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道路林对细颗粒物(PM2.5)的阻滞作用解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浩栋
陈亚静
+5 位作者
李清殿
肖茂
郭慧玲
申卫星
谭亚军
李传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目的】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动态变化格局及城市道路林对其的阻滞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何种配置的林带所发挥的防尘抑霾效果最佳。【方法】选取了3种结构共12种配置模式的城市道路林,首先分析了林带内外PM2.5的日动态、年际动态和水平...
【目的】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动态变化格局及城市道路林对其的阻滞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何种配置的林带所发挥的防尘抑霾效果最佳。【方法】选取了3种结构共12种配置模式的城市道路林,首先分析了林带内外PM2.5的日动态、年际动态和水平空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减尘率评价不同模式林带对PM2.5的阻滞作用;最后通过减尘率和小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植被减尘率的可能因素。【结果】PM2.5日动态变化呈早晚高中间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00和18:00,10:00和14:00最低;年动态规律表现为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PM2.5在林带内水平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夏季节,林缘至林内呈逐渐递减趋势;秋冬季节,林缘至林内25 m处呈递增趋势,在25~30 m处下降且低于林外林缘处。对PM2.5减尘率最高的是乔灌草结构,其次是针阔混交乔木结构,单排乔木结构的减尘率最低;春夏季,12种道路林对PM2.5阻滞率为正值,秋冬季只有A5(针阔混交乔木)、B1~B3(单排乔木)和C2、C3(乔灌草)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小气候因子与PM2.5关系存在季节差异,PM2.5浓度在春秋冬季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5),春夏季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冬季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林地PM2.5阻滞率在秋季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秋冬季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林地阻滞率和风速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城市道路林建设中合理增加林带宽度及加大常绿针叶乔木和灌草的比例对于降低PM2.5质量浓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城市道路林
配置模式
时空变化特征
阻滞作用
小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道路林对细颗粒物(PM2.5)的阻滞作用解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浩栋
陈亚静
李清殿
肖茂
郭慧玲
申卫星
谭亚军
李传荣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资源信息
研究
所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局
泰山
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7B06-03)
山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LYCX07-2018-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662)。
文摘
【目的】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动态变化格局及城市道路林对其的阻滞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何种配置的林带所发挥的防尘抑霾效果最佳。【方法】选取了3种结构共12种配置模式的城市道路林,首先分析了林带内外PM2.5的日动态、年际动态和水平空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减尘率评价不同模式林带对PM2.5的阻滞作用;最后通过减尘率和小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植被减尘率的可能因素。【结果】PM2.5日动态变化呈早晚高中间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00和18:00,10:00和14:00最低;年动态规律表现为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PM2.5在林带内水平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夏季节,林缘至林内呈逐渐递减趋势;秋冬季节,林缘至林内25 m处呈递增趋势,在25~30 m处下降且低于林外林缘处。对PM2.5减尘率最高的是乔灌草结构,其次是针阔混交乔木结构,单排乔木结构的减尘率最低;春夏季,12种道路林对PM2.5阻滞率为正值,秋冬季只有A5(针阔混交乔木)、B1~B3(单排乔木)和C2、C3(乔灌草)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小气候因子与PM2.5关系存在季节差异,PM2.5浓度在春秋冬季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5),春夏季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冬季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林地PM2.5阻滞率在秋季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秋冬季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林地阻滞率和风速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城市道路林建设中合理增加林带宽度及加大常绿针叶乔木和灌草的比例对于降低PM2.5质量浓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城市道路林
配置模式
时空变化特征
阻滞作用
小气候因子
Keywords
PM2.5
urban roadside forest
configuration mod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blocking effect
microclimate factor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道路林对细颗粒物(PM2.5)的阻滞作用解析
刘浩栋
陈亚静
李清殿
肖茂
郭慧玲
申卫星
谭亚军
李传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