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惕“七天传播定律”背后的舆情治理误区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文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114-116,共3页
“七天传播定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但却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而非有学理支撑的科学理论。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需要注重从短期的总体信息调控走向长期的社... “七天传播定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但却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而非有学理支撑的科学理论。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需要注重从短期的总体信息调控走向长期的社会心态调适,追求舆论引导的科学化、规律化、长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天传播定律 舆情记忆 舆情治理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杜丽荣 邵文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4,共9页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异体字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已另文指出的将个别完全不具备异体字条件的字组确定为异体关系和整理范围只限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已整理字外,字表中的问题还有将某些交叉"异体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异体字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已另文指出的将个别完全不具备异体字条件的字组确定为异体关系和整理范围只限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已整理字外,字表中的问题还有将某些交叉"异体字"和异体字包容选用字的包孕"异体字"混同于一般异体字,以及将某些异形复音词的不同书写形式按异体字整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启动字表附表的修订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规范汉字表》 异体字整理 存在问题 建议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杜丽荣 邵文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4,326,共9页
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个整合、完善多个原有汉字规范的综合性国家汉字规范标准,异体字整理是其研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字表》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全部异体字进行了较为审慎的重新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但... 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个整合、完善多个原有汉字规范的综合性国家汉字规范标准,异体字整理是其研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字表》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全部异体字进行了较为审慎的重新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字表》沿袭《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某些做法,将个别完全不具备异体字条件的字组确定为异体关系,对社会用字具有误导作用。其异体字整理范围只限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已整理字,置很多客观存在的表外异体字于不顾,有回避问题之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规范汉字表》 异体字整理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研究之断想 被引量:3
4
作者 杜丽荣 邵文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164,310,共8页
对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需要研究、总结的方面主要有:1.建国初期异体字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成就及经验教训;2.《第一批异体字... 对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需要研究、总结的方面主要有:1.建国初期异体字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成就及经验教训;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定量分析及科学性测查;3.《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初稿)等未公开发布字表的意义、价值及经验教训;4.《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工作的继承与创新;5.进一步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与方法。总的看,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汉字异体字整理 经验教训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通用规 范汉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自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中国生态美学建立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水文化的根基之上,而与植根于盐文化的西方传统美学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一种植根于水文化而极富水的意蕴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形态,并由此构成其独有的原生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 中国生态美学建立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水文化的根基之上,而与植根于盐文化的西方传统美学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一种植根于水文化而极富水的意蕴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形态,并由此构成其独有的原生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建筑与山水园林等山水艺术中得以具体体现,呈现出特有的生态智慧与美学魅力,这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我们不能割裂传统而一味地盲目追随西方话语,否则就会造成话语建构中的根性失落与根基错位,而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本土理论资源与文化传统的深入开掘,使植根于中国水文化传统而富有原生性特质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在当前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美学 原生性 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 水文化 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界与革命——重读蒋光慈《丽莎的哀怨》中的丽莎形象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7,共11页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的主人公"丽莎",不仅与俄国文学史上经典的丽莎形象有着密切关联,而且铭刻和承载着蒋光慈独特的情感印记与爱情想象。文本中先后出现的"侨民"自称,则揭示出丽莎在"白俄"之外的另一...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的主人公"丽莎",不仅与俄国文学史上经典的丽莎形象有着密切关联,而且铭刻和承载着蒋光慈独特的情感印记与爱情想象。文本中先后出现的"侨民"自称,则揭示出丽莎在"白俄"之外的另一重流亡者身份,从而"越界"挑战了普罗文学的话语规范。上海的西式公园是丽莎最为重要的活动场域,同时也是一个浸透着殖民主义话语的文化符号。而正是通过游荡在公园中的白俄妓女丽莎,蒋光慈摧毁了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蒋光慈最终为丽莎选择了"中国式"的"投浦"自杀,以此让柔弱的丽莎承受着中国社会典型性的黑暗与绝望,并且通过自杀行为获得了反抗黑暗的革命气质。这种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正是丽莎这一人物形象乃至革命作家蒋光慈的真正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光慈 丽莎 白俄 越界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中心、反本质主义与文论重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自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在当代中国文论界,反本质主义的引入及其造成的巨大冲击,对于破除与解构僵化思维及话语霸权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理论中心"的强制阐释运思模式与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解构策略上,也体现在它所谓的"建构主义"重... 在当代中国文论界,反本质主义的引入及其造成的巨大冲击,对于破除与解构僵化思维及话语霸权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理论中心"的强制阐释运思模式与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解构策略上,也体现在它所谓的"建构主义"重建思路与"关系主义"重建思路之中。而这也使反本质主义的理论重建与现实的文学实践活动相疏离,并表现出自身理论构建的无力与不足。当代中国文论的重建,必须从认识论根源入手,重新恢复理论与实践的正确关系,回归到实践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克服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及对现成理论结论的文献式演绎,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实践根基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以促进自身理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中心 强制阐释 反本质主义 文论重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自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7,共8页
对于"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尽管目前有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但两种思路与主张都存在着理论构建的封闭取向及误区,并远离了具体的文学实践,而这也使它们终... 对于"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尽管目前有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但两种思路与主张都存在着理论构建的封闭取向及误区,并远离了具体的文学实践,而这也使它们终究没能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困境。当代中国文论的重建要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困境,就必须从其认识论根源入手,回归到实践这个根本出发点上来,从当代中国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出发,坚持应有的学科性质与中国话语构建,并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从而既克服张江先生批判的当代西方文论那样直接征用场外理论而造成的文学研究对象的偏离和当代中国文论话语自身构建的不足,又避免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将文学视为自足的研究对象和在自我封闭中与西方文学理论对立起来而出现的重建误区,以推动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回归文学论 回归传统论 回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势指令义构式“给我+VP”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尹海良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60,共10页
现代汉语"S+给我+VP"是个多义句式,其原型义是"强势指令",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斥责和警示等语义内容。句法上构式"给我+VP"主语可隐可现,经统计各占半数左右。VP通常为动词,具有[+述人][+自主][+动作][+未然... 现代汉语"S+给我+VP"是个多义句式,其原型义是"强势指令",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斥责和警示等语义内容。句法上构式"给我+VP"主语可隐可现,经统计各占半数左右。VP通常为动词,具有[+述人][+自主][+动作][+未然]等语义特征。就功能看,"给我"相当于一个语气副词。构式"给我+VP"属对话维度,体现人际交互,话语功能在于以言行事,属非礼貌性言语表达。构式"给我+VP"是在"给"介词化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吸收和语用主观化凝固而来,同时还受到了同义词"与"的类化。"给我"的"为我服务"义凸显与否是"给"字常规句和构式句的分界标准,但该分界标准并不总是十分明确,表明常规句和构式之间是一个连续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势指令 构式 给我+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学术研究中的强制阐释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泓峻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在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建立过程中,强制阐释问题在其重要代表人物胡适身上就表现出来。胡适十分重视学术方法,一直追求客观的学术研究,其主观愿望与实际结果的反差,暴露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深层次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胡适"科学... 在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建立过程中,强制阐释问题在其重要代表人物胡适身上就表现出来。胡适十分重视学术方法,一直追求客观的学术研究,其主观愿望与实际结果的反差,暴露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深层次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胡适"科学的方法"本身存在先天缺陷,"大胆的假设"往往是根据先在的立场推测结论,然后加以论证;另一方面,历史主义、文化一元论、进化论等观念作为一种信仰,支配了胡适的学术判断。胡适学术研究中的强制阐释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忽视东西方事物间的差异性、忽视量与质之间的界限、将表面相似的现象解释成本质上相同、在完全不同的事物与现象之间建立生硬联系等等,而造成胡适学术研究困境的深层原因,则多属时代性的,而非个人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术 胡适 强制阐释 原因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阐释、后现代主义与文论重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自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9,共9页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引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论对僵化思维的破除和话语霸权的解构,但也存在理论先行和"强制阐释"的偏颇。这既体现在对当代中国文论存在的所谓"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引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论对僵化思维的破除和话语霸权的解构,但也存在理论先行和"强制阐释"的偏颇。这既体现在对当代中国文论存在的所谓"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解构,也表现在后现代主义文论自身的理论构建之中。后现代主义文论的重建思路,包括"建构主义"思路与"关系主义"思路及其理论重建,都存在"强制阐释"的理论误区,并没有也未能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提出任何新的文学理论命题与文学理论知识,而表现出理论构建的无力。当代中国文论要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误区,进行一种"本体阐释"的理论重建,就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践及其现实问题,重新建立其应有文学指涉与理论品格,克服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及"现成思想"的诠释,以切实推进中国文论的建设及其创新发展,构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与实践根基的文学理论,并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本体阐释 后现代主义 文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问题、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论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自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探讨"中国问题",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无论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身处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那种"与世隔绝"的理论态度都无异于闭目塞听而不足取,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这也是... 探讨"中国问题",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无论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身处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那种"与世隔绝"的理论态度都无异于闭目塞听而不足取,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这也是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观点需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经过反本质主义的质疑、颠覆之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不是也不应走向极端解构,而应立足"中国问题",在深化现代性路向上,确立中国现代性的身份立场,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言说与中国特色的理论重建,并在国际交往对话中发出中国理论的声音、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反本质主义 现代性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贵遗失小说《白棺》前两章的发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怡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4期24-29,38,共7页
台湾作家姜贵有两部同名长篇小说《白棺》,其初创的《白棺》完成于1929年,自认被遗失,后期用倒叙法补写了一部同名小说。笔者在大量查阅青岛早期的报刊资料时发现了遗失的《白棺》第一、二章,对作者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白棺》在中国... 台湾作家姜贵有两部同名长篇小说《白棺》,其初创的《白棺》完成于1929年,自认被遗失,后期用倒叙法补写了一部同名小说。笔者在大量查阅青岛早期的报刊资料时发现了遗失的《白棺》第一、二章,对作者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白棺》在中国大陆长时间"沉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贵 王统照 《青潮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板娘”的“娘”意义探源
14
作者 杜丽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176,共2页
"老板娘"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高频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老板的妻子",《汉语大词典》(第8卷)释为"旧称工商业主、地主等的妻子"。据此,"老板娘"的"娘"当指"妻子"。然《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娘"字... "老板娘"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高频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老板的妻子",《汉语大词典》(第8卷)释为"旧称工商业主、地主等的妻子"。据此,"老板娘"的"娘"当指"妻子"。然《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娘"字下俱无"妻子"义项,"娘"字例词亦未涉"老板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频词 押司 吉凶书仪 龙图 打得好 字海 计押番金鳗产祸 汉语语料库 王仁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一种追问——基于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的考辨
15
作者 李自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中国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作为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传统哲学基础,具体到对文学本质观念的影响及理解上,即是经由一种政治伦理诉求的元叙事模式以获得合法性认同,其经典的合法表述,就是中国传统而正统的文学"载道"说... 中国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作为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传统哲学基础,具体到对文学本质观念的影响及理解上,即是经由一种政治伦理诉求的元叙事模式以获得合法性认同,其经典的合法表述,就是中国传统而正统的文学"载道"说。中国传统的情志合一文学本质观念,是在文学"载道"这一文学本质言说的合法性认同表述中获得合法存在的,在此认同表述中,政治伦理构成文学合法与否的依据,能为其所容纳的情感诉求也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的认同,而不是放任个性化情感的抒发,以服务于现实的政治教化目的,并构成中国传统文学的主导倾向与整体面貌。对此,显然不能不予以厘清与分辨,否则,谬矣,而这也正是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本质的观点及其抒情传统论的理论误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形而上学 文学本质观念 情志合一 载道 抒情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学表达“中国经验”的一种反思
16
作者 李自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当代文学需要表达"中国经验",但要表达并应表达的是一种丰富而独特、具体而生动的"中国经验",而不是概念化、贴标签似的"中国经验"。对此,有必要结合当前的中国文学状况作出应有的反思,而唯有走出文学主... 当代文学需要表达"中国经验",但要表达并应表达的是一种丰富而独特、具体而生动的"中国经验",而不是概念化、贴标签似的"中国经验"。对此,有必要结合当前的中国文学状况作出应有的反思,而唯有走出文学主体身份危机,重建其精神价值立场与担当,才能为"中国经验"的表达提供可能,并为中国当代文学贡献更富有精神含量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验 文学主体身份 精神价值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问题、民族身份与理论创新——兼答王伟博士
17
作者 李自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思考,面对现实,不意味着取消理论;对域外理论不反对"拿来",但"拿来"要有所分辨,不能以所谓理论的"一般性的价值"而忽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及可能存在的不适性;反... 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思考,面对现实,不意味着取消理论;对域外理论不反对"拿来",但"拿来"要有所分辨,不能以所谓理论的"一般性的价值"而忽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及可能存在的不适性;反对狭隘的民族自尊,要求以更为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不应是民族身份丧失的文化盲从,崛起的中国需要人文学者的在场,理论建设在面向世界的同时,也要从中国文化身份出发,实现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发展,并为世界贡献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民族身份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正篆当有“塘”字考
18
作者 杜丽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171,共1页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流传至今已近两千年,其间学者传抄,坊间刊录,文人臆改,已渐失本真。《说文》原书迄今未见,隋唐间亦无全本《说文》传世,宋徐铉奉诏校订之《说文》(下简称大徐本)为今之通行本,铉弟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流传至今已近两千年,其间学者传抄,坊间刊录,文人臆改,已渐失本真。《说文》原书迄今未见,隋唐间亦无全本《说文》传世,宋徐铉奉诏校订之《说文》(下简称大徐本)为今之通行本,铉弟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下简称小徐本)为现存《说文》之另一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 简称 通行本 大徐本 全本 许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因何而“不平”?--郭沫若与李石岑历史关系考论
19
作者 孟文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5,51,共9页
郭沫若与李石岑历史关系的时间长达20多年,期间多次涉及鲁迅等文坛名人,可以说相当复杂。在这场恩怨纠葛中,当事双方在社会地位、文坛名气上前后均体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且郭沫若日后又对他当时的相关言论进行修改,这都对... 郭沫若与李石岑历史关系的时间长达20多年,期间多次涉及鲁迅等文坛名人,可以说相当复杂。在这场恩怨纠葛中,当事双方在社会地位、文坛名气上前后均体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且郭沫若日后又对他当时的相关言论进行修改,这都对他们的历史关系造成一定的隐蔽,因此以往学界往往只注意到其中一些特点,而始终没有从整体上做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对这段历史恩怨的全面考察,能够看到郭沫若性格中一直鲜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也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那段复杂的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李石岑 历史关系 学灯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