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及毒素化学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先悦 高淑敏 +2 位作者 刘少杰 张莉 于金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7-42,共6页
为了明确其在山东的种群组成及毒素类型,在2014,2015年从山东11个地区的28县、市共采集小麦病穗标本300余份,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方法,得到小麦赤霉病菌菌株338株。根据采集地点随机选取120株作为测试菌株,采用鉴定种和鉴定B型毒素化学... 为了明确其在山东的种群组成及毒素类型,在2014,2015年从山东11个地区的28县、市共采集小麦病穗标本300余份,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方法,得到小麦赤霉病菌菌株338株。根据采集地点随机选取120株作为测试菌株,采用鉴定种和鉴定B型毒素化学型的特异性引物对选取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20个供试菌株均为禾谷镰孢菌进化宗系群,分为两种进化类型: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分别为108株和12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占90%,是优势致病型。亚洲镰孢菌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优势种,此类型是首次在山东境内被检测到,且其在山东的分布与前茬作物种类无明显的相关性。毒素化学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20个菌株中有118株属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毒素化学型,仅有2个菌株产生雪腐镰孢菌烯醇(NIV)毒素。其中,DON毒素化学型菌株又进一步划分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15-AcDON)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3-AcDON)。其对应菌株分别为101株和17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种群组成 毒素化学型 前茬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土壤中小麦纹枯病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娜娜 李鹏昌 于金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根据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AG-D融合群ITS区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WKF-8/WKR-8,对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建立并优化基于 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法的 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绘制标准曲线。检测范围在1.0... 根据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AG-D融合群ITS区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WKF-8/WKR-8,对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建立并优化基于 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法的 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绘制标准曲线。检测范围在1.0×10-3~10 ng/μ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扩增效率为99.7%,灵敏度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SYBR GreenⅠ荧光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春燕 王旭正 +1 位作者 刘少杰 于金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小麦和苹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小麦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和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并依据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等进... 采用平板对峙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小麦和苹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小麦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和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并依据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X-H-51抑菌效果显著,对不利生长环境有良好的耐受性。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X-H-51为海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灰色关联度分析 拮抗活性 海棠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