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共创视角下数智技术赋能葡萄酒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刘谦 张远记 渠继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6-292,共7页
数智技术已成为驱动文旅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为充分探讨葡萄酒产业及文旅融合机制与路径,该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服务主导逻辑(SDL)理论,构建数智技术驱动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的“体验-服务”双驱动模型,通过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案例研究... 数智技术已成为驱动文旅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为充分探讨葡萄酒产业及文旅融合机制与路径,该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服务主导逻辑(SDL)理论,构建数智技术驱动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的“体验-服务”双驱动模型,通过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案例研究,探索消费者体验重构与多元主体协作的实践路径。结果表明,通过消费者在感官沉浸、情感共鸣、认知深化与行为参与方面的体验重塑及规则共建、虚实融合、数据驱动及生态协同方面的数智技术驱动,实现葡萄酒文旅价值共创;数智驱动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的价值共创模型包含技术演进的阶段性特征、主体角色的动态转型与文化价值的螺旋增值三重维度,实现以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为主体的价值共创路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规则治理、场景重构、生态协同三条路径,可实现品牌文化增值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论为葡萄酒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葡萄酒文旅 价值共创 服务生态系统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变迁历程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昌振 赵欣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高质量上市公司是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健全高效的退市制度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而日臻完善,但仍存在退市率低、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等问题,... 高质量上市公司是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健全高效的退市制度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而日臻完善,但仍存在退市率低、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等问题,严重影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总结我国退市制度改革实践特征,深刻反思退市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障碍,进一步完善我国退市制度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以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质量 投资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守霞 王娜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121-121,共1页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应具备的条件,并从教学的内容、过程和评价3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市场营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期对营销类相关专业的...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应具备的条件,并从教学的内容、过程和评价3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市场营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期对营销类相关专业的教学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课程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流动研究综述
4
作者 王守霞 王业军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8期47-47,共1页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科技人才流动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笔者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分别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集聚效应3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以期发现科技人才流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流动 经济效益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5
作者 陈玉芳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160-161,共2页
针对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提出了几种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希望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产学研合作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检验
6
作者 张焱 张亚飞 《现代管理科学》 2025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可逐步缓解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扭转被技术裹挟的被动局面,有效破解“路径锁定”困境,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3年为观测期,选取中国2671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 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可逐步缓解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扭转被技术裹挟的被动局面,有效破解“路径锁定”困境,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3年为观测期,选取中国2671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够正向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相较于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能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佐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间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主动战、聚力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及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准确把握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合作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