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应变速率范围内7085铝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和本构模型研究
1
作者 滕敦波 孙巧妍 +2 位作者 胡晓青 贾大伟 徐志远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194,共9页
对7085铝合金进行了预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测试了在0.001~500 s^(-1)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静态和动态力学变形行为。基于应力-应变曲线数据构建了动态JC和ZA物理模型,并对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预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 对7085铝合金进行了预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测试了在0.001~500 s^(-1)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静态和动态力学变形行为。基于应力-应变曲线数据构建了动态JC和ZA物理模型,并对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预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后,与α-Al基体呈半共格关系的η′相是实现7085铝合金强化的关键;在0.001~0.1 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力学变化行为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在0.1~500 s^(-1)的动态加载范围内,力学变化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抗拉强度由320 MPa提升到355 MPa;构建的动态ZA物理模型,力学数据的计算R值和e_(AARE)值均高于动态JC数学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85铝合金 应变速率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5C一体式管柱节叉精密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2
作者 徐潇 吴鹏飞 +5 位作者 刘鹏 刘钊 王新云 龚攀 王永晓 王欣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挤孔→挤节叉→去除连皮→缩管(挤花键)的S25C一体式管柱节叉精密挤压成形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成形参数如挤压速度和摩擦因数等进行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S25C一体式管柱节叉在冷挤压中成形压力高,模具磨... 提出了一种挤孔→挤节叉→去除连皮→缩管(挤花键)的S25C一体式管柱节叉精密挤压成形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成形参数如挤压速度和摩擦因数等进行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S25C一体式管柱节叉在冷挤压中成形压力高,模具磨损大且凹模角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导致深孔挤压冲头易折断、弯曲和凹模易产生磨损、横向断裂、寿命低等问题。采用HAP10粉末高速钢预应力组合式凹模结构和D3硬质合金挤压冲头进行挤压实验,显著降低了挤压冲头和凹模断裂问题的出现频率,并在模具表面进行渗氮和PVD镀膜表面改性处理,提高模具耐磨性。最终该挤压工艺配合所设计的高强度、高精密模具能够顺利完成一体式管柱节叉的精密冷挤压成形,精度等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冷挤压模具寿命,有效提升了零件质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管柱节叉 冷挤压 硬质合金 表面改性处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900钢的成形性及预应变对烘烤硬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滕敦波 张德军 +1 位作者 贾大伟 徐志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196,共7页
对汽车结构件用DP900钢的成形极限图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利用内耗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预应变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DP900钢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604 MPa,抗拉强度935 MPa,均... 对汽车结构件用DP900钢的成形极限图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利用内耗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预应变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DP900钢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604 MPa,抗拉强度935 MPa,均匀伸长率达到14%,断后伸长率为19%。冲压成形过程中,成形极限FLD0为0.245,基于Hollomon方程建立的成形极限数学模型的预测误差在0.2%~13.5%,平均误差为5.87%。预应变量的大小对BH值有显著的影响。随预应变增大,BH值先升高后降低,预应变为7%时达到最高值45 MPa。内耗峰值变化趋势与BH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性 烘烤硬化 微观组织 预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改进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玮 潘新龙 +1 位作者 林雪原 张日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0-565,共6页
针对系统噪声及测量噪声统计量不准确的组合导航系统线性高斯状态模型,提出一种组合导航系统的改进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算法(modified variational Bayesian adaptive filter,MVBAKF)。首先,选择Wishart分布作为已知均值的高斯分布协... 针对系统噪声及测量噪声统计量不准确的组合导航系统线性高斯状态模型,提出一种组合导航系统的改进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算法(modified variational Bayesian adaptive filter,MVBAKF)。首先,选择Wishart分布作为已知均值的高斯分布协方差矩阵的共轭先验,并给出测量噪声方差、状态向量及其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然后,利用变分贝叶斯方法给出测量噪声方差及状态向量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具有迭代性质的MVBAKF算法;最后,进行基于MVBAKF算法的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VBAKF算法,MVBAKF算法可较准确地估计测量噪声方差,有效克服系统噪声统计量不准确对滤波精度的影响,进而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变分贝叶斯估计 逆Wishart分布 时变噪声方差矩阵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980钢的组织性能调控与动态本构模型
5
作者 汪洪波 孙巧妍 +3 位作者 贾大伟 周键 周书杰 钟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4,共7页
设计了一种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研究了贝氏体等温温度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针对最优工艺,研究了10^(-4)~10^(3)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构建并修正了动态本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贝氏体等温温度为380℃时,实... 设计了一种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研究了贝氏体等温温度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针对最优工艺,研究了10^(-4)~10^(3)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构建并修正了动态本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贝氏体等温温度为380℃时,实验钢具有最优的静态力学性能(应变速率10^(-3)s^(-1)),屈服强度达到705 MPa,抗拉强度达到1005 MPa,伸长率为16%,强塑积达到了1.6 GPa·%。应变速率的变化对实验钢的硬化行为和TRIP效应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当应变速率达到10^(3) s^(-1)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815和1145 MPa,分别提高了12.4%和13.9%。经A4系数修正后的动态本构数学模型表明,R值和eAARE的平均值分别达到0.9895和27.5%,具有较精确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微观组织 性能调控 动态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9高镁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经涛 孙宁 +7 位作者 余浪 李星辉 郭丰佳 张佼 韩延峰 曾凡清 杜敏 王成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97,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镁5059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不同热压缩条件下5059铝合金的组织进行表征,研究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形态、第二相含量、...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镁5059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不同热压缩条件下5059铝合金的组织进行表征,研究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形态、第二相含量、位错分布、织构类型以及动态再结晶演变等规律。结果表明,热压变形后,5059铝合金低温变形下呈连续网格状分布的粗大相随热压缩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断续分布,且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大晶粒之间的细小亚晶粒数量逐渐减少,部分笔直的晶界发生弯曲并向锯齿状转变,晶粒由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转变;同时组织内位错缠结程度减轻,位错密度下降,组织再结晶程度不断变大。5059铝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主要存在Goss织构、R织构、P织构及Brass织构、S织构,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织构由形变织构向再结晶织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9铝合金 热压缩 组织演变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75铝合金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永红 陈彦龙 +1 位作者 朱鑫 郭丰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2,共7页
通过采用热模拟机对7175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8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动态材料模型及Prasad理论建立了7175铝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热... 通过采用热模拟机对7175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8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动态材料模型及Prasad理论建立了7175铝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热加工图。结果表明,7175铝合金属于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并且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都对7175铝合金的流变应力有一定的影响,即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通过计算获得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143.306 kJ·mol^(-1),潜在的危险加工区域主要位于高应变速率区,最佳的热加工区域处于高温低应变速率区,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为450~480℃、0.01~0.17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75铝合金 等温热压缩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加工率对5182-O铝合金汽车板性能和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涛 孟双 +4 位作者 徐志远 杨立民 迟蕊 刘明诏 徐扬帆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1,共8页
目的研究冷轧变形量对5182铝合金汽车板力学性能、塑性应变比、金相及织构的影响,系统解释5182铝合金汽车板的强化机理和成形性变化机理。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不同冷轧加工率下5182-O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目的研究冷轧变形量对5182铝合金汽车板力学性能、塑性应变比、金相及织构的影响,系统解释5182铝合金汽车板的强化机理和成形性变化机理。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不同冷轧加工率下5182-O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变化规律。结果50%和75%冷轧加工率的样品强度无明显差异,25%冷轧加工率的样品偏低约3 MPa。塑性应变比加权平均值rm随冷轧加工率的增大而减小,几乎呈线性关系,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Δr则先减小后增大,延伸率和应变硬化指数则无明显差异。当冷轧加工率从25%增至50%时,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了约24%,当冷轧加工率从50%增至75%时,平均晶粒尺寸仅减小了1~2μm。不同冷轧加工率下的5182铝合金连退再结晶后均表现出较弱的织构强度,Cube织构未占主导地位,仍保留了较多的轧制织构。S、Copper和Brass织构的体积分数随冷轧加工率的增大而有所减小,Goss和Q织构的占比有所增大,Cube织构的占比则变化不大。结论冷轧加工率影响了5182-O铝合金汽车板连退后的晶粒尺寸,进而改变了强度。晶粒尺寸和屈服强度的关系符合经典Hall-Petch以及新Hall-Petch关系式。受不同再结晶形核机制竞争关系的影响,轧制织构随冷轧加工率的增大而稍有减少,导致45°方向的塑性应变比和rm逐渐减小,Δr则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82铝合金 冷轧 强度 塑性应变比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削法测试金属板材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
9
作者 王玉玲 王俊 +3 位作者 程志远 宋文城 郭新汝 钟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根据材料力学中矩形截面梁的挠度变形方程,推导了一种新的层削法测试矩形截面长条试样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用此公式计算了厚度为165 mm的7050-T7451铝合金轧制板材的残余应力,将该公式计算的残余应力与现有标准公式计算的残余应力进行... 根据材料力学中矩形截面梁的挠度变形方程,推导了一种新的层削法测试矩形截面长条试样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用此公式计算了厚度为165 mm的7050-T7451铝合金轧制板材的残余应力,将该公式计算的残余应力与现有标准公式计算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铣削层数不超过9时,采用该公式计算的残余应力与现有标准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6%,说明该公式准确,可以用于计算金属板材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削法 残余应力 计算公式 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6082铝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10
作者 刘胜胆 陈小连 +2 位作者 张端正 邓运来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2-588,共7页
研究固溶温度(480~580℃)对6082铝合金挤压板材的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扫描透射电镜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520~540℃时达到最高值;而伸... 研究固溶温度(480~580℃)对6082铝合金挤压板材的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扫描透射电镜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520~540℃时达到最高值;而伸长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晶间腐蚀的最大深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残留结晶相的数量逐渐减少,时效后获得的β″沉淀强化相的尺寸更小、密度更高,晶界无沉淀析出区更窄,强度和伸长率更高;但温度过高时,再结晶严重,晶粒粗大,挤压效应消失,强度下降。固溶温度影响再结晶和亚晶粒大小以及晶界第二相析出状态和无沉淀析出带宽度,进而改变晶间腐蚀扩展路径及最大腐蚀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固溶处理 力学性能 晶间腐蚀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715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贞凤 史春丽 +2 位作者 李辉 孙杰 尹登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1-203,211,共4页
利用OM和SEM观察了7150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单级和双级固溶制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85℃/50 min+120℃/24 h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 利用OM和SEM观察了7150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单级和双级固溶制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85℃/50 min+120℃/24 h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622、574 MPa、16%;经470℃/30 min+490℃/20 min双级固溶处理的粗大第二相回溶效果比485℃/50 min单级固溶处理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固溶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分时间对Q&P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辉 米振莉 +1 位作者 张华 赵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86,93,共5页
设计了一种中碳中锰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计算分析了其相变过程,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实验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 设计了一种中碳中锰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计算分析了其相变过程,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实验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一步分析了拉伸断裂前后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实验钢微观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残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主要存在于马氏体板条之间和原始奥氏体晶界处;随配分时间延长,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呈现升高趋势;试样拉断后,断口处残留奥氏体含量在3.5%~4.5%之间,明显低于拉伸前的含量(6.94%~10.78%),说明大部分残留奥氏体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TRIP效应,提高了实验钢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工艺 微观组织 残留奥氏体 配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85航空铝合金热加工过程的本构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岩 丛大鹏 +1 位作者 于春鹏 陈丽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5-231,共7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8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表征了不同热加工制度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稳态流变特征。变形过程中应力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效应越明显。...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7A8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表征了不同热加工制度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稳态流变特征。变形过程中应力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效应越明显。350℃热变形温度下,7A85铝合金基体同时存在高位错密度晶粒和再结晶晶粒。晶界弓出形核是7A8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有效机制,位错密度梯度形成的能量差是晶界迁移的驱动力。7A85铝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过程为热激活过程,激活能达到153.88 kJ·mol^-1。Z参数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可较好的描述铝合金的热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时效处理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辉 李铸铁 +3 位作者 张涛 史春丽 祝贞凤 尹登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不同时效制度下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为12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且初期升高... 对不同时效制度下705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为12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且初期升高速率极快,后续变得平缓,40 h后达到峰值强度;时效温度为160℃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首先急剧升高,10 h后达到峰值强度,随后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人工时效初期,首先生成与基体完全共格的原子团簇及GP区,随后晶内出现过渡η'相,直至演变为过时效状态下的平衡η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组织 人工时效 力学性能 亚稳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加工图的7A55合金热变形控制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秋道 朱海琴 李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6,共5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7A55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高温流变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观测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7A5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动态软化...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7A55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高温流变行为,构建了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观测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7A5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具有动态软化趋势,应变速率敏感性高。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峰值应力和应变均提高;随变形温度的提高,峰值应力和应变均减小。在400~450℃温度区间,应变速率在0.01 s-1左右时,功率耗散效率均在35%以上,具有最优的热加工性。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易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较低温度和较高的应变速率缩短了变形时间,限制了位错的运动,抑制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5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差自适应UKF算法及其在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晓梅 潘新龙 +1 位作者 朱璐瑛 韩有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160,共8页
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标准UKF算法缺乏对量测噪声方差及系统状态异常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进而影响了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差自适应UKF算法。首先,该算法引入变分贝叶斯估计原理以实时估计量测噪声方差... 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标准UKF算法缺乏对量测噪声方差及系统状态异常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进而影响了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差自适应UKF算法。首先,该算法引入变分贝叶斯估计原理以实时估计量测噪声方差;然后,基于滤波器预测残差,构建了自适应因子以降低系统状态异常时对导航解的影响;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当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发生变化时,相对于标准UKF算法及抗差UKF算法,在整个仿真时段内,本文算法可提高位置精度分别为51.2%及9.3%,同时可以降低系统模型异常扰动和滤波器初值偏差对导航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及抗差性,可提升复杂环境下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贝叶斯 自适应因子 抗差自适应UKF 组合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Cr对713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房洪杰 刘慧 +1 位作者 尹红霞 孙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7,共4页
在原有7136铝合金基础上添加微量过渡族元素Cr,采用铸造冶金法制备了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以及拉伸性能和硬度测试,研究了Cr对713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能细化铸态组织,抑制合金的... 在原有7136铝合金基础上添加微量过渡族元素Cr,采用铸造冶金法制备了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以及拉伸性能和硬度测试,研究了Cr对713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能细化铸态组织,抑制合金的再结晶,使合金元素分布更加均匀。该合金最大抗拉强度略有提高,塑性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36铝合金 铸态组织 过渡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用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辉 张华 +1 位作者 张涛 尹登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5,294,共5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22铝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观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当形变量为60%时,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中存在局部较高的功率耗散区(加工温度为440...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22铝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观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当形变量为60%时,6022铝合金热加工图中存在局部较高的功率耗散区(加工温度为440~550oC、应变速率为0.01~1s^-1时),达30%以上,为实验材料的最佳热加工区,在该区域热变形后,材料晶粒细小;热加工图中存在3个失稳区,加工温度为300~390℃,应变速率为0.01-0.02S^-1;加工温度为300~340℃,应变速率为0.4~10s^-1;加工温度为470~500℃,应变速率为0.6-10s^-1。实际热加工过程中应避开此区域,防止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22铝合金 热加工图 组织演变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用新型Al-Zn-Mg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世永 李民 +1 位作者 吕正风 房洪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1-16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用Al-Zn-Mg中强铝合金,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Zn-Mg铝合金热变形过程呈现正...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用Al-Zn-Mg中强铝合金,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Zn-Mg铝合金热变形过程呈现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建立的以Z参数表示的Arrhenius本构方程所预测的峰值应力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为8.4%,线性相关系数为0.987,说明拟合情况良好;根据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发现流变失稳区及功率耗散低谷区均集中在高温高应变速率区和低温低应变速率区,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均逐渐缩小,最佳热变形工艺参数范围为350~500℃,0.01~0.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铝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覆盖件用钢/铝组织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辉 张华 +2 位作者 王文武 祝贞凤 江海涛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分别对车身覆盖件用IF钢、DP 590钢和6016铝合金进行了研究,采用Jmat-Pro热力学软件计算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相演变规律,测试了力学性能和成形极限曲线,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IF钢与6016铝合金的屈服强度相当,DP ... 分别对车身覆盖件用IF钢、DP 590钢和6016铝合金进行了研究,采用Jmat-Pro热力学软件计算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相演变规律,测试了力学性能和成形极限曲线,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IF钢与6016铝合金的屈服强度相当,DP 590强度明显高于IF钢和6016铝合金;三种材料的n值在同一水平,IF钢的r值远超DP 590钢和铝合金;双向拉伸应变状态,DP 590成形性略高于IF钢,并且随应变量的增大,二者之间的差距也呈现增加的趋势,6016铝合金的成形能力基本为IF钢和DP 590钢的二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力学性能 成形极限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