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179
1
作者 王晓晨 吉爱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是细胞中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通常以p50-p65异二聚体的形式与其抑制性蛋白(inhibitor kappaB,IκB)结合而呈非活化状态。NF-κB通过刺激因子(病毒、肿瘤坏死因子、B细胞活化因子、淋巴毒素等)的活化进而诱导多...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是细胞中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通常以p50-p65异二聚体的形式与其抑制性蛋白(inhibitor kappaB,IκB)结合而呈非活化状态。NF-κB通过刺激因子(病毒、肿瘤坏死因子、B细胞活化因子、淋巴毒素等)的活化进而诱导多种基因的表达,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NF-κB通过复杂的分子调节参与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并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本文阐述了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过程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慢性炎症反应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宋淑亮 吉爱国 +1 位作者 梁浩 王伟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9-232,238,共5页
本文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GP)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两个均一多糖:GPS-2和GPS-3,并对GPS-3进行了纯度分析、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GPS-3的糖含量为78.10%,分子量为9100Dal。然后在细胞水平研究了... 本文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GP)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两个均一多糖:GPS-2和GPS-3,并对GPS-3进行了纯度分析、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GPS-3的糖含量为78.10%,分子量为9100Dal。然后在细胞水平研究了这两种多糖对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绞股蓝多糖试验组神经细胞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谷氨酸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多糖 谷氨酸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蛋白酶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冬青 纪付江 +3 位作者 高健 周燕霞 宋淑亮 吉爱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8-1260,共3页
以无花果叶为原料,对乙醇沉淀、单宁沉淀和盐析沉淀3种方法提取的无花果蛋白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操作简单,提取的无花果蛋白酶易分离纯化,比酶活最高,蛋白酶的回收率达47.99%,总纯化系数为2.05。无花果蛋白酶反应的最适... 以无花果叶为原料,对乙醇沉淀、单宁沉淀和盐析沉淀3种方法提取的无花果蛋白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操作简单,提取的无花果蛋白酶易分离纯化,比酶活最高,蛋白酶的回收率达47.99%,总纯化系数为2.05。无花果蛋白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值为7.0,当pH值为6.5和8.5时酶活性稳定,Km值约为0.656 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叶 无花果蛋白酶 乙醇法 单宁法 盐析法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允山 张雅 +3 位作者 梁浩 宋淑亮 王伟莉 吉爱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糖尿病是当今众多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多重复杂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生理的改变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然而,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本文概述近年关于miRNAs与... 糖尿病是当今众多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多重复杂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生理的改变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然而,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本文概述近年关于miRN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为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观点,并可能为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苏康 吉爱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共7页
透明质酸酶是以降解透明质酸为主的糖苷酶。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透明质酸酶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透明质酸酶的构效关系及生物学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各类型透明质酸酶的研究概况包括人... 透明质酸酶是以降解透明质酸为主的糖苷酶。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透明质酸酶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透明质酸酶的构效关系及生物学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各类型透明质酸酶的研究概况包括人透明质酸酶、牛睾丸透明质酸酶、毒液透明质酸酶、微生物透明质酸酶。简要介绍了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测定、酶活抑制剂及透明质酸酶制剂的应用情况,最后对透明质酸酶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哺乳动物 毒液 微生物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兽用广谱抗生素氟苯尼考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炳旗 宋超 +1 位作者 吉爱国 宋淑亮 《山东畜牧兽医》 2007年第5期56-57,共2页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为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的单氟衍生物,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用合成抗生素.本品首先由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成功.近年来,在日本、欧洲等国家陆续上市,主要用于猪、牛、鱼及禽类疾病,其...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为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的单氟衍生物,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用合成抗生素.本品首先由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成功.近年来,在日本、欧洲等国家陆续上市,主要用于猪、牛、鱼及禽类疾病,其性质及疗效均优于甲砜霉素与氯霉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于近年获准生产,剂型有水针剂、溶液和散剂等.最近报道称美国已有氟苯尼考吸入剂用于治疗牛呼吸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胸膜肺炎 链球菌病 疗效 固体分散体 链球菌感染 兽用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炎症因子与核因子-κB在角膜内皮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成龙 梁浩 +1 位作者 宋淑亮 吉爱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1-474,共4页
在角膜内皮细胞与后弹力层复合体中很少见到角膜纤维化,但是这种纤维化的角膜一旦产生将阻碍正常的光透射,从而致使眼睛失明。因此本文讨论了纤维组织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介导的上皮间叶细胞转化过程(EMT)中炎症因子发挥的作用,涉及... 在角膜内皮细胞与后弹力层复合体中很少见到角膜纤维化,但是这种纤维化的角膜一旦产生将阻碍正常的光透射,从而致使眼睛失明。因此本文讨论了纤维组织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介导的上皮间叶细胞转化过程(EMT)中炎症因子发挥的作用,涉及FGF-2的细胞生物学活性及其信号通路。核因子(NF-κB)作为FGF-2基因的转录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通过NF-κB来上调FGF-2的表达,并进一步导致FGF-2介导的EMT过程发生。人类眼睛的炎症反应可以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改变(例如角膜后纤维膜的产生),如果在其造成这种改变之前调控上述通路,可为我们抑制上皮间叶细胞的转化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 EMT FGF-2 炎症因子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在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泽 王允山 吉爱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3-466,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指具有粘着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可迁移的间充质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迁移。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超家族可激活Smad和Non-Smad两...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指具有粘着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可迁移的间充质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迁移。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超家族可激活Smad和Non-Smad两条信号通路而诱导细胞进行EMT,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深入研究EMT中TGF-β诱导的信号通路有望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EMT 信号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发育毒性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楠楠 梁锦锋 +1 位作者 宋淑亮 吉爱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胚胎早期暴露于某些工业化学物中,即使是很小剂量,也可导致胚胎脑损伤,引起神经发育性疾病和亚临床脑功能不良。虽然化学物基于动物毒性实验的安全性评价是较可靠的,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而且不符合目前减少实验动物使用的趋势,因... 胚胎早期暴露于某些工业化学物中,即使是很小剂量,也可导致胚胎脑损伤,引起神经发育性疾病和亚临床脑功能不良。虽然化学物基于动物毒性实验的安全性评价是较可靠的,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而且不符合目前减少实验动物使用的趋势,因此神经发育毒性(DNT)实验的替代模型逐步引起重视。为建立和完善快速、经济又可高通量筛选受试物的替代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体外细胞模型和非哺乳动物模型的优势、现阶段应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替代法虽不能完全取代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体内实验,但它们在区分化合物和识别DNT机制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动物替代实验 模型 神经学 细胞 非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