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大学历史系古史研究室成立后学术活动近况
1
《文史哲》 1961年第2期67-67,共1页
山东大学历史系为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校外科学研究机构联系合作,于今年七月间特成立了中国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该室科学研究工作,以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保证开好中国古代中世纪经济史和... 山东大学历史系为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校外科学研究机构联系合作,于今年七月间特成立了中国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该室科学研究工作,以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保证开好中国古代中世纪经济史和思想史等专门课为主要目的。计划从下列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专门史的专题研究: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及明代的经济史为主(包括农业技术、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以同时期的思想史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大学 古史研究 历史系 土地制度 经济史 赋税制度 南北朝 魏晋 秦汉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体系新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田昌五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7,共15页
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田昌五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是这样安排中国历史体系的,即:一、原始社会;二、奴隶制社会;三、封建制社会;四、资本主义社会;五、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我们习称的五种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亦即人类历史... 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田昌五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是这样安排中国历史体系的,即:一、原始社会;二、奴隶制社会;三、封建制社会;四、资本主义社会;五、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我们习称的五种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亦即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经过一阵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封建时代 雅利安人 资本主义萌芽 宗族 商业资本 中国文明起源 商品经济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的土地占有关系及其特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玉湘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52,共10页
在整个近代中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处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中国土地占有关系变化的新特点是:部分地权由地主向新兴的军阀官僚手中转移,土地占有关系中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变... 在整个近代中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处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中国土地占有关系变化的新特点是:部分地权由地主向新兴的军阀官僚手中转移,土地占有关系中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变动,土地占有者向城市移居逐渐增多,南方水耕地区比北方旱耕地区土地占有更集中,从抗日战争开始,土地占有关系总趋势是趋向分散,而不是越来越集中。近代中国土地占有相对集中,这并不是土地自由买卖的结果,而是土地占有者以借债和租地为诱饵,乘人之危压价收买,讹诈骗取,依仗权势等巧取豪夺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占有 近代中国 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旧中国 土地买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大地主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熙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9,共6页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的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越来越商品化,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的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的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经营资本的...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的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越来越商品化,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的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的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其经营主体已扩展至官吏、皇室、士人、僧尼、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城镇市民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其营运方式则呈现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等多种类型,经营资本的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营资本 商业资本 商业性农业 商人资本 历史地位 工业产品 商品化程度 富商大贾 个体手工业者 区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鹤声教授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尚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65,共5页
郑鹤声教授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陈尚胜郑鹤声教授学术研究的领域很广,除中西交通史外,诸如中国史学史、中国目录文献学、清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民族史、华侨史、亚洲史等,都有精深的造诣,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先生字萼... 郑鹤声教授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陈尚胜郑鹤声教授学术研究的领域很广,除中西交通史外,诸如中国史学史、中国目录文献学、清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民族史、华侨史、亚洲史等,都有精深的造诣,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先生字萼荪,浙江诸暨人,生于1901年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历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世史》 中国历史 文献学研究 史部目录 中华民国史 经世致用 新航路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漆侠 乔幼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87,共7页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漆侠,乔幼梅本文对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并分别加以说明。一、对契丹、党项和女真诸族的评价问题正当我国两宋时期(960—1279)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新的巅峰的...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漆侠,乔幼梅本文对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并分别加以说明。一、对契丹、党项和女真诸族的评价问题正当我国两宋时期(960—1279)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新的巅峰的重要时刻,我国边疆地区崛兴了三个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夏金经济 历史地位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与两汉农民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基于小土地经营的局限性和汉代的赋役政策,两汉自耕农从事着与商品市场有多方联系的半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经营;兼之农民存处在半封闭式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既要忍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侵蚀盘剥,又需承担国家的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强... 基于小土地经营的局限性和汉代的赋役政策,两汉自耕农从事着与商品市场有多方联系的半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经营;兼之农民存处在半封闭式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既要忍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侵蚀盘剥,又需承担国家的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强制,于是给小农经济造成诸多不安定因素,也对农民的升降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除小部分农民地位上升外,大量农民的归宿则是:或流亡,或沦为依附人口,或沦为奴婢,或弃本逐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农民 商业资本 土地经营 乡村社会 高利贷资本 生产经营 《史记·货殖列传》 粮食生产 生存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
8
作者 孟祥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在开拓疆域、创造文明、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在各民族之间,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演出了一幕幕蔚为壮观的史剧。因此,全面深入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在开拓疆域、创造文明、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在各民族之间,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演出了一幕幕蔚为壮观的史剧。因此,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仅对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繁荣和发展学术研究事业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和未来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局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关系史研究 隋唐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 中国民族 重要成果 民族关系史 多民族国家 历史人物 民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探索封建社会产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历史必然性
9
作者 孟祥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7-42,共6页
任何封建皇朝,随其日渐发展,都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当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例失调、官僚队伍的膨胀与总人口增长的比例失调、剥削阶级的享乐欲望超过社会生产的发展时,促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超出封建... 任何封建皇朝,随其日渐发展,都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当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例失调、官僚队伍的膨胀与总人口增长的比例失调、剥削阶级的享乐欲望超过社会生产的发展时,促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超出封建国家自我调节能力的界限。于是,社会发展只能诉诸暴力进行调节,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应运而生,以血与火的残酷手段和沉痛代价,使封建社会暂时恢复到矛盾平衡状态,从而完成一次新的螺旋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战争 农民起义 被剥削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自我调节能力 人口增长速度 社会矛盾 《甲申三百年祭》 阶级矛盾 官僚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
10
作者 孟祥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
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孟祥才侯外庐(1903──1987)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生前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研究员。先生于1903年2月6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五四... 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孟祥才侯外庐(1903──1987)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生前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研究员。先生于1903年2月6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五四运动时,在山西河汾中学读书,他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侯外庐 马克思主义 历史学家 中国封建社会 社会史 中国近代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思想 封建土地国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序──谈清代乾嘉学派的学风和传统问题
11
作者 黄冕堂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3-51,共9页
《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序──谈清代乾嘉学派的学风和传统问题黄冕堂朱亚非同志系山东大学历史系七八级本科毕业生,后追随郑鹤声教授攻读中外关系史,于1985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是郑教授的一名关山门弟子。近几年,他通过认真... 《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序──谈清代乾嘉学派的学风和传统问题黄冕堂朱亚非同志系山东大学历史系七八级本科毕业生,后追随郑鹤声教授攻读中外关系史,于1985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是郑教授的一名关山门弟子。近几年,他通过认真读书,潜心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史 考据学 乾嘉学派 顾炎武 圣人之道 戴震 《日知录》 博学于文 《说文解字》 诗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政策
12
作者 关绍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21,共6页
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政策关绍纪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抗日战争后期美国调处国共关系的政策,作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政策却少有论述。这往往会使人产生误解,好象美国... 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政策关绍纪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抗日战争后期美国调处国共关系的政策,作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政策却少有论述。这往往会使人产生误解,好象美国政府到了抗战后期才注重国共关系,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关系 蒋介石 抗日战争前期 国民党政府 罗斯福总统 共产党 日本 美国政府 国共合作 美国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13
作者 孟祥才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中 ,有着极其丰富的“德治”思想 ,其中的不少精华之论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提供资鉴。如治国以“德主刑辅” ,治民以教化为先 ;君主百官为民表率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严以治吏 ,宽以治民 ,... 在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中 ,有着极其丰富的“德治”思想 ,其中的不少精华之论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提供资鉴。如治国以“德主刑辅” ,治民以教化为先 ;君主百官为民表率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严以治吏 ,宽以治民 ,培育良好的政风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因而为政必须为民、爱民、养民、富民、教民 ,使之“有耻且格” ,培育淳厚民风 ;个人道德修养 ,着重自律 ,通过“内省”、“慎独”、“苦心”、“劳志” ,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但也注重舆论监督 ,形成人人奋发自力的社会氛围。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尽管不乏可取之处 ,但它所浸透的封建意识和唯心主义的糟粕 ,亦须认真加以辨别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德治思想 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佛教概说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凯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6-84,共9页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山东,经十六国、东晋时的扩展,至南北朝时达到鼎盛。山东籍的名僧、名尼活跃于大江南北,对山东及全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神学唯心论盛行之时,山东籍的无神论者何承天、刘峻等挺身而出,反对佛教的轮、...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山东,经十六国、东晋时的扩展,至南北朝时达到鼎盛。山东籍的名僧、名尼活跃于大江南北,对山东及全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神学唯心论盛行之时,山东籍的无神论者何承天、刘峻等挺身而出,反对佛教的轮、报应说,成为反佛思想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佛教 山东地区 续高僧传 《高僧传》 魏晋南北朝 《比丘尼传》 何承天 慕容德 北魏太武帝灭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认识现实性断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项观奇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6期69-74,共6页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位历史学家,作为从事历史认识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总体现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因此,任何历史认识总是现实的历史认识。这种现实性,既会给历史认识以推动,又会给历史认识以制约,正是在这不断的推动与制约的联结中,构成了历...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位历史学家,作为从事历史认识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总体现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因此,任何历史认识总是现实的历史认识。这种现实性,既会给历史认识以推动,又会给历史认识以制约,正是在这不断的推动与制约的联结中,构成了历史认识发展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所包含的规律性,就成为研究历史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史学 社会关系 规律性 历史认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认识发展 唯物主义历史观 政治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历史数量研究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项观奇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63-71,共9页
近二三十年间,国外出现的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数量方法的新学派,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泛影响,反映了历史科学方法论正适应当今时代的条件、特点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历史数量研究法正在迅速向世界各国史学界渗透。相比之下。
关键词 数量方法 数量研究 历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自然科学方法论 电子计算机 历史现象 研究历史 历史认识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研究四十年——记历史学家田昌五教授
17
作者 士心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2-94,共3页
田昌五教授,河南郾城人,1925年生,当代历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及史学理论著称。 田昌五教授早在194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期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1951年毕业后,留校承担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 田昌五教授,河南郾城人,1925年生,当代历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及史学理论著称。 田昌五教授早在194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期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1951年毕业后,留校承担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担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等职务。1956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自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6年,被评为博士导师。1987年,调到山东大学。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山东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导师,西北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等校兼职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昌五 教授 学术研究 历史学家 四十年 亚细亚生产方式 博士导师 史学理论 宗族奴隶制 中国古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生平及其在历史学上的伟大贡献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鹤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2期23-43,共21页
一、司马迁的时代背景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便是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表示了他企图依照他父亲司马... 一、司马迁的时代背景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便是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表示了他企图依照他父亲司马谈的志愿继承孔子「春秋」的精神而重新撰述一部历史记录所下的一个伟大的决心。但自孔子到司马迁作史时代三百七十五年中,中国整个时代,起到了剧烈的变化,因为秦的统一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孔子 司马迁 董仲舒 生平 公羊 晃公武 政治 太史公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纲要”讨论专辑 被引量:1
19
《文史哲》 1955年第3期17-17,共1页
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在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下午,召开了讨论尚钺同志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八月初版)座谈会。除了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的同志童书业,赵俪生、张维华、黄云眉、王遬汝... 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在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下午,召开了讨论尚钺同志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八月初版)座谈会。除了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的同志童书业,赵俪生、张维华、黄云眉、王遬汝、王仲荦、卢南乔、韩连琪、刘敦愿、宋锡民、黄冕堂、徐连城诸同志出席外,还约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的吴大琨、葛懋春、洛洋、和中国近代及现代史教研组郑?声诸同志以及历史系同学罗祖基等参加。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在事先曾推定韩连琪同志作先秦史阶段的重点发言,卢南乔同志作秦汉史阶段的重点发言,王仲荦同志作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的重点发言,童书业同志作宋辽金史的重点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魏晋南北朝 历史系 山东大学 先秦史 赵俪生 秦汉史 宋辽金 唐史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新 齐涛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101-104,110,共5页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与同期西欧社会相泾渭的家产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的反映。因而,对它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形式 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与同期西欧社会相泾渭的家产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的反映。因而,对它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形式 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诸子继承。即诸子对家产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与西欧中世纪的长子继承制大不相同,它的形成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产继承 诸子继承 中国古代社会 西欧中世纪 同居共财 兄弟 制度 王孙 家庭 长子继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