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胞外体亮氨酸氨基肽酶及二肽基肽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孙爱丽 胡晓燕 +5 位作者 关广聚 邓浩萍 刘元涛 陈诗鸿 刘军莉 邓景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胞外体的亮氨酸氨基肽酶(exosome-LAP)及二肽基肽酶4(exosome-DPP4)的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分为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43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胞外体的亮氨酸氨基肽酶(exosome-LAP)及二肽基肽酶4(exosome-DPP4)的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分为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4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1,5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N2,34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4例。采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提纯胞外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胞外体的exosome-LAP和exosome-DPP4。同时检测糖化血江蛋白(HbA1c)、血胆固醇(CH)、肌酐(CR)、尿素氮(BUN)。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DPP4及LAP与HbA1c、CH、UACR、CR、BUN相关性。结果:DM、DN1、DN2组exosome-LAP和exosome-DPP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与DM组比较,DN2组exosome-LAP水平显著升高(P<0.01)。尿exosome-LAP、exosome-DPP4与HbA1c、CH、UACR、CR、BUN显著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UACR是exosome-L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UACR、HbA1c是exosome-DPP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Exosome-LAP和exosome-DPP4水平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以上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尿胞外体 亮氨酸氨肽酶 二肽基肽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ACM复合物对裸鼠皮下移植瘤靶向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安丽 康鲁东 +4 位作者 赵春华 毕文祥 胡晓燕 孔峰 徐松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 -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 - 790 1 ,NKM - 4 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 ,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 -ACM复合物 ,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 -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 - 790 1 ,NKM - 4 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 ,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 -ACM复合物 ,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 -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 -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 ,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 ,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 ,尤其对SGC - 790 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 -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ACM复合物 皮下移植瘤 脂蛋白类 阿柔比星 胃肿瘤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陷阱DNA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凋亡的诱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涛 姜安丽 +5 位作者 张鹏举 陈彤 贺美兰 陈蔚文 邓景惕 张建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为观察转录因子E2F陷阱DN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 ine将E2F decoy DNA、ARE decoy DNA和control decoy DNA分别转染PC-3M细胞,MTT检测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 目的:为观察转录因子E2F陷阱DN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 ine将E2F decoy DNA、ARE decoy DNA和control decoy DNA分别转染PC-3M细胞,MTT检测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进行染色体DNA断裂的测定;通过RT-PCR检测转染的PC-3M细胞中c-Myc mRNA、cyc lin D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W estern b lotting检测细胞中c-Myc蛋白、cyc 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E2F decoy DNA转染后的PC-3M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转染后的细胞形态变化符合凋亡的典型改变,染色体断裂明显,细胞凋亡率为26.35%;c-Myc、cyc lin D1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E2F decoy DNA可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M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涉及到c-Myc mRNA、cyc lin D1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F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PC-3M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特异性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实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霞 张英杰 陈锡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制备特异、敏感的卡氏肺孢子虫(Pc)DNA探针,用于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临床标本中的PcDNA。方法PCR扩增获得Pc的线粒体核糖体RNA大亚基基因,以其为模板,采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半抗原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探针的敏感性和特异... 目的制备特异、敏感的卡氏肺孢子虫(Pc)DNA探针,用于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临床标本中的PcDNA。方法PCR扩增获得Pc的线粒体核糖体RNA大亚基基因,以其为模板,采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半抗原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探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后,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实验大鼠肺组织和PCP患者临床标本中的PcDNA。结果敏感性检测显示该探针可检出2pg水平的PcDNA,特异性检测显示该探针仅与PcDNA杂交,而不与伯氏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弓形虫、人白细胞及正常大鼠肺组织DNA反应。斑点杂交检测PCP大鼠肺组织中的PcDNA,检出率为73.7%,低于PCR结合斑点杂交的检出率94.7%。用该探针从1例肾移植术并发PCP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PcDNA。结论制备的PcDNA探针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对PcDNA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DNA探针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KX3.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启动子活性的测定(英文)
5
作者 姜安丽 张鹏举 +4 位作者 胡晓燕 陈蔚文 贺美兰 孔峰 张建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87-1992,共6页
目的:克隆NKX3.1基因启动子并检测其启动子活性,为研究NKX3.1基因转录调控的基本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中扩增NKX3.1基因上游1.04 kb启动子片段并分别克隆到报道基因载体pGL3-basic和pEGFP-1中,通过转染细胞、荧光... 目的:克隆NKX3.1基因启动子并检测其启动子活性,为研究NKX3.1基因转录调控的基本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中扩增NKX3.1基因上游1.04 kb启动子片段并分别克隆到报道基因载体pGL3-basic和pEGFP-1中,通过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DNA测序结果证实克隆的1.04 kb启动子片段序列正确;pGL3-1.04 kb启动子转染LNCaP细胞后,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M1/M2=2.7,为pGL3-control活性的1.5倍,为pGL3-basic活性的50倍。表明克隆的人NKX3.1基因上游1.04 kb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为检测此1.04 kb启动子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活性,分别将pGL3-1.04 kb启动子和pEGFP-1.04 kb启动子转染入不同的肿瘤细胞系,检测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04 kb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活性最高。采用TRANSFAC数据库分析,发现在1 040 bp片段内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它们的功能性将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结论:克隆的人NKX3.1基因上游1.04 kb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并且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NKX3.1 启动子 细胞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