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期选择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群体稳定性对基础研究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梁乃正 刘智强 +1 位作者 杨静 许玉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5-1265,共11页
基于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跨期选择理论,探析了高校教师群体稳定性对“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和“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对“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 基于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跨期选择理论,探析了高校教师群体稳定性对“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和“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对“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和“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非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对“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正向调节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与“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与“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的关系。此外,经济发展水平正向调节非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与“从0到1”基础研究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对非高级职称教师群体稳定性与“从1到N”基础研究渐进性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稳定性 基础研究 突破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 跨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自恋对高管团队成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CEO谦卑与领导关系认同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奎 赵景 +2 位作者 宋萌 崔国东 董念念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20,共15页
自恋的CEO在企业中比比皆是,会对员工与组织产生深远影响,而CEO谦卑特质是重要的情境因素。高管团队成员直面CEO并担负着组织内部重要的领导职责,对CEO自恋特质的感知和反应更深刻,其工作幸福感可能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基于关系认同理论... 自恋的CEO在企业中比比皆是,会对员工与组织产生深远影响,而CEO谦卑特质是重要的情境因素。高管团队成员直面CEO并担负着组织内部重要的领导职责,对CEO自恋特质的感知和反应更深刻,其工作幸福感可能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基于关系认同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对56位CEO与319位TMT成员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EO自恋对TMT成员工作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CEO谦卑能够弱化CEO自恋对TMT成员有关领导关系认同的消极影响;TMT成员对领导关系的认同积极影响工作幸福感,中介了CEO谦卑对CEO自恋与TMT成员工作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领导自恋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研究层次与边界情境,揭示了领导关系认同在CEO谦卑弱化CEO自恋消极影响效应中的内在机制,验证了不同领导组合相对于单一领导对领导关系认同与工作幸福感的增强更具有效性,因而丰富了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的主体,对CEO的遴选与培训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自恋 CEO谦卑 工作幸福感 领导关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员工悖论困境”破解:双元领导动态协同过程及化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文安 罗瑾琏 +1 位作者 易明 钟竞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61,I0010,I0011,共13页
本文以创新型企业中17位组织领导者和配对的21位入职在一年以内的新员工为研究对象,应用事件系统理论(EST)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GT)识别出“新员工悖论困境”包括的五类关键典型特征:意义构建偏差、任务—关系冲突、创意沉浸偏差、情绪... 本文以创新型企业中17位组织领导者和配对的21位入职在一年以内的新员工为研究对象,应用事件系统理论(EST)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GT)识别出“新员工悖论困境”包括的五类关键典型特征:意义构建偏差、任务—关系冲突、创意沉浸偏差、情绪把控失调及角色认知矛盾,构建了一个涵盖37个子范畴和18个核心范畴的双元领导对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行为的内隐和整合协同过程模型。新员工在社会化适应过程中面临工作意义构建和任务—关系冲突协调的双重压力,双元领导通过认知传导路径和能力塑造路径,以内隐协同的方式推动新员工社会化;新员工在创新过程中面临创意沉浸偏差和情绪把控失调的双重压力,双元领导通过认知传导路径和情绪传导路径,以内隐协同的方式激发新员工创新行为;新员工在社会化适应与创新的整合过程中面临角色认知矛盾压力,双元领导通过角色整合路径以整合协同的方式,加快新员工对角色清晰认知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之间矛盾和张力的感知。同时,针对不同路径分析了双元领导对开放行为和闭合行为的动态协同过程,解构了双元领导如何进行协同增效的内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员工 社会化适应行为 创新行为 协同过程 双元领导 开放行为 闭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双元领导行为滴漏过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莉 罗瑾琏 +1 位作者 黄月月 胡文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4-1124,共11页
基于SOR理论,依据领导行为的滴漏模型,通过对6家创新型企业的6位高层管理者及其与之配对的20位中层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结构化的扎根编码方法,深入挖掘和探析高层管理者的双元领导行为滴漏至中层管理者的情境和作用过程。研究结... 基于SOR理论,依据领导行为的滴漏模型,通过对6家创新型企业的6位高层管理者及其与之配对的20位中层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结构化的扎根编码方法,深入挖掘和探析高层管理者的双元领导行为滴漏至中层管理者的情境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企业运营过程中呈现出矛盾情境,包括战略目标矛盾、学习导向矛盾、创新方式矛盾及权力结构矛盾;面对矛盾情境,高层管理者需要展现双元领导行为,发挥开放激发与闭合汇聚的互补作用;高层管理者的双元领导行为对中层管理者存在滴漏现象;双元领导行为的滴漏过程经历认知辨识、感知过滤、知觉顿悟、意义强化4个步骤,进一步促进了上行下效;上行下效需要中层管理者具备变异警觉、学习吸收、知觉重塑及包容平衡的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情境 双元领导行为 观察学习 矛盾认知 滴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探讨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内涵、前因及结果:基于代际互动视角
5
作者 崔国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3-1609,共17页
工作中成功老龄化概念的提出为组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概念界定尚不清晰,未能揭示其独特内涵,忽视了代际互动因素对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影响,以及对于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结果变量缺乏关... 工作中成功老龄化概念的提出为组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概念界定尚不清晰,未能揭示其独特内涵,忽视了代际互动因素对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影响,以及对于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结果变量缺乏关注。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进行三方面的研究:第一,从代际互动视角出发,重新探索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内涵及结构维度;第二,确定代际知识共享与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关系形态以及职业适应性和代际友谊的双中介机制,并引入主客体互依模型检验上述关系的主客体效应;第三,构建工作中成功老龄化影响年轻员工工作投入的双刃剑效应模型。本研究创新性地从代际互动的视角出发,重新探讨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内涵和结构,尝试拓展其影响因素和结果效应研究,以期推进和完善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中成功老龄化 代际互动 代际知识共享 代际友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下属绩效影响领导授权行为的机制与边界条件 被引量:7
6
作者 易明 王圣慧 +1 位作者 罗瑾琏 胡文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128,I0023,I0024,共14页
领导授权行为能有效促进下属、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升,但我们对这一领导行为的前因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下属绩效通过领导者积极情感与感知地位威胁对授权行为的影响,以及上下级关系的调节作... 领导授权行为能有效促进下属、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升,但我们对这一领导行为的前因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下属绩效通过领导者积极情感与感知地位威胁对授权行为的影响,以及上下级关系的调节作用。实地研究与实验研究发现,下属绩效一方面通过领导者积极情感正向影响其授权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感知地位威胁负向影响授权行为。下属绩效的这种增益效应与损耗效应叠加,使得下属绩效与领导授权行为呈倒U型关系,即下属绩效处于适中水平时,领导授权程度最高。上述关系受到上下级关系的调节,具体而言,当上下级关系质量较高时,领导者对高绩效下属可能带来的威胁评价较低并更愿意向他们授权,从而使得下属绩效与领导授权行为之间呈现出线性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什么样的下属才能获得领导授权”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释,丰富了下属绩效的效应研究,提升了资源保存理论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另外,研究结果也使得员工认识到必须兼顾工作能力和人际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工作绩效,培育领导信任以获得更多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属绩效 上下级关系 积极情感 感知地位威胁 领导授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的人性:大五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圣慧 易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6,共13页
员工创新对组织的生存、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发现新颖的、有价值的创意并予以实施的员工类型成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大五人格组合对创意产生、创意传播和创意实施三阶段的影响。... 员工创新对组织的生存、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发现新颖的、有价值的创意并予以实施的员工类型成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大五人格组合对创意产生、创意传播和创意实施三阶段的影响。通过对215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一人格特质并不构成引致员工创新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宜人性在引致创新行为中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存在多条引致员工创新的等效组态,包括以外向性缺席、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为要素的组态,以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为要素的组态,以外向性缺席、情绪稳定性缺席、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为要素的组态;外向性缺席与宜人性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虽然引致员工创新三阶段的组态存在相似性,但其中重要性更高的核心条件存在差异。本文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加强了创新行为人格的前因研究,发现引致创新三阶段的人格组态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后续发展细粒度的员工创新行为研究理论框架提供了方向。同时,研究结论可以为组织管理者在员工招聘、分类管理等方面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五人格 创意产生 创意传播 创意实施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