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四氟乙烯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苗 路涛 +2 位作者 谭少博 杜延华 张志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6,共7页
聚四氟乙烯(PTFE)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电子、食品加工与包装、农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强化学惰性和极低的表面能,导致PTFE不容易附着任何附加涂层,严重... 聚四氟乙烯(PTFE)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电子、食品加工与包装、农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强化学惰性和极低的表面能,导致PTFE不容易附着任何附加涂层,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综述了PTFE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溶液法、等离子体法、辐照法等,在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PTFE表面改性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表面改性 辐照改性 等离子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可加工型低热膨胀透明含氟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汉利 吴琳 +3 位作者 职欣心 高艳爽 张燕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3,共8页
采用4,4′-(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6FDA)分别与3种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酰胺键的芳香族二胺单体通过一步高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3种可溶性聚酰亚胺(PI)树脂。采用上述树脂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制备了3种透明PI薄膜。对PI薄... 采用4,4′-(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6FDA)分别与3种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酰胺键的芳香族二胺单体通过一步高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3种可溶性聚酰亚胺(PI)树脂。采用上述树脂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制备了3种透明PI薄膜。对PI薄膜进行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动态机械分析、热机械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黄度指数等测试。结果表明:3种PI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紫外截止波长(λ_(cut))均低于380 nm,50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T_(500))超过80%。此外,该系列薄膜还表现出了良好的耐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超过了320℃,5%失重温度(T_(5%))均超过了520℃。3种PI薄膜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TE)均低于50×10^(-6)/K,表明刚性酰胺键的引入可显著提高上述溶液可加工型含氟PI薄膜的高温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含氟基团 光学性能 热性能 线性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纳米纤维诱导LDH生长促进CO_(2)分离
3
作者 李子恒 郑文姬 +5 位作者 代岩 吴雪梅 阮雪华 王汉利 杨振东 贺高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3,共9页
先进的功能膜材料是实现高效膜分离的关键,要求兼顾选择性和渗透通量。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表面存在丰富的-OH基团,对CO_(2)具有较高吸附选择性。利用晶种外延生长策略(SES),通过溶剂热合成在电纺纤维载体上诱导生长LDH,并用聚乙二... 先进的功能膜材料是实现高效膜分离的关键,要求兼顾选择性和渗透通量。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表面存在丰富的-OH基团,对CO_(2)具有较高吸附选择性。利用晶种外延生长策略(SES),通过溶剂热合成在电纺纤维载体上诱导生长LDH,并用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在纤维间隙间原位光聚合得到致密的PEO/HPAN-LDH MMM,用于CO_(2)的高效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沿纤维连续的低结晶LDH具有丰富的亲CO_(2)基团提供连续亲和CO_(2)的传递通路。通过增加LDH生长次数,提高LDH的担载量。性能最佳的PEO/HPAN-LDH-2 MMM的CO_(2)渗透性能为132.1 Barrer,CO_(2)/N_(2)选择性高达99.4,相较于PEO/HPAN MMM,CO_(2)渗透性能提升46.8%,CO_(2)/N2选择性提升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诱导 HPAN LDH CO_(2)分离膜 混合基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丽 王学军 陈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全氟离子树脂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结构的功能单体的合成、新结构树脂的制备及其发展方向,并对其研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全氟离子交换树脂 全氟磺酸 全氟羧酸 含氟单体 磺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汉利 阮雪华 +5 位作者 代岩 贺高红 单体美 王磊 孟祥青 许国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玻璃态聚合物中引入立体侧基,能够降低主链堆叠,增加自由体积,提高聚合物的气体渗透性.提出利用立体结构的六氟三苯二胺(BABTFMM),同六氟二酐(6FDA)进行缩聚制备具有高气体渗透性的含氟聚酰亚胺,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和分子动力学... 在玻璃态聚合物中引入立体侧基,能够降低主链堆叠,增加自由体积,提高聚合物的气体渗透性.提出利用立体结构的六氟三苯二胺(BABTFMM),同六氟二酐(6FDA)进行缩聚制备具有高气体渗透性的含氟聚酰亚胺,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预测了其气体渗透分离性能.分子模拟结果表明,二胺单体中的六氟二甲苯侧基通过空间位阻和主链构型限制,增加了含氟聚酰亚胺的主链间距,降低了堆积密度,增加了自由体积,可以提高含氟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制备了6FDA-BABTFMM和6FDA-ODA两种含氟聚酰亚胺的均质膜进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同分子模拟结果一致,6FDA-BABTFMM较6FDA-ODA型聚酰亚胺的渗透性大幅增加,O_2、N_2、CH_4和CO_2渗透速率分别为25.1×10^(-9)、6.8×10^(-9)、5.7×10^(-9)、103.8×10^(-9 )mol/(m^2·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含氟聚酰亚胺 气体渗透性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矩流变仪研究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加工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庆芬 李星 +3 位作者 赵彬 王汉利 王平 牛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3,共4页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树脂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并求解了熔体的流动活化能。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随时间变化的扭矩流变曲线大体可分为四个区;转子转速越高,熔体流动稳定时对应扭矩和温度越高,对应的流动活...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树脂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并求解了熔体的流动活化能。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随时间变化的扭矩流变曲线大体可分为四个区;转子转速越高,熔体流动稳定时对应扭矩和温度越高,对应的流动活化能越低。混炼机温度越高,熔体流动稳定时对应扭矩越低,且熔体温度越接近于混炼机温度,并求得平均活化能为30.549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转矩流变仪 流动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双侧强化管内R410a蒸发工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旭 郭雨 +2 位作者 郑博仁 董泽冠 顾宗保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7,共10页
为评估不同三维双侧强化管蒸发传热特性,采用实验方法对R410a在强化管内的蒸发传热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将结果与光滑管进行了比较。所采用的管型包括光滑管、人字纹管、螺旋纹管、人字/涟漪纹管、人字/疏水纹管等。R410a蒸发的饱和温度为2... 为评估不同三维双侧强化管蒸发传热特性,采用实验方法对R410a在强化管内的蒸发传热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将结果与光滑管进行了比较。所采用的管型包括光滑管、人字纹管、螺旋纹管、人字/涟漪纹管、人字/疏水纹管等。R410a蒸发的饱和温度为279.15 K,质量流速为50—200 kg/(m^(2)·s),入口干度为0.2,出口干度为0.8。研究结果表明,对光滑管内蒸发传热系数,Liu和Winterton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强化管内蒸发流型均处于波状分层流。人字/疏水纹管的强化传热因子最高,这与增加成核点数量密切相关;人字/涟漪纹管没有带来明显的传热系数提升。人字/疏水纹管、螺旋纹管具有最佳的蒸发综合传热-阻力特性;人字/涟漪纹管综合性能最差,甚至逊于光滑管。已有关联式对强化管蒸发传热的预测值偏差较大,修正后的Kandlikar关联式以及Gungor和Winterton关联式对传热系数的预测偏差在±10%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传热 强化传热 表面强化传热 传热系数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尘装置颗粒物冲蚀磨损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郗元 刘万渤 +1 位作者 张西龙 代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203,共5页
为探究道路除尘装备吸尘装置作业时受颗粒物冲蚀磨损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和离散相模型(DPM),研究气固两相流作用下颗粒对其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对内隔板、管路和四周隔板均产生不同程度磨损,其中壁面最大冲蚀磨损率... 为探究道路除尘装备吸尘装置作业时受颗粒物冲蚀磨损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和离散相模型(DPM),研究气固两相流作用下颗粒对其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对内隔板、管路和四周隔板均产生不同程度磨损,其中壁面最大冲蚀磨损率出现在吸尘腔左侧。气固两相流冲蚀率计算中,Genenic算法准确性较高,而Finnie算法计算的冲蚀率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偏低,McLaury和Oka算法计算的冲蚀率波动幅度较大。针对冲蚀磨损最严重的吸尘管,提出增加其上下径比的改进方案。优化后,吸尘管路最大和平均冲蚀磨损率均实现降低,抗冲蚀效果实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动循环 吸尘装置 颗粒物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李星 陈庆芬 +2 位作者 赵彬 王汉利 王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0,203,共3页
采用热分析技术(TG/DTG)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性能,利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的降解温度范围大约在400~525℃内,Fried... 采用热分析技术(TG/DTG)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性能,利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的降解温度范围大约在400~525℃内,Friedman法模拟得到的平均活化能为226.41kJ/mol,而Flynn-Wall-Ozawa法模拟得到的平均活化能为278.90kJ/mol,利用Friedman法求得在一定升温速率下的平均活化能为203.58kJ/mol,平均反应级数n为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热降解动力学 热失重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