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物中非淀粉多糖结构、特性和功能及其对小麦啤酒酿造的影响
1
作者 李苗苗 王聪 +1 位作者 王淼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3-288,共6页
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是酿造谷物细胞壁的重要组分,对啤酒酿造过程和啤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作为谷物膳食纤维的重要组分,NSP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 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是酿造谷物细胞壁的重要组分,对啤酒酿造过程和啤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作为谷物膳食纤维的重要组分,NSP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综述了酿造谷物中的主要NSP,包括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的结构、特性和功能,及其在小麦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变化和对小麦啤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分子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开发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 阿拉伯木聚糖 Β-葡聚糖 结构特性 小麦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拍照结合Image J软件对干辣椒外观品质的分级研究
2
作者 胡晋伟 赵志峰 +4 位作者 张欣莹 祝贺 李波 孙海清 徐炜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79,共7页
干辣椒外观形状和色泽是其品质分类的重要指标。目前GB 10465—1989《辣椒干》中对干辣椒外观形状和色泽的检测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通常受到主观感知、误差、视觉生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未形成科学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该研究利用手机... 干辣椒外观形状和色泽是其品质分类的重要指标。目前GB 10465—1989《辣椒干》中对干辣椒外观形状和色泽的检测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通常受到主观感知、误差、视觉生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未形成科学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该研究利用手机拍照对干辣椒获取图像,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提出了一种便捷、快速、准确的干辣椒外观形状相关特征量的测定方法。与游标卡尺法、剪纸法等人工测量相比,该方法更方便快速,可用于干辣椒的长度、宽度、面积等表型指标的测量。同时,通过构建红绿蓝(RGB)色彩模型获得干辣椒的外观颜色特征参数,色泽分选采用R/(G+B)比率为分级依据,结合干辣椒宽长比和面积可以将干辣椒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辣椒 手机拍照 Image J软件 RGB色彩模型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酯酶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毕文慧 桂伦 姚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2-277,共6页
微生物酯酶是一种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工业酶,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酯酶资源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分离纯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化学试剂抗性、热稳定性或低温耐受性的高温酯酶和低温酯酶既丰富了酶学... 微生物酯酶是一种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工业酶,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酯酶资源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分离纯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化学试剂抗性、热稳定性或低温耐受性的高温酯酶和低温酯酶既丰富了酶学知识又扩展了潜在工业酯酶种类;将各类酯酶用于食品加工及食品农残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该文综述了新型微生物酯酶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加工、农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酯酶的开发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酯酶 低温酯酶 宏组学 食品加工 农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磊 李文清 +7 位作者 刘丹 于梅 赵之峰 解孝满 韩晨静 吴丹 包志刚 赵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46-151,201,共7页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木本油料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种类和推广面积相对较少,整体效益不高,采后处理、加工技术滞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山东木本油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山...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木本油料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种类和推广面积相对较少,整体效益不高,采后处理、加工技术滞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山东木本油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山东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科学有序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立足资源优势、优化栽培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木本油料资源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中的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山东木本油料产业化的提升转变,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 油脂植物 生物能源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纪苏桓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31期4-6,共3页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人们越发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维持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探讨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人们越发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维持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探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检测效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影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训车间化”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
6
作者 于辉 赵敏 +1 位作者 邢艳霞 郝征红 《食品界》 2020年第7期119-120,共2页
“实训车间化”技能教学模式可实现院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对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实训车间化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7
作者 李丹 隋园园 +2 位作者 战东胜 陈庆敏 郝征红 《现代食品》 2019年第5期54-57,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以向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应用型本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胡萝卜番茄皮渣复合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梅 郭欣奕 +5 位作者 单子玉 李胜平 高雪 宋健平 王雨萌 陈庆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9-147,共9页
目的优化南瓜胡萝卜番茄皮渣复合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并探究发酵前后饮料的功能特性。方法以南瓜、胡萝卜和番茄皮渣为主要原料,利用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以感官评分和总酸含量设置加权总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工... 目的优化南瓜胡萝卜番茄皮渣复合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并探究发酵前后饮料的功能特性。方法以南瓜、胡萝卜和番茄皮渣为主要原料,利用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以感官评分和总酸含量设置加权总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酵前后抗氧化活性和辅助降血脂功效的对比。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5(g:mL)、糖添加量15%、菌添加量0.10%、发酵时间5 d。该条件下得到的发酵饮料酸甜可口,蔬菜与发酵香气协调柔和,色泽呈鲜艳的粉红色,质地均匀,无沉淀,感官评分为9.37分,总酸含量为(2.24±0.29)g/L,总分为7.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43±0.53)%,总糖含量为(70.94±0.41)mg/mL,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多酚含量为(865.00±0.36)μg/mL、黄酮含量为(647.00±0.44)μg/mL、三萜皂苷含量(3577.00±0.49)μg/mL,分别为发酵前的1.50倍、2.89倍、1.54倍。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34±0.41)%、(56.06±0.72)%、(87.26±0.63)%、(82.75±0.29)%,与发酵前相比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9.82%、19.39%、40.38%、39.40%。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胆酸钠吸附率分别为(69.95±0.37)%、(71.61±0.58)%、(61.23±0.62)%,与发酵前相比分别提高了20.21%、19.75%、14.50%。结论南瓜胡萝卜番茄皮渣复合发酵饮料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辅助降血脂功效,为我国果蔬皮渣废弃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胡萝卜 番茄 皮渣 嗜酸乳杆菌 抗氧化 辅助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叶超微粉营养片的研制及其品质分析
9
作者 井瑞洁 柳润颖 +1 位作者 闵晓 毕文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67-75,共9页
目的以红薯叶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并网筛得到红薯叶粉,研制食用方便且风味、口感、营养俱佳的红薯叶粉营养片,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营养片制备的工艺参数,最后对制成的营养片产品进行感官评... 目的以红薯叶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并网筛得到红薯叶粉,研制食用方便且风味、口感、营养俱佳的红薯叶粉营养片,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营养片制备的工艺参数,最后对制成的营养片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和品质分析。结果经粉碎过200目筛后的红薯叶粉最适合压片,营养片的最佳配方为:红薯叶粉添加量5%、蓝莓粉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15%、冰糖粉与维生素C的比例为2.0:1、麦芽糊精添加量20%、硬脂酸镁添加量2.0%。采用的是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以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过程不黏冲、效果好,制得的红薯叶粉营养片呈淡紫色,表面整洁有光泽,酸甜可口且硬度适中、不易碎,其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营养片的研制为红薯叶类产品加工指引了新方向,提高了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叶粉 营养片 配方 工艺优化 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与保护酶活性相关分析
10
作者 于梅 牟凯月 +3 位作者 刘子恒 咸洋 王磊 韩彪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2-25,32,共5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藿香种子在萌发与生长上的差异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5个不同品种的藿香种子萌发状况、主要农艺性状、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状况存在差异,以H9、H4、H15处理下藿香种子发芽率、发... 为探究不同品种藿香种子在萌发与生长上的差异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5个不同品种的藿香种子萌发状况、主要农艺性状、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状况存在差异,以H9、H4、H15处理下藿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在生物量上的表现亦存在不同,以H4、H9、H15处理下藿香发芽数、胚轴长、胚茎粗相对较大,H14处理下发芽数最少,H7处理下胚轴长最短,H14处理下胚茎粗最小。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的SOD、POD、CAT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H9、H4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POD、CAT活性相对较高,活性氧清除能力相对较强;H1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活性最低,H7处理下的藿香种子POD活性最低,H14处理下的藿香种子CAT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藿香种子发芽数与SOD、P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轴长与POD、CAT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茎粗与S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种子 萌发指标 农艺性状 保护酶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甜米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竹青 于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7-181,共5页
以蛹虫草大米为原料,酿造蛹虫草甜米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蛹虫草甜米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甜米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甜酒曲接种量为1.5%,料液比为1∶3.0(g∶m L),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3 d。在此工艺条件... 以蛹虫草大米为原料,酿造蛹虫草甜米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蛹虫草甜米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甜米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甜酒曲接种量为1.5%,料液比为1∶3.0(g∶m L),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3 d。在此工艺条件下,蛹虫草甜酒中虫草总糖含量为10.03 g/100 m L,虫草素含量1.24 mg/100 m L,酒精度1.2%vol,感官评分95分。此最佳工艺酿造的蛹虫草甜米酒呈现淡黄色,酒液澄清透明,复合香气协调浓郁,口感甜爽,余味绵长,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甜米酒 酿造工艺 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愉涵 袁丽雪 +6 位作者 王敏 孙斐 韩聪 陈庆敏 岳凤丽 崔波 傅茂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211,共7页
为获得优质的芹菜叶干制产品,进一步综合开发芹菜叶资源,实验通过热风干燥、分段热风干燥、真空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来制备芹菜叶干制品,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叶的复水性、细胞破损率、色差、叶绿素、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以... 为获得优质的芹菜叶干制产品,进一步综合开发芹菜叶资源,实验通过热风干燥、分段热风干燥、真空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来制备芹菜叶干制品,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叶的复水性、细胞破损率、色差、叶绿素、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佳的芹菜叶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芹菜叶样品,色泽最佳,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但是也存在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改进后的分段热风干燥能够在较低的能耗下较好地保留其营养和功能成分,但与真空冷冻干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叶 干燥方法 分段式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结合二氧化氯处理对青椒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敏 李具鹏 +5 位作者 傅茂润 金童 杨晓颖 韩聪 陈庆敏 岳凤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75-280,共6页
为研究青椒货架期品质保鲜新技术,延长货架期,于室温(25±1)℃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MCP(1 mg/L)、1-MCP(1 mg/L)和Cl O_2(30 mg/L)联用对青椒进行熏蒸处理,定期测定相关的指标,包括腐烂率、转红率、硬度、失重率、V_C含量、叶绿素含... 为研究青椒货架期品质保鲜新技术,延长货架期,于室温(25±1)℃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MCP(1 mg/L)、1-MCP(1 mg/L)和Cl O_2(30 mg/L)联用对青椒进行熏蒸处理,定期测定相关的指标,包括腐烂率、转红率、硬度、失重率、V_C含量、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等。结果发现:1-MCP单独处理以及1-MCP结合Cl O_2处理在青椒贮藏保鲜过程中均起到良好的效果,但1-MCP结合Cl O_2处理比1-MCP单独处理更能有效保持青椒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抑制青椒的腐烂、失重和转红,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速率。货架期结束时,对照组中腐烂率是1-MCP+Cl O_2处理组(3.33%)的5倍;V_C含量、还原糖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27.40%、44.31%、20%。在整个贮藏期间,1-MCP结合Cl O_2处理的果实硬度仅下降了6.70%。结果表明,1-MCP结合Cl O_2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青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青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鲜剂 1-MCP 二氧化氯 青椒 货架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处理对八宝粥粉理化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愉涵 秦畅 +7 位作者 孙斐 韩聪 陈庆敏 岳凤丽 崔波 杜雅珉 傅茂润 李芳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28,共8页
为了提高八宝粥产品的营养及功能性价值,改善其稳定性,实验对八宝粥原料进行普通粉碎(3000 r/min,1600 W)及-20℃低温超微粉碎(960 r/min,1100 W)处理,通过研究超微粉碎对八宝粥粉体的理化特性(粒径分布、色差、水合特性、填充性、流动... 为了提高八宝粥产品的营养及功能性价值,改善其稳定性,实验对八宝粥原料进行普通粉碎(3000 r/min,1600 W)及-20℃低温超微粉碎(960 r/min,1100 W)处理,通过研究超微粉碎对八宝粥粉体的理化特性(粒径分布、色差、水合特性、填充性、流动性和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抗氧化活性和总酚、黄酮溶出量)的影响,以期为超微粉碎在八宝粥加工产业的应用推广中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超微粉碎对八宝粥粉体的理化及功能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经过超微粉碎后,八宝粥粉体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持水力及膨胀度下降,稳定性和流动性明显提高。与普通粉碎相比,过300目筛的超微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升至0.80和59.98%,总酚及总黄酮的的溶出量增加至2.14和11.33 mg/g,显著高于普通粉碎的样品(P<0.05)。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处理提高了八宝粥产品的理化及功能性价值,为八宝粥粉的深入研究及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粥 超微粉碎 理化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降低红枣酒中甲醇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岩 李根 +5 位作者 张莹 初乐 路遥 马寅斐 朱风涛 余晓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1-136,共6页
以红枣为原料,利用分子蒸馏脱除酶解液中的甲醇,以期降低红枣酒产品中甲醇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了分子蒸馏工艺参数,并与未蒸馏红枣酒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47℃,进料流速14 mL/m... 以红枣为原料,利用分子蒸馏脱除酶解液中的甲醇,以期降低红枣酒产品中甲醇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了分子蒸馏工艺参数,并与未蒸馏红枣酒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47℃,进料流速14 mL/min,刮板转速223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甲醇清除率为82.11%。蒸馏后酶解液的糖度上升,红枣酒的酒精度和香气成分提高,提升了红枣酒品质。因此,分子蒸馏可以作为降低红枣酒中甲醇含量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分子蒸馏 甲醇 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对黄秋葵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聪 黄翊鹏 +5 位作者 张晓慧 杨怡 杨晓颖 孙菁笛 傅茂润 岳凤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54-156,163,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黄秋葵保鲜方法。[方法]以黄秋葵为试材,分别经冷水预冷处理和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后,放置在4℃条件下贮藏16 d,研究其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与单独冷水预冷处理相比,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更有...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黄秋葵保鲜方法。[方法]以黄秋葵为试材,分别经冷水预冷处理和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后,放置在4℃条件下贮藏16 d,研究其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与单独冷水预冷处理相比,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黄秋葵在低温贮藏期间叶绿素的降解,延缓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提高了果实的商品率,延长了果实的货架期。[结论]冷水预冷复合纳他霉素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鲜方法在采后黄秋葵果实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冷水预冷 纳他霉素 低温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果胶酯酶提取工艺优化及酶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岩 李根 +5 位作者 张莹 初乐 路遥 马寅斐 朱风涛 余晓斌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52-57,85,共7页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分析确定了最佳果胶酯酶提取工艺,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红枣果胶酯酶最佳提取工艺为NaCl浓度1.9 mol/L,提取温度28℃,提取时间22 h,pH 6.9。在此工艺条件下,果胶酯...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分析确定了最佳果胶酯酶提取工艺,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红枣果胶酯酶最佳提取工艺为NaCl浓度1.9 mol/L,提取温度28℃,提取时间22 h,pH 6.9。在此工艺条件下,果胶酯酶酶活性达到0.495 U/mL。该酶在50℃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7.0,金属离子中Na^(+)、K^(+)对其酶活性有促进作用,Fe^(3+)对其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果胶酯酶 提取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毕文慧 姚健 +4 位作者 刘学俊 陈庆敏 陈宇航 程媛媛 岳凤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7-351,共5页
果蔬采后易腐败变质,只有进行保鲜处理才能维持品质,延长货架期。化学保鲜剂对于保持果蔬采后品质效果显著,但存在健康威胁、环境污染、抗药性等问题。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保鲜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环境友好、极具潜力的果蔬保鲜... 果蔬采后易腐败变质,只有进行保鲜处理才能维持品质,延长货架期。化学保鲜剂对于保持果蔬采后品质效果显著,但存在健康威胁、环境污染、抗药性等问题。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保鲜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环境友好、极具潜力的果蔬保鲜手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被视为替代化学保鲜剂,满足人们对果蔬天然、安全诉求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微生物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果蔬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芹菜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有媛 赵愉涵 +5 位作者 陈庆敏 刘欣 韩聪 孙斐 杜雅珉 傅茂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6-8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芹菜间及其基部茎、顶端茎、叶3个部位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取成熟期的桂河芹菜、章丘鲍芹、西芹和山芹,检测其抗坏血酸、还原糖、粗纤维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总酚、总黄酮及芹菜标志指标毛地黄黄酮和芹菜素含量,... 为研究不同品种芹菜间及其基部茎、顶端茎、叶3个部位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取成熟期的桂河芹菜、章丘鲍芹、西芹和山芹,检测其抗坏血酸、还原糖、粗纤维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总酚、总黄酮及芹菜标志指标毛地黄黄酮和芹菜素含量,并比较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芹菜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且均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章丘鲍芹”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西芹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但其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均为最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显示章丘鲍芹、桂河芹菜和山芹均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芹菜不同部位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均有较大差异,在测定的指标中,除顶端茎中还原糖含量最高外,叶片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基部茎与顶端茎。该研究可为消费者更科学、更健康地食用芹菜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芹菜的深加工及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芹菜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品种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茅精油处理对马铃薯的抑芽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丽雪 赵愉涵 +6 位作者 孙斐 韩聪 闫琰 李丹 部建雯 陈庆敏 傅茂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56-263,共8页
为探究出一种绿色安全的马铃薯抑芽方法,以“V7”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1.0 mL/kg(以马铃薯实际质量计)剂量的香茅精油处理马铃薯块茎,在常温下(25℃)贮藏20 d。每隔4 d取样观察马铃薯块茎发芽形态,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糖代谢、蛋... 为探究出一种绿色安全的马铃薯抑芽方法,以“V7”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1.0 mL/kg(以马铃薯实际质量计)剂量的香茅精油处理马铃薯块茎,在常温下(25℃)贮藏20 d。每隔4 d取样观察马铃薯块茎发芽形态,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贮藏结束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15.00%和4.29%,而对照分别是100.00%和30.00%,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贮藏期间,香茅精油处理可影响马铃薯呼吸强度,减缓淀粉、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了还原糖的积累,总蛋白含量变化较小,对果糖和葡萄糖的影响小,但加快了蔗糖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香茅精油有良好的抑芽效果,香茅精油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大,而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较小,但其具体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香茅精油 抑芽作用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