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贫困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解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178,179,共12页
选取家庭做饭燃料、照明、家电服务、娱乐/教育和通信五个维度来构造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并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查;能源贫困的福利效应分析中利用工具变量2SLS方法研究了电力可及性对农村家庭消费、收入的影响,基于分层Logit... 选取家庭做饭燃料、照明、家电服务、娱乐/教育和通信五个维度来构造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并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查;能源贫困的福利效应分析中利用工具变量2SLS方法研究了电力可及性对农村家庭消费、收入的影响,基于分层Logit模型探讨了电力可及性、家庭做饭燃料对农村个体健康、教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维能源贫困指数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态势,家庭做饭燃料的贡献率稳步下降,照明的贡献率在各个年份中均不足1%,家电服务(以是否有冰箱衡量)的贡献率稳步下降,近年来通信维度的贡献率比其他维度的贡献率大;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居住地区等变量对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电力可及性对农村消费及收入提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村家庭中不清洁的烹饪能源使个体受教育程度显著下降并增加了不健康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能源多维贫困 农村电力可及性 农村家庭清洁能源 农村个体和家庭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分权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华 张瑜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税收分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收集2014年35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各国不同税收分权程度的形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分权受政治、经济、法治、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不... 税收分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收集2014年35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各国不同税收分权程度的形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分权受政治、经济、法治、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单独成为其充分条件。样本国家中高税收分权的形成共有四条路径,其中法治水平是必要条件,而民主与社会参与度接近于必要条件。此外,针对完善我国的税收分权制度,有以下政策建议:大力发展经济,为税收分权奠定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税收法治水平,优化税收分权的运行环境;提高民众的税收参与度,为税收分权创设主体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分权 影响因素 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助力“健康中国”?——来自“两控区”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铠豪 王雪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208,共23页
鉴于鲜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助力“健康中国”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基于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利用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实施的“两控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 鉴于鲜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助力“健康中国”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基于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利用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实施的“两控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两控区”这一环境规制政策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两控区”政策显著提升了个体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显著降低了个体发病率、门诊就医及住院就医的概率,显著减少了个体的就医费用。并且,这一提升作用主要源于“酸雨控制区”而非“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2)潜在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两控区”政策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条件、环境治理、体育活动参与度和精神健康四个路径,进而影响了个体健康水平。(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两控区”政策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症状类型,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类型和不同技能类型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4)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养摄入在“两控区”政策与个体健康水平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控区”政策 个体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折旧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石绍宾 姚淼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85,共8页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将2014年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冲击视作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研究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将2014年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冲击视作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研究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整体性创新产出水平。从影响机制来看,加速折旧政策主要通过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实现,而市场化水平对创新激励效应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来说,政策对创新激励的作用较强,但融资约束程度过高时,激励效应则不再显著。基于此,应继续深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改革,优化税收征管程序,改善政策外部环境,并进一步突出政策的导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折旧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扩张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铠豪 佟家栋 刘润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112,共27页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并顺势引导着我们重新审视“全球化”的益处及其隐形成本。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猛的出口扩张为背景,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出口扩张的儿童健康成本。本文基于...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并顺势引导着我们重新审视“全球化”的益处及其隐形成本。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猛的出口扩张为背景,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出口扩张的儿童健康成本。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等数据库,采用能够较好地避免内生性问题的Bartik方法构建了地区出口冲击和出口引致的污染冲击,并利用外部关税变化构建了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冲击降低了儿童生病的可能性,而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增加了儿童生病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冲击降低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1.05%;在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中,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二氧化硫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07%,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氮氧化物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40%,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粉尘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29%。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扩张主要通过父母工资收入、营养摄入、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留守儿童和环境质量五个路径影响儿童健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冲击及其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疾病种类、不同年龄阶段之间有所差异,但在性别、城乡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贸易福利进行了重新估算后发现,出口扩张总体上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82%,其医疗成本腐蚀了家庭工资福利的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冲击 出口引致的污染冲击 儿童生病可能性 贸易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关税减让与家庭消费——来自中国城镇住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铠豪 臧旭恒 王雪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62,共25页
鉴于尚未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外部关税减让如何影响家庭消费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基于199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利用各行业外部关税税率差异以及各城市加入WTO前的产业结构差异,本文构建了城市层面的外部关... 鉴于尚未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外部关税减让如何影响家庭消费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基于199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利用各行业外部关税税率差异以及各城市加入WTO前的产业结构差异,本文构建了城市层面的外部关税水平指标,并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外部关税减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外部关税减让促进了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和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降低了平均消费倾向,并促进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该结论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预期效应检验、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安慰剂检验、更换样本等条件下依旧稳健。②潜在的影响机制在于,外部关税减让通过影响家庭收入水平、收入不平等程度和物价水平三个路径,进而影响了家庭消费。③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外部关税减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房屋产权的家庭、不同就业部门的家庭和不同收入结构的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加快“正在谈判的自贸区”的相关进程并切实推进双边关税减让安排、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更好结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关税减让 家庭消费 收入不平等程度 家庭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与企业对外投资:来自“金税工程三期”的证据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铠豪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57,共21页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税收征管强度也在不断提升。那么,税收征管是否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呢?鉴于鲜有文献探讨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利用"金税工程三期"政策上线这一提高税收征管能力的准自然实...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税收征管强度也在不断提升。那么,税收征管是否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呢?鉴于鲜有文献探讨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利用"金税工程三期"政策上线这一提高税收征管能力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首次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这一增加企业纳税遵从度、促进"应收尽收"的税收征管政策冲击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能性、增加了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并且这一结论在引入更多控制变量并排除同期其他政策干扰、安慰剂检验、更换样本周期、倾向得分匹配分析等情况下依旧稳健。潜在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金税工程三期"这一税收征管政策冲击增加了企业的避税动机,表现为企业偏好于向税率低的东道国进行投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金税工程三期"这一税收征管政策冲击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对外投资事件类型、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适度地提升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工程三期 税收征管 纳税遵从度 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流动人口健康?--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铠豪 王乙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8,共12页
探讨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利用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流... 探讨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利用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健康”的概率,并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概率。其潜在的影响机制在于:贸易开放度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当地污染物排放和当地污染治理能力三个路径影响其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开放度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会由于流动人口就业身份、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家庭成员同住人数和健康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精准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逐步取消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壁垒,以进一步发挥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流动人口健康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