速率与时间和不可恢复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采用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内变量可以描述复杂条件下油砂的蠕变性质,并据此提出了油砂的内变量蠕变模型;应用临界状态理论,分析了硬化型和软化型土的蠕变性质;讨论了剪切带对密砂蠕变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三轴蠕变性质 蠕变模型 内变量 蠕变势 应变路径 临界状态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两侧建筑物室内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团 刘强 +4 位作者 石敬华 卢守舟 郑雁 朱文海 聂益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3,共5页
通过布设不同类型的多个点位,对山东省某城市多条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室内外交通噪声进行了测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降低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环境噪声,通过在道路与两侧建筑物之间的区域采取降噪措施,降噪幅度是有限的;为降... 通过布设不同类型的多个点位,对山东省某城市多条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室内外交通噪声进行了测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降低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环境噪声,通过在道路与两侧建筑物之间的区域采取降噪措施,降噪幅度是有限的;为降低建筑物内的房间噪声,通过对建筑物本身采取噪声防护措施,降噪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城市道路 交通噪声 敏感建筑物 室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谐和间歇滑动输送机激振器频率设计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维明 孙艺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78,128,共4页
介绍和研究了非谐和间歇滑动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物料在间歇滑动输送机上运动的特征,得到了物料滑动的平均速度,讨论了输送机激振器频率对物料输送速度的影响,发现物料输送效率随激振器频率的增加而提高的现象仅发生在某一范围内。... 介绍和研究了非谐和间歇滑动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物料在间歇滑动输送机上运动的特征,得到了物料滑动的平均速度,讨论了输送机激振器频率对物料输送速度的影响,发现物料输送效率随激振器频率的增加而提高的现象仅发生在某一范围内。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频率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既提高输送效率,又减少磨损、降低能耗的目的,为该类输送机的设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谐和 间歇滑动 输送机械 振动机械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弧长延拓法在静电激励MEMS吸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斌斌 张龙 +1 位作者 王炳雷 周慎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6-392,共7页
在静电激励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吸合特性研究中,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微梁结构的控制方程是非线性高阶微分方程,给方程的求解带来了困难.由于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是分叉问题,方程的解支上出现奇异点,而... 在静电激励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吸合特性研究中,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微梁结构的控制方程是非线性高阶微分方程,给方程的求解带来了困难.由于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是分叉问题,方程的解支上出现奇异点,而运用局部延拓法无法通过奇异点.因此,通过运用广义微分求积法将控制方程降阶离散,结合拟弧长延拓法使迭代顺利通过奇异点,求出了整个解曲线.结果表明,拟弧长延拓法能有效并准确地求解具有分叉现象的高阶微分方程问题,为精确预测静电激励MEMS的吸合电压提供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吸合特性 奇异点 拟弧长延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