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粉对MgO-C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贤
朱伯铨
+3 位作者
李享成
陈平安
马铮
王轩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以电熔镁砂、炭黑、石墨以及Si粉为原料,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Fe粉为催化剂,分别经1200和1400℃埋炭热处理后制备了MgO-C试样,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催化剂Fe粉对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粉的加入对试...
以电熔镁砂、炭黑、石墨以及Si粉为原料,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Fe粉为催化剂,分别经1200和1400℃埋炭热处理后制备了MgO-C试样,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催化剂Fe粉对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粉的加入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基本无影响,经1200℃热处理后的试样中生成了新物相SiO_2和Mg_2SiO_4;当温度升高至1400℃时,试样中的SiO_2参与反应生成了新相SiC。不含Fe粉试样中生成的Mg_2SiO_4呈柱状,而含Fe粉试样中的Mg_2SiO_4呈晶须状。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含Fe粉试样经热震1次后(1100℃,水冷)的残余抗折强度均高于不含催化剂的,Fe粉的加入使试样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更加优异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C材料
显微结构
催化剂
Fe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维或二维结合相对含碳耐火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伯铨
李享成
+2 位作者
陈平安
魏国平
王轩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含碳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酚醛树脂结合剂炭化和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从而生成含碳气相或亚稳态氧化物气相,通过高温原位催化技术,可有效实现这些气相成分沉积生长,促进一维或二维结合相的原位生成,从而显著改善含碳耐火材料特别是低碳...
含碳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酚醛树脂结合剂炭化和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从而生成含碳气相或亚稳态氧化物气相,通过高温原位催化技术,可有效实现这些气相成分沉积生长,促进一维或二维结合相的原位生成,从而显著改善含碳耐火材料特别是低碳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研究发现:1)酚醛树脂在高温下可形成碳纳米管结构,其氧化峰值温度可从506℃提高到664.6℃;2)MgO-C耐火材料中可原位形成一维MgO晶须或MgAl_2O_4晶须,其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断裂位移量和经1100℃■水冷热震循环2次后残余耐压强度分别提高66%、47%、13%和26%;3)Al_2O_3-C耐火材料中可原位形成二维片状β-SiAlON阵列结构,而二维阵列结合相的生成,可将材料强度提高60%以上,1100℃■水冷热震循环2次后残余耐压强度仅降低4.5MPa。可见,含碳耐火材料中一维或二维结合相的高温原位生成,可显著改善含碳耐火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是耐火材料低碳化增强和增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耐火材料
结合相
一维
二维
阵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3
作者
高帅
赵力漩
+5 位作者
赵佳慧
唐磊
张安
杨学禄
傅英娟
王兆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聚氨酯是一种产品形态较多、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出现了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木质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非食用价值较高、功能性较强,可作...
聚氨酯是一种产品形态较多、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出现了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木质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非食用价值较高、功能性较强,可作为羟基提供源,替代石油基多元醇合成聚氨酯,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木质素作为多元醇替代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聚氨酯领域(泡沫、涂料、胶粘剂),证明了木质素或改性木质素能赋予聚氨酯材料额外的功能,例如,提升了材料力学性能,赋予了材料疏水性、耐候性和热稳定性等。通过概述木质素结构、性质的多样性及木质素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分析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中的潜在方法及其发展潜力和挑战,得到木质素应用于聚氨酯领域的潜在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将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聚氨酯泡沫、涂料、胶粘剂)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提升了聚氨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氨酯
泡沫
涂料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棉纤维再生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聚控制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鲁正
纵培培
+4 位作者
崔风云
孟贞贞
刘克印
姜亦飞
韩文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59,共8页
针对废旧棉解聚过程中存在的聚合度不可控、杂质含量高、分离难度大,过程污染严重且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蒸煮漂白新体系,探索了废旧棉再生浆粕清洁纺丝新途径,全面研究了各降/解聚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及调控机制,并对主...
针对废旧棉解聚过程中存在的聚合度不可控、杂质含量高、分离难度大,过程污染严重且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蒸煮漂白新体系,探索了废旧棉再生浆粕清洁纺丝新途径,全面研究了各降/解聚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及调控机制,并对主要成分在降聚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转化行为及反应产物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探索。结果表明,升高蒸煮温度、提高碱浓度、延长蒸煮时间以及增加H_(2)O_(2)用量都会加剧纤维的环形剥落和纤维素降解,从而使浆粕的聚合度降低;蒸煮预处理会显著提高废旧棉纤维的结晶度,使棉浆粕中所含有的结合水与非纤维素杂质减少,实现了对棉浆粕中非纤维素杂质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
分离回收
蒸煮
降/解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孙海波
王双成
+1 位作者
马军强
吕冬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3,共3页
将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与聚乳酸切片混合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含量不同的改性聚乳酸纤维,详细介绍原料选择及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的制备、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
将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与聚乳酸切片混合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含量不同的改性聚乳酸纤维,详细介绍原料选择及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的制备、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远红外功能,可应用于远红外保健内衣、抗菌面料等纺织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石墨烯
聚乳酸纤维
制备工艺
抗菌性能
远红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海波
王双成
+2 位作者
马军强
栾峰
吕冬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3,共3页
采用生物质石墨烯和聚酯切片通过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0.1 tex(0.9 D)、9 mm的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并测试纤维的拉曼光谱、偏光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中含有石墨烯成分;改...
采用生物质石墨烯和聚酯切片通过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0.1 tex(0.9 D)、9 mm的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并测试纤维的拉曼光谱、偏光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中含有石墨烯成分;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菌效果及远红外性能,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8.00%,远红外辐射升温值达到2.2℃,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石墨烯
聚酯切片
改性聚酯超短纤
抗菌性能
远红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粉对MgO-C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贤
朱伯铨
李享成
陈平安
马铮
王轩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
材料
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自立
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52)
文摘
以电熔镁砂、炭黑、石墨以及Si粉为原料,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Fe粉为催化剂,分别经1200和1400℃埋炭热处理后制备了MgO-C试样,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催化剂Fe粉对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粉的加入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基本无影响,经1200℃热处理后的试样中生成了新物相SiO_2和Mg_2SiO_4;当温度升高至1400℃时,试样中的SiO_2参与反应生成了新相SiC。不含Fe粉试样中生成的Mg_2SiO_4呈柱状,而含Fe粉试样中的Mg_2SiO_4呈晶须状。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含Fe粉试样经热震1次后(1100℃,水冷)的残余抗折强度均高于不含催化剂的,Fe粉的加入使试样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更加优异的抗热震性能。
关键词
MgO-C材料
显微结构
催化剂
Fe粉
Keywords
magnesia-carbon refractories
microstructure
catalyst
iron powder
分类号
TQ175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维或二维结合相对含碳耐火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伯铨
李享成
陈平安
魏国平
王轩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
材料
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自立高温科技
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182
5160223和5117415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4CFA091)
文摘
含碳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酚醛树脂结合剂炭化和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从而生成含碳气相或亚稳态氧化物气相,通过高温原位催化技术,可有效实现这些气相成分沉积生长,促进一维或二维结合相的原位生成,从而显著改善含碳耐火材料特别是低碳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研究发现:1)酚醛树脂在高温下可形成碳纳米管结构,其氧化峰值温度可从506℃提高到664.6℃;2)MgO-C耐火材料中可原位形成一维MgO晶须或MgAl_2O_4晶须,其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断裂位移量和经1100℃■水冷热震循环2次后残余耐压强度分别提高66%、47%、13%和26%;3)Al_2O_3-C耐火材料中可原位形成二维片状β-SiAlON阵列结构,而二维阵列结合相的生成,可将材料强度提高60%以上,1100℃■水冷热震循环2次后残余耐压强度仅降低4.5MPa。可见,含碳耐火材料中一维或二维结合相的高温原位生成,可显著改善含碳耐火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是耐火材料低碳化增强和增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含碳耐火材料
结合相
一维
二维
阵列结构
Keywords
carbon-containing refractories
bonding phase
one-dimensional
two-dimensional
array structure
分类号
TQ175.7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3
作者
高帅
赵力漩
赵佳慧
唐磊
张安
杨学禄
傅英娟
王兆江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省科学院)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基金
济南市“新高校20条”项目(202228076)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揭榜制项目(2022JBZ01-05)。
文摘
聚氨酯是一种产品形态较多、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出现了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木质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非食用价值较高、功能性较强,可作为羟基提供源,替代石油基多元醇合成聚氨酯,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木质素作为多元醇替代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聚氨酯领域(泡沫、涂料、胶粘剂),证明了木质素或改性木质素能赋予聚氨酯材料额外的功能,例如,提升了材料力学性能,赋予了材料疏水性、耐候性和热稳定性等。通过概述木质素结构、性质的多样性及木质素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分析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中的潜在方法及其发展潜力和挑战,得到木质素应用于聚氨酯领域的潜在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将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聚氨酯泡沫、涂料、胶粘剂)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提升了聚氨酯的性能。
关键词
木质素
聚氨酯
泡沫
涂料
胶粘剂
Keywords
lignin
polyurethane
foam
coating
adhesive
分类号
TQ323.8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棉纤维再生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聚控制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鲁正
纵培培
崔风云
孟贞贞
刘克印
姜亦飞
韩文佳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省科学院)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5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910301)。
文摘
针对废旧棉解聚过程中存在的聚合度不可控、杂质含量高、分离难度大,过程污染严重且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蒸煮漂白新体系,探索了废旧棉再生浆粕清洁纺丝新途径,全面研究了各降/解聚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及调控机制,并对主要成分在降聚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转化行为及反应产物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探索。结果表明,升高蒸煮温度、提高碱浓度、延长蒸煮时间以及增加H_(2)O_(2)用量都会加剧纤维的环形剥落和纤维素降解,从而使浆粕的聚合度降低;蒸煮预处理会显著提高废旧棉纤维的结晶度,使棉浆粕中所含有的结合水与非纤维素杂质减少,实现了对棉浆粕中非纤维素杂质的去除。
关键词
废旧棉
分离回收
蒸煮
降/解聚机理
Keywords
waste cotton
separation and recycling
cooking
reduction/de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S7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孙海波
王双成
马军强
吕冬生
机构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3,共3页
文摘
将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与聚乳酸切片混合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含量不同的改性聚乳酸纤维,详细介绍原料选择及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的制备、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远红外功能,可应用于远红外保健内衣、抗菌面料等纺织品领域。
关键词
生物质石墨烯
聚乳酸纤维
制备工艺
抗菌性能
远红外功能
Keywords
Biomass Graphene
Polylactic Acid Fiber
Preparation Proces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ar-infrared Function
分类号
TS10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海波
王双成
马军强
栾峰
吕冬生
机构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3,共3页
文摘
采用生物质石墨烯和聚酯切片通过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0.1 tex(0.9 D)、9 mm的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并测试纤维的拉曼光谱、偏光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中含有石墨烯成分;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菌效果及远红外性能,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8.00%,远红外辐射升温值达到2.2℃,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88。
关键词
生物质石墨烯
聚酯切片
改性聚酯超短纤
抗菌性能
远红外性能
Keywords
Biomass Graphene
Polyester Chip
Modified Polyester Ultra-short Fiber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ar Infrared Performance
分类号
TQ341.1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粉对MgO-C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汪贤
朱伯铨
李享成
陈平安
马铮
王轩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维或二维结合相对含碳耐火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朱伯铨
李享成
陈平安
魏国平
王轩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高帅
赵力漩
赵佳慧
唐磊
张安
杨学禄
傅英娟
王兆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废旧棉纤维再生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聚控制及机理研究
陈鲁正
纵培培
崔风云
孟贞贞
刘克印
姜亦飞
韩文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孙海波
王双成
马军强
吕冬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制备及性能研究
孙海波
王双成
马军强
栾峰
吕冬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