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控制的旋转倒立摆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晓燕 傅保川 +2 位作者 王俭 仲嘉霖 杨西侠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11,共4页
针对倒立摆系统的非线性、不稳定的控制问题,研究了旋转倒立摆系统的构成和数学模型,对旋转倒立摆系统在平衡点附近进行了可控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控制规则,进行了实时控制和研究。实验结... 针对倒立摆系统的非线性、不稳定的控制问题,研究了旋转倒立摆系统的构成和数学模型,对旋转倒立摆系统在平衡点附近进行了可控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控制规则,进行了实时控制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鲁棒性、稳定性好和算法简单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旋转倒立摆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随动操舵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潘为刚 肖海荣 +1 位作者 周风余 刘文江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针对国内随动操舵仪技术比较陈旧的问题,设计基于ARM的随动操舵控制系统,实现手动操舵、随动操舵、手随动操舵切换等功能的同时,新增与数字显示仪表的接口功能。
关键词 随动操舵 ARM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船舶自动操舵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潘为刚 肖海荣 +1 位作者 周风余 刘文江 《船海工程》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设计基于ARM的小型船舶自动操舵控制系统。通过磁罗经检测实际航向,与给定航向比较产生偏航角,由控制器通过PID算法产生偏舵角去控制舵机,形成双闭环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船舶航向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 自动舵 ARM PID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槽PCR芯片阵列温度控制系统
4
作者 李现明 张玉林 杨东营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6,共4页
设计了内部不含传感元件、加热元件的低成本微反应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芯片,研制了宏观集中控制与微观分散控制有机结合的PCR芯片阵列温度控制系统。宏观集中控制装置以水为媒质通过特制换热器给芯片提供聚合酶链式反应所需的基本温度... 设计了内部不含传感元件、加热元件的低成本微反应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芯片,研制了宏观集中控制与微观分散控制有机结合的PCR芯片阵列温度控制系统。宏观集中控制装置以水为媒质通过特制换热器给芯片提供聚合酶链式反应所需的基本温度;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形成与芯片阵列对应的微型加热器阵列,针对各芯片进行分散的温度补偿。采用串级控制获得微加热器阵列与换热器之间的良好配合,实现各芯片准确、快速的温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机电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020的档案库温湿度控制
5
作者 程丽平 孙同景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5期96-97,共2页
基于C8051F020的温湿度控制器,主器件为8051F020,从器件为I2C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接口电路用I/O端口初始化程序启动优先权交叉开关译码器把引脚分别配置成串行数据及串行时钟,并配置基本输入输出。软件设计则采用Bang-Bang控制... 基于C8051F020的温湿度控制器,主器件为8051F020,从器件为I2C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接口电路用I/O端口初始化程序启动优先权交叉开关译码器把引脚分别配置成串行数据及串行时钟,并配置基本输入输出。软件设计则采用Bang-Bang控制算法,需高低两个温度设置点。温度高于高点则关闭电源,低于低点则打开电源。控制程序含系统复位、初始化、A/D转换和读取数据转换、Bang-Bang控制算法及输出控制子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控制 SHT11 BANG-BANG控制 接口电路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 被引量:51
6
作者 孙波 孙同景 +2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季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共4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系统架空线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暂态电压、电流特征频段内分量计算无功功率,根据故障点前后暂态无功功率方向的不同确定故障区段。在故障信息不易获取的检测节点处,提出利用电磁场感应... 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系统架空线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暂态电压、电流特征频段内分量计算无功功率,根据故障点前后暂态无功功率方向的不同确定故障区段。在故障信息不易获取的检测节点处,提出利用电磁场感应获取故障暂态信息的方法,通过测量架空线路下方垂直地面方向电场获取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电压信息,测量水平方向磁场获取故障暂态电流信息,详细阐述了最佳检测点的计算思路,并以一典型10kV架空线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阐述了利用该方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区段定位 小电流接地 暂态信息 电磁场 故障指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视频图像传输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海荣 周风余 +1 位作者 宋洪军 刘文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论文首先介绍了110kV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和采用基于图像传输的远程控制的必要性,然后从提高图像传输速度和品质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并行方式提高图像传输的速度,提出了实现图像连贯性的方法;最后用VC++编程实现了巡检机... 论文首先介绍了110kV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和采用基于图像传输的远程控制的必要性,然后从提高图像传输速度和品质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并行方式提高图像传输的速度,提出了实现图像连贯性的方法;最后用VC++编程实现了巡检机器人图像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实验表明,图像传输及远程控制效果理想,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传输 110KV输电线路 巡检机器人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路小电流接地故障电流信息获取新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波 薛永端 +3 位作者 孙同景 徐丙垠 王涛 季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78,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空间磁场感应获取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及稳态电流信息的新方法。详细分析了架空线路周围故障磁场的特征,阐述了线路下方零模电流的最佳检测点的计算方法,提出通过感应该点处的水平磁场可以获取零模电流信号。在偏离该点的线... 提出一种利用空间磁场感应获取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及稳态电流信息的新方法。详细分析了架空线路周围故障磁场的特征,阐述了线路下方零模电流的最佳检测点的计算方法,提出通过感应该点处的水平磁场可以获取零模电流信号。在偏离该点的线路正下方附近,通过感应水平磁场可以获取以零模分量为主导的故障电流信息,感应垂直磁场可以获取以线模分量为主导的故障电流信息,并提出利用圆柱形线圈感应空间磁场获取故障电流信息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及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电流测量 磁场 架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重复增量扫描曝光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孔祥东 冯圣玉 +1 位作者 卢文娟 张玉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3-506,共4页
提出了电子束重复增量扫描曝光技术新概念,对吸收能量密度与深度和曝光剂量之间的关系、溶解速度与吸收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溶解速度随曝光剂量增加而增大。以此为依据,在SDS-3型电子束曝光机上采用20 keV能量的电子... 提出了电子束重复增量扫描曝光技术新概念,对吸收能量密度与深度和曝光剂量之间的关系、溶解速度与吸收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溶解速度随曝光剂量增加而增大。以此为依据,在SDS-3型电子束曝光机上采用20 keV能量的电子束对570 nm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了7次重复增量扫描曝光实验,得到了轮廓清晰的梯锥和圆锥3维结构,证明了电子束重复增量扫描曝光技术的可行性,为电子束加工3维结构提供了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 吸收能量密度 剂量 溶解速度 抗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电磁场感应检测小电流接地故障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波 孙同景 +2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韩金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7,共5页
针对架空线路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磁场感应实现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的新方法。对三相架空线路周围故障前后的电场和磁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线路下方水平磁场与零模电流基本成比例关系,垂直电场与零模电... 针对架空线路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磁场感应实现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的新方法。对三相架空线路周围故障前后的电场和磁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线路下方水平磁场与零模电流基本成比例关系,垂直电场与零模电压基本成比例关系。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感应水平磁场和垂直电场可以获取零模电流和零模电压信号,利用获取的故障信号,提取故障特征,可以实现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提出了现场应用方案和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电场 磁场 故障信号获取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模复合导纳法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波 孙同景 +1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7-6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零模复合导纳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方向保护新方法。在特征频段内(SFB),利用单一频率零模无功功率与整个频段内同频率零模电压与零模电流产生的无功功率代数和的比值作为该频率下零模导纳的加权系数,对整个频段内的单一频... 提出一种基于零模复合导纳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方向保护新方法。在特征频段内(SFB),利用单一频率零模无功功率与整个频段内同频率零模电压与零模电流产生的无功功率代数和的比值作为该频率下零模导纳的加权系数,对整个频段内的单一频率零模导纳进行加权积分作为零模复合导纳。通过计算零模复合导纳的相角确定故障方向,实现接地保护。根据故障方向的不同可进一步实现故障选线与定位。最后利用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零模复合导纳 暂态方向保护 故障选线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皓 马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针对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解决学生的无用心理、贪玩心理和畏难心理出发,以多角度、多形式的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试验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一类过渡过程的连续过程生产调度建模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庆强 李歧强 +1 位作者 丁然 李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009-7013,共5页
处于连续过程核心环节的生产调度,充分考虑由于装置大惯性引起的长过渡过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过渡过程的特点,采用连续时间建模方式,针对物料切换这类典型的过渡过程,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建立起包含过渡过程的生产调度模型... 处于连续过程核心环节的生产调度,充分考虑由于装置大惯性引起的长过渡过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过渡过程的特点,采用连续时间建模方式,针对物料切换这类典型的过渡过程,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建立起包含过渡过程的生产调度模型。经过对模型分析论证,把物料切换问题转换成旅行商问题,并采用分步求解的策略用Lingo软件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炼油厂生产调度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过程 生产调度 模型 切换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的工业机器人软件框架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洪军 周风余 +1 位作者 李贻斌 贾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192-196,共5页
在国内首次使用中间件技术,面向机车维护机器人生产线,设计开发可扩展,可升级和可移植的软件应用框架。软件框架的核心是C++CORBA。试验环境包括2台Motoman UP6机械手和一台Pioneer移动机器人。详细介绍了软件框架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采... 在国内首次使用中间件技术,面向机车维护机器人生产线,设计开发可扩展,可升级和可移植的软件应用框架。软件框架的核心是C++CORBA。试验环境包括2台Motoman UP6机械手和一台Pioneer移动机器人。详细介绍了软件框架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采用两层结构实现服务器,框架的技术指标,系统CORBA IDL的具体设计和定义。结论部分规划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 CORBA 工业机器人 机车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在煤矿冻结表土段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健 马宾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章重点阐述了基于光纤温度敏感特性所产生的Raman散射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在煤矿冻结表土段温度测量中的应用。通过获取测量中的温度参数并与实测的数值进行比较,检验了基于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在生产现场的可行性。实例表明采用分布... 文章重点阐述了基于光纤温度敏感特性所产生的Raman散射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在煤矿冻结表土段温度测量中的应用。通过获取测量中的温度参数并与实测的数值进行比较,检验了基于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在生产现场的可行性。实例表明采用分布式测温系统测量一定距离内的温度是一种可靠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冻结表土段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 温度测量 RAMAN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传感器灵敏场在不同管径下对重建图像保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雷 邵晓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得出在小管径下利用处理后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而在大管径下利用处理前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并利用大小两种管径的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ECT应用中,为获得相对较高的重建图像保真度,在不同管径下选用不同的灵敏场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有限元 图像重建 保真度 灵敏场 ECT传感器 重建图像 小管径 灵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成像图像获取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宾 隋青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711-713,共3页
根据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基本原理,通过在系统中添加一个作为参考的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替代了全场OCT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扫描参考光路、设计了一种可以有效地保障系统长期稳定的技术方案,并在实验室中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麦克尔逊干涉仪 低相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差确定电子束曝光剂量与刻蚀深度的关系
18
作者 卢文娟 张玉林 +1 位作者 孔祥东 郝慧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7-1380,共4页
为了精确地确定电子束曝光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根据抗蚀剂的灵敏度曲线,采用反差经验公式来确定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选用正性抗蚀剂PMMA进行曝光实验,将计算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当剂量在20... 为了精确地确定电子束曝光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根据抗蚀剂的灵敏度曲线,采用反差经验公式来确定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选用正性抗蚀剂PMMA进行曝光实验,将计算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当剂量在20-35μC/cm^2。间时,实验值与计算值间的差值最小,说明当剂量在此范围内时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采用该方法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刻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曝光剂量 刻蚀深度 反差 吸收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瓦级纳秒脉冲掺Yb放大器
19
作者 刘丰年 徐玲玲 +5 位作者 范万德 黄榜才 姜明顺 刘波 开桂云 袁树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57-3060,共4页
采用单模放大和包层抽运放大的级联方式,在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中,将平均功率0.5mW、脉宽20ns以及重复频率为50kHz的光脉冲安全放大到平均功率0.6W、峰值功率600W的脉冲输出.相应增益为30.8dB.放大输出的脉冲信号信噪比为30dB,脉冲形状... 采用单模放大和包层抽运放大的级联方式,在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中,将平均功率0.5mW、脉宽20ns以及重复频率为50kHz的光脉冲安全放大到平均功率0.6W、峰值功率600W的脉冲输出.相应增益为30.8dB.放大输出的脉冲信号信噪比为30dB,脉冲形状基本没有发生畸变.在前置放大结构中抽运光通过级联熔融拉锥型波分复用器耦合,有效确保了抽运源(976nm)的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级联波分复用器 脉冲放大 隔离度 信噪比 信号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中模型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鞠成伟 李咏沙 +1 位作者 黄华梁 温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提出采用二次采样方法能够获得精确的表面特征信息 ,而由三维坐标测量仪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杂乱性 ,难以直接利用通用CAD软件进行建模 ,采用参数样条进行数据优化 ,利于生成曲面重构的数据点 。
关键词 反求工程 模型重构 二次采样 数据优化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