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书业先生与先秦史研究——任教山东大学期间历史观的转变和学术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新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165,共9页
童书业先生从疑古辨伪学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他早年已有的经济史观的思想萌芽不断发展的结果。历史观的转变使童先生的先秦史研究进入新的境界,他对"古史辨派"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疑古论断作了反思和纠正,对典籍文字、... 童书业先生从疑古辨伪学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他早年已有的经济史观的思想萌芽不断发展的结果。历史观的转变使童先生的先秦史研究进入新的境界,他对"古史辨派"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疑古论断作了反思和纠正,对典籍文字、社会历史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和准确。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童先生的观点屡有变化,但在这种多变的背后有一种相当执著的不变,即他始终坚持尊重史实的原则和对先秦秦汉社会状况的基本认识。他在考察先秦秦汉社会形态时注重对古代东方史作综合研究,注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东方"特色,显示出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童先生的《春秋左传研究》等著作,将史实考据与历史规律的探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周代宗法、分封、贵族大家庭等问题上提出一系列创见,为先秦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书业 古史辨 马克思主义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顿与涅槃:抗战时期国立山东大学的内迁与复校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孝忠 秦丽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8-203,共16页
国立山东大学系全面抗战前13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停办又复校的国立大学。在抗战初期,学校从青岛通过陆路、水路辗转迁至四川万县,校产损失惨重。暂时停办后,部分校产又被借用于他校,教职员工被安排到国立编译馆工作,学生并入在... 国立山东大学系全面抗战前13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停办又复校的国立大学。在抗战初期,学校从青岛通过陆路、水路辗转迁至四川万县,校产损失惨重。暂时停办后,部分校产又被借用于他校,教职员工被安排到国立编译馆工作,学生并入在重庆的国立南京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校产保管处,负责校产保管和师生后续安排。经过多方努力,国立山东大学于1946年在青岛复校,学校发展重回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山东大学 高校内迁 林济青 万县 国民政府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岗政治大课与1950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畅 刘雪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187,共11页
为了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政策,使山东大学顺利实现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长华岗亲自为全校师生讲授政治大课。华岗校长讲授政治大课,理论联系... 为了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政策,使山东大学顺利实现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长华岗亲自为全校师生讲授政治大课。华岗校长讲授政治大课,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又通俗易懂,极大地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研究领域,为1950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岗 政治大课 山东大学 1950年代 学术范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考古专业 引导学术发展——忆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奠基人刘敦愿先生 被引量:1
4
作者 栾丰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1-214,共4页
刘敦愿先生1947年进入山东大学执教,1972年创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997年逝世于济南,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山东大学。先生生前长期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兼任第一、二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史学会理事、山东... 刘敦愿先生1947年进入山东大学执教,1972年创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997年逝世于济南,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山东大学。先生生前长期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兼任第一、二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古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史学会顾问、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生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建和早期发展,四处奔波,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生视学术为生命,爱事业胜过一切,勤奋严谨、精诚执著的治学态度,至今令后学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愿 考古 田野考古 美术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文化出海的历史机遇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5
5
作者 邵明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8-103,共6页
数字文化代表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数字文化出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政策支持、数字技术加持、海外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广阔等优势赋予数字文化出海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使其发展呈现出海业态类型多、区域覆盖范... 数字文化代表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数字文化出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政策支持、数字技术加持、海外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广阔等优势赋予数字文化出海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使其发展呈现出海业态类型多、区域覆盖范围广、经济效益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等基本特征。同时,数字文化出海也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国外复杂市场环境、内容供给能力偏弱等挑战。加强数字文化出海顶层设计,推进企业跨文化管理,推动数字文化业态和生产方式创新,是加速推进我国数字文化扬帆出海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出海 数字文化创新 跨文化管理 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育济 朱伟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95,共5页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一般的指涉范围已比较清晰。山东是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类型众多,丰富多彩。对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应着眼于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研究、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一般的指涉范围已比较清晰。山东是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类型众多,丰富多彩。对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应着眼于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研究、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及保护研究、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利用开发研究、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加快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山东省在国际上的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传统文化资本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邵明华 高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文化资本,区别于西方人文经济学。结合文化经济学广义狭义说、布迪厄文化资本三形态说以及思罗斯比文化资本存量流量说,构建了“文化(经济伦理)-经济(劳动对象)-人(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分...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文化资本,区别于西方人文经济学。结合文化经济学广义狭义说、布迪厄文化资本三形态说以及思罗斯比文化资本存量流量说,构建了“文化(经济伦理)-经济(劳动对象)-人(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分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传统文化资本的独特价值。在经济伦理层面,以人为本的民本经济观念、守诺互利的诚信经营理念、贵和尚中的和合共生文化与贫富调节的大同发展追求等精神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提供了修正工具理性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劳动对象层面,作为内容生产来源的无形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外显的有形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活动的行为文化资源等资源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供给了满足文化生产消费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人力资本层面,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制度化传承的文化技能与师古不泥古的文化自觉等具身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培育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传统文化资本 经济伦理 文化资源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文化创新的新场域与新动能
8
作者 邵明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3,共4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根基,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绵延承续是历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职责使命。青年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创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根基,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绵延承续是历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职责使命。青年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创新文化内容生产、激活文化消费潜能、扩大文化传播力的主力军。需持续完善青年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深度激发青年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蓄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创造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历史系古史研究室成立后学术活动近况
9
《文史哲》 1961年第2期67-67,共1页
山东大学历史系为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校外科学研究机构联系合作,于今年七月间特成立了中国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该室科学研究工作,以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保证开好中国古代中世纪经济史和... 山东大学历史系为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校外科学研究机构联系合作,于今年七月间特成立了中国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该室科学研究工作,以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保证开好中国古代中世纪经济史和思想史等专门课为主要目的。计划从下列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专门史的专题研究: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及明代的经济史为主(包括农业技术、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以同时期的思想史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大学 古史研究 历史系 土地制度 经济史 赋税制度 南北朝 魏晋 秦汉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消费政策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基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0
作者 孙大永 王素素 梁枫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文化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该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文化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该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其中以旅游消费为主。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保持一致。此外,东部地区基于O2O平台的试点政策对居民文旅类消费的提升效应最为明显,税费优惠政策也有显著的效果,而旨在激励居民自主消费的政策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由此建议因地制宜推动文化消费改革,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旅游消费 文化消费试点政策 居民家庭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探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雪梅 丁培卫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传统和精神成就的载体和见证,其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公共性。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不但能够带来社会效益,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其学理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文化生产力理论、文化资本与资本...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传统和精神成就的载体和见证,其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公共性。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不但能够带来社会效益,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其学理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文化生产力理论、文化资本与资本循环理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文化产业化的文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 产业开发 学理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系统研究--基于对山东沂蒙的考察 被引量:40
12
作者 邵明华 刘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4,共11页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跨界共生、赋能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异质性产业要素的集聚整合与无障碍流通,进而实现原有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与创新。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依据红色文化旅游内涵要素与发展特征,以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为基点构建...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跨界共生、赋能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异质性产业要素的集聚整合与无障碍流通,进而实现原有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与创新。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依据红色文化旅游内涵要素与发展特征,以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为基点构建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系统,并从市场主体共生、产品共生与利益共生三个维度对其运作机理进行阐释。继而以山东沂蒙红色文化旅游为例,分析其共生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总结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强化共生单元壮大市场主体、软化共生界面构建产品矩阵、优化共生环境推动产业创新不仅是实现沂蒙红色文化旅游共生进化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为红色革命老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山东沂蒙 红色文化旅游 共生发展系统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民族动漫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培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动漫产业的重要素材来源,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挖掘和凝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产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更要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资... 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动漫产业的重要素材来源,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挖掘和凝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产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更要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资源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民族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继承,更是一种源于文化资源价值开发与创新的全面提升。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动漫市场中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资源 文化创新 动漫产业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法制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庆盈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产业法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改革开放后文化产业法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等三个历史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产业法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改革开放后文化产业法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等三个历史阶段。梳理总结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对于今后制定完善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法制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内涵的新拓展:历史文化资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历史文化资源是随着资源概念的拓展而出现的文化资源的主体组成部分,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物所产生的影响而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要素以及附着在物质上的精神要素。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客观性、公共性、神秘性、时代性、浓厚的知识... 历史文化资源是随着资源概念的拓展而出现的文化资源的主体组成部分,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物所产生的影响而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要素以及附着在物质上的精神要素。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客观性、公共性、神秘性、时代性、浓厚的知识性以及强烈的教育性等特性。事、人、时、地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 特性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文化选择——近代山东的孔氏家族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兴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历代尊孔政策的影响下 ,以孔府为代表的孔氏家族成为历经王朝更替而从未中断的文化世家 ,但自晚清以来 ,随着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的巨大转变 ,孔氏家族的权威受到冲击。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文化世家的地位 ,孔氏族人一方面通过效忠当... 在历代尊孔政策的影响下 ,以孔府为代表的孔氏家族成为历经王朝更替而从未中断的文化世家 ,但自晚清以来 ,随着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的巨大转变 ,孔氏家族的权威受到冲击。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文化世家的地位 ,孔氏族人一方面通过效忠当道、宣扬并身体力行的实践儒家思想 ,以获取政府的支持 ,同时也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 ,接受新文化。许多孔氏族人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道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氏家族 儒家文化 新文化 社会变迁 文化选择 生活方式 道德意识 教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驱动路线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邵明华 高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5,共12页
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新质生产力向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质态具化过程。新质生产力沿着技术逻辑、业态逻辑与模式逻辑重塑文化产业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智能创意工具提升生产效率,以新型文化业态优化产业结构... 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新质生产力向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质态具化过程。新质生产力沿着技术逻辑、业态逻辑与模式逻辑重塑文化产业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智能创意工具提升生产效率,以新型文化业态优化产业结构,以价值共创模式改善创新生态。驱动路线应加强文化新基建与数字新基建的动力协同、聚焦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强化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行动框架以文化劳动者、文化生产工具与文化生产劳动对象为行动领域,以劳动者复合型发展、劳动资料智能化转型与劳动对象数字化演变为行动目标,细化相应行动举措,发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等行动主体参与,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文化数字化 文化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文化记忆:档案学视域下数字记忆的研究图景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曲春梅 胡雯嘉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8,共8页
数字记忆是数字时代的记忆新形态,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载体。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档案学视域下数字记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人工阅读,描绘数字记忆的研究图景与未来展望,以期为提升档案馆数字文化服务能... 数字记忆是数字时代的记忆新形态,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载体。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档案学视域下数字记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人工阅读,描绘数字记忆的研究图景与未来展望,以期为提升档案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借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字记忆的概念内涵、档案馆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功能定位、数字记忆资源建设、数字记忆项目建设以及对数字记忆的理论反思等五个方面。未来建议加强记忆资源聚合、多元协同机制、用户参与机制、典型创新案例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记忆 数字人文 数字文化遗产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北方”为“使鬼方”的考古学观察--“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历史与文化研究之二
19
作者 路国权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8,共6页
《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为纣石北方",是秦族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蕴含丰富历史信息,但是历来没有通彻的阐释。本文结合考古和文献资料,揆诸商周之际的历史形势和山川地理形势,认为"石北方"应是"使鬼方&q... 《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为纣石北方",是秦族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蕴含丰富历史信息,但是历来没有通彻的阐释。本文结合考古和文献资料,揆诸商周之际的历史形势和山川地理形势,认为"石北方"应是"使鬼方",商周鼎革之际蜚廉因善走和保西垂的经历出使鬼方,目的可能是联络鬼方从背后牵制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本纪 蜚廉 鬼方 殷墟 李家崖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饮食雅称及其文化内涵
20
作者 刘玉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中国古代的饮食及其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汉唐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地域交流的增多,米面主食、肉食蔬食、酒饮茶饮花样繁多,特色突出,名品纷呈,涌现出许多意蕴优美的美食雅称,产生了很多饮食学著述。这不但反映了汉唐时期人们... 中国古代的饮食及其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汉唐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地域交流的增多,米面主食、肉食蔬食、酒饮茶饮花样繁多,特色突出,名品纷呈,涌现出许多意蕴优美的美食雅称,产生了很多饮食学著述。这不但反映了汉唐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且体现了汉唐时期饮食文化的别样风采,是中国古代饮食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唐朝 饮食雅称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