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59高镁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经涛 孙宁 +7 位作者 余浪 李星辉 郭丰佳 张佼 韩延峰 曾凡清 杜敏 王成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97,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镁5059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不同热压缩条件下5059铝合金的组织进行表征,研究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形态、第二相含量、...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镁5059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不同热压缩条件下5059铝合金的组织进行表征,研究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形态、第二相含量、位错分布、织构类型以及动态再结晶演变等规律。结果表明,热压变形后,5059铝合金低温变形下呈连续网格状分布的粗大相随热压缩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断续分布,且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大晶粒之间的细小亚晶粒数量逐渐减少,部分笔直的晶界发生弯曲并向锯齿状转变,晶粒由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转变;同时组织内位错缠结程度减轻,位错密度下降,组织再结晶程度不断变大。5059铝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主要存在Goss织构、R织构、P织构及Brass织构、S织构,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织构由形变织构向再结晶织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9铝合金 热压缩 组织演变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75铝合金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红 陈彦龙 +1 位作者 朱鑫 郭丰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2,共7页
通过采用热模拟机对7175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8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动态材料模型及Prasad理论建立了7175铝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热... 通过采用热模拟机对7175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8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动态材料模型及Prasad理论建立了7175铝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热加工图。结果表明,7175铝合金属于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并且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都对7175铝合金的流变应力有一定的影响,即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通过计算获得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143.306 kJ·mol^(-1),潜在的危险加工区域主要位于高应变速率区,最佳的热加工区域处于高温低应变速率区,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为450~480℃、0.01~0.17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75铝合金 等温热压缩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85航空铝合金热加工过程的本构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岩 丛大鹏 +1 位作者 于春鹏 陈丽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5-231,共7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8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表征了不同热加工制度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稳态流变特征。变形过程中应力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效应越明显。...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8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表征了不同热加工制度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稳态流变特征。变形过程中应力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效应越明显。350℃热变形温度下,7A85铝合金基体同时存在高位错密度晶粒和再结晶晶粒。晶界弓出形核是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有效机制,位错密度梯度形成的能量差是晶界迁移的驱动力。7A85铝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过程为热激活过程,激活能达到153.88 kJ·mol^-1。Z参数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可较好的描述铝合金的热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用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辉 张华 +1 位作者 张涛 尹登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5,294,共5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22铝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观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当形变量为60%时,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中存在局部较高的功率耗散区(加工温度为440...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22铝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观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当形变量为60%时,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中存在局部较高的功率耗散区(加工温度为440~550oC、应变速率为0.01~1s^-1时),达30%以上,为实验材料的最佳热加工区,在该区域热变形后,材料晶粒细小;热加工图中存在3个失稳区,加工温度为300~390℃,应变速率为0.01-0.02S^-1;加工温度为300~340℃,应变速率为0.4~10s^-1;加工温度为470~500℃,应变速率为0.6-10s^-1。实际热加工过程中应避开此区域,防止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22铝合金 热加工图 组织演变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用新型Al-Zn-Mg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5
作者 曲世永 李民 +1 位作者 吕正风 房洪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1-16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用Al-Zn-Mg中强铝合金,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Zn-Mg铝合金热变形过程呈现正...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用Al-Zn-Mg中强铝合金,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Zn-Mg铝合金热变形过程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建立的以Z参数表示的Arrhenius本构方程所预测的峰值应力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为8.4%,线性相关系数为0.987,说明拟合情况良好;根据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发现流变失稳区及功率耗散低谷区均集中在高温高应变速率区和低温低应变速率区,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均逐渐缩小,最佳热变形工艺参数范围为350~500℃,0.01~0.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75铝合金热加工图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萍 金晓杰 +1 位作者 李辉 吕正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187,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7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借助EBSD和TEM表征了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350℃/10 s^-1和490℃/0.01 s^-1条件下出现了功率耗散效率峰值,分别为0.30和0.37,表明其发生了明显...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7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借助EBSD和TEM表征了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350℃/10 s^-1和490℃/0.01 s^-1条件下出现了功率耗散效率峰值,分别为0.30和0.37,表明其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热加工性能最佳。失稳区出现在350~390℃/0.01~0.1 s^-1和450~490℃/1~10 s^-1的变形区间,故热加工过程应避开此区域。在350℃/0.01 s^-1热变形条件下,变形晶粒内部存在高密度的位错,位错之间相互缠结;430℃较高的变形温度以及1 s^-1中等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伴随着部分再结晶的发生,部分晶粒内部仍存在高密度的位错缠结;490℃更高的变形温度以及0.01 s^-1低的应变速率条件为再结晶提供了足够的驱动力和时间,发生了完全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热变形 热加工图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04铝合金板材不同方向拉伸性能及断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军利 鲁法云 +1 位作者 王昭 赵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7-110,共4页
对3104铝合金冷轧板沿轧制方向0°、45°和90°三个方向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观察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并分析粗大第二相分布与拉伸方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104铝合金冷轧板材的断口为切变型韧窝断裂特征,裂纹在粗大相自身... 对3104铝合金冷轧板沿轧制方向0°、45°和90°三个方向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观察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并分析粗大第二相分布与拉伸方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104铝合金冷轧板材的断口为切变型韧窝断裂特征,裂纹在粗大相自身断裂分离处或者在粗大相尖端处萌生,并在剪切力作用下,以微孔聚合的方式扩展。0°方向拉伸断口韧窝深度最大,延伸率最大;90°方向拉伸断口韧窝深度最小,延伸率最小;而45°方向拉伸断口韧窝深度居中,延伸率也居中。粗大第二相长轴方向和拉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小,延伸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4铝合金 轧制方向 延伸率 拉伸断口 粗大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快速BHR型7A75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研究
8
作者 宗海明 孔德斌 +3 位作者 郝鑫弟 王军庆 李辉 王家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160,共8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快速时效响应7A75铝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模型及其热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进行了合金的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铸态7A75铝合金... 研究了一种新型快速时效响应7A75铝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模型及其热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进行了合金的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铸态7A75铝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65μm,均匀化处理后,基体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20μm。同一变形温度下,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构建的全应变本构模型获得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3,相对误差为2.85%,一致性良好。高的应变速率和低的变形温度抑制了再结晶的发生和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在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温度为390和430℃时,通过形变诱导析出机制,析出部分尺寸为100~200 nm的第二相粒子,有效地钉扎了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75铝合金 本构模型 微观组织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时效处理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辉 李铸铁 +3 位作者 张涛 史春丽 祝贞凤 尹登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不同时效制度下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为12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且初期升高... 对不同时效制度下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为12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且初期升高速率极快,后续变得平缓,40 h后达到峰值强度;时效温度为160℃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首先急剧升高,10 h后达到峰值强度,随后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人工时效初期,首先生成与基体完全共格的原子团簇及GP区,随后晶内出现过渡η'相,直至演变为过时效状态下的平衡η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组织 人工时效 力学性能 亚稳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加工图的7A55合金热变形控制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秋道 朱海琴 李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6,共5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7A55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高温流变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观测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7A5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动态软化...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7A55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高温流变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观测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7A5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动态软化趋势,应变速率敏感性高。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峰值应力和应变均提高;随变形温度的提高,峰值应力和应变均减小。在400~450℃温度区间,应变速率在0.01 s-1左右时,功率耗散效率均在35%以上,具有最优的热加工性。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易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较低温度和较高的应变速率缩短了变形时间,限制了位错的运动,抑制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5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铝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辉 赵奇 +2 位作者 史春丽 王文武 江海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96-99,共4页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6082铝合金的流变力学行为,建立了6082铝合金的本构方程,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6082铝合金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本构方程对峰...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6082铝合金的流变力学行为,建立了6082铝合金的本构方程,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6082铝合金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本构方程对峰值应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 热成型 6082铝合金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退火对汽车用5182铝合金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宇 曹零勇 +2 位作者 李俊鹏 张华 郭富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1,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中间退火对5182铝合金完全退火态(5182-O)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中间退火的5182-O板材相比,中间退火后的5182-O板材晶粒尺寸过于细小,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中间退火对5182铝合金完全退火态(5182-O)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中间退火的5182-O板材相比,中间退火后的5182-O板材晶粒尺寸过于细小,金属间化合物破碎不充分、尺寸大,弥散析出相数量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加工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厚向各向异性降低,塑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增大;板材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未获得有效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退火 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50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业青 李岩 +3 位作者 鲁法云 陈修梵 李俊鹏 郭富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3,共6页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7150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方程,并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150铝合金的流...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7150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方程,并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150铝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增大而降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描述,其参数A为4.161×1014 s^-1,α为0.01956MPa-1,n为5.14336,热变形激活能Q为229.7531kJ/mol.随着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动态再结晶逐渐取代动态回复成为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50铝合金 热模拟 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7050铝合金厚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凤 鲁法云 郭富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1,共8页
对两种61mm厚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并进行室温拉伸、断裂韧性、剥落腐蚀等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两种板材的综合性能均满足AMS 4050H标准的指标要求,但一... 对两种61mm厚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并进行室温拉伸、断裂韧性、剥落腐蚀等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两种板材的综合性能均满足AMS 4050H标准的指标要求,但一种板材的强度、断裂韧度略低于另一种相同规格的板材,而剥落腐蚀性能略好。两种产品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更系统的工艺控制使板材保持较好的组织均匀性、较小的再结晶比例,仅残留较少的小尺寸且均匀分布的Al7Cu2Fe相,基本无Al2Cu Mg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451厚板 组织均匀性 再结晶分数 粗大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T7651铝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不均匀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经涛 孙宁 +3 位作者 黄同瑊 程志远 郭富安 郭丰佳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拉伸试验机,研究160 mm 7050-T7651铝合金特厚板不同厚度位置的金相组织、晶粒取向、织构类型、时效纳米析出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板材表层到心部,组织中的第二相粒子含量降...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拉伸试验机,研究160 mm 7050-T7651铝合金特厚板不同厚度位置的金相组织、晶粒取向、织构类型、时效纳米析出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板材表层到心部,组织中的第二相粒子含量降低,但尺寸增加;板材表层以小角度晶界亚结构组织为主,小角度晶界比例在79%~85%之间,而板材心部小角度晶界的比例为58%左右,相比于板材表层小角度晶界比例降低了26.6%~31.8%;板材表层以{001}<110>剪切织构为主,占比为3.64%,并随厚度增加,变形织构组分含量逐渐增多;板材厚度方向力学性能呈现出沿厚度表层-心部-表层方向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力学性能最优位置均为板材表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651铝合金厚板 显微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形量5182-O铝合金汽车板PLC效应表现和吕德斯带演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麻慧琳 吴万东 +3 位作者 徐志远 杨立民 刘明诏 王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7,共8页
目的系统研究变形量对5182-O合金吕德斯效应、PLC效应和吕德斯带演变的影响,为提高汽车用5182-O合金冲压零件表面质量、扩大其应用范围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拓扑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表征变形时材料的位错... 目的系统研究变形量对5182-O合金吕德斯效应、PLC效应和吕德斯带演变的影响,为提高汽车用5182-O合金冲压零件表面质量、扩大其应用范围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拓扑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表征变形时材料的位错演变、局部变形带形成、宏观形貌演变规律等。结果当材料变形量较小时,位错密度较低,呈现随机散布状态,随着变形量的增大,位错快速增殖且密度迅速增大,位错相互缠结,当材料变形发展至PLC效应临界区时,逐渐演变形成小范围位错塞积群,当材料变形发展至PLC效应深入发展区时,最终演变形成大范围位错塞积群和林位错墙,而与之相对应的材料表面的宏观形貌演变规律如下:由低变形量时的光滑表面演变为单条变形条带、多条变形条带和最终致密粗糙的变形条带。结论不同变形量对材料吕德斯效应、PLC效应、局部变形条带形成影响显著。当变形量较小时,位错密度低,位错增殖速度缓慢,吕德斯效应、PLC效应弱,材料表面无明显变形条带。而当变形量较大时,位错增殖迅速,位错相互缠结,位错与第二相、晶界交互作用,形成位错塞积群和林位错墙,PLC效应剧烈,变形不均,导致表面形成变形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82铝合金 PLC效应 吕德斯带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时效工艺对7075铝合金包覆薄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芳 晁代义 +3 位作者 邢雷 王欣 黄同瑊 王向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11-413,共3页
为了解决大飞机蒙皮用7075铝合金薄板T6态性能要求。本工作采用室温拉伸试验、金相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7075薄板前铸锭的均热效果,单级时效工艺对7075薄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主要残留含Fe... 为了解决大飞机蒙皮用7075铝合金薄板T6态性能要求。本工作采用室温拉伸试验、金相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7075薄板前铸锭的均热效果,单级时效工艺对7075薄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主要残留含Fe相,共晶组织基本消除。铸锭经热轧、冷轧至2.5 mm,固溶后薄板的晶粒呈拉长状态,再结晶程度达到80%。单级时效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7075薄板L和LT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不断增加,延伸率有所降低,选择121℃/36 h作为7075薄板T6态时效制度,此时L和LT向抗拉强度分别为531 MPa和520.5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448.5 MPa和440.5 MPa,延伸率分别为15.5%和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薄板 T6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压缩对TC4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史先利 徐国峰 赵志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7-61,66,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分别以单次及多次压缩在变形温度900~1050℃,以不同的应变速率对TC4钛合金进行了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压缩变形时,流动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变形温度900、950℃观察到了...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分别以单次及多次压缩在变形温度900~1050℃,以不同的应变速率对TC4钛合金进行了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压缩变形时,流动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变形温度900、950℃观察到了明显的应力改变,这与900、950℃变形时发生魏氏组织转变相关。同时,当温度在900、950℃时,原始组织呈压扁与破碎状;当温度高于950℃时,大的变形量下易生成魏氏组织。多次压缩变形时,当变形温度为900℃时得到了片层组织形貌特征,而当变形温度高于950℃时生成了魏氏组织,这种微观形貌特征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为了改善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将变形温度尽量控制在900℃,以避免魏氏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热变形行为 片层组织 魏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补偿的Al-Zn-Mg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全应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春鹏 汤贞涛 +1 位作者 李辉 陈丽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158,共6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Zn-Mg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获得其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热变形曲线进行摩擦修正,并基于Arrhenius方程建立全应变本构模型,以预测热变形力学行为。结...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Zn-Mg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获得其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热变形曲线进行摩擦修正,并基于Arrhenius方程建立全应变本构模型,以预测热变形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热变形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及应变速率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位错运动主导的动态回复软化及材料内部晶粒动态再结晶主导的再结晶软化的启动,是抵消加工硬化的主要机制。所建立的全应变本构模型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3.75%,相关系数为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应变补偿 本构方程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硬化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仲维锋 庄利珍 +1 位作者 滕敦波 李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66,共5页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表征分析了预时效处理(PA)、自然时效(NA)和人工时效(AA)过程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的硬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预时效处理提高了T4P态的初...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表征分析了预时效处理(PA)、自然时效(NA)和人工时效(AA)过程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的硬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预时效处理提高了T4P态的初期硬度,却明显弱化了NA硬化效应,T4态NA硬化值34HV,而T4P态只有25HV。180℃AA过程,显微硬度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硬化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20~60min之间硬化速率较高(Ⅰ);60~480min之间硬化速率较低(Ⅱ),在480min达到峰值硬度127HV;随后呈现降低的趋势(Ⅲ)。T4P态NA后,晶内为与基体共格的GP区;AA处理后,晶内主要为与基体半共格的亚稳η″析出相,晶界处存在长度15~40nm的不连续析出物和宽度45nm左右的PFZ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时效处理 硬化行为 析出强化相 PFZ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