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超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琳琳 李磊 冯圣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11-2122,共12页
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电绝缘性能和透气性等,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具有自修复和可塑性的有机硅超分子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功能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本文综合评述了有机硅超... 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电绝缘性能和透气性等,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具有自修复和可塑性的有机硅超分子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功能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本文综合评述了有机硅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氢键型、金属配位键型、Lewis酸碱对型、离子键型及π-π堆积型有机硅超分子材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材料 超分子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真 何文清 +3 位作者 刘恩科 周经纶 刘勤 严昌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5,共8页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是导致其难以降解的主要因素;其中,聚乙烯分子间共价键的氧化断裂是整个降解过程的限速反应。环境中较强的光能、热能、机械作用力等能够促进聚乙烯分子键的氧化断裂,使聚乙烯分子非结晶区及小型结晶区域解聚成亲水性低聚物或小分子,并最终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_2、H_2O、CH_4、生物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深入系统开展聚乙烯分子降解机理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科学评价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指导聚乙烯地膜配方改进,降低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非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磺酸基聚羧酸阻垢分散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邢卫国 冯泽峰 +3 位作者 魏晓飞 刘宁 袁培林 王明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氨基二乙酸(MAID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S)三元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当n(MA)∶n(MAIDA)∶n(SMS)=3∶1∶1时,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当其质量浓度为6 mg/L时,对碳酸钙阻...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氨基二乙酸(MAID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S)三元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当n(MA)∶n(MAIDA)∶n(SMS)=3∶1∶1时,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当其质量浓度为6 mg/L时,对碳酸钙阻垢率为96.3%;当其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氧化铁透光率为58.3%,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碳酸钙晶体形貌,探讨了共聚物致碳酸钙晶体发生畸变的防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分散剂 聚羧酸共聚物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离子液体[C_(10)mim][NTf_2]萃取铈(Ⅳ)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庆伟 路文娟 +3 位作者 王维 卢艳敏 张艺 杨延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4-787,共4页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三氟磺酰亚胺盐[C10mim][NTf2]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硝酸溶液中铈(Ⅳ)的萃取行为,分别考察了萃取时间、料液浓度、硝酸浓度、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烷基链长、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热力学计...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三氟磺酰亚胺盐[C10mim][NTf2]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硝酸溶液中铈(Ⅳ)的萃取行为,分别考察了萃取时间、料液浓度、硝酸浓度、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烷基链长、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热力学计算表明,萃取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推测可能的萃取机理是阴离子交换机理。对萃取液进行了反萃考察,在硫酸浓度为1.0 mol/L时,反萃率为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10mim][NTf2] 铈(Ⅳ)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玉娜 陈代荣 焦秀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1-604,共4页
制备了致密柔性的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质,讨论了影响纤维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由厚度为30~50 nm的纳米片构成,没有孔洞和裂纹,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同商品α-Al2O3纤维... 制备了致密柔性的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质,讨论了影响纤维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由厚度为30~50 nm的纳米片构成,没有孔洞和裂纹,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同商品α-Al2O3纤维相比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柔性纤维 纳米结构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PEG-PLA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6
作者 赵刚 苏庆 +3 位作者 李静 刘拥军 朱庆增 姚丙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2-608,共7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提高微球制备质量,并对其特性进行预测。采用油/水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自变量为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乙二醇-聚乳酸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产率、包封率、平均粒...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提高微球制备质量,并对其特性进行预测。采用油/水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自变量为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乙二醇-聚乳酸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产率、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对各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区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产率、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用二项式模型拟合较好,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2 6、0.964 2、0.963 2和0.962 8,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分别为2.84%、7.56%和8.58%。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对多因素和多指标的实验进行综合优化筛选,对试验结果预测较准确,是进行处方和制备工艺优化筛选的较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聚乙二醇-聚乳酸 微球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及其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利 朱春莉 +3 位作者 王登霞 姚丙建 李晓娜 鲁在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4-1800,共7页
以6-甲基-3-羟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OH)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EM).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甲苯为溶剂,以MBEM与N-苯基马来... 以6-甲基-3-羟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OH)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EM).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甲苯为溶剂,以MBEM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单体,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co-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P(MBEM-co-NPMI)].分别对MB-OH,MBEM,P(MBEM-co-NPMI)进行加热固化,得到相应的交联聚合物PMB-OH,PMBEM和P[P(MBEM-co-NPMI)].对其结构、分子量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MB-OH,PMBEM,P[P(MBEM-co-NPMI)]的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92,129和181℃,最大损耗模量G″max对应的Tg分别为56,91和156℃.在N2气氛围下,PMB-OH,PMBEM,P[P(MBEM-co-NPMI)]失重5%的温度分别为257,244和260℃;失重10%的温度分别为280,266和284℃;800℃的残炭率分别为23.2%,17.8%和14.0%.表明P[P(MBEM-co-NPM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甲基丙烯酰氯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苯并噁嗪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春莉 柏海见 +2 位作者 耿鹏飞 魏延泽 鲁在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94-2498,共5页
以合成的1,3,5-三(p-羟基苯基)苯(TP)、烯丙基胺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苯并噁嗪单体——1,3,5-三(3-烯丙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基)苯(tp-ala).采用核磁共振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以合成的1,3,5-三(p-羟基苯基)苯(TP)、烯丙基胺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苯并噁嗪单体——1,3,5-三(3-烯丙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基)苯(tp-ala).采用核磁共振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表征了tp-ala的结构和固化行为,用热失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荧光光谱测试了固化物P-tp-ala的热性能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烯丙基的引入使P-tp-ala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322℃,5%的热失重温度为351℃,800℃残炭率达到61.4%,与不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苯并噁嗪相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233 nm激发波长下,P-tp-ala的荧光发射波长为350 nm,具有荧光性能.由于P-tp-ala中的芳香含量高,使其折射率高达1.6325,在防折射涂层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聚苯并噁嗪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地膜降解后对土壤增温保墒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崔磊 王斌 +6 位作者 孙九胜 胡伟 周经纶 王金鑫 祁通 黄建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5-1901,共7页
【目的】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对土壤增温保墒性能、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筛选出合适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方法】田间对比试验,设4个处理,TZ1、TZ2、TZ3处理为降解地膜处理,CK为普通地膜处理。【结果】在棉花... 【目的】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对土壤增温保墒性能、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筛选出合适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方法】田间对比试验,设4个处理,TZ1、TZ2、TZ3处理为降解地膜处理,CK为普通地膜处理。【结果】在棉花整个生育期CK处理未发生降解。而各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均不同。在铺设33 d时几乎没有发生降解,在铺膜后约105 d TZ1处理地膜已完全降解成碎末;收获时TZ2降解率为56.7%~66.2%,而TZ3降解率不足5%;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中,当TZ1完全降解时所需时间为100 d。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棉花产量与常规膜无显著差异;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各处理茎粗无显著差异,但6月TZ1、TZ2处理棉花株高显著低于TZ3处理;膜下0~10 cm处,土壤增温保墒能力顺序为:CK>TZ3>TZ2>TZ1。【结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过早降解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但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降解地膜降解的彻底性和降解时间的可控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降解地膜 降解率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思 冯圣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离子液体是一类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盐,被称为"可设计的溶剂"。与传统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不易挥发性、高导电性和催化性,强溶解能力,应用广泛,然而黏度高是其明显的缺陷。众所周知,有机硅拥有... 离子液体是一类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盐,被称为"可设计的溶剂"。与传统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不易挥发性、高导电性和催化性,强溶解能力,应用广泛,然而黏度高是其明显的缺陷。众所周知,有机硅拥有较好的疏水能力和表面能力,将其与离子液体相结合,合成黏度低的含硅离子液体,已成为离子液体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综述了含硅离子液体的合成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含硅离子液体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