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警惕“七天传播定律”背后的舆情治理误区 |
张文祥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2
|
再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
杜丽荣
邵文利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3
|
谈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
杜丽荣
邵文利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4
|
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研究之断想 |
杜丽荣
邵文利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5
|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 |
李自雄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6
|
越界与革命——重读蒋光慈《丽莎的哀怨》中的丽莎形象 |
杨慧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7
|
理论中心、反本质主义与文论重建 |
李自雄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8
|
论“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
李自雄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9
|
强势指令义构式“给我+VP”探析 |
尹海良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0
|
论胡适学术研究中的强制阐释问题 |
泓峻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1
|
强制阐释、后现代主义与文论重建 |
李自雄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2
|
中国问题、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论建设 |
李自雄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3
|
姜贵遗失小说《白棺》前两章的发现 |
周怡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4 |
1
|
|
|
14
|
“老板娘”的“娘”意义探源 |
杜丽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5
|
关于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一种追问——基于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的考辨 |
李自雄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6
|
关于当代文学表达“中国经验”的一种反思 |
李自雄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7
|
中国问题、民族身份与理论创新——兼答王伟博士 |
李自雄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
18
|
《说文解字》正篆当有“塘”字考 |
杜丽荣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9
|
究竟因何而“不平”?--郭沫若与李石岑历史关系考论 |
孟文博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