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游戏的新闻:新闻游戏的复兴、意义与争议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超 丁园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短暂勃兴之后,新闻游戏近几年又被视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游戏可分为四类:社论游戏、报道游戏、小报游戏和纪录游戏。新闻游戏再度兴起是游戏市场和新闻市场合力作用的结果。新闻游戏扩张了新闻业的边... 在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短暂勃兴之后,新闻游戏近几年又被视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游戏可分为四类:社论游戏、报道游戏、小报游戏和纪录游戏。新闻游戏再度兴起是游戏市场和新闻市场合力作用的结果。新闻游戏扩张了新闻业的边界,创新了新闻叙事的方式,改变了新闻业的竞争方式。新闻游戏不必然损害新闻业公信力,新闻与游戏融合的产物也并非都是新闻游戏。新闻游戏自身有着严格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游戏 程序修辞 交互叙事 新闻游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修辞学的学科重建和科学再造 被引量:9
2
作者 高万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0,共8页
中国传统修辞学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重建,在以语言为核心的技巧论的基础上,延展到功能和行为层面;二是科学再造,借助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实证方法,逻辑与事实相统一的精密设计,逐步修正中... 中国传统修辞学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重建,在以语言为核心的技巧论的基础上,延展到功能和行为层面;二是科学再造,借助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实证方法,逻辑与事实相统一的精密设计,逐步修正中国修辞学单一、粗略的研究模式,进而构建真正科学的中国修辞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 学科重建 科学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占区文学论
3
作者 黄万华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4,共11页
日占区文学研究是将中国大陆沦陷区和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香港,乃至东南亚国家,作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空间,考察其中中国作家和中文文学的生存发展。抗日的民族意识内在主导日占区文学,这并非将日占区文学生态简化为异族侵略与本土反抗... 日占区文学研究是将中国大陆沦陷区和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香港,乃至东南亚国家,作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空间,考察其中中国作家和中文文学的生存发展。抗日的民族意识内在主导日占区文学,这并非将日占区文学生态简化为异族侵略与本土反抗的二元对立,而是充分意识到殖民性环境中民族性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日占区文学以其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在地写作,沟通战前、战后文学的内在联系,成为包括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等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占区文学多向流动中包含的双重殖民性体验、文化传统的现地抵抗性等问题,包含了抗战时期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经验,而流动的文学史视野中的"回望"会深化抗战时期文学的研究格局,包括在继续展开对中共领导、影响下的日占区左翼文学研究同时,也关注国民党在日占区展开的抗日斗争中的文学活动、文学创作等,并沟通现、当代文学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占区文学 在地写作(双重) 殖民性 文化传统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郭沫若首部长篇小说的“序幕”:《未央》佚文部分
4
作者 孟文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9,共7页
郭沫若的小说《未央》发表于1922年11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是郭沫若在其《女神》时期所发表的最长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本人准备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序幕"。但这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在收入《沫若文集》时被郭沫若删... 郭沫若的小说《未央》发表于1922年11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是郭沫若在其《女神》时期所发表的最长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本人准备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序幕"。但这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在收入《沫若文集》时被郭沫若删除了,至今一直处于佚文状态。发掘出这段佚文不仅具有史料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研究郭沫若早期创作以及生平和思想状态也有着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首部长篇小说 《未央》 佚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