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浇口偏置笔记本电脑外壳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任长春 窦宝林 秦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7,共4页
通过对笔记本电脑外壳塑料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浇口偏置热流道注塑模。模具采用单点偏心热流道设计、偏置扇形浇口侧进料设计及斜推杆侧向抽芯成型倒扣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塑料件成型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实践证明,该... 通过对笔记本电脑外壳塑料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浇口偏置热流道注塑模。模具采用单点偏心热流道设计、偏置扇形浇口侧进料设计及斜推杆侧向抽芯成型倒扣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塑料件成型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实践证明,该模具设计结构合理、紧凑,动作可靠,在提高塑料件成型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为同类结构特点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壳 热流道 扇形浇口 偏置 模具设计 斜推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Ni离子注入对PTFE表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峰 祝馨 窦宝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1,共3页
对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进行不同剂量、能量的Ni离子注入,比较注入前后PTFE的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变化,研究表面形貌与润湿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Ni离子注入改变了PTFE的表面结构,随着注入加速电压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接触角减小,离... 对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进行不同剂量、能量的Ni离子注入,比较注入前后PTFE的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变化,研究表面形貌与润湿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Ni离子注入改变了PTFE的表面结构,随着注入加速电压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接触角减小,离子溅射作用破坏了表面疏水性的C—F键,而亲水性的C—C键及其少量的C—H键和C—O键相对增强,使得PTFE表面润湿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PTFE 粗糙度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器按键模具开发制造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宏生 窦宝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59,共3页
以电器按键模具开发制造为例,介绍运用数字化建模制造技术、模流分析理论以及现代成型技术设计制造模具过程,包括产品手板制作、型腔数量及模架确定、浇注系统设计、斜顶机构、推出方式确定、冷却系统设计以及成型零件的加工等。
关键词 电器按键 手板制作 数字建模 模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光电探测装备电源系统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李宝珺 李敏 胡正良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07,共6页
为应对全天候、全天时实时使用要求,光电探测装备逐渐从单一传感器、低功耗光电系统衍变为多传感器、高功耗综合光电系统。基于延长装备作战时长需求,进行系统内供电管控详细工程设计时,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满足装备战斗续航能力的一... 为应对全天候、全天时实时使用要求,光电探测装备逐渐从单一传感器、低功耗光电系统衍变为多传感器、高功耗综合光电系统。基于延长装备作战时长需求,进行系统内供电管控详细工程设计时,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满足装备战斗续航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针对某型便携式光电探测设备电源管理系统设计需求,梳理了目前可以用于装备的供电电源类型,电源管理技术中节能设计的主要手段,提出了一种系统电源管理方案,经试验验证,可有效提高系统电池续航能力,保证装备使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光电 电池选型 电源管理设计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射高炮对RAM类弹的毁伤概率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宁 王军 +1 位作者 刘序旻 王国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根据弹箭外弹道方程生成RAM类弹的实际飞行轨迹,采用UKF滤波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基于共有分量分解法计算了速射高炮对RAM类弹的毁伤概率,分析了射击误差中相关系数以及武器系统不同火力配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速... 根据弹箭外弹道方程生成RAM类弹的实际飞行轨迹,采用UKF滤波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基于共有分量分解法计算了速射高炮对RAM类弹的毁伤概率,分析了射击误差中相关系数以及武器系统不同火力配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速射高炮对火箭弹的毁伤概率优于对榴弹、迫击炮弹的毁伤概率,适当增加射弹量有利于提高对RAM类弹的毁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射高炮 RAM类弹 UKF滤波算法 毁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移动式三维钻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戴文静 朱海峰 +2 位作者 上官自国 刘双喜 王金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针对龙门移动式三维钻床的加工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三维钻床控制系统。根据龙门移动式三维钻床控制系统的加工任务要求,分析了机床控制系统的主要原理,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建立了PLC与定位模块间的信息通讯模式,... 针对龙门移动式三维钻床的加工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三维钻床控制系统。根据龙门移动式三维钻床控制系统的加工任务要求,分析了机床控制系统的主要原理,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建立了PLC与定位模块间的信息通讯模式,设计了定位模块与伺服系统之间的连接线路;给出了基于CPU、定位模块、I/O模块的伺服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了龙门运动的同步检测,实现了机床龙门和动力头的运动控制。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三维钻床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