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以山东大学为例 |
于琳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14
|
|
|
2
|
作为社会进步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范式 |
葛忠明
付鹏伟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3
|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居民住房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一个流动社会学的视角 |
林聚任
穆学英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哈曼的康德批评与存在论诠释学的语言哲学奠基 |
傅永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费尔巴哈肯定哲学批判的历史贡献 |
刘森林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对“肯定哲学”的批判 |
张跃川(译)
周小龙(校)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哲学是人类对形上追问的无尽反思——以儒家生生伦理学为视角 |
杨泽波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对话与融合:不同视域中的分析哲学——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孙新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究竟什么是谢林的“肯定哲学”——从费尔巴哈的《对“肯定哲学”的批判》出发 |
王丁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象征与语言:试论卡西尔哲学的诠释学要素 |
梁乐睿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批判与创造: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两种哲学史观及其启示 |
王丁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区域新型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山东省为例 |
马先标
杨善民
张翠萍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3
|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化发展的困境与未来——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 |
林聚任
董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4
|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 |
林聚任
刘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9
|
|
|
15
|
普遍受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 |
韩克庆
董建军
韩锋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16
|
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
林聚任
肖德武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
17
|
论社会发展模式 |
王忠武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1 |
12
|
|
|
18
|
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宋全成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9
|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 |
臧乐源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
20
|
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 |
王忠武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