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腺癌分化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培林 王春祥 +4 位作者 于文滨 胡晓燕 邵风芝 孔峰 徐松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 :分析胃腺癌组织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活性 ,研究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12 5I LDL为配体 ,采用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胃腺癌及其周边组织LDLR活性。结果 :胃腺癌组织与其周边正常组织LDLR活性差异明显 (P... 目的 :分析胃腺癌组织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活性 ,研究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12 5I LDL为配体 ,采用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胃腺癌及其周边组织LDLR活性。结果 :胃腺癌组织与其周边正常组织LDLR活性差异明显 (P <0 .0 1) ,但LDLR的亲合性和特异性无明显改变 ;分化好与分化差的腺癌组织的LDLR活性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胃腺癌组织LDLR活性明显增高 ,组织分化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受体 L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鸿飞 任为正 +1 位作者 赵健 姜安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7期611-613,627,共4页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通过一系列转录加工过程最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silencing complex,RISC),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人体细胞周期、免疫反应、生长发育等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croRNA不仅可作为抑癌因...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通过一系列转录加工过程最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silencing complex,RISC),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人体细胞周期、免疫反应、生长发育等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croRNA不仅可作为抑癌因子,抑制原癌基因的激活;亦可作为致癌基因促进肿瘤的生长。上述作用参与到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各个过程,因而为肿瘤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肿瘤形成过程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爱华 刘贤锡 +5 位作者 何庆泗 刘传华 胡海燕 王伟 张岩 张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 (ODC)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大肠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测定ODC基因mRNA表达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最适条件 ,在半定量水平测定 31例结直肠癌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ODCmRNA表达的... 目的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 (ODC)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大肠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测定ODC基因mRNA表达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最适条件 ,在半定量水平测定 31例结直肠癌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ODC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31例结直肠癌中ODC基因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 ,差异显著 (P <0 .0 1) ,ODC基因表达在性别、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Dukes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2 )。结论 :ODC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提示ODC表达增加与大肠癌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 ,为大肠癌病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籀·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Ⅳ型胶原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谦 孙淑玉 +2 位作者 展凤霞 张建业 王立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Ⅳ型胶原(Ⅳ-C)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微量尿白蛋白/肌酐(mA lb/C r)比值,将72例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检测各组尿Ⅳ-C... 目的探讨尿液Ⅳ型胶原(Ⅳ-C)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微量尿白蛋白/肌酐(mA lb/C r)比值,将72例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检测各组尿Ⅳ-C、mA lb、转铁蛋白(TRF)和α1-微球蛋白(α1-M G)含量,分析Ⅳ-C/C r与mA lb/C r、TRF/C r、α1-M G/C r的相关性。结果A组尿Ⅳ-C/C r高于正常,B、C组尿Ⅳ-C/C r、mA lb/C r、TRF/C r和α1-M G/C r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0.01)。DM各组比较,C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0.01)。Ⅳ-C/C r与mA lb/C r、TRF/C r、α1-M G/C r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3237、0.3749、0.4328)。结论尿Ⅳ-C作为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优于尿微量蛋白,尿Ⅳ-C/C r、mA lb/C r、TRF/C r和α1-M G/C r进行性升高反映肾脏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对预测DM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脏损害 Ⅳ型胶原 微量白蛋白 转铁蛋白 Α1-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20 mRNA和hTERT mRNA在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中的转录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谦 孙启龙 +3 位作者 王传新 张建业 王洪春 杨晓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患者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率,术前分别为47.5%(19/40)和45.0%(18/40),术中为70.0%(28/40)和70.0%(28/40),术后为10.0%(4/40)和32.5%(13/40)。除术后hTERTmRNA阳性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外,术中外周血CK20mRNA、hTERTmRNA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和术中(P<0.01)。hTERT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而CK20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强度低于高、中分化组(P<0.01)。大肠癌围手术期DukesB期和C+D期之间CK20mRNA和hTERTmRN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发生几率较高,病理分化程度低者更易发生,但与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CK20mRNA和hTERTmRN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血液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判断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良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20mRNA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 逆转录聚舍酶链反应 大肠癌 围手术期 血行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华 马春红 +7 位作者 刘素侠 王晓燕 高立芬 韩丽辉 朱法良 张艳 杨咏梅 吴伟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和保留HBV同源序列的缺失点变hTERT启动子(pGL3del4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与hTERT启动子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双酶切及PCR方法从pCRTRTP载体上将全长及含有HBV同源序列的hTERT启动子的基因序...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和保留HBV同源序列的缺失点变hTERT启动子(pGL3del4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与hTERT启动子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双酶切及PCR方法从pCRTRTP载体上将全长及含有HBV同源序列的hTERT启动子的基因序列克隆到pPLbasic多克隆位点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L3TRTP与pGL3Bdel445,将该两质粒与pRLtk共转染不同细胞系,评估其端粒酶启动子活性。结果:经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全长及含有HBV同源序列的hTERT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GL3TRTP和pGL3Bdel445,共转染实验中,证实在永生细胞系中重组子高效表达,在非永生正常细胞中重组子不表达。结论:构建的两种重组表达载体具有端粒酶启动子活性,在不同端粒酶表型的细胞系中其表达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基因表达 基因融合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ODCmRNA反义抑制敏感位点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冰 刘贤锡 +3 位作者 张岩 姜春英 胡海燕 龚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为建立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筛查ODCmRNA最佳反义抑制位点。方法采用RT PCR的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扩增出鸟氨酸脱羧酶(ODC),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610、外显子11124段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反向连接到pcDNA3.1上,酶切测序并鉴定插入... 目的为建立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筛查ODCmRNA最佳反义抑制位点。方法采用RT PCR的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扩增出鸟氨酸脱羧酶(ODC),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610、外显子11124段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反向连接到pcDNA3.1上,酶切测序并鉴定插入方向。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载体及空载体到肝癌MMC7721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载体对ODC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采用四唑盐比色试验验证并比较各载体对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6103个位点的ODC反义RNA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细胞内ODC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9%、62%、64%。结论ODC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610是较好的反义抑制敏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 RNA 反义 真核表达载体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跃 许刚 +1 位作者 齐晓丽 田克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不同浓度(分别为1 ng/ml、10 ng/ml、100 ng/ml)、不同时间干预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rhBMP-2对细...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不同浓度(分别为1 ng/ml、10 ng/ml、100 ng/ml)、不同时间干预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rhBMP-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e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BMP-2对HT-29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00 ng/ml浓度24 h内抑制作用最强。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BMP-2作用24 h后Hoe-chest 33342染色可见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表现增加明显。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MP-2在一定作用时间、浓度条件下对结肠癌HT-29细胞有明确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