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烫漂处理对菠萝果酒发酵性能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新颖 赵志云 +3 位作者 宋敏 徐康 王晓军 郭萌萌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3,共7页
以新鲜菠萝为试材,采用恒温(22±1)℃发酵工艺制备菠萝果酒。以未经烫漂处理的菠萝果浆发酵酒为对照,通过测定菠萝发酵过程中糖、酸、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探讨果浆烫漂处理(95℃,120 s)对菠萝果酒品质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 以新鲜菠萝为试材,采用恒温(22±1)℃发酵工艺制备菠萝果酒。以未经烫漂处理的菠萝果浆发酵酒为对照,通过测定菠萝发酵过程中糖、酸、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探讨果浆烫漂处理(95℃,120 s)对菠萝果酒品质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果酒发酵过程中糖含量降低至4.0 g/L以下,总酸、总酚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先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烫漂处理导致菠萝果酒的降糖速率滞后,发酵时间延长4 d,且发酵过程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菠萝果酒样品中共检出2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醇类11种,酯类5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1种),其中对照组未检出甲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烫漂处理组未检出糠醛和3-羟基-2-丁酮。烫漂处理可增加菠萝果酒中酯类物质种类,但导致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分别降低26.1%和91.8%。菠萝果浆烫漂处理使菠萝果酒酒体更协调,口感更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烫漂处理 发酵过程 果酒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黄精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
作者 赵新悦 王清玉 +3 位作者 王柏璇 赵庆旭 李大鹏 杨悦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0,共10页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仪等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同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对比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PSP-Se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亚硒酸钠添加量1.5 g/g、冰乙酸添加量3.0 m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此时PSP-Se硒含量为(6.00±0.20)mg/g。所制备的PSP-Se为球状物,热稳定性提高,粒径为1654 nm,电位绝对值较PSP提高了95.12%。硒化修饰后的PSP基本骨架得到保留,单糖组成上增加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其他单糖组分的含量也有所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SP-Se在1131 cm-1和900 cm-1处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证明形成亚硒酸酯键,硒化成功。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PSP-Se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PSP(P<0.05),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硒化修饰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