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辖南水北调区域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红 张君 +4 位作者 于桑 张立 陈昊 鲁晓威 乔月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6,共14页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区域提出的水质保障要求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地下水的污染防范和治理已成为研究重点。为查明山东省辖南水北调沿线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源荷载、生态脆弱性以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的评价构...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区域提出的水质保障要求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地下水的污染防范和治理已成为研究重点。为查明山东省辖南水北调沿线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源荷载、生态脆弱性以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的评价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通过污染物毒性、排放量及排放可能性对污染荷载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土壤氧气含量等数据优化DRASTIC体系,构建DRASTOL模型;利用InVEST模拟的生境质量、夜间灯光系数以及研究区敏感的地下水F-、SO42-等评价因子评估地下水功能价值。发现研究区地下水污染荷载结果整体较低,脆弱性中等偏高,功能价值中等偏低。叠加处理3个结果得到地下水污染风险数据分布状态,整体中等偏下。其中较高、高等级污染风险区域总面积约为7444.88 km^(2),占比约为20.17%,主要分布在菏泽市中部,济宁市中部、西南部,枣庄市西北部,泰安市中部、东部,钢城区南部,该区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自然环境下较大的降水易携带地表污染物渗入地下;富水性强、工业及采矿用地密集且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强;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易产生较多污染物,多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风险 污染荷载 脆弱性 功能价值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煤矿老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案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绍杰 张立波 +4 位作者 江宁 尹大伟 高志友 郭惟嘉 ХОРЕШОК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ееви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7-1030,共14页
以山东某采煤塌陷地为例,开展了煤矿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研究和实践。通过调查与测绘,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老采空区进行了精细勘查,获得了4,9,10-2煤3层采空区分布位置、... 以山东某采煤塌陷地为例,开展了煤矿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研究和实践。通过调查与测绘,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老采空区进行了精细勘查,获得了4,9,10-2煤3层采空区分布位置、重叠关系、采出率、积水性等参数,揭示了老采空区赋存特征。从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稳定性影响以及建筑荷载对采空地层稳定性影响2个方面分析了拟建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4栋高层等建筑物场地稳定性,研究范围内地表因老采空区活化导致的附加变形中附加下沉值为260 mm,超过了拟建建筑修建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形要求;9煤层采空区裂缝带与上方高层建筑荷载附加应力影响范围在研究区西部存在重叠区域,部分区域的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采空地层加固治理。采用垂直剖面法确定治理水平治理范围、根据采空覆岩运动特征确定垂直治理范围,依据各煤层采空区间距划分2个注浆层位,注浆钻孔在地面东西走向间距为25 m,南北走向间距为20 m,帷幕孔间距均为15 m,帷幕、注浆孔均一次成孔。采用“无压自流+加压扩散”注浆技术与工艺进行采空地层加固治理,一个注浆层位采用一次注浆工艺,多个注浆层位采用上行式注浆工艺;通过钻孔冲洗液漏失、钻孔取心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二次注浆等方式检验注浆加固治理效果,钻孔冲洗液无漏失或少量漏失,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均在9 MPa以上,各钻孔二次注浆量均小于周边钻孔注浆量平均值的10%,所注浆液有效充填了采空地层。分析了采空区地表变形对拟建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稳定性影响,高层建筑稳定性受地表倾斜影响显著,主体建筑基础采用“桩+筏板”形式,并将高层建筑下的部分注浆钻孔作为小桩基以增强其基础稳定性;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稳定性受地表水平变形影响显著,设置基础连系梁和增强上部结构整体强度来增强其抗水平变形能力,数据处理中心修建过程中地面最大下沉5 mm,平均下沉速度0.01 mm/d。目前研究区内建筑物已投入使用,运行稳定。实现了大跨度、高标准数据处理中心以及22层综合楼等大型建筑群在3层采空区上的安全修建与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地 大型工程 建设利用 老采空区 加固治理 地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对含氮、磷农药的响应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梦雨 赵政 +4 位作者 邓文武 孙瑞芃 王金慧 孔强 徐飞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7-1931,共15页
阿特拉津和草甘膦分别是含三氮苯与有机磷的除草剂,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修复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构建改良型菌藻共生体系,探究该体系对两种含有不同有机元素及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农药残留废... 阿特拉津和草甘膦分别是含三氮苯与有机磷的除草剂,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修复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构建改良型菌藻共生体系,探究该体系对两种含有不同有机元素及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农药残留废水的处理效能及作用机理,结合16S rRNA测序分析两种农药对微生物群落演化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子对接模拟与基因的荧光定量测定对比阐明两种农药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通入10 mg·kg^(−1)阿特拉津后对系统的硝化反硝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OD、TN、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1.42%、83.23%、96.02%、99.24%,且微生物对阿特拉津具有持续降解作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通入阿特拉津后NG组微生物的第一优势菌门,平均占比为56.42%,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作为优势菌纲存在表明微生物面对阿特拉津的胁迫主要是利用自身分泌EPS及孢子等抵御不利环境,与此同时降解基因atzA的持续表达也保证了系统对阿特拉津去除的同时也维持自身的代谢.而草甘膦对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草甘膦的去除在中浓度50 mg·L^(−1)时达到吸附饱和,T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30.78%.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水平发生了补偿性负相关变化,在中高浓度下POD表现出主要作用能力;拟杆菌纲(Bacteroidia)是草甘膦胁迫下微生物的第一优势菌群,平均占比为56.10%,主要以激发抗性机制,减弱群落的演化,从而减小草甘膦的胁迫.研究结果为农业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区域新型污染物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草甘膦 菌藻共生 微生物群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水中磺胺甲噁唑分布及运移规律
4
作者 邢学睿 毛玉洁 +2 位作者 邢立亭 黄林显 王玉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针对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以济南泉域为研究区,以抗生素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分析、室内等温吸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SMX在岩溶水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分布区不同土壤类型... 针对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以济南泉域为研究区,以抗生素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分析、室内等温吸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SMX在岩溶水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分布区不同土壤类型对SMX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呈线性吸附。玉符河流域下游,兴济河流域下游以及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泉群(四大泉群)附近为三大SMX重污染源区;SMX经上游污废水入渗及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直接补给区地下水最终汇入四大泉群,污染羽沿着河流渗漏带及地下水流向向下游扩散。岩溶水中SMX浓度分布受水动力场、断层构造裂隙、含水层埋藏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地下水流向、流速控制SMX的运移方向和扩散速度,此外低pH、高含量SO42-促进SMX的降解。在渗流场作用下玉符河流域、兴济河流域污染带将汇流至四大泉群排泄区,并在山前形成强径流带SMX污染晕;若对兴济河污染源进行治理,研究区岩溶水将不会出现大的污染羽;若对兴济河和玉符河污染源同时管控,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岩溶水中SMX质量浓度将小于5 ng/L,及时管控污染源是防止岩溶水水质恶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污染物运移 岩溶水 济南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与金成矿有关地质单元金含量的约束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文萱 宋明春 +5 位作者 李杰 董磊磊 赵润芊 张亮亮 李健 白天慧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1-797,共17页
胶东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金矿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金矿床相对于各类围岩高达万倍的Au富集,通过系统采集胶东地区未遭受矿化蚀变的晚中生代花岗岩... 胶东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金矿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金矿床相对于各类围岩高达万倍的Au富集,通过系统采集胶东地区未遭受矿化蚀变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和早前寒武纪变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Au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97件花岗岩Au含量平均值为0.31×10^(-9),其中玲珑型、郭家岭型和伟德山型花岗岩的A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5×10^(-9)、0.28×10^(-9)和0.35×10^(-9),397件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的Au含量平均值为1.05×10^(-9),总体与地壳中Au元素丰度和华北板块中Au含量平均值接近或偏低,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Au含量是晚中生代花岗岩中的3.39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胶东地区不存在Au异常富集的源区或矿源岩(层),巨量金的成矿物质源自古老变质基底在晚中生代的部分熔融,在下地壳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的过程中,在超高温环境中约70%以上的金以类似“熔炼”的方式析出,并产生了贫金花岗岩。成矿前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有利于Au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期及其后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了流体的化学平衡,为金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胶东金矿 晚中生代 贫金花岗岩 部分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煤矿区地下水污染水动力和同位素解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秋霞 周建伟 +4 位作者 康凤新 林尚华 魏东 张黎明 袁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22,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相继闭坑后矿井停止抽排地下水,矿坑水水位上升并通过破损井管等水力联系通道造成奥灰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文章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水动力学并结合地下... 山东省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相继闭坑后矿井停止抽排地下水,矿坑水水位上升并通过破损井管等水力联系通道造成奥灰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文章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水动力学并结合地下水的^(18)O、~2H以及硫酸盐^(34)S和^(18)O同位素方法,解析研究区奥灰水污染来源与途径,得出如下结论:(1)矿坑水特点为微酸性、高SO_4^(2-)和高TDS,部分奥灰水样表现出和矿坑水相似的水化学特征,指示奥灰水局部受到矿坑水污染;(2)矿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3)奥灰水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大于砂岩水中硫酸盐同位素组成;(4)煤矿闭坑后停止抽排地下水使矿坑水水位上升,通过水力联系通道,矿坑水串层污染奥灰水;(5)矿区奥灰水受到一定的矿坑水串层污染作用,通过混合比计算,量化了矿坑水对矿区地下水的污染贡献。该研究可为矿区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串层污染 水动力 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地区谢家沟金矿岩脉U-Pb年龄及其对成矿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晓峰 程志中 +3 位作者 杜泽忠 刘坤 鲍兴隆 李少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3-1162,共10页
胶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之一,金资源储量超过4500 t,金矿床受三山岛、焦家、招平3条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控制明显。谢家沟金矿位于招平断裂带的西侧,与区域上产于招平主干断裂的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床不同,该矿床产出于主干断裂... 胶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之一,金资源储量超过4500 t,金矿床受三山岛、焦家、招平3条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控制明显。谢家沟金矿位于招平断裂带的西侧,与区域上产于招平主干断裂的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床不同,该矿床产出于主干断裂带的下盘,矿体与次一级的北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基于坑道中发现的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岩脉切割矿化蚀变现象,对2套岩脉进行U-Pb定年,获得其结晶年龄分别为118.0±1.1 Ma和118.4±0.9 Ma,确定了谢家沟金成矿作用的时间下限,指示区域上金成矿作用在118 Ma基本结束。推测区域成矿与郭家岭岩体形成之后、伟德山岩体形成之前的闪长类岩体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西北 谢家沟 金矿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洪山、寨里煤矿区闭坑后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秋霞 周建伟 +3 位作者 林尚华 魏东 张黎明 袁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缓解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地下水供需矛盾,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为闭坑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淄博江山、寨里煤矿区近期奥灰含水层水样进行室内检测分析,并以闭坑前煤矿区奥灰水水质资料为背景值,对煤矿区闭坑... 为缓解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地下水供需矛盾,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为闭坑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淄博江山、寨里煤矿区近期奥灰含水层水样进行室内检测分析,并以闭坑前煤矿区奥灰水水质资料为背景值,对煤矿区闭坑后奥灰水进行污染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特征,并对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区闭坑后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沿着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地下水污染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煤矿闭坑后,停止抽排地下水,造成矿坑水水位大幅上升,通过部分止水不良或无止水措施的供水井、无序开采的小煤井、断层构造,串层污染奥灰水,是本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对该煤矿区地下水污染修复及类似矿区开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闭坑 矿坑水 奥灰水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春池 彭文泉 +2 位作者 胡小辉 高兵艳 张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利用沾化凹陷实施的第1口页岩气参数井(济页参1井)数据资料,以沙河街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岩心观察和实验测试,分析沙河街组泥页岩的生储条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暗色泥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较强的生烃能力,沙河街... 利用沾化凹陷实施的第1口页岩气参数井(济页参1井)数据资料,以沙河街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岩心观察和实验测试,分析沙河街组泥页岩的生储条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暗色泥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较强的生烃能力,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及以深范围有机质已达到生气或以生气为主的阶段,沙河街组三段下部泥页岩孔隙度平均值为6. 4%,泥页岩中发育的裂缝有利于页岩气的运移和后期改造,脆性矿物含量超过52%,有利于人工造缝。综合研究认为,沾化凹陷的泥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的生储和改造条件,可作为下一步勘查工作的目标层位。该研究可为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后续勘查开发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沙河街组 济页参1井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中部重碳酸钠型水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丽芝 林尚华 +2 位作者 佟照辉 祁晓凡 尚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34-37,42,共5页
通过采集的大量地下水样品测试结果发现,华北平原中部的衡水——德州一带,深层地下淡水多为重碳酸钠型水。本文利用地下水循环理论及地球化学理论,探讨华北平原中部地下水重碳酸钠型水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中部地下水来源于大... 通过采集的大量地下水样品测试结果发现,华北平原中部的衡水——德州一带,深层地下淡水多为重碳酸钠型水。本文利用地下水循环理论及地球化学理论,探讨华北平原中部地下水重碳酸钠型水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中部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淋滤补给,后期水岩相互作用,离子产生迁移,特别是阳离子交换作用,致使地下水中钙离子缺失,钠离子富集,形成重碳酸钠型水。同时,在碱性环境中,地下水中氟离子富集,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碳酸钠型水 地下水 水岩作用 离子平移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表层及深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宪依 庞成宝 +4 位作者 王安婷 袁国礼 桑学镇 李元仲 杨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0-978,共9页
地学统计及多元分析是判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和影响因素的有效方法。区域尺度上不同岩性地区表层及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的对比分析,也可以为区分重金属元素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在海南岛共采集了8713件表层... 地学统计及多元分析是判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和影响因素的有效方法。区域尺度上不同岩性地区表层及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的对比分析,也可以为区分重金属元素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在海南岛共采集了8713件表层土壤样品和2197件深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了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和Sc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表层和深层土壤中As、Co、Cr、Cu、Pb、Zn、Cd、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9 mg/kg、11.95 mg/kg、60.79 mg/kg、17.24 mg/kg、26.18 mg/kg、51.22 mg/kg、0.081 mg/kg、0.043 mg/kg和5.53 mg/kg、12.89 mg/kg、65.24 mg/kg、19.97 mg/kg、29.15 mg/kg、58.87 mg/kg、0.065 mg/kg、0.029 mg/kg。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成分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海南岛表层和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成土母岩的岩性、成土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分析结果表明,As、Co、Cr、Cu、Pb、Zn元素主要继承于土壤母质并受成土过程影响,而Cd和Hg元素受到人为活动输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表层土壤 深层土壤 地学统计及多元分析 影响因素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热响应散热修正瞬态模拟及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德敬 马凌 +3 位作者 陈惠民 赵军 王炳凤 李思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01-2707,共7页
提出一种带散热修正的地埋管储热的TRNSYS瞬态计算模型,考虑管道散热及地表空气对流散热损失;在山东省滨州市进行实地热响应测试,通过对实验测试井供回水温度的模拟,验证模型准确性。同时,模拟分析循环流量、加热功率等关键参数对岩土... 提出一种带散热修正的地埋管储热的TRNSYS瞬态计算模型,考虑管道散热及地表空气对流散热损失;在山东省滨州市进行实地热响应测试,通过对实验测试井供回水温度的模拟,验证模型准确性。同时,模拟分析循环流量、加热功率等关键参数对岩土导热系数、钻孔热阻、延米换热量辨识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持续时间对岩土导热系数辨识精度影响高达24.88%,其次分别是加热功率、初始舍弃时间、循环流量、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加热功率对延米换热量影响最高达7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响应测试 TRNSYS 散热修正 埋管换热器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亨力 谢道雷 +1 位作者 刘咏明 倪深海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4期79-83,共5页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或开采后,不可避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改变,产生了占用耕地、林地、污染空气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或开采后,不可避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改变,产生了占用耕地、林地、污染空气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以滨州市废弃矿山为例,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及系统收集整资料,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土地占损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分布密度、地质灾害三个方面开展了废弃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废弃矿山的露天采坑、破损山体、土地占损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环境影响评价 地质灾害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红红 高焕毅 李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4-191,共8页
按照三级、四级大地构造单元,凸起、凹陷的界线、构造断裂带、地热异常的范围等,将鲁西北地热区划分为若干地热田;在参考鲁北地区馆陶组、东营组热储埋深、厚度、水化学类型、水量、水温等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热规划、开发利用情况及行... 按照三级、四级大地构造单元,凸起、凹陷的界线、构造断裂带、地热异常的范围等,将鲁西北地热区划分为若干地热田;在参考鲁北地区馆陶组、东营组热储埋深、厚度、水化学类型、水量、水温等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热规划、开发利用情况及行政区界等,将东营凹陷地热田进一步划分为5个地热区块;通过对东营凹陷地热田已有钻探资料和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的研究,结合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分析了地热田的埋藏条件、补径排条件、地温场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地热田边界条件以及地热地质特征,东营凹陷地热田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热流体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矿化度较高,主要由周边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并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机理概念模型,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地热田 边界条件 地热地质特征 成因机理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表变形对管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涛 魏善明 +1 位作者 姜秉霖 李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14-318,共5页
以拟建茶山矿区急倾斜采空区影响的潜江-韶关段管道为研究背景,从开采完成和采动过程中急倾斜采空区对管道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采空区地表变形移动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给出管道安全初步评价方法,并利用概率积分法对急倾斜采空区场地的管道... 以拟建茶山矿区急倾斜采空区影响的潜江-韶关段管道为研究背景,从开采完成和采动过程中急倾斜采空区对管道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采空区地表变形移动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给出管道安全初步评价方法,并利用概率积分法对急倾斜采空区场地的管道安全进行预测评价,研究对以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场地敷设管道的安全运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采空区 概率积分法 管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的加权平均估算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桂仪 李思奇 +3 位作者 邵琦 赵军 程珊珊 李扬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8-1896,共9页
为了探究利用加权平均估算方法来评估分层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的合理性,以及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基于不同岩土层导热系数在加权平均估算方法中的权重差异,提出了权系数改良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权系数改良前后的加权平均估算方法进行... 为了探究利用加权平均估算方法来评估分层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的合理性,以及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基于不同岩土层导热系数在加权平均估算方法中的权重差异,提出了权系数改良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权系数改良前后的加权平均估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埋管沿程换热特性的影响,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对综合导热系数的影响权重沿深度方向近似呈现出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利用简单加权平均估算方法得到的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与本文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δ1不超过11.9%,并且利用该估算方法只能得到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利用改良加权平均估算方法得到的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与本文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δ2低于δ1,且二者的最大差值为4%。综上可知,改良加权平均估算方法的估算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综合导热系数 分层岩土 加权平均 热响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入鲁后地下调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令海 徐军祥 +1 位作者 张中祥 乔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6,48,共7页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干渠沿线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和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前2个含水层组具有巨大的含水空间,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沿线共划分出...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干渠沿线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和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前2个含水层组具有巨大的含水空间,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沿线共划分出地下可调蓄区段9个,其中调蓄能力较强、调蓄条件较好应优先考虑的区段有济宁、东阿、莱龙蓬、烟台、牟平区段,调蓄能力较强但调蓄条件较差、需要辅助引水工程的区段为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区段。经估算,沿线地下可调蓄总量为20.4756×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调蓄能力 调蓄水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济阳段)地热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颜梅 孟苗苗 +4 位作者 单吉成 杜兴风 于学友 王炳凤 马立丹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102-109,共8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依托黄河流域(济阳段)地热资源调查项目,查明了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流体特征;在非回灌条件下采用降压试验的方法估算了D...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依托黄河流域(济阳段)地热资源调查项目,查明了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流体特征;在非回灌条件下采用降压试验的方法估算了DS-1井在降深50 m时,可开采量为819.66 m^(3)/d,采用热储法估算地热资源量为1.14×10^(19) J。研究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已利用地热井主要用于供暖、养殖、洗浴等,利用方式单一。针对研究区内地热资源应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合济阳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在济阳垛石慢城综合体建设中,DS-1井可直接用于“地热+供暖”;研究区内地热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可利用于“地热+温泉康养”;将研究区内地热资源与其他清洁能源有机整合,打造“地热+”绿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地热+综合能源体系”。研究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医疗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可以从地热供暖、康养洗浴、农业养殖、温泉旅游、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精准服务于垛石街道“生态+”的乡村振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地热资源 乡村振兴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地下调蓄在济南保泉供水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令海 刘桂仪 +1 位作者 梁伟 乔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8,共6页
济南具有"泉城"美誉,但为保泉水持续喷涌,近一半济南人民不得不喝包括黄河水在内的地表水。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经过济南,经估算济南段地下水可调蓄总量达4.684 0×108 m3,相当于128×104 m3/d。目前济南市用水量约为116... 济南具有"泉城"美誉,但为保泉水持续喷涌,近一半济南人民不得不喝包括黄河水在内的地表水。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经过济南,经估算济南段地下水可调蓄总量达4.684 0×108 m3,相当于128×104 m3/d。目前济南市用水量约为116.14×104 m3/d,其中开采地下水量为38.58×104 m3/d,生活用地下水量仅为12.08×104 m3/d,仅占生活用水总量的25%,如果将引江客水转化为地下水再利用,不仅可以保持泉水喷涌,而且也能让泉城人民喝上优质地下水。本文对南水北调地下调蓄在济南保泉供水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显示:根据南水北调济南段水文地质特征和调蓄条件分析,可将济南段划分为济西、济南泉域和明水泉域3个调蓄区段,其中济西区段分布着面积较大、岩溶发育的岩溶含水层,引江水经过渗透性较强的直接补给区,调蓄条件好,济南泉域区段含水层岩溶发育,地下调蓄空间较大,利于地下水储存,可通过引水工程补给地下水,明水泉域区段与济南保泉供水关系不大,暂不考虑;通过地下调蓄量估算,济西调蓄量为83×104 m3/d,济南泉域调蓄量为45×104 m3/d,两者之和大于用水量,可置换生活用地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调蓄 保泉供水 调蓄量 南水北调济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