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童 庄乾铎 +4 位作者 牛志亮 王锶杰 邢正 李赞 岳振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参数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FEM)。通过代码实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体化构建,利用得到的仿真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预测。建模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筛选,以提高数据质量并降低模型复杂度。最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并优化模型的超参数。结果通过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预测。极限强度的预测误差保持在−7%~8.5%,能耗的预测误差保持在−5%~6%,预测精度较高。结论通过结合实验、仿真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卷积神经网络 力学性能预测 相场裂纹扩展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光纤传感网中滤波降噪方法的优化
2
作者 孙悟颉 李光明 +4 位作者 苏艳蕊 武昭 田彦 赵越 秦宝燕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为实现远程光纤传感网络在噪声干扰条件下的高精度检测传输,提出一种优化差分(optimized difference,OD)的降噪方法。基于移动平均法构建新差分算法,并结合低通算法、中值算法预判边缘信息及预测信号数值;采用双重判别弥补边缘信息误判... 为实现远程光纤传感网络在噪声干扰条件下的高精度检测传输,提出一种优化差分(optimized difference,OD)的降噪方法。基于移动平均法构建新差分算法,并结合低通算法、中值算法预判边缘信息及预测信号数值;采用双重判别弥补边缘信息误判的缺陷,优化准确定位边缘信息的能力;融合加权平均法与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优化信号预测的精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将使系统能够正常检测数据,测量精度可达0.76%,提高检测系统的抗噪性能。与先进小波阈值降噪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斜率优化方法在≥10 dB噪声干扰下,测量精度相对提高0.6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光纤传感网 优化差分方法 边缘信息双重判别 加权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NiCrAl系高熵合金强度和塑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昀峰 张克国 +1 位作者 焦仁杰 李彬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不同主元原子尺寸的差异导致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复杂,虽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异的性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切削性能研究的不足限制了高熵合金的工程应用拓展。强度和塑性对高熵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本文综述了热... 不同主元原子尺寸的差异导致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复杂,虽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异的性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切削性能研究的不足限制了高熵合金的工程应用拓展。强度和塑性对高熵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本文综述了热处理工艺、元素配比和制备工艺对FeCoNiCrAl系高熵合金塑性、强度的影响,旨在明确高熵合金塑性、强度的影响参数,为高熵合金材料的设计及切削加工提供支撑。研究发现: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法都会改变合金切削性能,向使用真空电弧熔炼法获得的合金中添加Al,Cr,Ti,V,Nb,Mo,Si能使合金的强度提高,塑性下降;添加Ni,C会使合金强度下降,塑性上升;通过参数调整使合金达到工程要求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强度 塑性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薄膜电热原位共固化复合材料板的温度均匀性研究
4
作者 杨阔 潘宝宇 +2 位作者 李小龙 赵志勇 李宏伟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碳纳米管(CNT)薄膜电加热原位共固化复合材料是一种免热压罐的高效节能工艺方法,是国家“双碳”战略下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途径。然而,在固化过程中CNT薄膜电加热的不均匀温度分布,易导致复合材料成型质量差,进而限制其应用。为此,... 碳纳米管(CNT)薄膜电加热原位共固化复合材料是一种免热压罐的高效节能工艺方法,是国家“双碳”战略下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途径。然而,在固化过程中CNT薄膜电加热的不均匀温度分布,易导致复合材料成型质量差,进而限制其应用。为此,研究揭示了CNT薄膜的电加热特性,阐明了加载电压、预浸料层数以及CNT薄膜层数/尺寸对复合材料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NT薄膜具有高电热转换效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增加CNT薄膜层数和尺寸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面内温度分布。对于12层200 mm×180 mm预浸料,采用1.7倍尺寸的双层CNT薄膜可将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面内温差降低至4℃以内,固化度达到99%以上,且相比传统烘箱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99%。研究结果为发展CNT薄膜电热原位共固化复合材料结构的温度均匀调控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薄膜 电热原位共固化 复合材料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热定值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艳玲 梁立凯 +2 位作者 韩学山 王孟夏 王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0-1416,共7页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建立考虑线路动态热载流限制的状态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基于静态热定值和动态热定值的系统可靠性指标,量化动态热定值产生的可靠性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态热定值时间尺度(按小时、按周、按月和按季度)的不同对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结果表明动态热定值可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定值 配电网 可靠性指标 经济效益 序贯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主动轮廓的鲁棒局部分割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文燕 董恩清 +1 位作者 曹祝楼 郑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621,共11页
针对局部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主动轮廓的鲁棒局部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的局部信息,定义一种新的平均模糊能量函数.通过对演化曲线进行形态学膨胀和腐蚀运算构建窄带,并在窄带范围内求解模糊能量函数... 针对局部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主动轮廓的鲁棒局部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的局部信息,定义一种新的平均模糊能量函数.通过对演化曲线进行形态学膨胀和腐蚀运算构建窄带,并在窄带范围内求解模糊能量函数的最小值来实现局部分割.为防止演化曲线陷入局部极小值,在迭代过程中加入对比度约束判断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的鲁棒性.对合成图像和医学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几种局部分割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分割精度和鲁棒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主动轮廓 局部分割 隶属度 对比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强化学习的初始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宋勇 李贻斌 李彩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3-1628,共6页
针对现有机器人路径规划强化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势能场的移动机器人强化学习初始化方法.将机器人工作环境虚拟化为一个人工势能场,利用先验知识确定场中每点的势能值,它代表最优策略可获得的最大累积回报.例... 针对现有机器人路径规划强化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势能场的移动机器人强化学习初始化方法.将机器人工作环境虚拟化为一个人工势能场,利用先验知识确定场中每点的势能值,它代表最优策略可获得的最大累积回报.例如障碍物区域势能值为零,目标点的势能值为全局最大.然后定义Q初始值为当前点的立即回报加上后继点的最大折算累积回报.改进算法通过Q值初始化,使得学习过程收敛速度更快,收敛过程更稳定.最后利用机器人在栅格地图中的路径对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初始阶段的学习效率,改善了算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强化学习 人工势能场 路径规划 Q值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立凯 韩学山 +1 位作者 王艳玲 孔令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对运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载荷能力进行在线定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并体现环网中并行流对线路载荷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端口诺顿等值的输电线路送受端系统双端电源等值模型,依据状态估计信息实现在线跟踪等值参数,进而实施输电线... 为了对运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载荷能力进行在线定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并体现环网中并行流对线路载荷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端口诺顿等值的输电线路送受端系统双端电源等值模型,依据状态估计信息实现在线跟踪等值参数,进而实施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的分析和计算。结合山东电网220kV线路,对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进行验证性分析,证明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载荷 双端口诺顿等值 在线跟踪 在线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高距离分辨率一维像目标识别 被引量:32
9
作者 郭尊华 李达 张伯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0,共8页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军事应用的迫切需求,目标识别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利用高分辨率雷达一维距离像进行目标识别成为雷达和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能够反映目标形状及结构特征,而且易于获取,迄今为止采用一...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军事应用的迫切需求,目标识别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利用高分辨率雷达一维距离像进行目标识别成为雷达和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能够反映目标形状及结构特征,而且易于获取,迄今为止采用一维距离像进行非合作目标识别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近年来研究的基于目标一维距离像的特征提取方法、分类方法和联合跟踪与识别方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的可能解决思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雷达 一维距离像 特征提取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时空分布特性的输电线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艳玲 莫洋 +2 位作者 韩学山 孟祥星 牛志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645,共10页
架空线路沿线气象数据在时空分布上有着显著的变化,这对系统运行状态会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依据CIGRE标准热平衡方程,反复迭代求解输电线路导体温度;通过真实的气象数据对山东地区某220kV架空线路沿线气象数据的季节性变化和东北地区某50... 架空线路沿线气象数据在时空分布上有着显著的变化,这对系统运行状态会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依据CIGRE标准热平衡方程,反复迭代求解输电线路导体温度;通过真实的气象数据对山东地区某220kV架空线路沿线气象数据的季节性变化和东北地区某500kV线路沿线气象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验证分析;建立计及气象参数时间分布特性的季节性模型,计及气象参数空间分布特性的平均值模型、权重平均值模型和线路分段模型;进一步以导体温度与线路参数的关系为纽带,建立计及气象数据时空分布的系统潮流模型和分解协调的求解算法。通过潮流计算及电网传输能力分析,表明架空线路导体温度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考虑气象参数的时空分布特性可有效提高电网状态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气象数据 导体温度 时空分布 潮流计算 PV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压降对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海静 薛世峰 +1 位作者 仝兴华 闫文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文中将井筒、油藏视为耦合系统,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井筒压降对水平井见水时间、...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文中将井筒、油藏视为耦合系统,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井筒压降对水平井见水时间、无水采收率及储层动用均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压降导致水平井跟端见水时间提前,无水采收率降低,储层动用程度均衡性变差;采液速率越高,井段越长,忽视井筒压降所引起的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的误差则越大。该研究成果对水平井控水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井筒压降 无水采收率 动用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E模式版本管理和映射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阳 黄海峰 +1 位作者 梁成辉 张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154,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类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呈现分布式和异构的特点,要求通过提升信息系统的互操作能力来促进智能电网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文中以提升基于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CIM/E)的智能电网模型信息互操作能力为目标,分析CIM/E类定...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类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呈现分布式和异构的特点,要求通过提升信息系统的互操作能力来促进智能电网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文中以提升基于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CIM/E)的智能电网模型信息互操作能力为目标,分析CIM/E类定义模板的构成及其对CIM/E数据的约束、CIM/E模式扩展方式,研究建立CIM/E模式版本管理及CIM/E与公共信息模型(CIM)的模式映射体系,实现了电网模型信息互操作中CIM/E模式的统一管理及面向应用的灵活扩展。通过基于实际案例的CIM/E与CIM/XML互转,验证了CIM/E模式版本管理和模式映射的有效性,保证了CIM/E模式与不断演进的CIM版本同步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CIM/E标准的国际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E模式 版本管理 映射 CIM/XML 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的翻转模糊检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伟 董恩清 宋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为了解决基于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中可能会发生翻转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证明了节点三维定位的翻转模糊检测问题,可以等价为判断是否存在一个平面和所有参考节点的测距误差球都相交的问题(Existence of Intersecting Plan... 为了解决基于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中可能会发生翻转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证明了节点三维定位的翻转模糊检测问题,可以等价为判断是否存在一个平面和所有参考节点的测距误差球都相交的问题(Existence of Intersecting Plane,EIP).为了求解EIP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公切面法(Common Tangent Plane,CTP)和正交投影法(Orthogonal Projection,OP)两种求解方法.CTP方法采用的是边界检测原理,OP方法则将EIP问题转化为一个角度计算问题,并用坐标变换的方式来求解.经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仿真证明,CTP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但是计算复杂度太大;而OP方法在几乎获得与CTP方法相同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求解EIP问题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三维定位 翻转模糊 公切面 正交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近地表频率域电磁法仪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4
作者 柳建新 严发宝 +1 位作者 苏艳蕊 曹创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52-4363,共12页
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近地表FDEM(频率域电磁法)仪器的应用需求、构成原理与特点、研究现状及新技术动态,强调了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对仪器研制过程中涉及的硬件、软件与结构三个部分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别给出相应的... 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近地表FDEM(频率域电磁法)仪器的应用需求、构成原理与特点、研究现状及新技术动态,强调了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对仪器研制过程中涉及的硬件、软件与结构三个部分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分别讨论了以不断进步的嵌入式技术、模拟技术、并行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分布式设计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便携式近地表FDEM仪器性能指标的影响,明确了从集成度、功耗、精度、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升便携式近地表FDEM仪器的整体性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早日使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近地表FDEM仪器实现产业化,为新丝绸之路发展做出贡献.采用新设计理念,结合有效的新技术将提高近地表FDEM电磁勘探仪器的综合指标.可以预见,便携式近地表FDEM仪器功耗性能将会堪比现有智能手机功耗性能,勘探深度范围更广,分辨率更高,体积更小,更加便于携带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地表FDEM仪器 FPGA 无线通信 DSP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Raman光谱对称零面积变换自动寻峰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毕云峰 李颖 郑荣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8-443,共6页
自动寻峰是进行光谱原位探测、实时自动分析的必要环节,对拓展光谱分析技术到长期海洋监测、石油录井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实验室中获得的LIBS/Raman光谱数据,对Gaussian,Lorenz,Voigt三种线型函数构建的对称零面积变换函... 自动寻峰是进行光谱原位探测、实时自动分析的必要环节,对拓展光谱分析技术到长期海洋监测、石油录井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实验室中获得的LIBS/Raman光谱数据,对Gaussian,Lorenz,Voigt三种线型函数构建的对称零面积变换函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各个光谱峰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对称零面积变换函数,但三种变换函数在各自的最优化参数下获得的峰位、峰宽一致;以实验室中LIBS和Raman光谱定量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测试还证明,对称零面积变换寻峰方法对信号的大范围动态变化适应性强,弱峰识别能力达到或优于人工识别水平,有望应用于将来的LIBS/Raman自动原位分析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寻峰 类峰函数 对称零面积变换 寻峰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桥斩波逆变器输出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永 张承瑞 +2 位作者 翟鹏 胡天亮 林明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0,共8页
针对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半桥斩波逆变器输出的电压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会给致动器带来振动、噪声及对致动器线圈绕组绝缘造成破坏等问题,分析了带感性负载条件下的LC滤波器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带阻尼的LCCR滤波器应用于感性负载... 针对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半桥斩波逆变器输出的电压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会给致动器带来振动、噪声及对致动器线圈绕组绝缘造成破坏等问题,分析了带感性负载条件下的LC滤波器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带阻尼的LCCR滤波器应用于感性负载的方案。针对这种高阶低通滤波器各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通过比较二阶LC滤波器和高阶LCCR滤波器的传递特性,分析滤波器中各元件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带感性负载的LCCR滤波器参数设计的方案。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带阻尼的LCCR滤波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有功损耗低,谐振抑制性好,适用应于高电压、大功率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半桥斩波逆变器 滤波器 SPWM 谐波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鳍舵矢量推进水下机器人纵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荣敏 陈原 高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39,152,共8页
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低速航行时的机动性,提出了将一种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矢量推进螺旋桨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建立了旋量形式的六自由度运动学模型。针对矢量推进的二维转动角分解了矢量推力,得到了三维方向上的比例因子,基于牛顿-欧拉法... 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低速航行时的机动性,提出了将一种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矢量推进螺旋桨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建立了旋量形式的六自由度运动学模型。针对矢量推进的二维转动角分解了矢量推力,得到了三维方向上的比例因子,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矢量推进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矢量推进的比例因子作为输入量,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建立纵向运动的复数域扰动模型,基于扰动模型提出了无量纲化的矢量推进稳定裕度指标。数值算例验证了水下机器人无鳍舵矢量推进方式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矢量推进 并联机构 动力学 扰动模型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零面积变换结合L-M拟合自动识别重叠光谱峰 被引量:6
18
作者 毕云峰 李颖 +2 位作者 杜增丰 陈靓 郑荣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9-2342,共4页
Raman光谱分析中,由于仪器光谱分辨率的限制和复杂的目标成分,经常存在着谱峰重叠现象。容易导致谱峰参数提取乃至样品成分分析错误,更为现场光谱的自动分析处理增加了难度。重叠光谱峰的识别已成为现场光谱学处理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 Raman光谱分析中,由于仪器光谱分辨率的限制和复杂的目标成分,经常存在着谱峰重叠现象。容易导致谱峰参数提取乃至样品成分分析错误,更为现场光谱的自动分析处理增加了难度。重叠光谱峰的识别已成为现场光谱学处理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一套自动识别重叠谱峰的方法:以多个高斯峰的组合作为重叠光谱解析模型,首先以对称零面积变换寻峰方法确定高斯峰的个数和初步的峰位、峰高、宽度参数,并以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对获得的初始高斯峰参数进行拟合优化,最终获得各个独立谱峰的拟合参数。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其中以仿真数据进行的算法实验证明,对称零面积变换寻峰获得的初始参数与真实值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参数优化收敛速度快,对峰参数的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准确度;以具有不同信噪比的实测Raman光谱数据进行的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信噪比在较大范围变化的信号,但对信噪比过低的实测信号则容易产生虚假峰和漏峰。研究证明,以对称零面积变换寻峰结合L-M拟合自动识别重叠光谱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峰识别 Levenberg-Marquardt拟合 对称零面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判断无线网络节点定位翻转模糊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伟 董恩清 +3 位作者 张德敬 宋洋 钱鹏 郑清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8-1223,共6页
为了解决基于测距的无线网络节点定位中可能会发生翻转模糊的问题.已经有研究者证明了将节点翻转模糊问题等价为判断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和所有参考节点的测距误差圆都相交的问题(Existence of Intersecting Line,EIL).在测距误差圆半径相... 为了解决基于测距的无线网络节点定位中可能会发生翻转模糊的问题.已经有研究者证明了将节点翻转模糊问题等价为判断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和所有参考节点的测距误差圆都相交的问题(Existence of Intersecting Line,EIL).在测距误差圆半径相等的情况下,EIL问题可采用凸包方法,其计算复杂度较低;而在测距误差圆半径不等的情况下,采用公切线翻转模糊检测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为了解决EIL问题中测距误差圆半径不等时计算复杂度较高的缺陷,本文采用正交投影方法证明了EIL问题的实质是判断是否存在一条直线,使任意两个测距误差圆在这条直线的正交投影线段有重叠,这条直线与EIL问题中的直线相垂直.根据该证明,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节点翻转模糊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的坐标变换就能代替EIL问题中求解公切线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正交投影的翻转模糊检测方法和Wang提出的公切线翻转模糊检测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但检测结果和平均定位误差是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节点定位 翻转模糊 正交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输电元件热惯性效应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孟夏 韩学山 +2 位作者 黄金鑫 张强 王艳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1189,共9页
在计及校正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模型中,通常假设校正控制在设定时间内完成,由于未直接体现允许校正控制时间的热惯性本质,难以保证设定时间的有效性,可能导致校正控制失败而引发连锁故障。对此,该文结合输电元件热平衡方程建立故障后(保... 在计及校正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模型中,通常假设校正控制在设定时间内完成,由于未直接体现允许校正控制时间的热惯性本质,难以保证设定时间的有效性,可能导致校正控制失败而引发连锁故障。对此,该文结合输电元件热平衡方程建立故障后(保护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后)输电元件载流突变引发热惯性过程的数学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故障后输电元件在设定时间内的温升约束,构建计及输电元件热惯性效应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模型。结合动态热定值技术,该模型能够在实现正常运行点与校正控制措施联动决策的同时保证校正控制时间设定值的有效性,对避免连锁故障,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元件 热惯性效应 校正控制 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