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唐代宗族的转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新
齐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8,165,共13页
唐代宗族处在中国古代宗族的转型期,是中古宗族与近古宗族的交会之处:它在南北朝时代中古宗族衰变的基础上,基于隋唐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一方面继续着南北朝以来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中古宗族的衰变,同时又开启着宋元以后近古宗族的历史。...
唐代宗族处在中国古代宗族的转型期,是中古宗族与近古宗族的交会之处:它在南北朝时代中古宗族衰变的基础上,基于隋唐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一方面继续着南北朝以来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中古宗族的衰变,同时又开启着宋元以后近古宗族的历史。其转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宗族的分野日渐清晰;二是其居住形态从"聚族而居"发展为"宗族聚居";三是宗族政治、军事功能的消褪;四是近古宗族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宗族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汉代的墓祀制度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33,共14页
在汉代,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由宗庙移至坟墓之前,并修祠、立碑、植树,定期进行洒扫、祭拜等活动,使墓祀成为祭祖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前代又不同于后代的独具特色的祭祖形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宗族意识,提高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凝聚力;...
在汉代,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由宗庙移至坟墓之前,并修祠、立碑、植树,定期进行洒扫、祭拜等活动,使墓祀成为祭祖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前代又不同于后代的独具特色的祭祖形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宗族意识,提高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又导致汉代的祭礼十分注重外在形式,使汉代社会的厚葬之俗在古代中国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墓祀
祭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9,共8页
在汉唐时代,乡村宗族是乡村百姓生活中的普通存在。所谓非宗族化的乡村只是这一时代部分乡村中的现象,就多数乡村而言,宗法血缘组织仍是最为常见的民间社会组织,只不过其存在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为同一...
在汉唐时代,乡村宗族是乡村百姓生活中的普通存在。所谓非宗族化的乡村只是这一时代部分乡村中的现象,就多数乡村而言,宗法血缘组织仍是最为常见的民间社会组织,只不过其存在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聚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杂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散居。中国中古时代的村落是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的组合体,这一构成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乡村宗族
存在形态
聚居
杂居
散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唐代宗族的转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新
齐涛
机构
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
教授
山东大学
历史
文化
学院教授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8,16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12AZS00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乡村社会通史”(12AWTJ10)阶段性成果
文摘
唐代宗族处在中国古代宗族的转型期,是中古宗族与近古宗族的交会之处:它在南北朝时代中古宗族衰变的基础上,基于隋唐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一方面继续着南北朝以来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中古宗族的衰变,同时又开启着宋元以后近古宗族的历史。其转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宗族的分野日渐清晰;二是其居住形态从"聚族而居"发展为"宗族聚居";三是宗族政治、军事功能的消褪;四是近古宗族的萌发。
关键词
唐代
宗族
转型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汉代的墓祀制度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新
机构
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33,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12AZS003))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通史"(12AWTJ10)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汉代,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由宗庙移至坟墓之前,并修祠、立碑、植树,定期进行洒扫、祭拜等活动,使墓祀成为祭祖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前代又不同于后代的独具特色的祭祖形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宗族意识,提高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又导致汉代的祭礼十分注重外在形式,使汉代社会的厚葬之俗在古代中国独树一帜。
关键词
汉代
墓祀
祭祖
Keywords
Han Dynasty
tomb sacrifice
ancestor worship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新
机构
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AZS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汉唐时代,乡村宗族是乡村百姓生活中的普通存在。所谓非宗族化的乡村只是这一时代部分乡村中的现象,就多数乡村而言,宗法血缘组织仍是最为常见的民间社会组织,只不过其存在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聚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杂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散居。中国中古时代的村落是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的组合体,这一构成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汉唐
乡村宗族
存在形态
聚居
杂居
散居
Keywords
Han and Tang Dynasty
village clans
existence format
collective residence
mixed residence
scattered residence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C912.8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唐代宗族的转型
马新
齐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汉代的墓祀制度
马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
马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