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7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洋 张晓驰 张吉旺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58-162,共5页
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普通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效益明显,其经营者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但整体老龄化现象严重,高学历人才缺乏。同... 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普通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效益明显,其经营者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但整体老龄化现象严重,高学历人才缺乏。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其优势特色及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多元发展模式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生产经营情况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驰 刘洋 张吉旺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43-147,共5页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来自山东省8市25县68个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周边的60个普通小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小农户相比,新...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来自山东省8市25县68个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周边的60个普通小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小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高,近半数拥有村干部任职经历,在盈利能力、农艺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保险、融资、灌溉、晾晒、贮藏、政府补贴等方面仍面临困难和挑战。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节本增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扶持方式,才能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粮食生产经营情况 障碍因素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德华 张珊 +10 位作者 曹新有 吴佳洁 王文良 马欣 武军 郭晓东 宫明永 王召锋 安丙俭 程冰 陈建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4,共6页
山东省作为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促进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山东省近年来小麦育种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小麦育... 山东省作为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促进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山东省近年来小麦育种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小麦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实现山东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小麦育种 高质量发展 种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作制农业资源发展潜力分析
4
作者 冯志波 黄娟 +1 位作者 宁堂原 周勋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515-3517,共3页
通过对山东省农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特点分析,阐述了山东省农作制资源发展潜力的途径及方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作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作制 农业资源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农业机械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优化
5
作者 孙雅琪 马志金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70-72,共3页
微型农业机械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包括转台本体、定位组件和弹拨组件等。为解决现有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效率低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微型农业机械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的改进后情况,并进行了加工测验,得出所加工数量较改进前产量提升了5... 微型农业机械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包括转台本体、定位组件和弹拨组件等。为解决现有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效率低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微型农业机械离心式离合器磨弧装置的改进后情况,并进行了加工测验,得出所加工数量较改进前产量提升了50%,结果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离心式离合器 磨弧装置 可升降定位销 拨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直立株型种质耐密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梦莹 张玉 +5 位作者 张嘉豪 陈建省 张卫东 孟庆福 马玉华 鄢照新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作为一种特殊株型,小麦直立株型的特点是分蘖直立生长,冠层紧密,常规行距种植行间空隙大,而且直立株型小麦冠层穗容量较大,如果增加播量,缩减行距,可提高小麦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直立株型小麦在密植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本研究以15个不... 作为一种特殊株型,小麦直立株型的特点是分蘖直立生长,冠层紧密,常规行距种植行间空隙大,而且直立株型小麦冠层穗容量较大,如果增加播量,缩减行距,可提高小麦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直立株型小麦在密植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本研究以15个不同亲本来源的直立株型小麦品系为材料,在高密度(3.30×10^(6)株·hm^(-2))、超高密度(4.50×10^(6)株·hm^(-2))下种植,调查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计算性状耐密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转化,计算综合耐密评价值(D值);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适合的耐密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当高密条件下,直立株型小麦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3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85.24%,依据D值聚类分析可将15个材料分为极强、强、中度和弱耐密型小麦;其中6个性状,包括鲜重(X_(7))、千粒重(X_(4))、倒伏程度(X_(9))、单位面积穗数(X_(2))、株高(X_(5))和机械强度(X_(8)),可作为小麦直立株型品系的耐密性鉴定的核心指标,耐密性评估数学模型为D=4.330X_(7)+8.838X_(4)-0.325X_(9)+0.463X_(2)+4.501X_(5)+2.092X_(8)-18.499,估计精度在89.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密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育种高代品系耐盐优质性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子强 张思娅 +5 位作者 张娜 金开拓 高国庆 吴崇宁 田纪春 邓志英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3-575,共13页
培育优质耐盐小麦新品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以德抗961为对照,对156份小麦育种品系和3份亲本材料,在苗期利用水培法进行不同浓度(0、75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 培育优质耐盐小麦新品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以德抗961为对照,对156份小麦育种品系和3份亲本材料,在苗期利用水培法进行不同浓度(0、75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同时,利用优质特异分子标记进行辅助筛选,结合品质性状检测分析,以期获得苗期耐盐性强且品质性状佳的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通过对耐盐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高耐盐材料7份,耐盐材料42份,中度耐盐材料51份,盐敏感材料24份和高盐敏感材料35份;优质分子标记鉴定发现,Sec-1位点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109份,Sec-1位点与Gli-D2位点均缺失的材料有5份,Gli-D2位点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3份,Sec-1位点和Gli-D2位点同时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小麦材料有3份。综合分析筛选出高耐盐且3个优质基因位点聚合的品系1份,高耐盐且2个优质基因位点聚合的品系3份,高耐盐且Sec-1位点缺失的品系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高代品系 耐盐性鉴定 分子标记检测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喷施不同浓度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宇 魏迎春 +4 位作者 葛福柱 王芃 徐绍栋 贾中立 代兴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以小麦品种鲁丰128、济麦44为试验材料,于2022~2023年在喀什市英吉沙县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设置0、1、2、3、4、5 ml·L^(-1)等6个叶面肥喷施浓度处理(分别以CK、T1、T2、T3、T4、T5表示),研究了花后喷施不同浓... 以小麦品种鲁丰128、济麦44为试验材料,于2022~2023年在喀什市英吉沙县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设置0、1、2、3、4、5 ml·L^(-1)等6个叶面肥喷施浓度处理(分别以CK、T1、T2、T3、T4、T5表示),研究了花后喷施不同浓度叶面肥对喀什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花后喷施叶面肥通过提高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向籽粒分配的干物质量,进而提高小麦千粒重和产量;通过提高花后氮素吸收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提高了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不同浓度叶面肥喷施效果存在差异,在T3、T4处理下小麦产量(12.1%-12.5%、12.7%-13.1%)和氮素利用效率(12.12%-12.51%、12.74%-13.09%)增幅最大。但叶面肥喷施浓度过高会降低收获指数、粒重、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内在利用效率,进而降低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模型分析显示生产上采用3.41~3.57 ml·L^(-1)的黑泽丰叶面肥喷施浓度下小麦增产增效效果最优。研究结果为丰富南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和区域小麦增产增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面肥 干物质 氮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山东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5
9
作者 孙彩玲 曲辉英 +4 位作者 吕建华 田纪春 张永祥 王守义 宋雪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551,558,共8页
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参加山东省区试的297个品种(系)的小麦品质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小麦整体的品质指标,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蛋白质量因子(含面筋指数、沉淀值、... 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参加山东省区试的297个品种(系)的小麦品质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小麦整体的品质指标,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蛋白质量因子(含面筋指数、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第2主成分为磨粉因子(含硬度指数、出粉率、吸水量、白度),第3主成分为蛋白数量因子(含湿面筋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两年分别为77%和82%,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两年分别高达34.453%和36.291%,说明面筋指数、沉淀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小麦的综合品质,2009~2010年度96个样品中的泰农7058、05428、泰山4173、山农71等品种(系)得分较高,说明品质表现突出.同时综合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指标的特征值大小和可操作性,提出在育种早期面筋指数、沉淀值和硬度指数可间接评价小麦品质.用R型聚类将10个品质性状聚为四类,其中三类性状(面粉白度另成-类)所包含的指标和主成分分析的三个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基本吻合.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2009-2010年度96个样品进行了Q型聚类,其中第Ⅲ类群包括的6个品种(系)各类指标较高,结果和主成分综合评分中得出的品质较好的品种(系)结果-致,进一步验证了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小麦品种(系)品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型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0
作者 李雪婷 任昊 +6 位作者 王洪章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刘莹 姚海燕 刘鹏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101,共11页
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型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的影响,为培育耐盐型玉米品种和轻中度盐碱地玉米丰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进行,以耐盐型玉米品种万盛69(WS69)和盐敏感型玉米品种登海605(DH605... 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型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的影响,为培育耐盐型玉米品种和轻中度盐碱地玉米丰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进行,以耐盐型玉米品种万盛69(WS69)和盐敏感型玉米品种登海605(DH605)为材料,以不施盐处理为对照(CK),设置低(1.5‰,MS)、高(3.0‰,HS)2个盐分浓度,研究土壤盐分对不同耐盐型玉米品种物质生产性能的胁迫效应。盐胁迫显著降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叶片光合势;高盐胁迫处理DH605和WS69夏玉米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E)较CK分别降低22.11%、19.99%、11.63%和13.51%、13.42%、8.81%,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升高19.83%和10.79%。盐胁迫阻碍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植株生物量、积累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_(max))和最大积累速率(R_(max))显著降低,达到最大积累速率所需天数(T_(max))增加。耐盐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增加,而盐敏感型品种则降低;同时盐胁迫降低了干物质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进而造成减产。在MS和HS处理下,DH605平均产量较CK分别降低16.12%和27.42%;WS69平均产量分别降低6.90%和9.12%。盐胁迫后,耐盐品种保持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光合势,叶片光合性能受胁迫程度小,有利于保持较高光合产物的积累;盐胁迫显著降低夏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向生殖器官的分配,降低收获指数,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叶片光合性能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振巧 王建华 +2 位作者 王洪刚 王明明 解玉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70-5376,共7页
以山东泰安、临沂、莱芜、菏泽和潍坊5个居群的72份丹参株系为材料,利用ISSR引物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扩增出219个位点,平均可扩增出27条带,在种级水平及泰安、临沂、莱芜、菏泽和潍坊5个居群水... 以山东泰安、临沂、莱芜、菏泽和潍坊5个居群的72份丹参株系为材料,利用ISSR引物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扩增出219个位点,平均可扩增出27条带,在种级水平及泰安、临沂、莱芜、菏泽和潍坊5个居群水平多态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98.63%、81.28%、66.67%、66.21%、51.14%和50.68%,种级水平的Nei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大于各居群;5个居群Nei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相比较,泰安>临沂>莱芜>菏泽>潍坊;根据基因分化系数,测得的基因流值Nm为4.235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芜居群和临沂居群遗传一致度最大,遗传关系最近,泰安居群与其它4个居群遗传关系最远;分析发现菏泽居群、泰安居群是相对独立的群体,但5个居群间存在部分基因交流。所有参数分析表明,泰安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故在制定原位种质保护计划时应优先考虑泰山周边地区的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核桃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64
12
作者 曲文文 杨克强 +1 位作者 刘会香 王钧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核桃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近年病害发生严重。经对山东济南、泰安、临沂、济宁、莱芜等地核桃园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对病原分离鉴定,初步明确了目前山东核桃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褐色顶端坏死病、溃疡病、枯梢病和白粉病等。... 核桃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近年病害发生严重。经对山东济南、泰安、临沂、济宁、莱芜等地核桃园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对病原分离鉴定,初步明确了目前山东核桃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褐色顶端坏死病、溃疡病、枯梢病和白粉病等。针对主要病害发生规律,本文提出了对核桃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炭疽病 核桃褐色顶端坏死病 核桃溃疡病 核桃白粉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演变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莲 胡延吉 +1 位作者 田纪春 张永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5,46,共5页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试材,从籽粒的物理品质指标,面粉的品质指标,淀粉的糊化 特性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等27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对今后 小麦品种品...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试材,从籽粒的物理品质指标,面粉的品质指标,淀粉的糊化 特性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等27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对今后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育种目标及改良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小麦籽粒 品质性状 演变规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追氮配施氮肥增效剂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14
作者 吴英杰 董元杰 +3 位作者 孙桂阳 尹雯靖 代兴龙 贺明荣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4,共10页
[目的]为探讨添加氮肥增效剂对小麦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对照(CK)、U(T1)、U+NBPT(T2)、U+DMPP(T3)和U+NBPT+DMPP(T4) 5个处理,在拔节期水肥一体化追肥,比较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理特性的... [目的]为探讨添加氮肥增效剂对小麦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对照(CK)、U(T1)、U+NBPT(T2)、U+DMPP(T3)和U+NBPT+DMPP(T4) 5个处理,在拔节期水肥一体化追肥,比较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与T1处理相比,T2~T4均能提高小麦株高、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T4干物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2.35%和17.19%;T2~T4均能显著提升小麦水氮利用效率,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其中,T4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贡献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96%、17.19%、89.36%、61.57%和17.59%;在孕穗期土壤NH4+-N质量分数、NO3--N质量分数和NH4+-N表观硝化率较T1分别显著降低6.04%、18.74%和5.03%,在孕穗期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较T1分别显著降低30.37%、20.04%、14.54%和7.04%;尿素配施抑制剂能够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质量分数和超氧因子产生速率,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小麦后期对氮肥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率。[结论]尿素配施NBPT和DMPP双抑制剂能够促进小麦生长,优化土壤氮代谢酶活性和叶片生理特性,提高光合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是最优的水肥一体化添加抑制剂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小麦高效施用氮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土壤氮 小麦产量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苏本营 张璐 +2 位作者 陈圣宾 王冰雪 蒋高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6-2041,共6页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m-2·a-1(以C计)上升到2006年的544.2g·m-2·a-1(以C计)。空间格局中以鲁东、鲁中和鲁南较高,鲁西南和鲁北较低。各地市中以枣庄最高,为691g·m-2·a-1(以C计);东营最低,约424.4g·m-2·a-1(以C计)。另外,莱芜、临沂及菏泽等地也相对偏低。通过对影响农田生态系统NPP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气候因子中对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贡献最大的为降水;人为因子中以农膜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农药、机械、化肥,而劳动力的贡献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降低,人口密度的过大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农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角质率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研究
16
作者 张亚军 李颖 +7 位作者 冀春晓 王烨 赵雅琴 赵林茂 王庆康 宋宪亮 郭启芳 谷淑波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245,共6页
玉米籽粒角质率是评价玉米品质的关键指标。针对现有检测方法误差大、通用性差或需要破坏种子等问题,以32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玉米角质率和粉质率的无损检测模型,2种模型均具有高的预... 玉米籽粒角质率是评价玉米品质的关键指标。针对现有检测方法误差大、通用性差或需要破坏种子等问题,以32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玉米角质率和粉质率的无损检测模型,2种模型均具有高的预测精度和好的稳定性(R_(val)^(2)>0.900,RPD_(p)>3.000)。研究结果为玉米籽粒角质率的快速无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可靠方法,对玉米育种和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近红外光谱技术 角质率 粉质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运筹对土壤氮代谢酶活性和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17
作者 崔振坤 于振文 +2 位作者 石玉 张永丽 张振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目的]为探究在测墒补灌条件下,水氮运筹对土壤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水分体积分数分别补灌至65%(W1)、75%(W2)、85%(W3);副区分别设置施纯氮0... [目的]为探究在测墒补灌条件下,水氮运筹对土壤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水分体积分数分别补灌至65%(W1)、75%(W2)、85%(W3);副区分别设置施纯氮0(N0)、150(N1)、180(N2)、210(N3)kg/hm^(2)4个施氮量。在2022—2024年2个小麦生长季,测定分析土壤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植株氮素积累转运、氮素营养指数、硝态氮残留量、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结果]1)土壤相对水分体积分数补灌至75%水平,协同施氮180 kg/hm^(2)(W2N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开花期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降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向作物可吸收形态转化。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灌溉水平、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W2N2处理显著减少60~1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降低土壤氮素淋溶风险。2)W2N2和W2N3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同时,具有最佳的氮素营养指数,能够满足小麦氮素需求。灌溉水平、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小麦氮素营养指数、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W2N2处理能够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继续增加水氮投入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灌溉水平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二因素的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灌溉水平和施氮量对籽粒产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313、0.485。4)W2N2处理具有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继续提高灌溉水平和施氮量,易造成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显著降低。灌溉水平、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较于W2N2处理,W2N3、W3N2和W3N3处理氮肥农学效率2年平均值降低13.02%~26.34%,氮肥利用率降低9.77%~23.64%,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2.88%~38.10%。[结论]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水分体积分数分别补灌至75%,协同施氮180 kg/hm^(2)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同时,具有最佳的土壤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营养指数,是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优水氮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氮运筹 测墒补灌 土壤酶活性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强筋小麦种植区划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永庚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赵俊晔 余松烈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5期3-9,共7页
通过 1997~ 2 0 0 0年度小麦品质生态试验 ,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 ,对山东省强筋小麦进行了种植区划 ,将山东省分为 :Ⅰ鲁中和胶东区、Ⅱ环莱州湾和胶莱河区、Ⅲ鲁西北和鲁西南区、Ⅳ鲁南区。
关键词 山东 冬小麦 品质 种植区划 强筋小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茶树冰核细菌的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晓琴 束怀瑞 +3 位作者 刘会香 张丽霞 丁爱云 陈宗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4,共4页
从山东茶树上分离获得了22株具冰核活性的细菌,通过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将山东茶树上存在的冰核细菌鉴定为Pantoea属的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关键词 茶树 冰核活性细菌 16S RDNA序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作为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37
20
作者 余文娟 田雪梅 +2 位作者 夏文通 温飞燕 魏珉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33-35,38,共4页
以当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为材料,与草炭、蛭石等按不同比例复配成8种基质,对其理化性状以及番茄穴盘苗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棉籽壳∶草炭∶蛭石=1∶1∶1(质量比,下同)、玉米秸秆(淋洗)∶棉籽壳∶蛭石=1... 以当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为材料,与草炭、蛭石等按不同比例复配成8种基质,对其理化性状以及番茄穴盘苗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棉籽壳∶草炭∶蛭石=1∶1∶1(质量比,下同)、玉米秸秆(淋洗)∶棉籽壳∶蛭石=1∶1∶1、玉米秸秆(淋洗)∶草炭∶蛭石=1∶1∶1的基质配方,番茄育苗效果较好,幼苗生物量、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优于对照基质草炭∶蛭石=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穴盘育苗 基质 玉米秸秆 菇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