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 被引量:2
1
作者 时华忠 李祖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128,共3页
大学生创业既是一种尝试也是未来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特征,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创业意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强大的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有助于大学生成功... 大学生创业既是一种尝试也是未来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特征,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创业意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强大的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创业 行为特征 教育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交融的法律方法研究——2017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光宁 吕玉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66,共13页
由于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交融,2017年国内法律方法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法律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开放"与"封闭"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彼此纠缠的研究立场。在理论体系方面,法律方法论的各种分支表现出了持续发... 由于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交融,2017年国内法律方法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法律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开放"与"封闭"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彼此纠缠的研究立场。在理论体系方面,法律方法论的各种分支表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具有了明显的中国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研究的精细化,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严重的隔阂。本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高度关注实践运用,法律方法论与部门法学、法教义学进行了更加有效的合作,部门法学融进了更加细腻的法律方法理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应踏上新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教义学 部门法学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制宪到宪法实施:我国政治宪法学的法社会学反思
3
作者 陈运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32,共8页
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政治宪法学,以宪法的"政治性"为主轴。通过对人民主权的重新界定,政治宪法学创造性地发掘出"人民制宪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个从"非常政治"过渡到"转型政治"再过渡到&qu... 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政治宪法学,以宪法的"政治性"为主轴。通过对人民主权的重新界定,政治宪法学创造性地发掘出"人民制宪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个从"非常政治"过渡到"转型政治"再过渡到"日常政治"的三阶历史逻辑。人民制宪有助于打破既有宪制的沉闷格局,但重新唤醒政治主权的结果却有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一旦现行宪法的"法律性"遭到否定,则有可能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法治的根基。宪法的制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中国宪法在规范社会现实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都必须通过社会层面上的不断改革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宪法学 人民制宪 宪法实施 法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新《大学纲要法》实施后教授升等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继刚 张益刚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8,共11页
大学教授在德国大学中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大学教授的升等方式历来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取得博士学位与教授升等资格是德国大学公认的晋升大学教授的两个必经阶段,这种严苛的晋升之路导致德国大学教授年龄偏大,... 大学教授在德国大学中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大学教授的升等方式历来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取得博士学位与教授升等资格是德国大学公认的晋升大学教授的两个必经阶段,这种严苛的晋升之路导致德国大学教授年龄偏大,并阻碍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德国新《大学纲要法》中创造性地引入了青年教授制度,时至今日,德国青年教授制度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新《大学纲要法》 教授升等 青年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性人”到“行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为科学转向 被引量:39
5
作者 吕小康 武迪 +2 位作者 隋晓阳 汪新建 程婕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9-2259,共11页
伴随着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的证据积累,公共政策研究愈加关注现实状态中的民众心理与行为规律。此类行为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注重以满意度、信任感等体现公共利益与主观体验的心理学指... 伴随着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的证据积累,公共政策研究愈加关注现实状态中的民众心理与行为规律。此类行为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注重以满意度、信任感等体现公共利益与主观体验的心理学指标来判断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利用相应的心理效应与技术以提升公共管理质量、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借鉴英国的行为洞察团队、美国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团队等实体机构的运作经验,进一步明晰行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内涵,组建实体智库、并立足中国国情展开针对性研究,是推进今后我国行为公共政策研究及其实践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 行为人 行为科学 行为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问题、回应与完善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乐 童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6,共10页
我国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过十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着领导机制不健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内容不完整,风险等级确定方法不科学,评估结论不公开,以及缺乏系统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学界围绕稳评指标体系、风险估算... 我国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过十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着领导机制不健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内容不完整,风险等级确定方法不科学,评估结论不公开,以及缺乏系统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学界围绕稳评指标体系、风险估算定级方法、第三方评估和公众参与机制等问题开展了富有洞见的研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结构化风险识别与风险链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社会稳定风险的辨识机制,以定量分析的风险链客观风险估算与定性分析的主观建构风险水平相结合的方法完善风险等级的研判机制,以阻断风险链为核心完善风险的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决策 社会稳定风险 风险链 风险辨识 风险研判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冲突中的社会学习——基于7个PX项目的案例比较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乐 童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54,325,共17页
以2007-2014年的7个PX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公众的个体学习、政府厂商的应急学习和媒体的组织学习三个维度,详细讨论邻避冲突中社会学习的机制,并以主动与被动、创新与模仿作为维度,区分出风险社会学习的四种类型。通过历时性的案例比较发... 以2007-2014年的7个PX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公众的个体学习、政府厂商的应急学习和媒体的组织学习三个维度,详细讨论邻避冲突中社会学习的机制,并以主动与被动、创新与模仿作为维度,区分出风险社会学习的四种类型。通过历时性的案例比较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在有关风险知识、话语权威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与保持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同时负面的、消极的社会学习机制也在逐步固化,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矛盾消解和社会风险源头治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努力改善风险的社会学习,增加社会学习的反思性和创新性,力促重大决策的稳评政策落地,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冲突 社会学习 社会风险 PX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的可操作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汪全胜 黄兰松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0,共10页
党内法规可操作性评估是党内法规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有权评估主体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对党内法规的权利性、义务性、责任性、程序性等规则的可行性展开的评估,其目的在于增强党内法规的操作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升党内... 党内法规可操作性评估是党内法规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有权评估主体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对党内法规的权利性、义务性、责任性、程序性等规则的可行性展开的评估,其目的在于增强党内法规的操作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升党内法规的实施效果。虽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已规定可对党内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但国内尚未对党内法规的可操作性评估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因此,有必要在借鉴立法评估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党内法规可操作评估进行系统性的建构,包括其结构要素、评估维度、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等,为党内法规可操作性评估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实施效果 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设施决策“环评”与“稳评”的关系辨析及政策衔接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乐 童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从"环评"与"稳评"的结构、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来看,二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的两种评价机制。目前,我国有关"邻避"设施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间的衔接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从"环评"与"稳评"的结构、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来看,二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的两种评价机制。目前,我国有关"邻避"设施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间的衔接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给项目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了各项风险评估工作的实际效果。推进项目决策"环评"与"稳评"的顺利对接,有必要完善"邻避"设施决策风险评价的法律体系,在风险评价的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上做出调整,以风险沟通为桥梁,建立"环评"与"稳评"的长效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设施 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背景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4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在2014年中,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凸显自身的实践功能,力图对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发挥直接而明确的推动作用,这一宏观指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理论基础方面,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争并未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其背后的共识是法学研... 在2014年中,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凸显自身的实践功能,力图对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发挥直接而明确的推动作用,这一宏观指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理论基础方面,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争并未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其背后的共识是法学研究应当取长补短,在各自分析视角内为法治实践提供最优参考。在自身理论体系方面,法律解释、法律论证等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也特别强调以史为鉴和案例分析,最终落脚点也是为当前的法治实践服务。在法治建设的实践方面,法律方法论对现在的宏观法治理念和微观的司法制度,都有重要推动作用,案例指导制度就是典型例证。关注法治实践,为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将继续成为法律方法论研究的整体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案例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邻避”设施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来自S省的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乐 童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重大邻避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着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更具特殊性,也意味着该类决策的稳评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困难局面。这些困境表现在邻避设施决策稳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建设以及理论指导等多个方面。要有效摆脱困境,就应从... 重大邻避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着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更具特殊性,也意味着该类决策的稳评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困难局面。这些困境表现在邻避设施决策稳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建设以及理论指导等多个方面。要有效摆脱困境,就应从体制上理顺维稳办与其他评估责任主体的关系,建立异地评估与备案审查制度;在技术层面努力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风险沟通的形式、内容和权重方面做出改善,保障公众充分的知情权和平等的参与权;在法制层面从根本上明确稳评的法律地位,理顺与其他风险评价法律依据的关系;从学理上阐明公众邻避情结的路径依赖,加强对公共信任脆弱性的研究,构建风险感知-风险沟通-公共信任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升邻避设施项目风险评价的理论指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设施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刻板印象内容的新维度 被引量:15
12
作者 程婕婷 张斌 汪新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明确中国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及指标。方法:预研究通过88名被试筛选描述中国群体刻板印象的形容词;研究1测量217名被试对8个中国社会典型群体刻板印象,并构建因子模型;研究2通过272名被试对因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建立... 目的:明确中国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及指标。方法:预研究通过88名被试筛选描述中国群体刻板印象的形容词;研究1测量217名被试对8个中国社会典型群体刻板印象,并构建因子模型;研究2通过272名被试对因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建立刻板印象内容的热情和能力二因子模型,以及道德、社交性和能力的三因子模型;(2)三因子模型较优于二因子模型;(3)获得中国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17个形容词指标。结论: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由道德、社交性和能力三个维度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方法论学科的拓展——2016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光宁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在建设"双一流"背景之下,法律方法论作为一个独立法学分支学科的属性日益提升,2016年度的丰硕成果能够作为佐证。在理论基础方面,法律方法论不仅探究了以法教义学为代表的历史渊源,还持续关注了法治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法... 在建设"双一流"背景之下,法律方法论作为一个独立法学分支学科的属性日益提升,2016年度的丰硕成果能够作为佐证。在理论基础方面,法律方法论不仅探究了以法教义学为代表的历史渊源,还持续关注了法治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法律方法论的分支学科中,法律解释学强调了制度完善和综合解释方法的运用;法律论证理论仍然凸显着法律修辞的研究成果,并继续与中国法治特点相结合;法律逻辑学强调了作为方法论的形式逻辑。在部门法方法论的研究中,突出的特点是行政法方法论产生了较多成果。基础理论和分支学科的提升与完善,都充实着法律方法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学 法律修辞学 法律逻辑学 法教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消费行为的政治动因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广垠 童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物质丰裕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动因很多,政治动因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主义的奢侈消费,主要是源于消费者对身份政治的需求。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消费主义,更是出于对身份政治的迫切需要。大众日常消费行为中渗透着政治意识和政... 在物质丰裕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动因很多,政治动因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主义的奢侈消费,主要是源于消费者对身份政治的需求。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消费主义,更是出于对身份政治的迫切需要。大众日常消费行为中渗透着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消费行为还是政治参与、政治表达,甚至是政治抵制的策略性行为。消费行为动因不同,消费问题的治理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略,一旦消费行为受政治动因驱动,那么相关消费问题的治理就需要在政治层面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消费主义 身份政治 政治参与 政治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邻避设施决策风险评价的关系谱系与价值演进 被引量:9
15
作者 童星 张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65-71,91-92,共7页
重大邻避设施决策风险评价是一个体系,其中的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稳定评价虽然功能各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经济风险评价是基础,安全风险评价是保障,环境风险评价是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是归宿。重大邻避... 重大邻避设施决策风险评价是一个体系,其中的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稳定评价虽然功能各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经济风险评价是基础,安全风险评价是保障,环境风险评价是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是归宿。重大邻避设施决策风险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本质上源自人们对生存不确定性的认识升华和价值演进,现实风险的类型及威胁程度影响着人们决策价值的选择方向与转换方式,从开发主义始,历经科学主义和生态环保主义,最终演进到包含环境正义观和后物质主义在内的邻避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设施 决策风险评价 开发主义 科学主义 生态主义 环境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文本中“法的原则”条款的设置论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全胜 张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8,共7页
法的原则条款一般规定在法的总则中,构成了该法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基本准则或原理的条款。它的价值在于确保法的规则的正当性、指导法律解释、判断法律冲突以及进行法律的漏洞补充;其设定依据不仅在于它所调整的对象的性质与种类,而且... 法的原则条款一般规定在法的总则中,构成了该法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基本准则或原理的条款。它的价值在于确保法的规则的正当性、指导法律解释、判断法律冲突以及进行法律的漏洞补充;其设定依据不仅在于它所调整的对象的性质与种类,而且要求与宪法的原则与规定为基础。法的原则条款在司法适用过程中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条件与程序,即在规则不能的情况下,通过将法的原则具体化而引申为能够裁判案件的具体规则。我国法的原则条款设置在结构技术以及语言表达技术上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原则 法的规则 设置依据 设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法治新常态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5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8-160,共13页
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保持原有领域和主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基础方面,2014年的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继续延伸,已经从法理学扩展到部门法学。作为教义法学的基本分支之一,... 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保持原有领域和主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基础方面,2014年的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继续延伸,已经从法理学扩展到部门法学。作为教义法学的基本分支之一,法律方法论在研究成果方面也凸显了大量部门法学的贡献。在自身理论体系方面,法律解释中也以刑法解释为突出代表,其中刑法研究与合宪性解释方法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法律论证理论(包括法律修辞)和法律推理等也强调了微观视角和可操作性特征。本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也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到具体法律制度展开,其中案例指导制度仍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法律方法论研究应当适应并参与其中,发挥对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新常态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案例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风险治理的安全网与结构洞——基于天津港8.12事故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乐 童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现代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蕴含着多重安全风险。人们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与高效运转。目前的安全防护网络具有结构立体性、功能复合性和机制联动性等特征,风险治理效果尚可。天津港事故却暴露出现... 现代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蕴含着多重安全风险。人们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与高效运转。目前的安全防护网络具有结构立体性、功能复合性和机制联动性等特征,风险治理效果尚可。天津港事故却暴露出现有安全防护网依然存在着重大的结构性漏洞。这表现在:该风险防控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治理“黑箱”,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功能性(机制)联结缺失,综合风险预警和防范存在“缺环”和“断链”现象,导致安全监管信息孤岛效应和日常治理效力的递减。缺少了制度和机制的有效约束,有关组织和个体的风险治理能力急剧下降,安全责任意识由淡化变为故意,风险治理的行动由努力减缓转为刻意放纵与违规。最终,安全防护网被彻底洞穿,酿成特别重大灾难事故。只有从制度安排和机制运行上系统化地“查缺补漏”,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日常风险 安全防护网 治理结构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方法论实践特征的提升——2012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5,共8页
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在实践中适用法律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2012年中继续贴近司法实践的转向。在持续探讨基础理论问题的前提下,研究成果对微观问题、具体个案的关注比较明显。无论是在一般法理学中还是在... 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在实践中适用法律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2012年中继续贴近司法实践的转向。在持续探讨基础理论问题的前提下,研究成果对微观问题、具体个案的关注比较明显。无论是在一般法理学中还是在部门法中,国内学者对法律方法论的实践特征给予了充分挖掘和探讨。就研究特色来说,法律修辞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从法律方法论视角研究案例指导制度涌现了不少成果,以史为鉴、聚焦制度成为法律解释研究的重点,法律渊源理论得到了创新性的扩展。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具实践特征和实际意义的法律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案例指导制度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青年偶像崇拜现象与价值观演变解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时华忠 邹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2,78,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90后"青年群体偶像崇拜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一现象对他们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偶像崇拜现象下如何规范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措施,从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 偶像崇拜 “90后”青年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