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邱琴 刘廷礼 +1 位作者 崔兆杰 赵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8-6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独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共分离出50个峰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共鉴定了40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 %以上。
关键词 独活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邱琴 刘廷礼 +1 位作者 赵怡 赵伟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94-295,298,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质量分数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34种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91
关键词 山柰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境对长链香豆素酯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大明 王永梅 孟继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611-1613,共3页
疏水作用在胶束、膜的形成以及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疏水作用可促使长链分子相互簇集,造成局部浓度效应和分子的有序排列[1~3],疏水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是一种微环境效应.本文合成了十六酸和十八酸-4-甲基... 疏水作用在胶束、膜的形成以及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疏水作用可促使长链分子相互簇集,造成局部浓度效应和分子的有序排列[1~3],疏水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是一种微环境效应.本文合成了十六酸和十八酸-4-甲基-7-羟基香豆素酯,研究了它们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激基缔合物 香豆素酯 光物理 疏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液隔电极式压电化学传感器的振荡频率特性研究
4
作者 康琪 刘泽常 +1 位作者 申大忠 李文鹏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在双液隔电极式压电石英传感器DLEPQS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ESPS的振荡方程,导出了DLEPQS振荡频率与溶液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经实验证实,还对DLEPQS与SLEPQS的响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 在双液隔电极式压电石英传感器DLEPQS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ESPS的振荡方程,导出了DLEPQS振荡频率与溶液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经实验证实,还对DLEPQS与SLEPQS的响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溶液电导率的增加,DLEPQS的振荡频率先下降而后上升,且在低电导率溶液中振荡频率与电导率之间有近线性关系;随溶液介电常数、粘度、密度的增加,振荡频率下降。并将DLEPQS应用于表面活性剂在石英表面吸附量的现场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压电化学传感器 振荡频率 双液隔电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滤失剂作用机理研究——新型降滤失剂的研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玉英 侯万国 +2 位作者 孙德军 吴涛 张春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6年第4期12-14,共3页
总结了降滤失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探讨了丙烯类共聚物和CMC类降滤失剂作用机理和改进原理。通过引入羧酸钙盐并与大分子钙盐复配改进了HPAN类,研制出新型降滤失剂S-1。对CMC类进行了氰乙基化改性。实验结果表明,S-1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效果,... 总结了降滤失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探讨了丙烯类共聚物和CMC类降滤失剂作用机理和改进原理。通过引入羧酸钙盐并与大分子钙盐复配改进了HPAN类,研制出新型降滤失剂S-1。对CMC类进行了氰乙基化改性。实验结果表明,S-1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效果,S-1及改性CMC的耐温性、耐盐和耐Ca^(2+)、Mg^(2+)能力均得到了提高。证实了降滤失剂作用机理的研究结论是确实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降滤失剂 滤失 聚合物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萃取平衡与软-硬酸碱规则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天林 杨永会 +2 位作者 孙思修 宋其圣 孙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软硬酸碱规则从宏观角度描述化合物的形成及性质,在配合物稳定性的判断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文[1]报道了萃取速率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萃取平衡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为进一步开拓软... 软硬酸碱规则从宏观角度描述化合物的形成及性质,在配合物稳定性的判断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文[1]报道了萃取速率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萃取平衡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为进一步开拓软硬酸碱规则在萃取化学中的应用奠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EHP 萃取平衡 软-硬酸碱规则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离子溶液中邻香兰素邻苯二胺对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厚义 陈慎豪 +2 位作者 全贞兰 牛林 李淑兰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9,共9页
应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希夫碱—邻香兰素邻苯二胺 (V_oPh_V)在中性NaCl或NaBr溶液中对金属铜阳极溶解和腐蚀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铜在空白溶液与含有V_o_Ph_V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V_o_Ph_V的缓蚀机制 .此外还研究... 应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希夫碱—邻香兰素邻苯二胺 (V_oPh_V)在中性NaCl或NaBr溶液中对金属铜阳极溶解和腐蚀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铜在空白溶液与含有V_o_Ph_V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V_o_Ph_V的缓蚀机制 .此外还研究了V_o_Ph_V自组装膜在Na Cl溶液中对铜腐蚀的缓蚀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Ph-V 缓蚀 铜合金 腐蚀 电化学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有机膦酸酯类对映体分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国生 黄慕斌 +5 位作者 李高兰 杜爱琴 戴庆 高如瑜 陈茹玉 王琴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7-429,共3页
利用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系统地研究了11种有机膦酸酯的手性分离情况。讨论了流动相中强组分异丙醇浓度和柱温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分离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和流动相中强组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讨论了有机膦酸酯不同取... 利用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系统地研究了11种有机膦酸酯的手性分离情况。讨论了流动相中强组分异丙醇浓度和柱温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分离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和流动相中强组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讨论了有机膦酸酯不同取代基对手性分离的影响,指出手性分离中取代基位置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手性分离结果,空间位阻过大同样会使手性分离系数降低。在选定的分离条件下,11种有机膦酸酯均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手性分离结果给出了可能的手性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酯 手性分离 拆分 有机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惠民 梁伟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5-157,共3页
研究了聚醚砜(PES)/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分析了PES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PES/环氧树脂复合体系为两相结构,分散相PES呈不规则的变形颗粒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加入一定量PES可较大幅度... 研究了聚醚砜(PES)/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分析了PES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PES/环氧树脂复合体系为两相结构,分散相PES呈不规则的变形颗粒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加入一定量PES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而不降低环氧树脂的模量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环氧树脂 微观结构 力学性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驱油体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干佐 陶诚 +3 位作者 顾强 徐桂英 田根林 胡雅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1-344,392,共5页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2CO3 + NaHCO3)+ 0.6% SDC5+ 0 .5% 植物胶( 苎麻胶) + 0 .16% HPAM( BP7) 。此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最低瞬时界面张力为5 .93 ×10- 4 mN/m 。在室内用两种填砂管模型进行驱油实验,得到的采收率为18 .8 % 和19.1 % ( OOIP),注入1 g SCD5 驱出原油138.3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羧酸盐 ASP 驱油体系 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敬田 杨景和 +1 位作者 马文元 韩荣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33-636,共4页
本文首次将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应用于荧光分析中。
关键词 苯酚 间苯二酚 荧光分光度法 复方雷索辛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表面活性剂对介孔二氧化硅孔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书华 侯万国 +1 位作者 许军 李正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9-511,391,共4页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与硝酸形成的胶束体系中 ,分别加入正戊醇与正辛胺作助表面活性剂 ,合成出介孔二氧化硅 .经小角 XRD和 N2 气体吸附与脱附实验证实 ,随着 CTAB与正戊醇摩尔比的增加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增加 ;而随 CTAB...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与硝酸形成的胶束体系中 ,分别加入正戊醇与正辛胺作助表面活性剂 ,合成出介孔二氧化硅 .经小角 XRD和 N2 气体吸附与脱附实验证实 ,随着 CTAB与正戊醇摩尔比的增加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增加 ;而随 CTAB与正辛胺摩尔比的增加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减小 .主要原因是正戊醇增大了 CTAB胶束体积 ,从而导致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增加 .而在 CTAB与正辛胺的混合胶束中 ,正辛胺同硅酸盐作用力比 CTAB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正戊醇 正辛胺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宾与醚C—H键插入反应的理论研究(Ⅲ)CX_2(X=H,F,Cl)与甲乙醚C—H键插入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大诚 林启君 +1 位作者 马万勇 王焕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08-1712,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 MP2 / 6-31 G( d)水平上研究了 CX2 ( X=H,F,Cl)与甲乙醚的 C— H键插入反应 .在甲乙醚的 3个不同的 C— H键 (即甲基中α -C— H键 ,乙基中α-C— H键和β-C— H键 )上 ,反应势垒分别为 1 2 3.8,32 .5,1 57.3...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 MP2 / 6-31 G( d)水平上研究了 CX2 ( X=H,F,Cl)与甲乙醚的 C— H键插入反应 .在甲乙醚的 3个不同的 C— H键 (即甲基中α -C— H键 ,乙基中α-C— H键和β-C— H键 )上 ,反应势垒分别为 1 2 3.8,32 .5,1 57.3k J/ mol( X=Cl)和 2 54.3,1 30 .0 ,30 4 .2 k J/ mol( X=F) .亚甲基与毗邻氧原子的各 C— H键插入反应没有势垒 ,与乙基中 β-C— H键插入势垒仅 3.4 k J/ mol.甲乙醚中乙基 α-C上的C— H键最有利于 CX2 的插入 ,甲基上的 C— H键次之 ,乙基 β-C上的又次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乙醚 卡宾 插入反应 从头计算 C-H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β-FeOOH纳米棒无序聚集制备α-Fe_2O_3中空球 被引量:5
14
作者 俞海云 陈国柱 +2 位作者 孙思修 印志磊 宋新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15-2118,共4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是各种中空独立几何结构的构筑^[1],这是由于中空结构除了可用来构建复杂结构量子器件外,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光子器件、药物载体、材料封装和催化剂载体等方面也...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是各种中空独立几何结构的构筑^[1],这是由于中空结构除了可用来构建复杂结构量子器件外,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光子器件、药物载体、材料封装和催化剂载体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嘲。通过严格控制液相体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氧化氢氧化铁 中空 溶剂热 无序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的静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宏志 林元 +3 位作者 李干佐 徐桂英 刘木辛 李月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87,共3页
针对Tween80-IIPAN3530S-Na2CO3+NaHCO3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在胜利油田孤东油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Tween80的吸附规律满足Langmuir方程;IIPAM3530S和复碱抑制Tween80在油砂上的吸附;IIPAM3530S和Tween80减... 针对Tween80-IIPAN3530S-Na2CO3+NaHCO3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在胜利油田孤东油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Tween80的吸附规律满足Langmuir方程;IIPAM3530S和复碱抑制Tween80在油砂上的吸附;IIPAM3530S和Tween80减小Na2CO3和NaHCO3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吸附 三元复合驱油 碱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及其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干佐 刘少杰 +1 位作者 隋华 曾宪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在表面活性剂-醇-正辛烷-盐水体系中,研究了以双-2-乙基已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AOT与CTAB的复配物为表面活性剂时形成的微乳液性质,考察了NaCl浓度、醇的种类与浓度对体系... 在表面活性剂-醇-正辛烷-盐水体系中,研究了以双-2-乙基已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AOT与CTAB的复配物为表面活性剂时形成的微乳液性质,考察了NaCl浓度、醇的种类与浓度对体系相行为与中相微乳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OT与CTAB按1:7摩尔比复配时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最佳中相微乳液体积大幅度增加;该体系的最佳含盐量对醇分子碳链长度的变化特别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相微乳液 复配物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油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胺N1923萃取乳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岩 印志磊 +2 位作者 钟红梅 于慧 孙思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43-845,共3页
The extraction of lactic acid(HA) with primary amine N1923(RNH 2)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a slope method and IR spectrophotometry at (298±1) 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RNH 2H... The extraction of lactic acid(HA) with primary amine N1923(RNH 2)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a slope method and IR spectrophotometry at (298±1) 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RNH 2HA.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extraction was determined as lg K ex = 1 6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er temperature was favorable for the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伯胺N1923 乳酸 萃取剂 萃取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梁伟荣 王惠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23,共3页
本文对热致液晶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体系进行研究,并讨论增韧机理。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少量的热致液晶聚合物能较大幅度的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环氧树脂的模量和耐热性。
关键词 热致液晶聚合物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氟类硅烯插入R_H键(R=F,OH,NH_2,CH_3)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焕杰 解菊 +1 位作者 冯大诚 冯圣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70-2073,共4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钠氟类硅烯插入 R_ H键 ( R=F,OH,NH2 ,CH3)的反应机理 . 4个反应的机制类似 ,反应经历了类硅烯的亲电接近、亲核插入和取代三个阶段之后 ,形成中间络合物 ,4个反应的势垒分别为 0 .9,61 .7,1 1 4.6和 1 90 .6k J/ ...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钠氟类硅烯插入 R_ H键 ( R=F,OH,NH2 ,CH3)的反应机理 . 4个反应的机制类似 ,反应经历了类硅烯的亲电接近、亲核插入和取代三个阶段之后 ,形成中间络合物 ,4个反应的势垒分别为 0 .9,61 .7,1 1 4.6和 1 90 .6k J/ mol(经零点能校正 ) .中间络合物可以解离为取代硅烷和 Na F,这是一个无过渡态的过程 .反应能分别是 -1 2 2 .6,-96.3 ,-6.8和 5 0 .2 k J/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氟类硅烯 插入反应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宾与醚C—H键插入反应的理论研究(Ⅳ)——CX_2(X=H,F,Cl)与甲基苄基醚C—H键的插入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启君 冯大诚 戚传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922-1924,共3页
The C—H bond insertion reactions between benzyl methyl ether and CX 2(X=H, F, Cl)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B3LYP/6 31G* level. The potential barriers for the C—H bond insertions in met... The C—H bond insertion reactions between benzyl methyl ether and CX 2(X=H, F, Cl)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B3LYP/6 31G* level. The potential barriers for the C—H bond insertions in methyl group of benzyl methyl ether are 123.3 kJ/mol(X=Cl) and 240.4 kJ/mol(X=F), and those in benzyl group are 37.5 kJ/mol(X=Cl) and 112.2 kJ/mol(X=F) respectively. No potential barriers are present in both the insertion reactions with methylene group. The C—H bond insertion reactions between benzyl methyl ether and CX 2(X=H,F,Cl) take place primarily at α carbon of the benzyl group and the phenyl group promotes the C—H bond insertion by carbene at its neighboring α carbon more easily.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苄基醚 卡宾 插入反应 密度泛函方法 C-H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