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魏文光 黄鹏 +3 位作者 陈梓康 万兵 缪艳芬 刘鸿斌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180,共7页
本课题探讨了造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概念,构建出升级能力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以华泰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华泰集团2019—2022年的相关数... 本课题探讨了造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概念,构建出升级能力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以华泰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华泰集团2019—2022年的相关数据结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估(综合评分依次为0.254、0.359、0.560、0.745),显示出华泰集团的转型升级能力逐年提升,尤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生产过程数据打通和远程协同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产业 转型升级 评价模型 自动化与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深度学习的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金咏 王新元 +6 位作者 魏文光 张凤山 黄鹏 周景蓬 万兵 牛国强 刘鸿斌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器,建立KPCA-Bagging-LSTM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KPCA-Bagging-LSTM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0.76,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3.55 mg/L和4.01%,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和更高的精度。本研究通过特征降维和集成学习提升了KPCA-Bagging-LSTM模型的性能,为造纸废水COD等出水指标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过程处理 数据降维 长短期记忆网络 集成学习 软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质素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
3
作者 吕焱 韩善明 +2 位作者 李炯炯 梁芳敏 房桂干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催化氧化还原方法,制备了富含邻醌和邻酚的木质素/铜离子纳米颗粒(LNP/Cu)。将碱木质素和LNP/Cu用于纸张增强改性,以热压替代室温干燥制得增强纸,考察了添加剂和干燥方法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催化氧化还原方法,制备了富含邻醌和邻酚的木质素/铜离子纳米颗粒(LNP/Cu)。将碱木质素和LNP/Cu用于纸张增强改性,以热压替代室温干燥制得增强纸,考察了添加剂和干燥方法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的LNP/Cu呈球形,直径约300 nm,可在纸张中均匀分布,且对纸张的增强效果优于碱木质素。热压干燥可以增强木质素和纤维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于无添加剂、室温干燥制得纸张,LNP/Cu作添加剂并结合热压干燥(120℃、0.14 MPa、10 min)制得增强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增加27.5%、51.0%和9.6%,透气度降低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铜离子纳米颗粒 改性木质素 纸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塑和禁止固废进口政策下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的供应策略 被引量:34
4
作者 房桂干 沈葵忠 +1 位作者 李晓亮 史君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共7页
废纸是目前我国造纸工业主要的纤维供应来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占比为56.6%。禁止固废进口政策的实施导致近3000万t纤维供应缺口;"限塑令"将为造纸工业新增约850万t代塑纸和纸板消费需求,预测2025年中国造纸工业纸和纸板消费... 废纸是目前我国造纸工业主要的纤维供应来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占比为56.6%。禁止固废进口政策的实施导致近3000万t纤维供应缺口;"限塑令"将为造纸工业新增约850万t代塑纸和纸板消费需求,预测2025年中国造纸工业纸和纸板消费需求约1.2亿~1.3亿t。限塑和禁止固废进口两方面因素叠加扩大了造纸工业纤维供缺口。目前国内废纸供应已达极限,行业纤维原料进口量也达历史高点,过多依赖木浆、木片进口或过多寄希望于增加国内废纸供应,来解决纤维原料供需矛盾,既不现实也不可行。通过完善自主控制的纤维原料供应链,可大幅削减纤维原料使用成本,才是应对造纸工业纤维原料供应风险的最佳策略。采取加大林浆纸一体化力度、增加国内纸浆材供给,积极发展高得率制浆特别是非木材原料高得率浆,以及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建立国内外原料供应双布局优势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纤维原料供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原料 废纸 限塑 禁止固废进口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型和工业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木片材性预测建模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龙 吕娜娜 +3 位作者 吴珽 邓拥军 沈葵忠 房桂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工业型光谱仪和实验型光谱仪建立近红外模型用于快速预测木片材性的可行性,分析对比不同光谱仪的建模效果。针对不同材性指标分析特点,通过光谱信号校正和特征波长筛选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性能,建立适宜的建模方法。结果表... 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工业型光谱仪和实验型光谱仪建立近红外模型用于快速预测木片材性的可行性,分析对比不同光谱仪的建模效果。针对不同材性指标分析特点,通过光谱信号校正和特征波长筛选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性能,建立适宜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工业型光谱仪建立的近红外模型对木片水分、基本密度、纤维形态等物理性能指标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而化学组分含量的预测精度与实验型光谱仪无显著差异。工业型光谱仪木片理化材性近红外模型适用于制浆原料品质评价和工业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木片 材性分析 制浆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企业智能仓储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魏文光 黄鹏 +1 位作者 王胜丹 陈克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探究造纸企业智能化发展新模式,是助推其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本课题分析了造纸企业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条形码系统技术实现造纸企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通过构建智能仓储...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探究造纸企业智能化发展新模式,是助推其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本课题分析了造纸企业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条形码系统技术实现造纸企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通过构建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升级改造。进一步介绍了构建智能仓储系统技术方案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机制,结合应用实践,分析了该智能仓储系统的运行成效。核算结果表明,智能仓储系统运行1年后,公司的财务成本约降低6200万元,精准订单量提高20%,交付时间缩短30%,物资出入库效率提高10%,客户投诉率减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企业 智能化 智能制造 智能仓储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焦婷 朱北平 +5 位作者 焦健 苏晨 田庆文 房桂干 张凤山 邓拥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探讨了目前被当作废弃物的桉木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PR)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探究了预浸渍条件(NaOH用量、温度和浆浓)对制得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NaOH用量下制得PR的化学结构差异,建立了PR的组... 本研究探讨了目前被当作废弃物的桉木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PR)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探究了预浸渍条件(NaOH用量、温度和浆浓)对制得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NaOH用量下制得PR的化学结构差异,建立了PR的组分结构与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并以热稳定性、高温处理后抗氧化性和细胞毒性为评价指标,评估了PR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NaOH用量是影响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主要因素,NaOH用量越少,PR得率越低、抗氧化性越强。NaOH用量为0时,制得PR(R0)的抗氧化性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63%。同时,R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00℃下高温处理1 h后仍能保持初始抗氧化水平的84%,并且在100μg/mL浓度下对HepG2细胞无细胞毒性,满足食品领域应用的基本要求。醌式共轭结构是PR具有强抗氧化性的主要原因,NaOH用量过大(30 kg/t)时,制得PR中醌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其抗氧化性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预浸渍溶出物 抗氧化性 细胞毒性 食品应用 U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技术在湿度传感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王宇恬 高静 +4 位作者 鲁欣慧 龙正平 杨聪颖 李洁 张凤山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和智能设备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湿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印刷材料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性能更加优越的湿度传感器通过先进的印刷电子技术被制造出来。这些传感器不仅具有高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和智能设备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湿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印刷材料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性能更加优越的湿度传感器通过先进的印刷电子技术被制造出来。这些传感器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还能在极小的尺寸上实现高精度的湿度检测。本文综述了制造湿度传感器常用的印刷技术演变历程,并结合不同技术对材料性能参数的要求,探讨了基于印刷技术(包括传统印刷、无版印刷、3D打印等)制备湿度传感器的多种方法、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同时总结了印刷电子技术在湿度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印刷 无版印刷 3D打印 湿度传感器 印刷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通量筛选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定向进化
9
作者 赵添龙 刘展志 +2 位作者 张凤山 吴敬 宿玲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定向进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改造策略,其筛选方法是限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构建并优化D-阿洛酮糖特异型生物传感器,结合微孔板筛选,对来自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AEase(Cc DAEase)突变体文库进行超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比活提高14.6%的优势突变体H209Q,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7.5,并进一步解析了该突变体的构效关系。该研究证明了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定向进化筛选工具,为进一步优化DAEase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性,亦为D-阿洛酮糖的工业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 超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厚悦 刘燕韶 许修祯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39,共5页
本文介绍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的工艺原理。通过与传统Fenton氧化工艺的对比,分析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化学品消耗、减少污泥产生量方面的优势。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应用于制浆造纸生物处理后废水的深度... 本文介绍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的工艺原理。通过与传统Fenton氧化工艺的对比,分析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化学品消耗、减少污泥产生量方面的优势。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应用于制浆造纸生物处理后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很好,对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流化床 氧化 废水 制浆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纤维纸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长红 龙柱 +3 位作者 张凤山 周景蓬 王仕华 王发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0,共4页
利用湿法成型技术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纸,并对制备的纸的形貌、热稳定性、强度性能、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UHMWPE纤维纸的孔径分布均匀,94%以上在22-26μm之间;结晶区比例比原纤维大,熔点、热分解... 利用湿法成型技术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纸,并对制备的纸的形貌、热稳定性、强度性能、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UHMWPE纤维纸的孔径分布均匀,94%以上在22-26μm之间;结晶区比例比原纤维大,熔点、热分解温度比原纤维高,热稳定性更好;强度性能比现有的多种高性能纤维纸的强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纤维 特种纸 湿法抄造 强度性能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烧粉煤灰陶粒的制备及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士兵 李猛 王友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89,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激发剂(生石灰与石膏按1∶1混合)、轻质材料、有机高分子成孔剂等因素和工艺条件对制备免烧粉煤灰陶粒比表面积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免烧粉煤灰陶粒的最佳原料配比为:粉...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激发剂(生石灰与石膏按1∶1混合)、轻质材料、有机高分子成孔剂等因素和工艺条件对制备免烧粉煤灰陶粒比表面积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免烧粉煤灰陶粒的最佳原料配比为:粉煤灰71%,水泥10%,激发剂为10%,轻质材料7%,有机高分子成孔剂2%;最佳制备时间为8 h。自制免烧粉煤灰陶粒的性能指标为:比表面积12. 94 m^2/g,堆积密度0. 71 g/cm^3,吸水率19. 5%,筒压强度4. 01 MPa。采用自制免烧粉煤灰陶粒与活性炭颗粒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对比实验发现,自制免烧粉煤灰陶粒的生物性能与活性炭颗粒相近,但成本仅为活性炭颗粒的1/7,将自制免烧粉煤灰陶粒用于山东华泰纸业股份公司的废水处理,每年可节约费用1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陶粒 比表面积 有机高分子成孔剂 活性炭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面涂涂料配方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凤山 杨路明 +4 位作者 张金芝 张彩虹 曹春昱 刘忠 查瑞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7,共5页
通过在面涂涂料中采用小粒径丁苯胶乳,探讨了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GCC)面涂涂料配方与车间含高岭土涂料配方对涂料性能及铜版纸物理性能与印刷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全GCC面涂涂料配方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维持了涂料较低的高剪切黏... 通过在面涂涂料中采用小粒径丁苯胶乳,探讨了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GCC)面涂涂料配方与车间含高岭土涂料配方对涂料性能及铜版纸物理性能与印刷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全GCC面涂涂料配方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维持了涂料较低的高剪切黏度,使铜版纸获得了理想的光泽度和印刷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版纸 研磨碳酸钙 面涂涂料 流变性 印刷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弱碱性脱墨生产试验
14
作者 隋金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在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t新闻纸制浆造纸系统中,对弱碱性脱墨剂及脱墨工艺进行了生产中试。结果表明,与碱性脱墨相比,采用弱碱性脱墨工艺可在满足白度要求的基础上,降低脱墨成本和废水污染负荷。
关键词 弱碱性脱墨 旧报纸 新闻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回用过程中水性油墨杂质再吸附与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芸 张红杰 +3 位作者 钱学君 程洪顺 张凤山 李晓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6,共8页
介绍了水性油墨的组成及性质,总结了水性油墨杂质的再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其与纤维分离的因素,分析了导致水性油墨印刷废纸再制浆后白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同时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抑制水性油墨杂质再吸附和分离的途径,并就目前开展的针对水性... 介绍了水性油墨的组成及性质,总结了水性油墨杂质的再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其与纤维分离的因素,分析了导致水性油墨印刷废纸再制浆后白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同时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抑制水性油墨杂质再吸附和分离的途径,并就目前开展的针对水性油墨印刷品再制浆过程中水性油墨杂质高效分离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连接料 再吸附 电荷特性 空间位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高介孔率废纸脱墨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玉镯 吉兴香 +3 位作者 田中建 马浩 张凤山 房桂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共9页
本研究以废纸脱墨污泥(DPS)为原料,采用热水和盐酸酸洗两次脱灰、KOH活化、球磨辅助,制备了具有薄层结构且富含介孔的脱墨污泥基活性炭(DPS-AC)。结果表明,DPS-AC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预处理和酸洗处理两次脱灰,KOH溶液浓度6.5 mol... 本研究以废纸脱墨污泥(DPS)为原料,采用热水和盐酸酸洗两次脱灰、KOH活化、球磨辅助,制备了具有薄层结构且富含介孔的脱墨污泥基活性炭(DPS-AC)。结果表明,DPS-AC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预处理和酸洗处理两次脱灰,KOH溶液浓度6.5 mol/L,固液比1∶2,炭化温度750℃,炭化时间90 min,250 r/min间歇式球磨18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DPS-AC碘吸附量达657.50 mg/g,亚甲基蓝吸附量达230.69 mg/g,比表面积达595.138 m^(2)/g,总孔容达0.646 cm^(3)/g,平均孔径4.339 nm,介孔结构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污泥 KOH 脱灰 球磨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改善OCC造纸强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樱珈 马邕文 +4 位作者 王祥槐 许超峰 张凤山 许银川 万金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5,共9页
研究了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造纸强度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OCC抄造纸张的强度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3.5 U/g,漆酶... 研究了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造纸强度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OCC抄造纸张的强度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3.5 U/g,漆酶用量12.2 U/g,果胶酶处理时间62 min、漆酶处理时间160 min。与未处理的空白纸张相比,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处理的OCC再造纸张的C1相对含量降低26.2%,C2相对含量增加15.0%,C3相对含量增加11.2%,O/C增加27.9%;抄造纸张的抗张强度提高24.7%,耐破度提高33.7%,撕裂度提高25.5%,环压强度提高31.1%。果胶酶协同漆酶/谷氨酸体系预处理可以降解木素,产生更多的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漆酶/谷氨酸体系 强度性能 O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过程成纸质量的单变量统计过程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咏 张凤山 刘鸿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6,共8页
研究了休哈特控制图及其改进方法指数加权滑动均值(EWMA)控制图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收集了国内某造纸工厂2020年9月10—20日共120批胶版纸生产数据,使用训练集绘制胶版纸定量、厚度、白度、松厚度和表面吸水性的休哈特控制图与EWMA控制... 研究了休哈特控制图及其改进方法指数加权滑动均值(EWMA)控制图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收集了国内某造纸工厂2020年9月10—20日共120批胶版纸生产数据,使用训练集绘制胶版纸定量、厚度、白度、松厚度和表面吸水性的休哈特控制图与EWMA控制图,使用验证集验证控制图的准确性。结果发现,休哈特控制图能够及时监测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并保证成纸质量,而EWMA控制图的监测标准过于严格,实用性不如休哈特控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控制图 过程监测 造纸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疏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雅丽 周晓贤 +3 位作者 倪书振 陈晓倩 傅英娟 张凤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木质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液比1∶9时制得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酚羟基含量分别为2.69、2.82、3.09 mmol/g。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压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将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其疏水性能与甲酸木质素的原料种类和制浆液比有关。经4个月老化后,复合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最高分别可达127.2°、125.1°和123.5°。研究结果对增强木质素的疏水性能及扩展疏水性膜材料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纳米颗粒 木质素 疏水性能 淀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掺杂铋系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亚玮 房桂干 +4 位作者 盘爱享 尹航 谢章红 沈葵忠 田庆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8,共8页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形貌的调控,为吸附污染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竹炭和BiOCl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显著改善了BiOCl的吸附-光催化性能和氧空位含量,提高了光生电子传输效率,从而优化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水热温度140℃和竹炭添加量5%的条件下所制复合催化剂5BC-140,其可见光催化性能最佳,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在30 min内即可达86.5%,一阶动力学常数k为BiOCl的4.2倍,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废弃物 竹炭 光催化 BiOCl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