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夏津县棉花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李雪 郑曰英 +4 位作者 尚立红 王健 赵文超 王其霞 赵军胜 《中国棉花》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夏津县属鲁西北植棉区传统植棉大县。针对当地植棉用工矛盾突出、成本高的现状,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一套棉花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不仅可减少用工,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成本,而且可提高植棉效益。从播前准备、科学播种、苗蕾... 夏津县属鲁西北植棉区传统植棉大县。针对当地植棉用工矛盾突出、成本高的现状,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一套棉花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不仅可减少用工,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成本,而且可提高植棉效益。从播前准备、科学播种、苗蕾期及花铃期管理技术、虫害防治、催熟采收、残膜污染轻简防控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为鲁西北植棉区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色高效 栽培技术 夏津县 播种 田间管理 虫害防治 残膜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主要土类高产农田的微量元素及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庆华 李根英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研究了山东省3大土类2个产量水平土壤表层的5种主要微量元素(Zn、Fe、Mn、Cu、B)含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棕壤严重缺B,富含Fe和Mn。高产农田的有效Fe含量为13.10mg/kg... 研究了山东省3大土类2个产量水平土壤表层的5种主要微量元素(Zn、Fe、Mn、Cu、B)含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棕壤严重缺B,富含Fe和Mn。高产农田的有效Fe含量为13.10mg/kg,显著高于中低产田;有效Mn、有效Zn、有效Cu和有效B的含量分别为16.5、1.63、1.40、0.92mg/kg,也高于中低产田,但差异不显著。高产农田缺Mn、轻缺Zn比例分别为9%和33%,略大于中低产田,而缺B比例为28%,则略低于中低产田,其他微量元素不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菌藻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研究
3
作者 张志平 宋洋洋 +4 位作者 王秋领 王清福 龚贵平 付瑜锋 陈高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以含有粘红酵母和小球藻的菌藻泥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菌藻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查菌藻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藻破壁的最优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菌藻类胡萝卜素的... 以含有粘红酵母和小球藻的菌藻泥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菌藻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查菌藻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藻破壁的最优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菌藻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离子液体浓度1 mol/L、预处理温度53℃和预处理时间57 min,在该条件下,菌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为1.311 mg/g;当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菌藻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3%、37.6%、和86.8%,还原力为0.289,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经BMIMCl破壁处理后,从菌藻泥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菌藻泥 类胡萝卜素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酰吗啉对我国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胡燕 王开运 +3 位作者 许学明 夏晓明 杨焕青 王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从山东和云南烟区采集分离了20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t.nicotianae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这些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20个田间菌株的EC50值在0.60-1.28μg/mL之间,与实验室保存的敏感菌株(... 从山东和云南烟区采集分离了20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t.nicotianae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这些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20个田间菌株的EC50值在0.60-1.28μg/mL之间,与实验室保存的敏感菌株(S)的EC50值(0.32μg/mL)相比,毒力倍数在1.87—4.00之间.均属于敏感菌株。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孢子囊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00μg/mL的烯酰吗啉对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100%。通过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继代培养物的毒力比较证明,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存在抗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菌 烯酰吗啉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室内实验研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0
5
作者 冯永军 陈为峰 +1 位作者 张蕾娜 张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2,共5页
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初步获得淋洗脱盐过程中 3个盐峰阶段 ;同时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取得了土壤盐分含量及主要盐分离子和土体构型、粘粒含量等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因地制宜。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水盐运动 土壤脱盐率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世煌 石德权 +3 位作者 徐家舜 杨引福 康继伟 汪黎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用混合选择法改良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在我国北方长日照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选择,中群13和中群14两个群体在北京三年试验的平均抽丝日期分别从85.1和86.9天缩短为67.5和68.8天,平均每轮提早4.1和4.5天。散粉日期的变化幅度... 用混合选择法改良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在我国北方长日照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选择,中群13和中群14两个群体在北京三年试验的平均抽丝日期分别从85.1和86.9天缩短为67.5和68.8天,平均每轮提早4.1和4.5天。散粉日期的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每轮提早2.2和2.3天。由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响应有差异,使散粉至抽丝的间隔天数(PSSl)分别从11.2和12.2天缩短为2.4和2.5天,平均海轮缩短2.0和2.3天,大大改善了雌雄协调性。1991年在北京春播,三亚秋播和济南、武功、成都夏播所做的多点联合评价试验表现相同的趋势,两个群体的抽丝日期平均每轮提早2.0和1.6天,PSSI则平均每轮缩短1.11和0.97天。在北京长日照条件下积累的改良效果,在短日照和夏播条件下仍然表现极显著的选择响应。这表明,混合选择法是改良外来玉米种质适应性,提早开花和改善雌雄协调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外来种质 开花期 适应性 混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蕾娜 冯永军 张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着重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进行了模拟探讨 。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水盐运移 土壤盐分含量 土体构型 冲洗量 节水灌溉 开发利用 淋洗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蕾娜 冯永军 +1 位作者 张红 吴安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本文着重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进行了模拟探讨 ,初步获得了淋洗脱盐过程中水盐运动的 3个明显阶段 :盐峰形成阶段 ,盐峰下移阶段 。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水盐运动规律 模拟研究 淋洗 形成阶段 脱盐 下移 过程
全文增补中
豆科牧草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晓霞 刘兆辉 +3 位作者 李志禄 王学君 江丽华 李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60-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人工草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0~40 cm土层脱盐最为强烈,脱盐率达47.8%~48.8%,土壤盐分分布由柱状型转变为底积型;0~20 cm土壤pH值明显降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8.4%、42.5%和95.6%、69.8%。紫花苜蓿草地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的盐分离子运移存在着差异。[结论]中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紫花苜蓿,轻度盐渍化土壤种植林生山黧豆,是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脱盐率 有机质 全氮 紫花苜蓿 林生山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食品致敏蛋白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楠 许利丽 +5 位作者 张晓梅 宗爱珍 徐同成 尤艳莉 张鸿伟 肖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6-1672,共7页
食品致敏原事关食品安全,其检测技术的进步对于食物过敏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免疫学检测方法相比,高分辨质谱技术(HRMS)凭借高通量等特点,近些年在食品致敏蛋白检测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该文主要... 食品致敏原事关食品安全,其检测技术的进步对于食物过敏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免疫学检测方法相比,高分辨质谱技术(HRMS)凭借高通量等特点,近些年在食品致敏蛋白检测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该文主要综述了基于HRMS技术的致敏蛋白检测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致敏蛋白的提取纯化、酶解以及基于HRMS的分析策略和数据采集模式,同时分析了HRMS在致敏蛋白检测方面存在的挑战,以期为促进致敏蛋白检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致敏蛋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蚜小蜂联合氟吡呋喃酮防控设施蔬菜烟粉虱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朝鹏 王丹 +5 位作者 孙作文 张红梅 翟一凡 谭曰强 王姝雯 竺晓平 《农业知识》 2023年第10期28-30,共3页
粉虱类害虫是蔬菜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重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方式为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毒病和分泌蜜露引发霉污病等。目前,山东省各地农作物上粉虱类害虫的优势种群为烟粉虱,且因隐种更替暴发成灾,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 粉虱类害虫是蔬菜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重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方式为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毒病和分泌蜜露引发霉污病等。目前,山东省各地农作物上粉虱类害虫的优势种群为烟粉虱,且因隐种更替暴发成灾,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类等数十种蔬菜作物。据统计,在山东常年发生面积超700万亩次且发生日趋严重,每年造成蔬菜损失约20万吨,成为制约山东蔬菜产业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病 危害方式 蔬菜作物 丽蚜小蜂 寄主植物 茄果类 烟粉虱 暴发成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国兰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娇 马蕾 张冀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3-27,共5页
山东省是不产兰花的兰花消费大省,在运用新的育种手段发展兰花育种方面还不很乐观。山东省的兰花育种发展策略包括:引种驯化,保存优质种质资源;采取综合措施,培育国兰新品种等。当前,还应做好弘扬兰花文化、普及兰花养护知识、加强宣传... 山东省是不产兰花的兰花消费大省,在运用新的育种手段发展兰花育种方面还不很乐观。山东省的兰花育种发展策略包括:引种驯化,保存优质种质资源;采取综合措施,培育国兰新品种等。当前,还应做好弘扬兰花文化、普及兰花养护知识、加强宣传引导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兰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转光膜在日光温室、拱棚应用性能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宁 王克安 +2 位作者 张宝贤 吕晓惠 柴秀乾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第8期21-22,共2页
植物光合作用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具有一致性[1]。叶绿素最强的吸收谱带在蓝紫光区(400nm~480nm)和红橙光区(600nm~680nm),380nm以下的紫外光会灼伤植物的组织而造成伤害,500nm~580nm的绿光则会被植物反射而造成光能浪费”... 植物光合作用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具有一致性[1]。叶绿素最强的吸收谱带在蓝紫光区(400nm~480nm)和红橙光区(600nm~680nm),380nm以下的紫外光会灼伤植物的组织而造成伤害,500nm~580nm的绿光则会被植物反射而造成光能浪费”,这对温室大棚进行冬春季蔬菜种植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转光膜 性能 应用 拱棚 吸收光谱 光合作用 蔬菜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PsDFR启动子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琳 袁梦 +2 位作者 齐宇 张梦杰 王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目的]分析牡丹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PsDFR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sDFR启动子的功能及其在牡丹花色形成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黑花魁’牡丹花瓣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PsDFR的启动... [目的]分析牡丹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PsDFR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sDFR启动子的功能及其在牡丹花色形成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黑花魁’牡丹花瓣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PsDFR的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在线软件预测分析启动子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5个不同长度缺失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的表达载体,并瞬时转化烟草叶片,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酶活性检测分析缺失启动子的活性,及其对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光照等不同胁迫处理的响应。[结果]克隆得到PsDFR上游1687 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sDFR启动子含有多个光信号、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及组织特异表达等顺式作用元件,这暗示PsDFR的表达可能受光信号、激素和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共同调节。GUS组织化学染色和酶活性检测表明,随启动子片段的缩短,启动子活性逐渐下降,-1623至-916区段对于启动子活性具有重要作用。MeJA和黑暗处理对各启动子片段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恢复光照可促使启动子活性明显回升,而参与ABA响应的核心调控区域位于-443至-76 bp。[结论]PsDFR启动子含有多个光信号、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及组织特异表达等顺式作用元件,其活性受光的正调控以及MeJA的负调控;-1623至-916 bp间的区域对于启动子活性具有重要作用,-443至-76 bp是响应ABA处理的核心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sDFR应答环境信号参与牡丹花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花青素苷 PsDFR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主要果树蛀果害虫为害及防治技术
15
作者 王延书 王嘉艳 +4 位作者 庄光仕 董娟华 魏元甲 李明丽 李丽莉 《烟台果树》 2021年第1期40-40,共1页
苹果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树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其中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最严重,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为害桃最严重。1为害症状1.1桃小食心虫幼虫多从果梗基部或果顶部蛀入,... 苹果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树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其中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最严重,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为害桃最严重。1为害症状1.1桃小食心虫幼虫多从果梗基部或果顶部蛀入,蛀入后在果面有针尖大小的侵入孔,蛀孔流出露珠状胶质滴,胶质干涸后呈白色蜡质膜,而后果面蛀孔愈合成黑褐色凹点,四周浓绿色,此症状是早期为害的识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蛀果害虫 桃蛀螟 为害症状 浓绿色 蛀孔 识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稻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倩 常尚连 +2 位作者 王永会 何可 陈波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羊肚菌是一种食药价值兼备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羊肚菌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总结介绍渝东南武陵山区冬闲田搭建简易大棚栽培羊肚菌技术。
关键词 羊肚菌 栽培技术 渝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新型温室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17
作者 郭洪恩 李俊林 +3 位作者 刘波 张玉浩 张文东 何青海 《农业知识》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针对设施结构宜机性差、水肥药管理不科学、设施缺乏环境自动调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可移动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建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准灌溉施肥智能决策机制;探究研究设施内部的温、光、湿、气分布与变... 本文针对设施结构宜机性差、水肥药管理不科学、设施缺乏环境自动调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可移动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建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准灌溉施肥智能决策机制;探究研究设施内部的温、光、湿、气分布与变化规律,构建作物和果实生长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反馈控制模型,突破微咸水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最大程度减小土壤盐害,助力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温室 装配式建造 水肥一体化 设施环控 植物参数检测 微咸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楝生长和光合作用参数种源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武冲 仲崇禄 +4 位作者 张勇 陈羽 陈珍 姜清彬 尹燕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9-514,共6页
为系统揭示麻楝种源间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7个国家22个地理种源麻楝2.5年生造林幼树为材料,利用LI一6400光合作用仪于秋季初期对麻楝的光台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麻楝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 为系统揭示麻楝种源间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7个国家22个地理种源麻楝2.5年生造林幼树为材料,利用LI一6400光合作用仪于秋季初期对麻楝的光台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麻楝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在同一生境条件麻楝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在生长速率方面,泰国TH2的高生长速率和直径生长速率均显著大于其他种源;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5.55μmol/(m2·s),变幅为7.5-24.1μmol/(m2·s),CN1最大,VN3最小;平均气孔导度为0.25H2O/(m2.s),变幅为0.13~0.36H2O/(m2.s).TH2最大.VN3最小;胞间CO2浓度的平均值为228.72μmol/mol,变幅为177.2~294.9μmol/mol,VN3胞间CO2浓度最高.CN1最低;蒸腾速率的平均值为5.25molH2O/(m2.s),变幅为2.1~8.6molH2O/(m2·s),MM1蒸腾速率显著大于其他种源,而VN3蒸腾速率最弱;TH4WUE最高达到6.96μmol/mol,LK1最小仅为2.11μmol/mol。根据不同种源麻楝生长和光合参数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可将22个麻楝种源分为3个集群.其中第1集群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楝 种源 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高纯度总DNA及其质粒状DNA的提取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宝太 毕玉平 +2 位作者 单雷 李广存 戴继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91,共5页
提取条斑紫菜高纯度总DNA及其质粒状DNA的新方法.先用海螺酶处理 紫菜叶状体制备细胞,然后用SDS-蛋白酶K裂解细胞提取总DNA,再用玻璃粉浆 (glassmilk)对其纯化,经纯化后的总DNA能被EcoRI,Dra... 提取条斑紫菜高纯度总DNA及其质粒状DNA的新方法.先用海螺酶处理 紫菜叶状体制备细胞,然后用SDS-蛋白酶K裂解细胞提取总DNA,再用玻璃粉浆 (glassmilk)对其纯化,经纯化后的总DNA能被EcoRI,Dral与HaeⅢ等限制酶完全酶 切,并在酶切图谱上形成明显的DNA带型.当用异硫氰酸胍一十二烷基肌氨酸钠裂 解紫菜细胞时,在总DNA提取物中直接发现有一条质粒状DNA带(2.3 Kb),即建 立了一种极简便的质粒状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细胞 总DNA 完全酶切 质粒状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1,2,3]苯并噻二唑-7-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学太 江树人 +1 位作者 王敏 牛赡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14个 N-烷基 - [1,2 ,3]苯并噻二唑 - 7-甲酰胺类化合物 ,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IR确认 ,化合物 - 1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抗性活性。
关键词 合成 苯并噻二唑 酰胺 生物活性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