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培利 于晓 +5 位作者 曹帮华 马向明 瞿庆祥 董建 赵舒悦 李修宇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3,17,共5页
以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黑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随母树年龄增加,种... 以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黑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随母树年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增加,种子质量明显提高。对于发芽率,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有着显著交互作用。母树年龄的增加使得发芽率在水分胁迫下降低变缓,提高了种子耐水分胁迫能力。因此,母树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是黑松海防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母树年龄 黑松 沿海防护林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土壤养分、微生物与土壤酶特性及其关系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笛 马风云 +3 位作者 姚秀粉 辛贺 宋雪 张钟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94-98,共5页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与土壤的关系,为湿地生态修复和有效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酶与养分和微生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湿地由白茅...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与土壤的关系,为湿地生态修复和有效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酶与养分和微生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湿地由白茅群落到光板地的逆向演替,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与其相似;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表现出差异性,各种酶之间蛋白酶活性最高;土壤养分质量含量基本都随着湿地逆向演替的进行而递减,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退化湿地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性,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在各类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白茅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柽柳群落阶段放线菌数量最多;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细菌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密切关系,真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退化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谭秀梅 姜岳忠 孔令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模式 杨树人工林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退化人工刺槐林地土壤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风云 白世红 +2 位作者 侯本栋 刘艳 侯龙鱼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74-79,共6页
黄河三角洲大面积人工刺槐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表现为树木梢头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稍。为了揭示该地区刺槐林衰退的原因,对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林的土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刺槐林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密度(全层)逐渐增大,土壤多项养分... 黄河三角洲大面积人工刺槐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表现为树木梢头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稍。为了揭示该地区刺槐林衰退的原因,对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林的土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刺槐林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密度(全层)逐渐增大,土壤多项养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土壤含盐量随退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大;在不同退化程度的刺槐林分中,基本趋势是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林的土壤中微生物总量随退化程度的加重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退化 土壤特征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跃 马风云 +2 位作者 解国磊 秦光华 马胜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土壤盐分在旱季和雨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黄河三角洲新造的由11个树种组成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绘制上层(0 ~ 15 cm)和下层(15~30 cm)土壤电导率的随机性和结...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土壤盐分在旱季和雨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黄河三角洲新造的由11个树种组成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绘制上层(0 ~ 15 cm)和下层(15~30 cm)土壤电导率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的半方差图以及空间分布图,研究春季和秋季不同深度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电导率平均值在春季和秋季有显著差异,不论是上层还是下层,春季均大于秋季.春季上层和下层土壤电导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12 ~5.18和0.83~3.72 mS/cm,变度分别为4.06和2.89 mS/cm.秋季上层和下层土壤电导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85 ~2.91和0.62~3.05 mS/cm,变度分别为2.06和2.43 mS/cm.春季土壤电导率变异系数较大,而秋季则较小.2)春季混交林上层和下层土壤电导率均有强烈的自相关性,变程分别为13.47和12.72 m.秋季上层和下层土壤电导率变异函数的半方差图几乎为直线,变程分别为213和71m,超出了取样范围,表明在该取样尺度下没有自相关性.3)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混交林地春季土壤电导率斑块化程度高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土壤电导率 空间异质性 Kr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萌生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耿兵 王华田 +2 位作者 王延平 薛保健 李文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2期59-64,共6页
刺槐是我国重要用材树种和生态公益林树种。针对刺槐萌生林生长状况出现下降等问题,在山东省沂山林场(E 118°36',N 36°10')和泰山药乡林场(E 117°19,N 36°17'),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刺槐实生一代林和萌生... 刺槐是我国重要用材树种和生态公益林树种。针对刺槐萌生林生长状况出现下降等问题,在山东省沂山林场(E 118°36',N 36°10')和泰山药乡林场(E 117°19,N 36°17'),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刺槐实生一代林和萌生二代林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结构特征、立木生长进程、干形等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刺槐萌生二代林树高在前22年、材积总生长量和材积平均生长量在前17年、材积连年生长量在前14年均大于实生一代林,但随后各个指标生长量均小于实生一代林。2)刺槐实生一代林树干通直,而刺槐萌生二代林绝大部分树干弯曲,难以成材。3)提出用树干弯曲指数描述干形弯曲程度,并根据干形弯曲指数大小,将刺槐萌生二代林立木干形弯曲程度划分为无弯曲、极小弯曲、轻度弯曲、中度弯曲、重度弯曲5级。发现,刺槐萌生二代林中,树干中度和重度弯曲林木约占整个刺槐林的34.8%;树干无弯曲的树木极少,只占0.86%;树干极小弯曲的树木占33.8%。通过分析讨论刺槐连续无性更新林分生长迟缓、干形不良、不能成材成林的原因,认为刺槐无性更新问题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无性更新 干形 萌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碱刺槐离体再生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翠 林桂玉 +1 位作者 乔宁 曹帮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提高耐盐碱刺槐的快繁效率,满足沿海及滨海盐碱地区绿化要求,以耐盐碱刺槐无性系"W009"和"W038"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耐盐碱刺槐试管苗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刺槐茎尖初代接种不定芽萌发率均好于茎段,&qu... 为提高耐盐碱刺槐的快繁效率,满足沿海及滨海盐碱地区绿化要求,以耐盐碱刺槐无性系"W009"和"W038"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耐盐碱刺槐试管苗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刺槐茎尖初代接种不定芽萌发率均好于茎段,"W009"离体茎尖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5mg·L^(-1),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1mg·L^(-1);而适合"W038"离体茎尖和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则为MS+6-BA 1.0mg·L^(-1)+NAA 0.1 mg·L^(-1);适合"W009"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05mg·L^(-1),"W038"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1 mg·L^(-1);"W00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IBA+0.2mg·L^(-1) NAA+1.0g·L^(-1)活性炭;"W0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 mg·L^(-1) IBA+0.2 mg·L^(-1) NAA+1.0g·L^(-1)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刺槐 快繁再生 分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不同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辛贺 马风云 +4 位作者 张钟心 姚秀粉 彭一丹 韩跃 秦光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光合特性,探寻适宜的混交林优势树种,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黄河三角洲盐碱地6种常见树木(桑树、刺槐、白蜡、苦楝、杨树和国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气孔导度。结果...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光合特性,探寻适宜的混交林优势树种,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黄河三角洲盐碱地6种常见树木(桑树、刺槐、白蜡、苦楝、杨树和国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气孔导度。结果表明:6种树木4项指标峰值大部分出现在10:00和14:00;杨树和国槐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桑树的蒸腾速率为双峰曲线,其余树种四项指标为单峰曲线;影响6种树木光合速率的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气孔导度,而蒸腾速率则是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杨树、国槐和刺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值较高,相较于其它树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树种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兵 王华田 +2 位作者 闫腾飞 张永涛 束怀瑞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解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规律,并为气孔计法提供经验校正系数,采用气孔计法和离体枝条称重法,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潮泉镇上寨村(36°15′N,117°06′E),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作用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比较了2种方法的... 为了解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规律,并为气孔计法提供经验校正系数,采用气孔计法和离体枝条称重法,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潮泉镇上寨村(36°15′N,117°06′E),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作用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比较了2种方法的不同,提出了采用气孔计法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作用的校正系数。结果表明:气孔计法蒸腾强度测定值恒大于离体枝条称重法测定值,气孔计法测定值为称重法的1.03~4.00倍,平均为2.02倍,整个生长期校正系数为0.495。气孔计法测定的离体枝条(水分供应充足)叶片蒸腾速率是活体叶片蒸腾速率的1.07~3.44倍,平均为1.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蒸腾强度 气孔计法 离体枝条称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暖温带经济林水分管理的实现途径及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华田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97-103,共7页
我国暖温带地区是落叶经济林栽培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该区域经济林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阐述经济林合理水分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经济林节水灌溉与旱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 我国暖温带地区是落叶经济林栽培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该区域经济林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阐述经济林合理水分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经济林节水灌溉与旱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有关经济林水分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水分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无性系对干旱胁迫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玉峰 姜岳忠 +2 位作者 王华田 孔令刚 葛忠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28-31,42,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13个1a生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无性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麻栎无性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逐渐下降。叶片失水曲线呈...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13个1a生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无性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麻栎无性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逐渐下降。叶片失水曲线呈现的规律性较为一致,轻度干旱胁迫下,失水量先增大后减小,中度干旱时,失水量一直下降或先增后降,重度干旱时,失水量总体曲线呈下降趋势。SOD活性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先增大后下降或一直下降,而各无性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一。综合评价得出麻栎无性系7、5、13、15和11号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无性系 干旱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黄栌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素芳 李红 张光灿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探索土壤干旱胁迫和光照强度对黄栌光合作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4种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下,3年生黄栌(Cotinuscoggygria var.cinerea)苗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 为探索土壤干旱胁迫和光照强度对黄栌光合作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4种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下,3年生黄栌(Cotinuscoggygria var.cinerea)苗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土壤干旱胁迫对黄栌叶片的光合性能参数具有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黄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量子效率明显降低,光补偿点增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下的水平最高;2)黄栌叶片光合作用对强光胁迫的适应性较强,在较大幅度的强光(有效辐射强度1000-1800μmol·m^-1·s^-1)范围内,均能获得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3)黄栌光舍作用对弱光的光能吸收、转换和利用效率(光合量子效率)较低,并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土壤水分胁迫 光合有效辐射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灌量和施氮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殖分配的影响
13
作者 毛培利 陈小兵 +5 位作者 曹帮华 董建 赵舒悦 李修宇 于晓 瞿庆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6-81,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淹灌量和施氮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淹灌量和施氮量对棉花生殖分配有极显著影响,二者有着极显著交互影响。淹灌水深5 cm比水深10 cm有着低的生殖分配,这与其高的枝生物量比有关。适宜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淹灌量和施氮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淹灌量和施氮量对棉花生殖分配有极显著影响,二者有着极显著交互影响。淹灌水深5 cm比水深10 cm有着低的生殖分配,这与其高的枝生物量比有关。适宜的施氮量能够增加生殖分配。相关分析表明,生殖分配与其他器官分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随水肥条件的改善,生殖分配与植株生物量之间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分配 淹灌量 施氮量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易燃可燃物垂直分布及其燃烧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解国磊 丁新景 +3 位作者 马风云 韩越 李逸凡 马丙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3,共6页
为研究鲁中山区主要森林类型内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林火行为等的影响,以鲁中山区香山地区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划分了林内易燃可燃物垂直分布层次,比较了4种森林类型同一垂直层次和不同垂直层次的易燃可燃物负... 为研究鲁中山区主要森林类型内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林火行为等的影响,以鲁中山区香山地区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划分了林内易燃可燃物垂直分布层次,比较了4种森林类型同一垂直层次和不同垂直层次的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林火种类、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并根据林分总负荷量评估森林燃烧性。结果表明:油松林燃烧性最高,易引发森林火灾,形成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并易发生地下火;刺槐林燃烧性最低,不易引发大的森林火灾,但可发生中强度地表火;麻栎林易发生高强度地表火,并且可发生中强度树冠火;侧柏林由于人为抚育严重,不易发生地表火,但易引发高强度、高蔓延速度的树冠火。4种林分的燃烧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油松林>麻栎林>侧柏林>刺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负荷量 垂直分布 林火行为 燃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新景 解国磊 +3 位作者 敬如岩 马风云 刘方春 马海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9-253,307,共6页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特性,选取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国槐刺槐混交林、榆树刺槐混交林4种混交林,采用凋落物袋法进行为期1年8月的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变化规律...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特性,选取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国槐刺槐混交林、榆树刺槐混交林4种混交林,采用凋落物袋法进行为期1年8月的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变化规律相似,前期分解较快,后期分解较慢。4种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系数介于0.55-0.74,其中臭椿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系数最高,榆树刺槐混交林最低;臭椿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周期最短为4.03a,榆树刺槐混交林最长为5.47a。4种混交林凋落物中N、P、K、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N差异显著(P〈0.05),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其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K含量以及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混交林土壤pH、含水量与凋落物分解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凋落物分解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pH、含水量升高有利于凋落物分解,而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升高则减缓凋落物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混交林 凋落物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刺槐白蜡混交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雅丽 田琪 +4 位作者 秦光华 安然 马风云 敬如岩 陈博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859-3867,共9页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刺槐白蜡混交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刺槐白蜡混交林及刺槐纯林、白蜡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混交林与两种纯林土壤细菌群落共36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刺槐白蜡混交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刺槐白蜡混交林及刺槐纯林、白蜡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混交林与两种纯林土壤细菌群落共36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大于10%)为刺槐白蜡混交林与两种纯林土壤中共有的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为刺槐纯林土壤中的优势菌群。不同人工林土壤中各门细菌相对丰度差异显著。(2)混交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了细菌多样性。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细菌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分别为1934.5、2629.1、9.1,显著高于两种纯林。(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放线菌门细菌呈显著正相关;pH与芽单胞菌门细菌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酸杆菌门细菌呈显著负相关。细菌多样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两种纯林之间有一定差异,多样性差异显著,刺槐白蜡混交改变细菌群落结构,提高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黄河三角洲 混交林 土壤细菌 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刺槐臭椿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安然 马风云 +3 位作者 崔浩然 秦光华 黄雅丽 田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60-7967,共8页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混交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臭椿混交林以及臭椿和刺槐纯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臭椿纯林、刺槐纯林、刺槐臭...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混交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臭椿混交林以及臭椿和刺槐纯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臭椿纯林、刺槐纯林、刺槐臭椿混交林土壤中分别检测出27、25、31门细菌,3种不同林分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芽单胞菌门、疣微菌门8种细菌是土壤中的主要细菌群落,其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细菌群落。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中各门细菌相对丰度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细菌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值分别为1910和9.1高于两种纯林。通过对土壤主要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3种不同林分之间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上有较高程度的分离,差异显著(P<0.05),有效磷含量与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三者相互影响,刺槐臭椿混交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细菌结构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混交林 土壤细菌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降雨对鲁东低山丘陵区主要森林类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解国磊 丁新景 +6 位作者 敬如岩 马风云 马丙尧 邢尚军 彭一丹 高燕 苑晓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1-177,共7页
以山东省莱芜市香山地区2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分别观测不同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分析3次降雨对不同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根据野外观测的气象数据,分析可燃物含水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以山东省莱芜市香山地区2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分别观测不同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分析3次降雨对不同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根据野外观测的气象数据,分析可燃物含水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且测定不同林分枯落叶的熄灭含水率,结合熄灭含水率分析雨后不同林分的火险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可燃物类型含水率受降雨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麻栎林内,降雨前后可燃物含水率变异率表现为枯落叶>10h枯枝>1h枯枝;油松林内表现为10h枯枝>1h枯枝>枯落叶。并且3次不同的降雨对可燃物含水率影响具有差异性,第1次降雨对可燃物含水率影响较小,第2次降雨较大,第3次降雨中等。不同可燃物类型含水率雨后衰减率具有差异性,麻栎林内,可燃物含水率3次降雨后衰减率绝对值均表现为枯落叶>10h枯枝>1h枯枝;油松林内表现为10h枯枝>1h枯枝>枯落叶。2)所调查6种可燃物类型含水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林内空气温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林内平均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3)麻栎、油松枯落叶熄灭含水率分别为16.62%、23.23%,降雨导致栎林、油松林地表枯落叶含水率增大,枯落叶含水率在雨后一定时间内,高于熄灭含水率,此时,林内无火灾危险;但随着降雨结束,雨后天数的增加,林内枯落叶含水率降低,当低于熄灭含水率时,林内开始有火灾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死可燃物 含水率 降雨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泰山侧柏林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梦颖 王树梅 +5 位作者 曹帮华 毛培利 李业宇 庞元湘 范祖硕 秦永建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0,共4页
以泰山海拔200~1 000m的侧柏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照培养箱观测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了千粒重、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生物量和根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 以泰山海拔200~1 000m的侧柏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照培养箱观测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了千粒重、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生物量和根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海拔增加,千粒重呈波浪形变化,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先增加再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增加。培养皿内幼苗总鲜重和单株幼苗鲜重随海拔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根尖酶活力没有显著变化。综合种子的萌发特征和幼苗生物量,海拔300~500m的种子有着最高的活力,而海拔超过500m种子活力降低。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是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海拔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4种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31
20
作者 丁新景 敬如岩 +2 位作者 黄雅丽 陈博杰 马风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4个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揭示人工林改善土壤生产力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人工林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臭椿、榆树、绒毛白蜡和刺槐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4个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揭示人工林改善土壤生产力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人工林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臭椿、榆树、绒毛白蜡和刺槐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臭椿、榆树、白蜡和刺槐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分别有27、26、28和28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门细菌在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是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游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疣微菌门5门细菌相对丰度超过1%,是根际土壤中的主要群落。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WS3、蓝藻菌门、广古菌门、厚壁菌门、OD1和软皮菌门7门细菌丰度差异显著。2)4种人工林中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 828.49、2 602.81、8.92和0.95。榆树根际土壤细菌物种数和白蜡根际土壤细菌Chao1指数最低,分别为1 703.36和2 161.69。臭椿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最低,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8.73和0.98。3)榆树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低。刺槐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47 mg·kg-1,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臭椿根际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52、48.63 mg·kg-1、330.27 mg·kg-1和74.83 g·kg-1,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4)人工林根际土壤电导率、含水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相关关系显著,土壤pH与细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河三角洲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结构相似,但部分细菌丰度差异显著;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土壤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细菌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土壤 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