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桥蛋白及其在卵巢癌临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慧雁 杨幼易 董建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8-479,480,共3页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酸性糖蛋白分子,人体的破骨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可分泌OPN,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q13。OPN具有细胞黏连蛋白的功能,可以与CD44、整合素αvβ3以及αvβ5结合,OPN还参与...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酸性糖蛋白分子,人体的破骨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可分泌OPN,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q13。OPN具有细胞黏连蛋白的功能,可以与CD44、整合素αvβ3以及αvβ5结合,OPN还参与骨质重建、新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OPN在肿瘤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可作为CA125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等标志物的补充。检测方法可望更简便。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OPN及其主要受体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卵巢肿瘤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患者哮喘发病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东 徐健 +2 位作者 阮晓云 温娟 肖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哮喘患者发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门诊哮喘患者分成2组:教育组及对照组各56例。健康教育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规定的内容,同时教会患者自我处理方案。两组分别记录1周哮喘症状计分、1... 目的:探讨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哮喘患者发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门诊哮喘患者分成2组:教育组及对照组各56例。健康教育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规定的内容,同时教会患者自我处理方案。两组分别记录1周哮喘症状计分、1年急诊次数、误工、误学天数并完成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thma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AQLQ)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均处于低生活质量水平及中度的FEV1降低状态。治疗1年后,教育组1年急诊次数、误工、误学天数、β2-激动剂喷数、1周哮喘症状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教育组AQLQ中活动受限、症状、心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间FEV1%的差异(P<0.05)有显著意义;教育组治疗依从性(83.9%)与对照组(51.8%)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与自我处理方案的教育可以减少哮喘发作、影响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其发病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方法 影响的研究 生存质量 发病 Quality 治疗依从性 哮喘患者 生活质量问卷 β2-激动剂 健康教育 哮喘症状 中华医学会 肺功能检查 FEV1% 对照组 Life 活动受限 心理变化 哮喘发作 治疗前 1年后 计分 次数 急诊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汪素文 周世庆 +2 位作者 张伯新 田淑杰 倪永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35-835,共1页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美他多辛,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 6周为1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 05), 且两组均无严重不...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美他多辛,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 6周为1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 05), 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他多辛 酒精性肝病 疗效观察 肝功能异常 严重不良反应 肝病患者 治疗效果 对照组 治疗组 安慰剂 显著性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农建 常亚丽 +1 位作者 肖东杰 黄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为PAF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sB,GBBN52021)加入全血中,以阻断PA...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为PAF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sB,GBBN52021)加入全血中,以阻断PA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作用;将已知的PAF及二磷酸腺苷(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CD62P的表达;将已知的PAF及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FCM检测中性粒细胞细胞CD11b的表达;将PAF及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FCM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PLA),即PLA/L包括百分率及CD42b中位荧光浓度(MFI)。结果表明:PAF及ADP均增加CD62P、CD11b、PLA的表达;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明显抑制PAF诱导的CD62P、CD11b的表达及PLA的形成,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及血小板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银杏内酯B也抑制ADP诱导的CD62P、CD11b的表达,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活化;银杏内酯B对ADP诱导的血小板白细胞的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有多种细胞因子、化学介质参与其中,有多种配基受体介导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交互作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有明显拮抗PAF的作用,在防治血栓形成与炎症过程中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银杏内酯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ERK1/2活性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庆贞 吕家驹 +2 位作者 尉立京 张辉 丁克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及其受体阻断剂RU486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地塞米松对DU145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及其受体阻断剂RU486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地塞米松对DU145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U145细胞受地塞米松作用后cyclin D1表达水平和ERK1/2活性的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DU145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明显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并且有剂量依赖效应;地塞米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塞米松作用DU145细胞3 d后,细胞内ERK1/2的活性降低,cyclin D1表达量下降。RU486可以拮抗地塞米松对DU145细胞的作用效果。RT-PCR结果显示DU145细胞有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论:地塞米松具有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此作用与其降低ERK1/2活性、抑制cyclin D1合成有关,提示糖皮质激素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前列腺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炳卫 贾堂宏 +3 位作者 刘淑恒 龚维明 刘志功 郭树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4-385,共2页
目的比较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手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70例腰椎管狭症病人,分为两组,MED治疗30例(MED组),传统开放手术40例(开放组),两组进行比较. 结... 目的比较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手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70例腰椎管狭症病人,分为两组,MED治疗30例(MED组),传统开放手术40例(开放组),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MED组优良率93.3%(28/30),对照组优良率90.0%(36/40),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819,P=0.664);ME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t=2.295,P=0.025);MED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t=-42.344,P=0.000);MED组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比开放组显著缩短(t=-30.123,P=0.000). 结论两组方法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近,但MED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继发大面积脑梗死6例报道 被引量:4
7
作者 岳洪胜 王毅军 +2 位作者 张爱军 杜斌 朱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脑梗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花刺参粘多糖对成形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华亭 蔡生业 +2 位作者 姚成芳 朱宗涛 王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复方花刺参粘多糖 血管成形术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爽 李义召 边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3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3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阿司匹林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干预对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1)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24h,脑缺血组动物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开始增加,3d后明显增强,至7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阿司匹林组动物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在所有观察时限均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限,脑缺血组动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均呈弱阳性;而阿司匹林组表达则呈强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并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增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而获得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缺血 胞间粘附分子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再灌注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手术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咏梅 吴欣怡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8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手术 发展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玻璃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对心肌声学密度及Ⅲ型前胶原末端肽的影响
11
作者 杜乃立 贾芳 +1 位作者 杜瑞芝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0,共1页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观察了应用苯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和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前胶原末端肽 声学密度 血清Ⅲ型 药物治疗 心肌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降压 苯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颅脑损伤中应激因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12
作者 史建国 姜勇 +1 位作者 高军 杨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应激因素(惊吓)对轻度脑损伤大鼠恢复期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大鼠随即分为损伤组、惊吓组与正常对照组。对Hall[1]脑损伤装置进行改进,制造清醒状态下大鼠轻度脑损伤模型。伤前3d及伤后10d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 目的探讨应激因素(惊吓)对轻度脑损伤大鼠恢复期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大鼠随即分为损伤组、惊吓组与正常对照组。对Hall[1]脑损伤装置进行改进,制造清醒状态下大鼠轻度脑损伤模型。伤前3d及伤后10d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损伤组、惊吓组与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损伤组、惊吓组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与惊吓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度颅脑损伤中应激因素对学习记忆改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观察
13
作者 于灵芝 刘志文 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79例。术前用药为东莨菪碱、吗啡。麻醉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维持 ,并间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桡动脉穿刺...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79例。术前用药为东莨菪碱、吗啡。麻醉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维持 ,并间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桡动脉穿刺置管行直接动脉压监测。诱导后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SWAN GANZ导管 ,分别测定中心静脉压 (CVP)、肺动脉楔压(PCWP)、肺动脉压 (MPAP)、心输出量 (CO) ,并同时相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体循环阻力 (SVR)、肺循环阻力 (PVR)和心脏指数 (CI)。A组于停机前 10~ 15min经心肺转流 (CPB)单次给予氨力农 1 0~ 1 3mg/kg ,然后以 5~ 8μg·kg 1·min 1持续静脉输入。N组不用氨力农 ,两组均根据停机后的心功能及循环状态酌情使用循环支持药 儿茶酚胺类药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 ) ,维持CI在 3 0L·min 1·m 2 以上。所有指标对照分析时机为诱导后开胸前循环稳定时(S0 )、停机后即刻 (S1)、停机后 1h(S2 )、手术结束前 (S3 )。结果 CPB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CPB后两组间HR、CVP、MPAP、CI无显著性差异 ;SVR于S1、S2 、S3 各时点A组显著降低 ,并明显低于N组 (P <0 0 1) ;PVR两组间的差异不如SVR明显 ,但于S2 时点A组显著低于N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手术 氨力农 血液动力学指标 心脏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体外循环和微创心脏手术的麻醉
14
作者 于灵芝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01-703,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血管内 体外循环 麻醉 疤痕 开胸 微创技术 胸腔内 组织损伤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L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瑞 陈志涛 +3 位作者 王丹云 孙志钢 王宗明 杨长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1,hMLH1)的蛋白表达情况,深入研究它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 目的:探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1,hMLH1)的蛋白表达情况,深入研究它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均存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hML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细胞核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6%、56.52%、84.78%,鳞状细胞癌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P<0.05);hMLH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基因缺失可能在早期就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hMLH1蛋白可能抑制或延缓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不典型增生 错配修复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