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克隆技术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谭景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动物克隆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实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以及人类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早在1938年HansSpemann就已提出了胚胎细胞核移植的设想,但直到20世纪50和60年代才... 动物克隆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实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以及人类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早在1938年HansSpemann就已提出了胚胎细胞核移植的设想,但直到20世纪50和60年代才在两栖类和鱼类获得成功。而哺乳动物的胚胎细胞核移植起步更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成功的报道。自1997年Wilmut等人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绵羊Dolly以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先后获得了体细胞克隆小鼠、牛、山羊、猪、猫和兔,供核细胞的种类也在不断拓宽。然而,目前体细胞克隆的成功率还很低,一般只有1%~3%。一般认为,造成克隆成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供体核后成性基因程序再编不当。尽管最近的实验证明,端粒长度和X-染色体灭活等程序再编正常,但于配子发生期间形成的后成性信息(如配子基因印迹)在核移植之后并不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克隆技术 治疗性克隆 异种核移植 细胞核移植 后成性基因程序再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驴发情周期中卵泡动力学和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葛利江 徐常林 +2 位作者 石瑞青 谭景和 罗明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6-126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德州母驴发情季节的卵巢卵泡波变化特点以了解其卵泡的募集、选择、优势化、闭锁或者排卵,为驴人工授精和超数排卵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在德州驴发情季节(5~8月份)用直肠超声探查法每日检测5头德州母驴的10个排卵间隔的... 本研究旨在揭示德州母驴发情季节的卵巢卵泡波变化特点以了解其卵泡的募集、选择、优势化、闭锁或者排卵,为驴人工授精和超数排卵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在德州驴发情季节(5~8月份)用直肠超声探查法每日检测5头德州母驴的10个排卵间隔的卵泡发育动态。同时每日采血,用放免法(RIA)检测E2、FSH、LH和IGF-1浓度。研究结果发现:(1)驴的排卵间隔平均为(23.22±0.28)d,每个周期中存在2个卵泡波,其中有4个展示主-主卵泡波,有6个展示次-主卵泡波。(2)第1波和第2波开始出现募集的时间分别在排卵后的第1和第(10.2±1.4)天,募集的卵泡数分别为(5.2±1.2)和(4.0±0.3)个,选择的卵泡数分别是(2.3±0.5)和(2.5±0.4)个。第1和第2卵泡波开始优势化的时间分别在排卵后的第(5.8±0.6)和第(18.1±1.4)天。波峰平均出现时间分别为第(7.67±0.24)和第(23.22±0.28)天。波峰时优势卵泡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26.44±2.37)和(40.7±2.45)mm。第1和第2波最大优势卵泡每日平均生长率分别为(2.01±0.5)和(3.15±0.6)mm.d-1。(3)黄体(CL)最大直径平均为(37.61±1.58)mm,CL平均持续时间为(17.30±1.62)d。(4)E2浓度从排卵前3d至排卵后2d的发情期内均很高,平均维持在(46.47±9.53)pg.mL-1,在排卵前2d达到峰值(62.84±4.89)pg.mL-1。(5)由于E2的负反馈作用,FSH浓度到优势卵泡最后阶段(即第7天闭锁或第23或24天排卵时)大幅度下降。(6)LH在排卵前几天迅速升高,在排卵后第2天达到峰值(4.69±0.43)mIU.mL-1。(7)IGF-1的升降状况与E2基本相同,在排卵前1d达到峰值(47.9±3.91)ng.mL-1。通过上述卵泡和激素动态学变化,本研究得出下述结论:驴的卵巢卵泡发育是以卵泡波形式进行的,每个发情周期中最常出现的是2个卵泡波;排卵发生于发情结束前2d;E2和IGF-1调节驴的发情活动;FSH调节小卵泡的募集;LH增高与排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驴 超声检查 卵泡波 生殖激素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敬东 赵宏坤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通过PCR方法自含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成熟蛋白(mature ChIL-18,mChIL-18)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mChIL-18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阳性克隆鉴定后,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鸡胚成纤... 通过PCR方法自含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成熟蛋白(mature ChIL-18,mChIL-18)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mChIL-18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阳性克隆鉴定后,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了mChIL-18在CEF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hIL-18 转染 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ADF水平对断奶肉兔肠道健康、营养物质消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晁洪雨 李福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3,16,共4页
选用10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不同水平酸性洗涤纤维(ADF,13%、16%、19%、22%和25%)的日粮,探讨我国生长肉兔适宜的ADF需要量。结果表明:试兔肠道健康状况受日粮ADF水平影响较大,13%和16%ADF组肉兔腹... 选用10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不同水平酸性洗涤纤维(ADF,13%、16%、19%、22%和25%)的日粮,探讨我国生长肉兔适宜的ADF需要量。结果表明:试兔肠道健康状况受日粮ADF水平影响较大,13%和16%ADF组肉兔腹泻发生率和健康风险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组;平均腹泻时间随ADF水平的提高逐渐下降,其中,25%组显著低于13%组(P<0.05)。13%、16%ADF组的空肠、盲肠和结肠pH均显著低于19%、22%和25%ADF组(P<0.05)。随日粮ADF水平升高,粗纤维消化率逐渐下降(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P<0.05),分别以19%和16%ADF组最高。随日粮ADF水平升高,平均日采食量逐渐增加;日增重先增加后降低,以19%ADF组最高,为31.43 g/d。综合分析,断奶至2月龄肉兔适宜的ADF水平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酸性洗涤纤维 肠道健康 消化率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对妊娠肉兔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井文倩 张宁波 李福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7-19,共3页
为探讨能量水平对妊娠肉兔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平均体重相近的经产新西兰母兔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9.44、10.75、12.07MJ/kg的试验日粮。试验从母免配种开始至妊娠期末结束。结果表明:... 为探讨能量水平对妊娠肉兔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平均体重相近的经产新西兰母兔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9.44、10.75、12.07MJ/kg的试验日粮。试验从母免配种开始至妊娠期末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妊娠肉兔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胆固醇含量(P〈0.05),对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妊娠肉兔血清孕酮水平与日粮能量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雌二醇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日粮能量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妊娠肉免血清泌乳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日粮能量水平在9.44—12.07MJ/kg,妊娠肉兔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胰岛素水平受日粮能量水平影响显著,血清促黄体生成素、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与日粮能量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肉兔 妊娠期 生化指标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赵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0-21,共2页
烟酸又称尼克酸,属B族维生素,它是重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的直接前体.这两种辅酶与畜禽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传统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烟酸可以满足自身代... 烟酸又称尼克酸,属B族维生素,它是重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的直接前体.这两种辅酶与畜禽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传统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烟酸可以满足自身代谢和生产的需要.但随着奶牛产奶量提高、日粮中精料比例增加及饲料加工过程对饲料中烟酸和体内可以合成烟酸的色氨酸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奶牛缺乏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烟酸 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
7
作者 张金柠 钱梦樱 +3 位作者 唐永杰 米思远 师科荣 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9-1377,共9页
本试验拟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面蛋白A(Staphylococcus aureus surface protein A,SasA)编码基因在奶牛乳源金葡菌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同源性,并结合蛋白结构组成研究Sas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试验前期从中国北方5个... 本试验拟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面蛋白A(Staphylococcus aureus surface protein A,SasA)编码基因在奶牛乳源金葡菌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同源性,并结合蛋白结构组成研究Sas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试验前期从中国北方5个荷斯坦牛场无菌条件下分离纯化了73株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PCR扩增鉴定SasA基因并进行序列保守性分析。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SasA蛋白的丝氨酸富集片段1(serine-rich repeat region 1,SRR1)及非重复区域(non-repeat region,NRR)并进行蛋白纯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RR,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SRR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黏附性差异。为进一步在NRR中定位发挥主要黏附作用的片段,试验采用了长度不同的NRR片段与完整NRR片段做竞争性黏附处理。PCR扩增产物鉴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86.3%的牛源金葡菌菌株含SasA基因且序列一致性超过95%。相较于SRR1和BSA,NRR对细胞具有更强的黏附性。黏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NRR1-2片段(230—540 aa)对NRR抑制作用最明显。综上表明,SasA基因在奶牛乳源金葡菌中具有普遍性,该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SasA蛋白中,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起主要黏附作用的为NRR1-2片段,大致定位在其结构域的230—540位氨基酸。本研究结果表明,与该区域结合的受体中可能存在SasA作为黏附素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互作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表面蛋白A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