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中间体——三氯吡啶醇钠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同涛 孙绪兵 +3 位作者 薛红伟 冯训娟 李少华 李振兴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氯吡啶醇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处理结果的各种要素。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废水初始pH=3~4,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10%的量为5g/L,反应时间为2h;芬顿氧化后出水直接进... 采用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氯吡啶醇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处理结果的各种要素。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废水初始pH=3~4,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10%的量为5g/L,反应时间为2h;芬顿氧化后出水直接进行臭氧氧化,臭氧氧化停留时间为80min。经过预处理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9.2%。处理后废水的5d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C)由0.06提高到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吡啶醇钠 废水 芬顿 臭氧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多威农药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春兵 高建民 +1 位作者 冯晓西 毛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1-433,共3页
采用酸化、氧化、铁炭微电解、兼氧-好氧生化技术处理灭多威农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酸化处理后可回收 H_2S 和 CH_3SH,经氧化处理后可去除废水的恶臭气味,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后 COD 总去除率平均为90.7%,废水可生化... 采用酸化、氧化、铁炭微电解、兼氧-好氧生化技术处理灭多威农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酸化处理后可回收 H_2S 和 CH_3SH,经氧化处理后可去除废水的恶臭气味,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后 COD 总去除率平均为90.7%,废水可生化性指标 BOD_5/COD 从0升至0.30以上;预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过兼氧+好氧生化处理,COD 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100 mg/L 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多威农药废水 酸化 氧化 铁炭微电解 生化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中间体2-氯烟酸的绿色合成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同涛 孙绪兵 +2 位作者 陈永平 杨明生 李振兴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10期26-29,共4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光气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丁基乙烯醚为原料合成了3-二甲氨基丙烯醛,再和氰基乙酸乙酯反应,合成2-氰基-5-二甲氨基-2,4-戊二烯酸乙酯,经过环合、水解,合成2-氯烟酸,总收率70. 8%。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生... 以N,N-二甲基甲酰胺、光气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丁基乙烯醚为原料合成了3-二甲氨基丙烯醛,再和氰基乙酸乙酯反应,合成2-氰基-5-二甲氨基-2,4-戊二烯酸乙酯,经过环合、水解,合成2-氯烟酸,总收率70. 8%。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烟酸 N N-二甲基甲酰胺 光气 丁基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涕灭威农药废水治理技术和应用
4
作者 陈春兵 宋东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50,共3页
根据涕灭威农药恶臭废水的特点,依据资源化治理的思路,对废水采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治理工艺路线如下:废水先通过盐酸酸化,可回收H2S、CH3SH,然后通过Cl2氧化和铁炭法进一步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最后进入生化... 根据涕灭威农药恶臭废水的特点,依据资源化治理的思路,对废水采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治理工艺路线如下:废水先通过盐酸酸化,可回收H2S、CH3SH,然后通过Cl2氧化和铁炭法进一步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最后进入生化处理设施。涕灭威农药废水经资源化治理和Cl2氧化、铁炭预处理后,小试和中试过程中,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与87.3%,BOD5/COD分别从0上升到0.38与0.31,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解决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存在的可生化性差的问题。生化出水COD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100mg/L以下。该工艺在华阳集团每天处理10t废水的中试铁炭预处理实验装置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涕灭威农药 预处理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山东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5
作者 陶明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1期32-32,37,共2页
关键词 2004年 山东 农作物病虫害 发生趋势 气象预报 病虫源基数 发生规律 作物长势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以来我国批准登记的果树新农药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勇 刘刚 《湖北植保》 2023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文解析了2020年以来我国批准在果树作物上登记的8种新农药的特点及用途,提出了督促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新农药、加快制定新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适时进行扩作登记等建议,为我国果树科学用药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树 新农药 扩作登记 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唑菌酰羟胺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及对烟叶和土壤的安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勇 秦言敏 +6 位作者 熊书斌 黄长权 冯佳 李义强 王杰 张超群 黄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为明确烟草赤星病菌对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水平以及该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安全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在云南、四川、贵州、福建、重庆等省市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分... 为明确烟草赤星病菌对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水平以及该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安全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在云南、四川、贵州、福建、重庆等省市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分析了其在烟叶上的残留降解,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其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共发生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氟唑菌酰羟胺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菌丝生长阶段最为敏感,对169株病株的EC50值为0.0064~0.1832 mg/L。氟唑菌酰羟胺2次施药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达到69.42%~88.09%,并增加了烟叶产量。另外,氟唑菌酰羟胺在鲜烟叶和干烟叶的降解半衰期范围为3.2~8.8 d。氟唑菌酰羟胺使用后土壤中链霉菌属、假单胞菌属、木霉菌属、拟青霉属等有益菌显著富集,且细菌和真菌共发生网络的复杂度增加。因此,氟唑菌酰羟胺可用于烟草赤星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唑菌酰羟胺 烟草赤星病 敏感基线 安全性评价 微生物共发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丽芳 王开运 +2 位作者 宋东升 孙绪兵 李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考察各因素对毒死蜱微乳液形成规律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直链醇碳链长度、毒死蜱溶液(油相)含量、油相中毒死蜱的含量、温度及水质对表面活性剂/直链醇/毒死蜱溶液/水体系拟三元相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为考察各因素对毒死蜱微乳液形成规律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直链醇碳链长度、毒死蜱溶液(油相)含量、油相中毒死蜱的含量、温度及水质对表面活性剂/直链醇/毒死蜱溶液/水体系拟三元相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可单独使用以形成微乳液或液晶,无需直链醇的作用;TX-10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农乳500#复配使用可提高乳化效果,两者最佳配比为1∶1(质量比);油相含量增加,微乳液区面积明显减小,乳状液区面积明显增大;油相中毒死蜱含量增加,微乳液区面积略有减小,液晶区面积明显增大;实验温度升高,水硬度增加,微乳液和液晶区面积都略有减小,但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毒死蜱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杀虫剂夜蛾必杀对甜菜夜蛾等4种害虫的药效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兴印 王开运 +2 位作者 仪美芹 于万震 柳宏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高效、低毒新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5%夜蛾必杀乳油和菊酯伴侣(强力渗透剂)配套使用对甜菜夜蛾具有十分明显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还表明,该药剂对菜青虫。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夜蛾必杀 渗透剂 害虫 药效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薛维家 戴永军 孔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0年第4期11-11,14,共2页
本文叙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 +水作流动相测定戊唑醇的含量。该方法标准偏差为0.3807,变异系数0.51%,平均回收率99.78%,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0.9998。
关键词 戊唑醇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之行 孙绪兵 梁孝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原理、合成方法及达到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杀菌剂 戊唑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沸脱水法干燥灭多威肟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之行 夏兴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5-56,共2页
介绍采用共沸脱水原理进行灭多威肟干燥的新方法。将30.0g湿品灭多威肟,100.0ml二氯乙烷加入到旋转蒸发器中,减压将溶剂蒸出,得到干燥的灭多威肟产品,水分<0.3%,干燥损失<0.3%。
关键词 灭多威肟 干燥 共沸脱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锡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维家 梁孝生 孔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3期17-17,23,共2页
本文叙述了采用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 ,以乙腈 +甲醇 +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作流动相测定三唑锡的含量。该方法标准偏差为0.3519,变异系数0.39% ,平均回收率99.75% ,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其相关系数为0.9997。
关键词 三唑锡 离子交换色谱分析 杀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草通防除花生田杂草应用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孝生 高忠文 +1 位作者 孔斌 王军妮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田间试验表明菜草通33 %乳油对花生田杂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150~250mL/667m2用药后45d对杂草株防效95 %以上 ,鲜重防效96
关键词 菜草通 花生田杂草 除草剂 药效试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嗪酮合成的清洁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同涛 孙绪兵 +4 位作者 李和娟 杨明生 陈永平 裴利娟 李振兴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0期29-34,共6页
以N-甲基苯胺、光气为原料酰化合成N-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再和氯气反应,氯化合成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它与丁丙硫脲缩合生成噻嗪酮,含量98%以上,以N-甲基苯胺计,总收率78.6%。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清洁,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以N-甲基苯胺、光气为原料酰化合成N-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再和氯气反应,氯化合成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它与丁丙硫脲缩合生成噻嗪酮,含量98%以上,以N-甲基苯胺计,总收率78.6%。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清洁,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酮 N-甲基苯胺 光气 丁丙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乙·氰悬乳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新华 高忠文 +1 位作者 孔斌 王金信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0年第5期26-27,31,共3页
田间试验表明40 %乙·氰悬乳剂对玉米田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最佳用量175~200mL/mu,药后45d防效在90 %以上 ,鲜重防效达93 %以上。
关键词 乙·氰悬乳剂 玉米田杂苗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毒死蜱颗粒剂配方及小试工艺探索
17
作者 宋文勇 张现红 +2 位作者 孔斌 郑国动 李振兴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0期29-34,共6页
通过试验筛选出15%毒死蜱颗粒剂的优选配方及小试工艺。采用浸渍法工艺,分别探索天然载体和人工挤压造粒载体,制备高含量的缓释型颗粒剂产品的优选配方及小试工艺条件。产品质量稳定合格,颗粒流动性好,热贮(54±2℃,14d)分解率≤5%... 通过试验筛选出15%毒死蜱颗粒剂的优选配方及小试工艺。采用浸渍法工艺,分别探索天然载体和人工挤压造粒载体,制备高含量的缓释型颗粒剂产品的优选配方及小试工艺条件。产品质量稳定合格,颗粒流动性好,热贮(54±2℃,14d)分解率≤5%,破碎率≤10%,配方对载体材料的适应性良好,可满足不同生产成本及缓释用途的用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高含量 颗粒剂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酸乙酯尾气综合利用的研究
18
作者 李祥 孔斌 刘自友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10期24-26,共3页
氯甲酸乙酯生产过程中,光气过量约5%~20%,使用氯甲酸乙酯和乙醇混合物吸收尾气,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氯甲酸乙酯与乙醇配比、反应时间,吸收尾气制得的氯甲酸乙酯含量在98%以上.
关键词 氯甲酸乙酯 尾气利用 反应温度 物料配比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丁硫克百威+1%阿维菌素颗粒剂防治玉米苗期虫害药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丽 黄晓伟 +2 位作者 刘刚 胡卫东 吕爱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95-95,97,共2页
在夏玉米播种时,同步施用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7.5%丁硫克百威+1%阿维菌素颗粒剂,考查其对玉米苗期蚜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7.5%丁硫克百威+1%阿维菌素颗粒剂,对玉米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不及... 在夏玉米播种时,同步施用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7.5%丁硫克百威+1%阿维菌素颗粒剂,考查其对玉米苗期蚜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7.5%丁硫克百威+1%阿维菌素颗粒剂,对玉米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不及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与对照药剂1%阿维菌素颗粒剂无显著差异;对玉米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推荐用量为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丁硫克百威 1%阿维菌素颗粒剂 玉米 蚜虫 地下害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蛾必杀药效试验
20
作者 于心法 赵振海 《落叶果树》 1998年第4期11-11,共1页
危害樱桃的一种夜蛾其幼虫的特征与棉铃虫相似,表皮厚而且光滑,药液不易浸入虫体,用有机磷农药和一般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而选用最近研制的5%夜蛾必杀乳油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泰安市郊区满庄镇... 危害樱桃的一种夜蛾其幼虫的特征与棉铃虫相似,表皮厚而且光滑,药液不易浸入虫体,用有机磷农药和一般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而选用最近研制的5%夜蛾必杀乳油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泰安市郊区满庄镇泉河村于心法的幼龄樱桃园内,该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夜蛾 夜蛾必杀乳油 经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