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乳链菌肽生物测定方法及其FORTRAN运算程序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文淼 刘稳 马桂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38,41,共4页
报道了一种乳链菌肽生物测定方法,以浅黄微球菌为敏感指示菌,该法的适用范围为5~100IU/ml;并建立起一套微机运算程序,简化了数据处理工作,尤其适于大批量实验数据运算。
关键词 乳链菌肽 生物测定方法 微机 运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标记大肠杆菌STII基因探针的研制及应用
2
作者 曹岩娜 李辉 +1 位作者 马大龙 黄培堂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89年第1期45-47,共3页
采用平板改良法提取了含 STⅡ基因的 pUC9-STⅡ重组质粒,以 Ps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垂直电泳洗脱,从凝胶中回收 STⅡ基因。用生物素-11-dUTP 通过缺口平移法制得生物素标记的STⅡ基因探针。点斑法杂交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含 STⅡ基因... 采用平板改良法提取了含 STⅡ基因的 pUC9-STⅡ重组质粒,以 Ps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垂直电泳洗脱,从凝胶中回收 STⅡ基因。用生物素-11-dUTP 通过缺口平移法制得生物素标记的STⅡ基因探针。点斑法杂交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含 STⅡ基因的标准对照菌株质粒杂交阳性,与 STⅡ基因没有交叉,探针特异性好。通过对118株待检菌质粒杂交鉴定,发现其中45%的菌株带有 STⅡ基因。由于生物素标记探针易于制备,便于操作,可长期保存,因而适于一般实验室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标记 大肠杆菌 STII基因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和PCNA、CerbB-2、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于东红 贾继辉 +3 位作者 李新芝 王萍 唐素兰 姚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8,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 (Hp -L)感染和PCNA、CerbB - 2、P53 表达在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 112例食管癌和 30例对照组的Hp -L型、PCNA、CerbB - 2、和P53 基因蛋白 ,对Hp -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 (Hp -L)感染和PCNA、CerbB - 2、P53 表达在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 112例食管癌和 30例对照组的Hp -L型、PCNA、CerbB - 2、和P53 基因蛋白 ,对Hp -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PCNA、CerbB - 2和P53 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癌组的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 (6 7 9% )与对照组 (2 6 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免疫组化Hp -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 (6 5 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p -L型检出阳性率为6 1 6 % (6 9/ 112 )。癌组的PCNA、CerbB - 2、P53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癌组中Hp -L型感染阳性组的PCNA、CerbB -2、P53 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其Hp -L型阴性组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表明Hp -L型感染与食管癌相关 ,与食管癌的PCNA、CerbB - 2、P53 过表达也相关。结论 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食管肿瘤 幽门螺杆菌 L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基因 免疫组化 革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于东红 王启之 +2 位作者 贾继辉 唐素兰 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揭示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 (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p球形体感染阳性的 4例胃癌、2例食管癌组织中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Hp球形体多散在性分布于癌巢、癌间质以及进入癌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胞质... 目的 揭示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 (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p球形体感染阳性的 4例胃癌、2例食管癌组织中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Hp球形体多散在性分布于癌巢、癌间质以及进入癌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胞质。Hp球形体与其他细菌的L型一样 ,形态不规则 ,呈多形性 ,且大小不等、胞浆电子密度不等、胞壁缺失等。Hp球形体有A、B两种类型 ,A种体积较小 ,胞浆致密 ,细胞膜上带有鞭毛 ,此种活性较强 ;B种体积较大 ,胞浆疏松 ,细胞膜上不带鞭毛 ,此种可能已退变。结论 Hp球形体仍具有活性 ,因而 ,在Hp的传播、相关疾病的治疗复发和相关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组织 幽门螺杆菌 球形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芽孢杆菌属细菌产乳酸特性及降乳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文淼 肖敏 刘复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1,15,共5页
本文对白酒生产现场分离纯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产乳酸的状况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确认在白酒生产中,这些菌株是产生乳酸的重要菌类。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于30~40℃静置培养时可得到多量乳酸。发现有机物C-Ⅱ以0... 本文对白酒生产现场分离纯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产乳酸的状况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确认在白酒生产中,这些菌株是产生乳酸的重要菌类。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于30~40℃静置培养时可得到多量乳酸。发现有机物C-Ⅱ以0.05%的加量添加到酒醅中时,白酒基酒中乳酸乙酯含量平均可降低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芽孢杆菌属 固态发酵 白酒 降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前C基因突变感染者血清抗-HBe效价及特意性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燕 王延军 +3 位作者 曲春枫 苗乃法 李在连 玄恩余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C基因突变 抗-HBC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承泽农 于东红 +3 位作者 王启之 贾继辉 唐素兰 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单纯增生15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21例、18例、15例)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鳞状上皮组织中HpL型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对Hp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组织类型HpL型检出率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均比较高(55.6%~62.9%),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120例食管病变组织中,61例HpL型阳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有48例,占78.7%;79例HpL型阴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24例,占40.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各病变组中HpL型感染阳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L型阴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25)。表明HpL型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着相关性。结论HpL型可能通过影响bcl2蛋白表达,使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异常而涉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 食管癌 癌前病变 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活化淋巴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理的研究
8
作者 侯桂华 韩建奎 +2 位作者 张庆殷 宋静 卢红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rIL2活化的脐血淋巴细胞粘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机理。方法:计数粘附率和APAAP法测细胞表型。结果:rIL2活化淋巴细胞粘附HUVEC的能力明显大于未刺激组,前者的粘附率...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rIL2活化的脐血淋巴细胞粘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机理。方法:计数粘附率和APAAP法测细胞表型。结果:rIL2活化淋巴细胞粘附HUVEC的能力明显大于未刺激组,前者的粘附率是56.52%,后者是24.54%。rIL1、2、8、rTNFα可明显增强其粘附,而rIL10使粘附率明显下降至38.12%;rIL1、8、rTNFα增强CD4+细胞的粘附,rIL10抑制CD4+、CD56+的粘附。结论:活化淋巴细胞粘附HUVEC的作用明显增强,rIL1、2、8、10和rTNFα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活化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Mφ细胞因子诱生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范祖森 曹容华 +3 位作者 张庆殷 孙汶生 马大龙 狄春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3-274,共2页
研究了IL-1ra对AA大鼠腹腔Mφ诱生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IL-1ra能阻断IL-1刺激的亚适剂量PHA诱导的胸腺细胞增殖,IL-1ra能显著抑制正常及AA大鼠腹腔MφIL-1、6、8,TNF... 研究了IL-1ra对AA大鼠腹腔Mφ诱生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IL-1ra能阻断IL-1刺激的亚适剂量PHA诱导的胸腺细胞增殖,IL-1ra能显著抑制正常及AA大鼠腹腔MφIL-1、6、8,TNF的产生,呈剂量依赖关系。IL-1ra能显著下调腹腔MφIL-8mR-NA表达。提示IL-1ra是一种良好的抗炎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 关节炎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