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北兴 张大侠 +3 位作者 张灿光 管磊 王凯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96,共14页
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相分离法和自组装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介绍了微流体及配位法两种微囊化新技术。结合国内农药微囊制剂的登记情况,提出应依据微囊化的目的开发相... 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相分离法和自组装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介绍了微流体及配位法两种微囊化新技术。结合国内农药微囊制剂的登记情况,提出应依据微囊化的目的开发相应的农药微囊产品,如掩蔽气味、抗光解、减少淋溶和飘移等,并应结合药剂的理化特性、防治对象、用药环境、施药方式、实践需要和最终的防治效果等综合因素,决定该农药是否适宜开发成微囊产品,并选择适宜的壁材、微囊化技术及剂型。指出种子处理剂微囊、果蔬保鲜剂微囊、植物精油微囊、昆虫性信息素微囊及土壤处理剂微囊是目前亟待拓展的微囊化研究方向,此外,芯材在不同环境中的释放动态、因缓释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壁材的降解等也值得研究者关注。总之,研究开发安全、可降解的囊壁材料,探索高工效和真正具有控释效果的微囊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 微流体技术 配位聚合物 囊壁材料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与施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婷婷 刘尚可 +4 位作者 李北兴 刘峰 慕卫 潘灿平 邹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7-616,共10页
农药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与其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表面和内部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不仅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还受植物种类、生长期、生长条件及施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及其... 农药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与其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表面和内部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不仅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还受植物种类、生长期、生长条件及施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传导方式与施药技术的关系以及影响农药内吸和传导行为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药内吸和传导行为的措施,以期为农药的安全合理施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吸性农药 内吸传导行为 施药技术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氨酯为囊壁材料农药微胶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管磊 王晓坤 +1 位作者 王伟昌 刘峰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综述了以聚氨酯为囊壁材料农药微胶囊的反应单体、制备方法、释放特性、囊壳厚度和形貌,重点分析了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优点,并展望了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氨酯 微胶囊 异氰酸酯 囊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单宁酸对茶叶中农药胁迫作用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尚可 王越 +3 位作者 潘灿平 贾厚振 刘铭钰 邹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0-1158,共9页
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但农药也会对植物的氧化系统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基于单宁酸的天然属性和结构特点,研究了在农药诱导的氧化胁迫下,叶面施用单宁酸对茶叶抗氧化系统和营养品质的潜在作用。与单独施用农药相比,加施10 mg/... 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但农药也会对植物的氧化系统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基于单宁酸的天然属性和结构特点,研究了在农药诱导的氧化胁迫下,叶面施用单宁酸对茶叶抗氧化系统和营养品质的潜在作用。与单独施用农药相比,加施10 mg/L单宁酸显著提高了茶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其中POD活性分别是空白对照、吡唑醚菌酯单独施用的4.69倍和3.13倍,APX活性比单独施用吡虫啉、联苯菊酯和吡唑醚菌酯分别提高了340.74%、114.71%和271.70%。此外,单宁酸显著提高了茶叶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茶多酚含量,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单宁酸还提高了茶叶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综上,外源单宁酸能够激活茶叶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抗氧化非酶物质的积累,缓解茶叶中农药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最终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茶叶 农药胁迫 氧化损伤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粉中4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同宾 李红 +3 位作者 孙丰收 杨松 李北兴 慕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1,共8页
基于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玉米粉中41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玉米粉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后,采用UPLC-MS/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5~100μg/L范围内,41种待检农药质量浓度与... 基于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玉米粉中41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玉米粉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后,采用UPLC-MS/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5~100μg/L范围内,41种待检农药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41种农药的定量限(LOQ)为0.48~0.85μg/kg;在0.01、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41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4%~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12%(n=5)之间。该方法高效、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玉米粉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玉米粉 农药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韭菜中3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浩林 李桐桐 +3 位作者 董玉英 禾丽菲 李北兴 慕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3-606,共4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韭菜中3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韭菜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净化后,进行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5~100μg/L范围内,31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峰面积间呈...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韭菜中3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韭菜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净化后,进行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5~100μg/L范围内,31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定量限(LOQs)为0.01 mg/kg;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31种农药在韭菜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1%(n=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高效,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同时检测韭菜中多种农药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韭菜 农药 多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与阿维菌素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英 徐宇飞 +3 位作者 王洪凤 宋文勇 石磊 刘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为明确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潜力,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研究ZNC(0.5、1.0μg·株-1灌根)、阿维菌素(5 mg·株-1底施处理)及两者配施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为明确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潜力,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研究ZNC(0.5、1.0μg·株-1灌根)、阿维菌素(5 mg·株-1底施处理)及两者配施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与清水处理相比,ZNC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根质量,降低根结数量,同时能够显著增加番茄的叶长、叶宽,提高番茄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还可提升植株抗氧化能力和果实品质;与阿维菌素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效可达88.89%,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单施,同时番茄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得到提升。表明ZNC能够促进番茄生长,与阿维菌素配施后可提高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 ZNC 阿维菌素 根结线虫 防治效果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毒力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齐浩亮 崔丽 +2 位作者 王芹芹 刘峰 芮昌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6,130,共6页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全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白蚁以及蚊蝇等害虫。为了明确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溴虫氟苯双酰胺...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全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白蚁以及蚊蝇等害虫。为了明确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并测定了亚致死剂量(LC20、LC40)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相当,两者对小菜蛾的LC50分别为0.042和0.056μg/mL。与氯虫苯甲酰胺相似,亚致死剂量的溴虫氟苯双酰胺能够诱导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升高,但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虫氟苯双酰胺 小菜蛾 毒力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钾作为分散剂用于10%阿维菌素悬浮剂的开发
9
作者 李浩林 张大侠 +4 位作者 于建 张鹏 李北兴 慕卫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3-811,共9页
黄腐酸钾源于腐植酸,目前广泛用作叶面肥和功能水溶肥,基于其天然属性和结构特点,本研究以阿维菌素为模式农药,评价了黄腐酸钾作为分散剂用于制备农药悬浮剂的可行性。通过湿法研磨制备得到以黄腐酸钾为分散剂的10%阿维菌素悬浮剂,以研... 黄腐酸钾源于腐植酸,目前广泛用作叶面肥和功能水溶肥,基于其天然属性和结构特点,本研究以阿维菌素为模式农药,评价了黄腐酸钾作为分散剂用于制备农药悬浮剂的可行性。通过湿法研磨制备得到以黄腐酸钾为分散剂的10%阿维菌素悬浮剂,以研磨效率及制剂在冷、热、常温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指标,对配方中的分散剂、润湿剂及增稠剂等助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配方中分散剂黄腐酸钾质量分数为3%,润湿剂OP-10为1%,增稠剂黄原胶为0.15%、硅酸镁铝为0.5%,pH调节剂柠檬酸为0.02%,消泡剂X60为0.1%时,所制备悬浮剂各项指标较优,其中,细度(75μm)≥99%,冷、热贮稳定性均合格。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阿维菌素质量分数为0.1~2.5 mg/L时,该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活性与常规阿维菌素悬浮剂相当。因此,黄腐酸钾可作为分散剂用于制备性能良好的阿维菌素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分散剂 阿维菌素 悬浮剂 贮存稳定性 南方根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