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内生菌球毛壳抗生物质的培养基优化、检测和动力学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建锋 刘晓光 +3 位作者 高克祥 刘璇 李超 王庆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8,共7页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测分析该菌粗提液的活性成分及对杨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抗生物质液体培养的主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配方为:1%葡萄糖,1%蔗糖,0.5%牛肉膏,0.02%硫酸亚铁,0.01%维生素B1,pH值为7。球毛壳ND35菌株的抑菌作用分为活菌体的抑菌作用和代谢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液体培养后的菌丝胞内和胞外均产生抗生物质,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抗生物质pH值为7,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在221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该抗生物质有4个组分,均对杨树腐烂病菌有抑菌活性。生长动力学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的产量、吸光值、pH及其抑菌率是连续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球毛壳ND35 抗生物质 培养基优化 杨树腐烂病菌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对五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畅 米士伟 +2 位作者 于祝涛 延洪凯 高克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69-72,共4页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ND35是一株优势内生真菌,对多种作物有促生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球毛壳ND35不同菌剂和接种次数对杨树扦插苗、菜豆、黄瓜、烟草、生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接种对杨树苗高生长影响更明显,但对胸径和...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ND35是一株优势内生真菌,对多种作物有促生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球毛壳ND35不同菌剂和接种次数对杨树扦插苗、菜豆、黄瓜、烟草、生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接种对杨树苗高生长影响更明显,但对胸径和地径影响不大;菌剂3应用于菜豆?黄瓜时效果较好;育苗时接种对烟草叶片数影响较大,移栽时接种主要影响株高生长;能够增加生姜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球毛壳ND35 菌剂 促生 生防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林霞 于晓丽 +2 位作者 王群青 王培松 王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平皿法,分析3%多抗霉素WP、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2%蛇床子素EC、4%宁南霉素AS、80%乙蒜素EC、6%春雷霉素WP、0.5%香芹酚AS、10%井冈霉素AS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 [目的]测定不同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平皿法,分析3%多抗霉素WP、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2%蛇床子素EC、4%宁南霉素AS、80%乙蒜素EC、6%春雷霉素WP、0.5%香芹酚AS、10%井冈霉素AS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除多抗霉素外,其余8种供试杀菌剂均对樱桃茎腐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毒力效果,但不同杀菌剂间的毒力差别较大。丁子香酚、乙蒜素、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烟草疫霉的EC_(50)分别为0.015 3、1.292 5、10.630 9、50.993 2、117.472 0、286.009 2、413.905 0和587.767 4 mg/L。丁子香酚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乙蒜素和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的抑制效果较差,多抗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没有抑制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田间防治茎腐病和有效药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茎腐病 烟草疫霉 生物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协同致病菌Ophiognomonia castanea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停 赵洋民 +2 位作者 王庆华 龚赛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90-93,共4页
对板栗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协同致病菌Ophiognomonia castane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stanea菌丝在马铃薯-板栗叶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6;最适... 对板栗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协同致病菌Ophiognomonia castane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stanea菌丝在马铃薯-板栗叶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6;最适宜碳源为甘露醇,氮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能促进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gnomonia CASTANEA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体亚基MED25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窦悦 刘美彤 +3 位作者 卢安娜 吴佳洁 王群青 胥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7,共8页
由多亚基组成的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基于RNA聚合酶II的转录机器相连接,形成转录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从而实现特定转录信... 由多亚基组成的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基于RNA聚合酶II的转录机器相连接,形成转录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从而实现特定转录信号的传递。Mediator 25(MED25)是植物中介体复合物的一个多功能亚基,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境胁迫等多种复杂的生理过程。MED25可以和多种转录激活子(如MYCs、AP2/ERFs及ARFs等)、转录抑制子(如JAZs和Aux/IAAs等)以及其它中介体亚基(如MED13和MED16等)在蛋白水平上直接互作,调控植物激素茉莉酸(JA)、脱落酸(ABA)、生长素(Auxin)和乙烯(Ethylene)等信号途径以响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近年来对MED25的靶标分离及功能鉴定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系统介绍了MED25在各激素信号途径转导中的调控作用机制,对深入讨论植物如何启动特定激素信号途径进而调控特定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体复合物 MED25亚基 茉莉酸 脱落酸 生长素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黄侧耳TYR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王雷 王庆佶 +2 位作者 李晓博 李壮 张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为材料,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索并克隆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保守基序、三维结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和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为材料,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索并克隆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保守基序、三维结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和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保守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TYR基因在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全基因组范围内共克隆得到4个基因,分别命名为PcTYR1、PcTYR2、PcTYR3和PcTYR4,分别分布于2条不同染色体上,均含有与激素反应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三维结构相似,均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在保守基序、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和理化性质方面存在差异;PcTYR1的相对表达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先增加后降低,由菌丝体的0.96±0.04增加至幼菇的156.78±5.09,随后下降至孢子的2.49±0.46,PcTYR1和PcTYR4在原基和幼菇中的相对表达量大于PcTYR2和PcTYR3,PcTYR基因家族在子实体的不同部位中均有表达,PcTYR1、PcTYR2和PcTYR4在菌盖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菌褶和菌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黄侧耳 TYR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对冬小麦苗期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丛国强 尹成林 +2 位作者 何邦令 李玲 高克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120-6128,共9页
为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内生真菌对冬小麦苗期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抗旱型小麦品种山农16和水分敏感型小麦品种山农22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麦干旱诱导基因脱水素wzy2的表达量来了解冬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通... 为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内生真菌对冬小麦苗期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抗旱型小麦品种山农16和水分敏感型小麦品种山农22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麦干旱诱导基因脱水素wzy2的表达量来了解冬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通过测定相关生理指标与酶活性来判断小麦发育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状况。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ND35组相比,接种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的干旱处理组小麦的根冠比、总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显著提高,小麦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在干旱处理组中,球毛壳菌ND35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山农16的根长和山农22的株高,接种球毛壳ND35的山农16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降低9.0%,但差异不显著;山农22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对定量检测数据显示,接种球毛壳ND35后,两种小麦脱水素wzy2基因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能够显著提高。综合分析说明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可以促进冬小麦苗期根系和植株发育,小麦提前进入三叶期,增强小麦避旱性,同时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小麦耐旱性;提高个体细胞内水分、糖分、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的氧化性损伤,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提高两种冬小麦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球毛壳ND35促进小麦干旱诱导相关基因wzy2的表达量,进而提高抗旱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两种冬小麦耐脱水性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苗期生长 内生真菌 球毛壳ND35 水分胁迫 脱水素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淑霞 刘传忠 +3 位作者 王庆华 贾宁 李超 马洪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80,F0003,共5页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山东省是一重要的干果树种。自2004年起,山东泰安、济南、潍坊、临沂等地相继发生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板栗感病后,叶片上产生褐色的斑点,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9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10...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山东省是一重要的干果树种。自2004年起,山东泰安、济南、潍坊、临沂等地相继发生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板栗感病后,叶片上产生褐色的斑点,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9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10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褐缘叶枯病 症状 病害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姜淑霞 龚赛 +2 位作者 马洪兵 张震 吴海燕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己唑醇SC、43%戊唑醇SC、12.5%烯唑醇WP,EC50为0.0651~0.6315 mg/L,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抑制活性较强,10%多抗霉素WP、30%乙蒜素AS、25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己唑醇SC、43%戊唑醇SC、12.5%烯唑醇WP,EC50为0.0651~0.6315 mg/L,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抑制活性较强,10%多抗霉素WP、30%乙蒜素AS、250 g/L丙环唑EC、50%多菌灵WP、20%三唑酮EC,EC50为1.3006~4.2026 mg/L,抑菌活性也较好;43%戊唑醇SC(500 mg/L)、12.5%烯唑醇WP(500 mg/L)、10%己唑醇SC(500 mg/L)、250 g/L丙环唑EC(500 mg/L)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68.7%、66.0%、65.3%、63.3%,防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纹枯病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大球盖菇林地栽培覆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丽君 曹乐梅 +1 位作者 刘浩宇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研究选用13种覆土材料配比和5种覆土厚度,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覆土试验,以探讨不同覆土材料及厚度对大球盖菇出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度3 cm,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本... 本研究选用13种覆土材料配比和5种覆土厚度,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覆土试验,以探讨不同覆土材料及厚度对大球盖菇出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度3 cm,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林地大球盖菇栽培提高产量,规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林地栽培 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 被引量:31
11
作者 龚赛 赵淑芳 +3 位作者 聂阳 刘书程 张秀停 姜淑霞 《中国食用菌》 2016年第4期35-38,共4页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配方培养的菌种及不同配方栽培料等条件下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于林下栽培,但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显示,林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11月份播种、采用双层播种方式、选用麦粒培养的菌种及以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20%的栽培料,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栽培条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马洪兵 刘国兴 +3 位作者 龚赛 张秀停 王庆华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09-112,115,共5页
为明确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Y1)与其共生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Y6)的关系,采用在发病不同时期组织分离、定期采样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对峙培养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 为明确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Y1)与其共生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Y6)的关系,采用在发病不同时期组织分离、定期采样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对峙培养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初期在褐缘叶枯病病健交界处只分离到Y1,随病斑扩展Y6的分离频率逐渐增加,发病后期Y6的分离频率略高于Y1;Y6的无性型和有性型子实体均生长在病斑上;离体叶片接种Y1易产生病斑,接种Y6很少产生病斑,两菌混合接种比单独接种产生的病斑症状明显且发病速度快,表现出Y1致病力强,Y6致病力弱,Y6具有协同Y1致病的作用;Y6和Y1的营养体表现出明显的完全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 板栗褐缘叶枯病 协同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番茄品种中类黄酮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测定及与抗氧化能力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萌 李明 +2 位作者 丁新华 李晓明 储昭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2-669,共8页
为了研究番茄不同遗传种质资源中类黄酮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差别及其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应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了23个番茄品种的果皮和果肉中芦丁、山奈酚芸香苷、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并与其抗... 为了研究番茄不同遗传种质资源中类黄酮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差别及其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应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了23个番茄品种的果皮和果肉中芦丁、山奈酚芸香苷、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并与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番茄果实中类黄酮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在同一番茄品种的果皮和果肉中其含量也有较大差别。此外,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多数所测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次生代谢 类黄酮 咖啡酰奎尼酸 抗氧化能力 多酚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e/lox特异位点重组系统获得无选择标记转AtMYB12基因的马铃薯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连杰 刘海峰 +3 位作者 王志强 代丽丽 丁新华 储昭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类黄酮是植物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长期食用含类黄酮的果实和蔬菜有易于人体健康,目前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中仅含有痕量的类黄酮。AtMYB12是拟南芥中鉴定的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并在烟草和番茄中得到了功能验... 类黄酮是植物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长期食用含类黄酮的果实和蔬菜有易于人体健康,目前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中仅含有痕量的类黄酮。AtMYB12是拟南芥中鉴定的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并在烟草和番茄中得到了功能验证。为了增加马铃薯中类黄酮的含量,本研究构建pX6-patatin::AtMYB12无选择标记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AtMYB12基因转入马铃薯品种Desiree,并检测选择标记NPT II基因去除以及马铃薯块茎中类黄酮积累情况。结果显示,共得到28个阳性转基因株系。随机选择其中的2个株系进行雌二醇诱导,NPT II去除效率达到8.8%,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芦丁的含量最高达到3.091mg/g DW,山奈酚芸香苷含量达到0.951mg/g DW,而对照马铃薯品种Desiree中芦丁和山奈酚芸香苷等类黄酮含量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限值。结果表明,AtMYB12基因也能在马铃薯中调控类黄酮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类黄酮 AtMYB12 Cre/lox重组系统 无选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不同桑枝木屑含量对大球盖菇子实体1-脱氧野尻霉素富集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浩宇 冀宪领 +2 位作者 李丽君 任纪帆 姜淑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大球盖菇是一种食、药用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其人工培育具有栽培简便、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优势。设计不同桑枝木屑含量配方的基质进行大球盖菇栽培,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球盖菇子实体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结果表... 大球盖菇是一种食、药用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其人工培育具有栽培简便、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优势。设计不同桑枝木屑含量配方的基质进行大球盖菇栽培,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球盖菇子实体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结果表明,基质不同桑枝木屑含量及出菇潮次对大球盖菇子实体DNJ富集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桑枝木屑质量分数为70%的栽培基质生产出的第1潮菇子实体DNJ富集量最高,大球盖菇干品中DNJ的质量分数达到0.230 2 mg/g,高于桑枝DNJ的含量,接近桑椹中DNJ的含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桑枝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较高保健价值食用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桑枝 1-脱氧野尻霉素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化学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晓琳 于晓丽 +4 位作者 王群青 田园园 王丽丽 王培松 王英姿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为测定不同化学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病菌的毒力,采用平皿法分析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20%肟菌酯SC、30%王铜SC、80%三乙磷酸铝水分散粒剂(WG)、30%烯酰·咪鲜胺SC、43%氰霜·百菌清SC、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WP)、40%氰霜唑&#... 为测定不同化学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病菌的毒力,采用平皿法分析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20%肟菌酯SC、30%王铜SC、80%三乙磷酸铝水分散粒剂(WG)、30%烯酰·咪鲜胺SC、43%氰霜·百菌清SC、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WP)、40%氰霜唑·烯酰吗啉SC、33.5%喹啉铜SC、18%烯肟·氟环唑SC、20%氰霜唑SC、35%氟啶胺·烯酰吗啉SC、30%烯酰·甲霜灵WG、80%烯酰吗啉WG、60%锰锌·氟吗啉WP、60%嘧菌酯WG、77%硫酸铜铝WP、722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AS)等18种药剂对樱桃茎腐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8种供试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病菌的毒力差别较大,吡唑醚菌酯对樱桃茎腐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0.1539mg/L;氰霜·百菌清、氰霜唑·烯酰吗啉、氰霜唑、烯酰·甲霜灵、烯酰吗啉、烯肟·氟环唑等化学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病菌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EC50分别为1.1033、0.5829、0.8310、0.4260、6.0517、7.7237mg/L。福美双、肟菌酯、王铜、三乙磷酸铝、烯酰·咪鲜胺、喹啉铜、氟啶胺·烯酰吗啉、锰锌·氟吗啉、嘧菌酯、硫酸铜铝、霜霉威盐酸盐等化学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在10.4168~948.6536mg/L之间。该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樱桃茎腐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选择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茎腐病 烟草疫霉 平皿法 化学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广耀 李增安 +3 位作者 孙建平 左杰 苏斌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探讨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普通耕作土(含盐量0.84‰)为对照,选用5种不同含盐量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分别记为M1(2.63‰,中度盐化土1)、M2(2.99‰,中度盐化土2)、Z1(4.87‰,强度盐化土1)、Z2(5.64‰,强度盐化土2)、Y... 为探讨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普通耕作土(含盐量0.84‰)为对照,选用5种不同含盐量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分别记为M1(2.63‰,中度盐化土1)、M2(2.99‰,中度盐化土2)、Z1(4.87‰,强度盐化土1)、Z2(5.64‰,强度盐化土2)、Y1(7.89‰,盐土)进行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和林下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大球盖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对照及M1、M2、Z1、Z2、Y1处理的大球盖菇产量分别为9.35、9.21、8.40、7.53、4.74、3.77 kg/m^(2),其中中度以下盐化土(M1、M2)对大球盖菇产量无显著影响,强度盐化土(Z1、Z2)、盐土(Y1)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各含盐量处理对Ⅰ级菇比例和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②大球盖菇林地栽培,M1、Z1、Z2处理产量分别为5.63、2.87、0.60 kg/m^(2),其中M1的产量、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Z1、Z2;各处理的Ⅰ级菇比例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大球盖菇在中度盐化土中栽培可正常出菇,在强度盐化土、盐土中栽培其产量显著低于普通耕作土;盐碱土的含盐量与大球盖菇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Ⅰ级菇比例、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土 大球盖菇 栽培 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3株大球盖菇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静娴 李丽君 +2 位作者 赵淑芳 陈宸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3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288对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38...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3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288对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38对引物。通过SRAP扩增图谱分析得出,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23株菌株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共扩增出322个位点,其中有20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63.66%;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46~0.9658;采用UPGMA法对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水平0.84时可将23株菌株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来自国外的2株菌株;第Ⅱ类群为本实验室驯化筛选的3株耐高温品种,第Ⅲ类群为国内不同地市的18株菌株。结果表明,不同大球盖菇菌株间存在明显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将23株供试菌株鉴别开,且能分析出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可为大球盖菇菌株亲缘关系的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SRA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菌渣改良滨海盐碱土试验 被引量:11
19
作者 齐广耀 李增安 +1 位作者 左杰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选用6种大球盖菇出菇后菌渣,按一定比例与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混合,经过雨水淋溶、自然降解4个月后,测量其土壤物理、化学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不加菌渣对照相比,6个混入大球盖菇菌渣处理的盐碱土p H值降低5.71%~7.09%,EC值降低44.2... 选用6种大球盖菇出菇后菌渣,按一定比例与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混合,经过雨水淋溶、自然降解4个月后,测量其土壤物理、化学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不加菌渣对照相比,6个混入大球盖菇菌渣处理的盐碱土p H值降低5.71%~7.09%,EC值降低44.20%~48.77%,含盐量降低48.33%~53.33%,土壤容重降低33.08%~40.00%,土壤孔隙度提高22.87%~27.56%;有机质含量提高60.27%~114.21%,速效磷含量提高257.11%~539.72%,碱解氮含量提高48.85%~168.58%;脱氢酶活性提高60.00%~92.38%,脲酶活性提高52.48%~58.71%,磷酸酶活性提高39.28%~48.53%,生物量碳含量提高88.67%~109.74%。由此看出,各培养料组成的大球盖菇菌渣对盐碱土改良均有良好效果,不同区域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也可用菌渣改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改良 大球盖菇菌渣 滨海盐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野生蛹虫草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玉峰 汪乔 +4 位作者 王祥锋 周婷 杨晓君 王庆佶 王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133,共9页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泰山地区的蛹虫草资源,获得高产优质的优良菌株,以采集分离自泰山地区的14株野生蛹虫草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菌丝长速测定、菌落特征观察、出草试验及主要活性物质(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虫草多糖、β-类胡萝卜素...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泰山地区的蛹虫草资源,获得高产优质的优良菌株,以采集分离自泰山地区的14株野生蛹虫草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菌丝长速测定、菌落特征观察、出草试验及主要活性物质(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虫草多糖、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的测定分析,并利用归一化算法对各菌株特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2个综合性状优异的蛹虫草菌株和1个虫草素含量较高的菌株。2个综合性状较优良的菌株的子实体成熟周期均为46.3 d,子实体粗长,生物学效率分别为55.31%和58.08%,虫草素含量分别为5.43 mg/g和7.13 mg/g,腺苷含量分别为0.38 mg/g和0.56 mg/g,多糖含量分别为90.44 mg/g和84.68 mg/g;1个菌株产量较低,但虫草素含量高达15.14 mg/g,腺苷含量也较高,为0.6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菌株筛选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