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喷灌浆技术在岭澳水库土坝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潘维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为了解决岭澳水库土坝防渗问题,采用高喷灌浆技术通过坝体成功地建造了平均深达661m的地下连续墙,通过检查完全满足防渗加固的要求,作为高喷灌浆技术的运用在深度上有所突破简介了高喷灌浆工程的设计。
关键词 高压喷射灌浆 防渗墙 土坝防渗 岭澳水库 地下连续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形图在工程应用方面的教学尝试
2
作者 张凤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1-,共1页
总结了数字地形图在工程施工测设方面应用的教学经验 。
关键词 数字地形图 工程测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薄喷裂隙红砂岩力学性质与裂纹扩展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勇 李树忱 +2 位作者 袁超 冯现大 王修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83-2594,共12页
选取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基薄喷材料,制作完整和裂隙红砂岩薄喷岩石试样,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薄喷材料对完整和裂隙红砂岩强度、变形和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PFC3D软件,分析薄喷材料对不同裂隙倾角试样裂纹扩展特征的影... 选取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基薄喷材料,制作完整和裂隙红砂岩薄喷岩石试样,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薄喷材料对完整和裂隙红砂岩强度、变形和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PFC3D软件,分析薄喷材料对不同裂隙倾角试样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喷红砂岩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应变较无薄喷红砂岩均有提高,裂隙试样的提升系数高于完整试样;峰后阶段薄喷岩石试样内部岩石发生破坏,表面薄喷材料出现拉伸裂纹,但整体未松散。薄喷红砂岩在破坏时的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均高于无薄喷试样,且薄喷材料使外部输入的总能量更多转化为破坏过程所需的耗散能。PFC3D模拟结果表明,薄喷材料增强了不同倾角的裂隙试样的起裂应力和峰值强度。薄喷材料对不同裂隙倾角试样的破坏模式影响程度不同,当裂隙倾角为15º,薄喷材料可以限制峰后拉伸裂纹扩展;但当裂隙倾角为75º,有无薄喷试样的裂纹扩展模式大致相同。该研究可为薄喷材料在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喷材料 裂隙红砂岩 强度特征 能量演化 破坏模式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复测结果确定华北不同运动性质单元及活动方式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国华 韩月萍 张凤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华北地区 1 992 ,1 995和 1 996年所施测的高精度 GPS结果 ,对华北地区内部同期不同运动性质的活动单元进行辨别 ,确定了 4个有明显差异运动的活动单元和 1个过渡带 ,它们分别是鄂尔多斯 -阴山单元、燕山单元、晋冀鲁单元、胶辽鲁... 利用华北地区 1 992 ,1 995和 1 996年所施测的高精度 GPS结果 ,对华北地区内部同期不同运动性质的活动单元进行辨别 ,确定了 4个有明显差异运动的活动单元和 1个过渡带 ,它们分别是鄂尔多斯 -阴山单元、燕山单元、晋冀鲁单元、胶辽鲁单元和燕—冀过渡带 ;并给出了这一时期相邻单元间的相对运动 ,具体为 :1鄂尔多斯 -阴山单元与燕山单元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压缩运动 (量值为 0 .4± 1 .3 mm/a) ;2晋冀鲁单元背离鄂尔多斯 -阴山单元向东偏南40°的方向运动 ,量值为 4.4± 1 .0 mm/a;3相对于燕—冀差异运动转换带 ,燕山单元向西偏北 38°方向运动 ,量值为 2 .4± 1 .3mm/a,晋冀鲁单元向东偏南 35°方向运动 ,量值为 2 .3±0 .9mm/a;4晋冀鲁单元相对于燕山单元向东偏南 37°方向呈张拉型左旋运动 ,量值为 4.7± 1 .4mm/a;5位于晋冀鲁断块南部郯庐带附近的局部地区有偏离晋冀鲁单元的运动 ,方向为南偏西 1 4°,量值为 1 .5± 1 .1 mm/a;6相对于晋冀鲁单元 ,胶辽鲁单元有顺时针运动的趋势。其与燕山单元为邻的北端表现为张拉型右旋运动 ,南端则表现压性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给出的误差是根据单元内各点位移间的离散性得到的 ,并不是由观测点位移误差计算求得的 .分析结果还表明 :1山西带和燕—冀过渡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测量 华北地区 水平运动 变形机制 地震活动性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缸盖振动信号频域特征识别气缸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纪少波 程勇 +2 位作者 王锡平 唐娟 黄万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在不同的燃烧状况下同时测量缸盖表面振动信号和缸内压力信号,对平均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发现缸内压力信号中相对于基频前50阶的谐波分量包含了所关心的主要信息。根据频域分析得到的复数谱的对称特性建立了训练样本,并对建立的BP... 在不同的燃烧状况下同时测量缸盖表面振动信号和缸内压力信号,对平均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发现缸内压力信号中相对于基频前50阶的谐波分量包含了所关心的主要信息。根据频域分析得到的复数谱的对称特性建立了训练样本,并对建立的BP和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的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可以在更短的训练时间内,获得更小的均方误差。利用不同的神经网络进行了缸内压力信号的识别,识别的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识别的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压力 振动信号 频域特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C模式识别方法的柴油机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纪少波 程勇 +1 位作者 王锡平 杨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2,154,共4页
测量了五种柴油机常见故障时的缸盖表面振动信号,并利用S变换对其中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基于SRC方法找出最能表征各种故障特征的时频域,根据时频域的频率范围,设计FIR带通滤波器,并对不同故障下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滤波... 测量了五种柴油机常见故障时的缸盖表面振动信号,并利用S变换对其中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基于SRC方法找出最能表征各种故障特征的时频域,根据时频域的频率范围,设计FIR带通滤波器,并对不同故障下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作为该故障的故障模板。进行故障识别时,首先用滤波器对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滤波,将滤波后的信号与故障模板进行相关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别故障。典型故障的模拟试验表明,SRC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模式识别 燃烧过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明渠均匀流水深及底宽的渐近耦合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延生 王楠楠 赵鸣雁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基于矩形明渠均匀流方程的渐近解 ,通过线性耦合并构造残差的有理分式逼近函数 ,提出了一种渐近耦合法用于建立矩形明渠均匀流方程的近似算式 该算式便于直接计算 ,适用范围广 ,在定义域内的精度可达 10 -4 通过基本方程变形 ,还提出... 基于矩形明渠均匀流方程的渐近解 ,通过线性耦合并构造残差的有理分式逼近函数 ,提出了一种渐近耦合法用于建立矩形明渠均匀流方程的近似算式 该算式便于直接计算 ,适用范围广 ,在定义域内的精度可达 10 -4 通过基本方程变形 ,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形式略微复杂但精度可达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耦合 矩形明渠 均匀流水深 均匀流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接线性变换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继光 张强勇 +2 位作者 李术才 马国梁 张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7-900,共4页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变形数据主要由岩体内部变形和收敛变形两部分构成。寻找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收敛变形观测方法已成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重要研究方向。修正了传统的数码相机摄影测量基于图像坐标变换的计算思路,改善...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变形数据主要由岩体内部变形和收敛变形两部分构成。寻找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收敛变形观测方法已成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重要研究方向。修正了传统的数码相机摄影测量基于图像坐标变换的计算思路,改善了试验中5×5小模板作业方式,采用大模板标准点布设方案和标志点相邻坐标数据点的选择方法,有效地减小了镜头畸变对标准点、标志点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直接线性变换原理进行了图像间的坐标识别和试验阶段测量观测点的坐标比较,实现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收敛变形观测。将数码相机数字近景摄影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分岔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变形 神经网络 直接线性变换 分岔隧道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使用全装配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和涛 鲁玉曦 +2 位作者 臧增运 高梦起 熊方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研究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全装配钢-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由预制混凝土楼板和钢梁通过新型剪力连接件(以下简称“紧固件”)组合为一体,紧固件固定于预制楼板的钢导槽上,通过钢梁和预制楼板交界面的摩擦来传递两者之间的剪力。为研究此新型... 研究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全装配钢-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由预制混凝土楼板和钢梁通过新型剪力连接件(以下简称“紧固件”)组合为一体,紧固件固定于预制楼板的钢导槽上,通过钢梁和预制楼板交界面的摩擦来传递两者之间的剪力。为研究此新型全装配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进行了6组足尺试件在简支条件下的四点弯曲试验。6组试件均为部分剪力连接,包括5组可循环使用全装配钢-混凝土组合梁和1组采用栓钉作为剪力连接件的现浇组合梁,主要变化参数为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数量及纯弯段的长度。结果表明: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表现出一定的组合作用;预制板数量越多,试件的初始刚度越小,但对试件的受弯极限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纯弯段的长度变化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受弯极限承载力均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装配 钢-混凝土组合梁 弯曲试验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贴CFRP提高既有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抗剪强度
10
作者 杨奎清 杨尚义 +3 位作者 曲建波 王鹏轶 杨则英 张堃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5,共5页
为研究外部粘贴CFRP加固技术对增强结构抗剪强度的影响,制作6个抗剪强度不足的T形钢筋混凝土梁,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加固,并对其进行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贴CFRP布能够明显地增强梁的抗剪强度;最有效的加固方式为U形缠绕并在端部进... 为研究外部粘贴CFRP加固技术对增强结构抗剪强度的影响,制作6个抗剪强度不足的T形钢筋混凝土梁,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加固,并对其进行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贴CFRP布能够明显地增强梁的抗剪强度;最有效的加固方式为U形缠绕并在端部进行锚固。采用美国标准和欧洲规范计算构件的抗剪强度,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得出,研究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靠和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T形梁 CFRP 抗剪强度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