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黎明
林小虎
+4 位作者
赵逢涛
郑晓雯
高居荣
李兴峰
王洪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中间偃麦草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 ,在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 15杂种后代 BC2 F4 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山农 0 0 95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结果表明 :山农 0 0 95株高 78cm,穗长 17.3cm,旗叶长...
中间偃麦草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 ,在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 15杂种后代 BC2 F4 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山农 0 0 95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结果表明 :山农 0 0 95株高 78cm,穗长 17.3cm,旗叶长 36 .3cm,旗叶宽 3.0 3cm,茎杆粗壮 ,繁茂性好 ,既长又宽的旗叶、长圆锥型穗是其显著的形态学特征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 n=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 M 染色体构型为 2 n=2 1 ;它与普通小麦的杂种 F1 PMC M 绝大多数细胞出现 2个单价体 ,没有观察到多价体 ,平均染色体构型为 2 n=2 0 .0 8 +1.84 .以上结果表明 ,山农 0 0 95是一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的双体异代换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形态学
细胞学
异代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文才
李涛
+2 位作者
陈于和
李兴锋
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研究粗山羊草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四倍体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合成的双二倍体Am6-1和普通小麦品种Ph85-16的回交一代进行产量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利用从130对D基因组SSR引物中筛选出的60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粗山羊草中几个产...
为研究粗山羊草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四倍体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合成的双二倍体Am6-1和普通小麦品种Ph85-16的回交一代进行产量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利用从130对D基因组SSR引物中筛选出的60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粗山羊草中几个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进行了定位,发现粗山羊草的D组染色体对小麦的穗长、千粒重、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初步寻找到6个主效QTL,它们分别为与穗长相关的QSl.sdau-5D,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Snp。sdau-4D、QSnp.sdau-7D,与千粒重相关的QT-gw.sdau-3D,与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相关的Q.sdau-2D-1、Q.sdau-2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粗山羊草
D基因组
产量性状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黎明
李兴锋
+1 位作者
刘树兵
王洪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
利用分布于普通小麦整个基因组的525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在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之间的通用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对引物在小麦和中间偃麦草间多态性扩增,所占比率为38.4%,小麦的A,B,D3个基因...
利用分布于普通小麦整个基因组的525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在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之间的通用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对引物在小麦和中间偃麦草间多态性扩增,所占比率为38.4%,小麦的A,B,D3个基因组多态性引物所占比率分别为34.6%,36.9%和42.2%;说明普通小麦SSR引物在中间偃麦草之间具有通用性,小麦D基因组与中间偃麦草亲缘关系要远于A,B基因组与中间偃麦草关系,表明小麦的A,B,D基因组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中间偃麦草
通用性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亓晓蕾
鲍印广
+4 位作者
李兴锋
钱兆国
王瑞霞
吴科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3,共7页
培育新的八倍体小偃麦,对于利用偃麦草遗传物质进行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选育出的10个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56、山农TE259、山农TE261、山农TE262...
培育新的八倍体小偃麦,对于利用偃麦草遗传物质进行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选育出的10个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56、山农TE259、山农TE261、山农TE262、山农TE263、山农TE265、山农TE266、山农TE267-1、山农TE270和山农TE274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结果表明,10个八倍体小偃麦绝大多数单株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个别单株含有54或55条染色体;大多数2n=56单株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8II,少数花粉母细胞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或四价体,后期I染色体可均等分向两极,仅有极少数细胞出现染色单体提前分离等现象;10个八倍体小偃麦均含有普通小麦的全套染色体和中间偃麦草的1个混合染色体基组,其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由来自中间偃麦草3个不同染色体基组的染色体构成的混合染色体基组,其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St+8J^S+2J+2J-St、2St+8J^S+4J、2St+8J^S+2J+2J-St、2St+8J^S+2J+2J-St、2St+8J^S+2J+2J-St、6St+4J^S+2J+2J-St、4St+6J^S+2J+2J-St、2St+8J^S+4J、2St+8J^S+4J和4St+6J^S+4J,与目前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均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这些新型八倍体小偃麦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八倍体小偃麦
GISH
染色体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黎明
王合坚
+1 位作者
李萍
王洪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25-8825,8829,共2页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0.78Ⅰ+20.61Ⅱ,SN0606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异代换系
SN0606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被引量:
23
6
作者
王黎明
林小虎
+1 位作者
赵逢涛
王洪刚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1期57-63,共7页
中间偃麦草蕴藏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普通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综述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构成及其来源,明确其染色体构成为E1E1E2E2XX(StSt)=EeEeEbEbStSt,详述了小麦黄矮病、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等抗性...
中间偃麦草蕴藏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普通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综述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构成及其来源,明确其染色体构成为E1E1E2E2XX(StSt)=EeEeEbEbStSt,详述了小麦黄矮病、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等抗性基因以及繁茂性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染色体组
优良基因
普通小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黎明
林小虎
赵逢涛
郑晓雯
高居荣
李兴峰
王洪刚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970 45 8
文摘
中间偃麦草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 ,在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 15杂种后代 BC2 F4 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山农 0 0 95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结果表明 :山农 0 0 95株高 78cm,穗长 17.3cm,旗叶长 36 .3cm,旗叶宽 3.0 3cm,茎杆粗壮 ,繁茂性好 ,既长又宽的旗叶、长圆锥型穗是其显著的形态学特征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 n=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 M 染色体构型为 2 n=2 1 ;它与普通小麦的杂种 F1 PMC M 绝大多数细胞出现 2个单价体 ,没有观察到多价体 ,平均染色体构型为 2 n=2 0 .0 8 +1.84 .以上结果表明 ,山农 0 0 95是一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的双体异代换系 .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形态学
细胞学
异代换系
Keywords
wheat
Elytrigia intermedium
morphology
cytology
alien substitution line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文才
李涛
陈于和
李兴锋
王洪刚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65)
文摘
为研究粗山羊草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四倍体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合成的双二倍体Am6-1和普通小麦品种Ph85-16的回交一代进行产量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利用从130对D基因组SSR引物中筛选出的60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粗山羊草中几个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进行了定位,发现粗山羊草的D组染色体对小麦的穗长、千粒重、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初步寻找到6个主效QTL,它们分别为与穗长相关的QSl.sdau-5D,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Snp。sdau-4D、QSnp.sdau-7D,与千粒重相关的QT-gw.sdau-3D,与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相关的Q.sdau-2D-1、Q.sdau-2D-2。
关键词
小麦
粗山羊草
D基因组
产量性状
QTL
Keywords
Wheat
Aegliops tauschii
D genome
Yield trai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4.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黎明
李兴锋
刘树兵
王洪刚
机构
河南科技
大学
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
作物生物学
国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56
30671300)
+1 种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2007ZY017)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09001130)
文摘
利用分布于普通小麦整个基因组的525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在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之间的通用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对引物在小麦和中间偃麦草间多态性扩增,所占比率为38.4%,小麦的A,B,D3个基因组多态性引物所占比率分别为34.6%,36.9%和42.2%;说明普通小麦SSR引物在中间偃麦草之间具有通用性,小麦D基因组与中间偃麦草亲缘关系要远于A,B基因组与中间偃麦草关系,表明小麦的A,B,D基因组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性。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中间偃麦草
通用性
遗传差异
Keywords
T. aestivum
SSR
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ferabilit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S51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亓晓蕾
鲍印广
李兴锋
钱兆国
王瑞霞
吴科
王洪刚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院
/
国家
小麦
改良
分中心
/作物生物学
国家
重点实验室
泰安市
农业
科学研究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004)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04-021-12)资助~~
文摘
培育新的八倍体小偃麦,对于利用偃麦草遗传物质进行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选育出的10个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56、山农TE259、山农TE261、山农TE262、山农TE263、山农TE265、山农TE266、山农TE267-1、山农TE270和山农TE274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结果表明,10个八倍体小偃麦绝大多数单株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个别单株含有54或55条染色体;大多数2n=56单株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8II,少数花粉母细胞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或四价体,后期I染色体可均等分向两极,仅有极少数细胞出现染色单体提前分离等现象;10个八倍体小偃麦均含有普通小麦的全套染色体和中间偃麦草的1个混合染色体基组,其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由来自中间偃麦草3个不同染色体基组的染色体构成的混合染色体基组,其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St+8J^S+2J+2J-St、2St+8J^S+4J、2St+8J^S+2J+2J-St、2St+8J^S+2J+2J-St、2St+8J^S+2J+2J-St、6St+4J^S+2J+2J-St、4St+6J^S+2J+2J-St、2St+8J^S+4J、2St+8J^S+4J和4St+6J^S+4J,与目前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均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这些新型八倍体小偃麦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八倍体小偃麦
GISH
染色体构成
Keywords
Th. intermedium
Octoploid Trititrigia
GISH
Chromosome constitu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黎明
王合坚
李萍
王洪刚
机构
河南科技
大学
农学院
山东
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农机站
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院
/
国家
小麦
改良
分中心
/作物生物学
国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25-8825,8829,共2页
基金
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156)
河南科技大学基金(2007ZY017)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09001130)
文摘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0.78Ⅰ+20.61Ⅱ,SN0606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异代换系
SN0606
细胞学
Keywords
Wheat
Thinopyrum intermedium
Alien substitution line
SN0606
Cytolog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被引量:
23
6
作者
王黎明
林小虎
赵逢涛
王洪刚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
出处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1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458)
文摘
中间偃麦草蕴藏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普通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综述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构成及其来源,明确其染色体构成为E1E1E2E2XX(StSt)=EeEeEbEbStSt,详述了小麦黄矮病、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等抗性基因以及繁茂性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染色体组
优良基因
普通小麦
Keywords
Elytria intermedium
Genome
Valuable genes
Wheat
分类号
Q8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王黎明
林小虎
赵逢涛
郑晓雯
高居荣
李兴峰
王洪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文才
李涛
陈于和
李兴锋
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王黎明
李兴锋
刘树兵
王洪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亓晓蕾
鲍印广
李兴锋
钱兆国
王瑞霞
吴科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王黎明
王合坚
李萍
王洪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
林小虎
赵逢涛
王洪刚
《中国草地》
CSCD
2005
2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