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 被引量:158
1
作者 刘文 焦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7-180,共14页
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学术界在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等理论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老龄化的研究从"消极老龄化"转向了"积极老龄化",逐渐形成了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的理论、政... 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学术界在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等理论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老龄化的研究从"消极老龄化"转向了"积极老龄化",逐渐形成了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的理论、政策和发展战略,并在国际层面上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联合国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全面配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积极老龄化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国际劳工组织更关注老龄人口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欧盟是最主动推动积极老龄化的地区组织,欧洲积极老龄化布局正逐渐机制化、平台化。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合,推进积极老龄化的"中国化"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联合国 国际劳工组织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积极老龄化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和28个省市的数据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文 杨馥萍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积极老龄化指数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量化积极老龄化发展水平的复合指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HARLS和CGSS数据库,借鉴欧盟积极老龄化测度框架,利用AHP与DEA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中国积极老龄化指数,测度中国三大区域及28个省份的积... 积极老龄化指数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量化积极老龄化发展水平的复合指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HARLS和CGSS数据库,借鉴欧盟积极老龄化测度框架,利用AHP与DEA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中国积极老龄化指数,测度中国三大区域及28个省份的积极老龄化指数,研究区域、城乡、省份、性别等层次的积极老龄化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区域积极老龄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城乡积极老龄化水平差异明显,男性水平总体高于女性而且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拉大。基于不同区域和省份的发展特色,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老龄化发展对策:东部地区应促进老龄人口全方位的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部地区应整合区域资源,满足老龄人口就业需求并提高其潜能;西部地区应关注老龄人口的生存条件,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同时努力缩小老龄人口就业性别差距,关注高龄女性的健康和经济状况;全方位提高农村积极老龄化水平和农村高龄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指数 老龄人口 三大区域 性别 城乡 数据包络分析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郝延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全球价值链成为现今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产业集群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文章通过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全球价值链成为现今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产业集群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文章通过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压力,给出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模型,并验证了其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感知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网络能力均与全球价值链下的价值量的提升有正相关关系,从而与我国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复数工会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焦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在不同的国家,复数工会制度通过相关的历史传统、法律制度、企业属性和工运环境等中介变量影响劳资关系的变化。2011年实施复数工会制度的韩国,有以企业为单位建立一般工会的历史传统,又处于以政治理念划界并展开竞争的工运环境中,法律... 在不同的国家,复数工会制度通过相关的历史传统、法律制度、企业属性和工运环境等中介变量影响劳资关系的变化。2011年实施复数工会制度的韩国,有以企业为单位建立一般工会的历史传统,又处于以政治理念划界并展开竞争的工运环境中,法律上还采取强制一元化的集体谈判模式。根据既有研究成果可预见,韩国复数工会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将提升劳动者的组织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也会激化劳动纷争。然而,实证研究却显示,韩国复数工会制度实施以后,劳动者的代表性虽得以提升,劳动者的组织性、劳动纷争、劳资纷争却并无显著变化。这是因为,韩国复数工会制度的实施是劳、资、政三方势力协商博弈的产物,导致劳动关系只能在劳资双方中寻求平衡。另外,韩国复数工会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2011年和2012年的节点时间上,此后被压抑的成立新工会意愿基本释放完毕,指标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工会 劳动关系 劳动纷争 集体谈判权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中的延迟退休演进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文 焦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退休制度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与老龄化全球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地域波浪式推进的特征。英、德两国均经历了提前退休到延迟退休的转变,退休年龄的调整是在政党、企业和工会等社会主要利益... 退休制度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与老龄化全球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地域波浪式推进的特征。英、德两国均经历了提前退休到延迟退休的转变,退休年龄的调整是在政党、企业和工会等社会主要利益集团的谈判、博弈基础上推进的;日本和韩国先后开始了退休和养老制度改革,日本劳资谈判走在了国家政策之前,保证了延迟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国家退休金最低年龄的基本同步,韩国却因劳资对立而推迟了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实;美国工会的态度最为积极,低福利和社会保障多元化的传统保证了美国养老财政稳定和老龄人群的工作积极性。各国退休年龄的调整均伴随养老制度的变革,老龄就业的现实性是各方博弈的核心。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作为构建我国延迟退休制度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延迟退休 养老制度 老龄就业 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谷祖莎 梁俊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8,共7页
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利用主要贸易伙伴对华NTMs数据检验了其出口影响效应,结果显示:NTMs措施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发起国的出口规模,且这一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序惯性;NTMs导致贸易量下降的... 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利用主要贸易伙伴对华NTMs数据检验了其出口影响效应,结果显示:NTMs措施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发起国的出口规模,且这一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序惯性;NTMs导致贸易量下降的幅度超过贸易额,说明出口单价受NTMs影响上升不明显;发起国对华实施NTMs导致中国对非发起国出口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出口偏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关税措施 出口限制 出口偏转 WTO 贸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 被引量:58
7
作者 刘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93-111,I0004,共20页
中日韩三国与RCEP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为RCEP的达成奠定了市场基础。RCEP将从多方面重构区域产业链:货物贸易规则将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拓宽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将优... 中日韩三国与RCEP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为RCEP的达成奠定了市场基础。RCEP将从多方面重构区域产业链:货物贸易规则将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拓宽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将优化中日韩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营商环境。中日韩产业进一步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三国产业在相关市场可能面临互相竞争的局面,日韩对技术进口和出口的限制制约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升级,三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日韩应携手合作,以共同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RCEP带来的制度红利,以RCEP为基础,积极促成“RCEP+”的中日韩FTA早日实现,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日韩 产业合作 产业链 自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认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行为?——以反倾销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俊伟 逯建 代中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10,共15页
经验研究侧重考察制度如何影响企业行为,但往往忽略重要的制度认知过程。通过引入全新的指标,本文研究了制度认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研究结果证实,在有效控制制度质量、出口规模及宏观影响因素之后,提高制度认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遭... 经验研究侧重考察制度如何影响企业行为,但往往忽略重要的制度认知过程。通过引入全新的指标,本文研究了制度认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研究结果证实,在有效控制制度质量、出口规模及宏观影响因素之后,提高制度认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遭遇反倾销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认知是通过降低制度质量对于企业出口的促进效应来降低企业遭遇反倾销,同时,制度质量可以有效强化制度认知对于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进而降低企业遭遇反倾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认知 反倾销 制度质量 TOBIT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