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紧张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景新 薛冰 陈连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有无降压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 ,沙苑子总黄酮急性灌胃给药 ,尾袖法测量清醒RHR尾动脉收缩压 ,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麻醉RHR血压及心率 ,放射免疫法检测RHR...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有无降压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 ,沙苑子总黄酮急性灌胃给药 ,尾袖法测量清醒RHR尾动脉收缩压 ,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麻醉RHR血压及心率 ,放射免疫法检测R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结果 单次ig沙苑子总黄酮 10 0和 2 0 0mg·kg- 1,1h后清醒RHR血压显著降低 ,75min时分别下降了 8.5 %和10 .5 %;麻醉RHR在 4 5~ 6 0min时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 8.0 %和 14 .9%,与给药前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h时恢复至原来水平 ,心率无明显变化 ;单次ig后 30min ,AngⅡ含量分别下降了 2 2 %和 31%。结论 沙苑子总黄酮对RHR有明显降压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Ang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总黄酮 沙苑子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药理学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建丽 马榕 +3 位作者 刘文君 王志富 王美清 孙靖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合适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对104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切除标本进行观察研究。每一患者标本分为“癌肿区”、“近癌区”和“远癌区”。以肿瘤切除活检标本或肉眼可见肿瘤及其周围0.5cm区域为“癌肿区”;“癌... 目的:探讨合适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对104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切除标本进行观察研究。每一患者标本分为“癌肿区”、“近癌区”和“远癌区”。以肿瘤切除活检标本或肉眼可见肿瘤及其周围0.5cm区域为“癌肿区”;“癌肿区”边缘向外1cm~3cm区域为“近癌区”;3cm~5cm区域为“远癌区”。对三个区域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和c-erbB-2、p53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发生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结果:104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近癌区”和“远癌区”发生非典型增生率分别为56.7%、32.7%,其中Ⅱ、Ⅲ级非典型增生率“近癌区”明显高于“远癌区”。49例c-erbB-2阳性乳腺癌中,“近癌区”亦发现有c-erbB-2阳性表达者26例(53.6%),“远癌区”阳性表达者8例(16.3%)。两组比较均P<0.01。25例p53阳性者中,“近癌区”及“远癌区”检测均阴性。结论:提示在行保留乳房手术时,一并切除近癌组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切除范围 保留乳房手术 近癌区 远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脑组织冰冻切片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慧 黄景阳 袁中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9-1022,1031,共5页
目的:探讨减少脑组织冰冻切片脱片和增加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准确性的方法,为脑组织冰冻切片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保证实验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将现有的脑组织冰冻切片技术结合在脑组织冰冻切片过... 目的:探讨减少脑组织冰冻切片脱片和增加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准确性的方法,为脑组织冰冻切片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保证实验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将现有的脑组织冰冻切片技术结合在脑组织冰冻切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明胶硫酸铬钾处理载玻片,预冷的NS和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组织,液氮速冻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结果:明胶硫酸铬钾处理载玻片的方法减少了冰冻切片脱片,预冷的NS和4%多聚甲醛提高了脑组织灌流固定效果,液氮速冻脑组织减少了冰晶产生。结论:此方法使脑组织冰冻切片脱片情况下降,冰晶产生减少,提高了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和科研实验室中积极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冰冻切片 防脱片 免疫组化 操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丁酸钠对两种人肝癌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玫 姜军梅 +3 位作者 尹晓燕 朱菊人 秦成勇 郭晓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6-1407,共2页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组蛋白 细胞周期 苯丁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微循环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振英 刘秀华 +2 位作者 郭晓笋 刘凤英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微循环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I-post C组和预处理(IPC)组(n=16),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4h,松夹再灌注12h或24h建立大鼠后...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微循环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I-post C组和预处理(IPC)组(n=16),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4h,松夹再灌注12h或24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血流量、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骨骼肌湿干重比值(W/D),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I-postC12h组W/D较I/R12h组低6.7%(P<0.05),骨骼肌肌原纤维水肿、溶解、分离和线粒体空泡样变性显著减轻;再灌注24hI-postC组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较I/R24h组高10.46%(P<0.05),与IPC组无显著差异。(2)再灌注24hI-postC组实验侧细静脉血流速度较I/R组高11.3%(P<0.05),细动、静脉收缩减轻(细动、静脉内径较I/R组分别高39.8%和24.1%,P<0.01),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P>0.05)。结论:I-postC显著减轻骨骼肌I/R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骨骼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 mRNA与ecNOS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瑞峰 郭成浩 +5 位作者 魏树珍 陈福琴 陈融 李莉 刘玉梅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04-1406,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饮食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与ec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 ,实验组饮用 1 2 %的果糖水造型。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 1 - 6个月每月断尾取血 ,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饮食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与ec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 ,实验组饮用 1 2 %的果糖水造型。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 1 - 6个月每月断尾取血 ,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与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 (ecNOSmRNA)表达 ;观察实验前、造型 1、2、3及 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 :1个月后 ,血糖与实验前无显著差异 ;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上 ;外周血白细胞ecNOSmRNA表达增强。 2个月后血糖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外周血白细胞出现iNOSmRNA表达。 3及 6个月 ,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iNOSmRNA与ecNOSmR NA持续保持高表达状态。结论 :高果糖饮食两个月 ,可引起Wistar大鼠产生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首先ecNOSmRNA表达增强 ,可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形成。继之 ,iNOSmRNA表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果糖 胰岛素抵抗 大鼠 外周血白细胞 Ⅱ型糖尿病 INOS MRNA ecNOS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郝青青 张永欢 +6 位作者 于庆涛 朱莉 陈旭 李树英 张月辉 董波 李瑞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实验包括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体外实验,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实验包括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体外实验,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转染对血管紧张素II刺激HUVEC产生的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CE2组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组(EGFP组),每组10只。ACE2组经尾静脉注射ACE2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ACE2)(2.5×109 pfu/ml),EGFP组注射等量EGFP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EGFP)。注射一个月后处死动物,做腹主动脉的油红O及LOX-1表达的检测。结果: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均证实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内皮细胞LOX-1的表达,体内实验中ACE2组斑块内脂质含量明显低于EGFP组水平。结论:ACE2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实验动物(兔)手术台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融 李莉 +2 位作者 李鸿真 胡维诚 李瑞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4期49-51,5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兔)手术台的研制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手术台在原手术台的基础上对一些部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麻醉装置,改进后的手术台不仅方便了实验操作,提高了麻醉效果,而且使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家兔 麻醉装置 手术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琳琳 陈融 +4 位作者 李莉 王建丽 胡维诚 P.Polinsky S.M.Schwartz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分布和组成 ;探讨病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 :取 6 0周龄和 112周龄的apoE-/-小鼠心脏作连续切片 ,从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开口处连续追踪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内冠状动...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分布和组成 ;探讨病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 :取 6 0周龄和 112周龄的apoE-/-小鼠心脏作连续切片 ,从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开口处连续追踪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内冠状动脉小分支 ,行Movat特殊染色 ,寻找病灶。根据组织切片数计算病灶离冠状动脉开口处的距离和病灶的长度 ;根据病灶的长度将病灶分为大、中、小 3类病灶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血管口径 ;根据Mo vat染色结果观察病灶内组成成分。结果 :在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发现从主动脉内直接延续的延伸病灶和在冠状动脉分支内形成的原位病灶 ;在 6 0周龄和 112周龄小鼠冠状动脉延伸病灶的发生率分别为 6 0 %和 80 % ;有延伸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每只apoE-/-小鼠均有原位病灶 ;原位病灶多发生在左室壁心肌内血管分支处和乳头肌附近 ;随着原位病灶增大 ,蛋白聚糖成分减少 ,细胞内外脂质成分增多 ;增大的原位病灶可堵塞小血管 ;在有原位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常可发现有增多的炎性细胞。 112周龄apoE-/-小鼠大原位病灶多于 6 0周龄小鼠(P <0 . 0 5 )。结论 :apoE-/-小鼠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小分支内分别存在着延伸和原位的粥样硬化病灶 ,随着小鼠周龄增加 ,病灶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基因敲除小鼠 冠状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持续吸入麻醉手术固定板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融 刘尚明 +1 位作者 李莉 胡维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0期40-4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实验动物持续吸入麻醉手术固定板的研制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麻醉手术固定板在原手术固定板的基础上对一些部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手术固定板不仅方便了实验操作,节省了实验材料,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有助于保... 介绍了一种实验动物持续吸入麻醉手术固定板的研制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麻醉手术固定板在原手术固定板的基础上对一些部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手术固定板不仅方便了实验操作,节省了实验材料,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有助于保护实验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麻醉 手术固定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vβ6整合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琦 陈融 牛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WiDr细胞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丫啶橙(AO)-溴化乙啶(EB)... 目的: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WiDr细胞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丫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T-29细胞、WiDr细胞均表达αvβ6整合素,表达率分别为80.82%及82.96%。氟尿嘧啶诱导结肠癌HT-29和WiDr细胞凋亡。经氟尿嘧啶(20mg/L)作用48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生长于αvβ6整合素配体-纤黏连蛋白(FN)上的HT-29细胞、WiDr细胞的富集系数(EF)分别为1.11±0.04、1.09±0.02,明显低于生长于非整合素配体-多聚赖氨酸(polylisin)上的细胞分别为3.68±0.03、3.72±0.02,P<0.01;用αvβ6整合素的特异性单抗封闭后再生长于FN上时,HT-29、WiDr细胞的EF分别为2.12±0.04、2.14±0.03,明显高于直接生长于FN上(P<0.01)。AO-EB双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生长于FN上的HT-29和WiD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1.1)%、(5.3±0.7)%,明显低于生长于polylisin上的细胞的凋亡率(37.0±1.4)%、(38.5±0.9)%,P<0.01;用αvβ6整合素的特异性单抗封闭后再生长于FN上,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1.2)%、(20.0±0.7)%,又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WiDr细胞表达αvβ6整合素,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FN的黏附抑制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提示细胞黏附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促使细胞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类 结肠肿瘤 氟尿嘧啶 细胞凋亡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经络角度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妮 李瑞峰 +4 位作者 曲思凤 李岩 刘胜厚 王玉婷 夏莹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从非经络角度研究电针通过阿片系统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及其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40只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做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130只大鼠腹腔注射2%链脲霉素溶液50mg/kg,3... 目的从非经络角度研究电针通过阿片系统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及其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40只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做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130只大鼠腹腔注射2%链脲霉素溶液50mg/kg,3周后断尾取血测餐后2h血糖,有明显糖耐量减量者给予高热量饲料饲养28d,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模型大鼠。造模成功64只,随机分为3组。即NIDDM模型对照组(B组,20只),NIDDM电针治疗组(C组,22只),NIDDM电针加纳络酮组(D组,22只)。C组与D组大鼠用2Hz电针刺激;A组、B组大鼠同样插针,但不予通电;D组大鼠在针刺前30min腹腔注射纳络酮注射液(1mg/kg)。治疗后空腹4h检测血糖及血脂蛋白(a)。结果治疗后血糖及脂蛋白(a)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D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比较,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组、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并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动脉硬化风险,其机制可能通过阿片系统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针灸疗法 阿片肽 血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抑制LPS诱导的iNOS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13
作者 袁中瑞 王建丽 +2 位作者 张晓明 刘玉刚 李瑞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47-2047,共1页
关键词 LPS 星形胶质细胞 体外培养 外周组织 生理病理 病理性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电子顺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