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0
1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2 位作者 苏波 许玉敏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根系从开花后14天开始加速衰老,与籽粒灌浆速率高峰期相对应。20~40cm和40~100cm土层根衰老迟于0~20cm土层根。根系衰老与旗叶衰老、及... 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根系从开花后14天开始加速衰老,与籽粒灌浆速率高峰期相对应。20~40cm和40~100cm土层根衰老迟于0~20cm土层根。根系衰老与旗叶衰老、及与籽粒灌浆速率密切相关。20~40cm和40~100cm土层中的根对旗叶衰老有较大影响;在籽粒形成期,0~2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的作用大,到灌浆期,20~40cm和40~6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起重要作用。鲁215953和鲁麦14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可延缓小麦根系的衰老,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衰老 氮肥 施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K、V型胞质不育系和杂种mtDNA的RAPD分析及育性相关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兰珍 姚方印 +3 位作者 李传友 李利斌 刘保申 高庆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用 RAPD技术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粘果山羊草 (Ae.kotschyi)、偏凸山羊草 (Ae.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 (T.timopheevii)的三种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 - K型、 V型、 T型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种 F1代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了... 用 RAPD技术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粘果山羊草 (Ae.kotschyi)、偏凸山羊草 (Ae.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 (T.timopheevii)的三种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 - K型、 V型、 T型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种 F1代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1)发现在 mt DNA组织结构上 K型、V型、T型不育系之间以及与保持系之间均呈现差异 ,这从 DNA水平上提供了三类不育系胞质来源不同的证据 ;(2 )利用 2 3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 ,绘制出了 T型、K型、V型三种不育系、保持系和 K、V型共同的恢复系及杂种 F1代树式遗传关系图 ;(3)对两个特异的多态性DNA片段进行了回收 ,克隆、并制备探针 ,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存在多态性 ,有两个片段可能与育性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线粒体DNA RAPD分析 育性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方印 孙兰珍 +2 位作者 李传友 刘宝申 高庆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07-714,共8页
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提莫菲维 ( T.timopheevii) ,粘果山羊草 ( Ae.kotschyi) ,偏凸山羊草 ( Ae.ventricosa)的 3种普通小麦的雄性不育系 ,相应保持系和恢复系及其杂种的 mt DNA用 1 2个线粒体基因探针进行了 RFL P分析 ,结果为 :( 1 ) T... 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提莫菲维 ( T.timopheevii) ,粘果山羊草 ( Ae.kotschyi) ,偏凸山羊草 ( Ae.ventricosa)的 3种普通小麦的雄性不育系 ,相应保持系和恢复系及其杂种的 mt DNA用 1 2个线粒体基因探针进行了 RFL P分析 ,结果为 :( 1 ) T、K、V型不育系的 mt DNA在组织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 2 ) T、K、V不育系的 mt DNA与共同的保持系间显著不同 ,推测 mt D-NA与小麦 cms有关 ;( 3)在 ATP6/Hind ,ATP6/Bam HI,2 6S/Hind ,2 6S/Bam HI组合中 ,检测到 T、K型不育系与其相应 F1代之间出现了多态性 ,证明核恢复基因影响 mt DNA的结构 ;( 4 )把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着重比较不育系和 F1代之间的差异 ,并对其差异与 cms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 DNA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和RAPD鉴定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洪刚 张建民 刘树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细胞学和RAPD 技术,对从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异附加系DAL66 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DAL66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中期(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 22Ⅱ。对... 利用细胞学和RAPD 技术,对从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异附加系DAL66 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DAL66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中期(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 22Ⅱ。对DAL66 及其双亲进行RAPD 分析,从40 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 个特异引物(OPE-02)能够稳定地扩增出特异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偃麦草 异附加系 细胞学 RAPD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开花后iP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与旗叶光合、根系活力和籽粒灌浆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潘庆民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月福 李光忠 王瑞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33-738,共6页
以 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 i PA)和脱落酸 ( 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增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粒重的鲁麦 2 2较低粒重的鲁麦 1 4,旗叶和根系 i PA含量高... 以 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 i PA)和脱落酸 ( 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增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粒重的鲁麦 2 2较低粒重的鲁麦 1 4,旗叶和根系 i PA含量高且速降始期推迟 ,ABA含量低且速升始期推迟 ;与此相对应 ,旗叶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高且高值持续期长。鲁麦 2 2籽粒 i PA含量高于鲁麦 1 4,其 ABA含量在花后 1 6d内高于鲁麦 1 4,1 6d后反而低于鲁麦1 4;鲁麦 2 2籽粒灌浆速率高且高值持续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根系 籽粒 IPA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石岩 于振文 +1 位作者 位东斌 余松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用土柱栽培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较深层次 (2 0 cm~ 40 cm)施肥 ,可增加中、下层根量及所占比例数 ,增加千粒重 ,稳定穗数和穗粒数 ,使籽粒产量中来自花后光合器官输送的比例增加 ,从而使产... 用土柱栽培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较深层次 (2 0 cm~ 40 cm)施肥 ,可增加中、下层根量及所占比例数 ,增加千粒重 ,稳定穗数和穗粒数 ,使籽粒产量中来自花后光合器官输送的比例增加 ,从而使产量提高 ,而对照 (0 cm~ 2 0 cm)施肥则与此相反 ,由此可以认为旱地小麦最适施肥深度应在 2 0 cm~ 40 cm,并可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 ,所以在旱地麦田应提倡分层深 (2 0 cm~ 40 cm)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深度 产量 旱地 根系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景成 于元杰 +2 位作者 齐延芳 沈法富 刘凤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6,共6页
对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D型不育系小孢子 在“小液泡期”即表现出败育迹象.花粉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断裂破碎,细胞质解体, 线粒体、质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解体或退化,绒... 对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D型不育系小孢子 在“小液泡期”即表现出败育迹象.花粉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断裂破碎,细胞质解体, 线粒体、质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解体或退化,绒毡层持续不解体,并缺少乌氏体的分泌。小孢子细胞解 体顺序为:细胞膜首先断裂,细胞质分解变稀薄,然后是核膜断裂,细胞核降解,细胞质及细胞核降解 物质充满整个药室,最后核仁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发育 超微结构 保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病小偃麦易位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洪刚 朱军 刘树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6-890,共5页
本研究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偃麦种质系 GP143,在进行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和 RAPD鉴定。结果证明 GP143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PMC ... 本研究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偃麦种质系 GP143,在进行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和 RAPD鉴定。结果证明 GP143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 2 n=2 1 ,在它与小麦的杂种 F1PMC MI染色体构型中 ,常观察到四价体 ;对 GP143及其双亲进行 RAPD分析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4个引物能够扩增出中间偃麦草亲本的特异 DNA片段。初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位系 抗病性 细胞学 RAPD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麦两熟棉苗根系生长特性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施培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棉苗根系 生长特性 生理活性 地上部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保申 孙兰珍 +2 位作者 高庆荣 张延传 刘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及其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经杂交、自交获得F1(AR),F2,B2(A∥AR),B’2(A∥BR)等世代材料,所有材料连同亲本于1995年秋种植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场,1996年考查其自交结实率并据此分析K型小...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及其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经杂交、自交获得F1(AR),F2,B2(A∥AR),B’2(A∥BR)等世代材料,所有材料连同亲本于1995年秋种植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场,1996年考查其自交结实率并据此分析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F2和B2中极少出现完全不育株,F1、F2和B2平均自交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且B’2的平均自交结实率显著低于B2,因此初步认为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3个恢复材料可能均含有一对主效显性恢复基因和众多微效恢复基因,L783的恢复力强于太106和PH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系 恢复基因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宪亮 孙学振 +2 位作者 刘英欣 李春景 郑希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 4个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和 2个海岛棉品种为试材 ,按 NC 设计 ,对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在陆海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组合皮棉产量具有中亲优势 ,最大达到 1 7.1 %。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而衣分、铃... 以 4个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和 2个海岛棉品种为试材 ,按 NC 设计 ,对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在陆海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组合皮棉产量具有中亲优势 ,最大达到 1 7.1 %。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而衣分、铃重的中亲优势为较大的负值。与陆地棉对照相比 ,全部组合均明显减产。配合力分析表明 ,铃重、衣分、子指、衣指、纤维伸长率和马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而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2 .5%跨距长度和比强度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双 56和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隐性核不育系 海岛棉 种间杂种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厚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岩 于振文 +1 位作者 位东斌 余松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46-1050,共5页
随土层厚度加深 ,根系活力、根系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MDA含量减少 ,土层愈薄 ,其根系衰老愈快。从整个土层看 ,处理 3(1 60 cm)与对照 (2 0 0 cm)无显著差异 ;处理 1 (80 cm)和处理 2 (1 2 0 cm)与对照差异显著。由... 随土层厚度加深 ,根系活力、根系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MDA含量减少 ,土层愈薄 ,其根系衰老愈快。从整个土层看 ,处理 3(1 60 cm)与对照 (2 0 0 cm)无显著差异 ;处理 1 (80 cm)和处理 2 (1 2 0 cm)与对照差异显著。由此可以认为延迟旱地小麦衰老的土层厚度应在 1 60 cm左右 ,并可据此制定管理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层厚度 旱地 根系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异附加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斯深 尹承佾 +1 位作者 李晴祺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70-577,共8页
本文根据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和作物数量遗传学原理,提出了对二体异附加系数量性状进行异染色体效应分析和基因效应分析的方法.并分析了小偃麦二体异附加系31505的部分数量性状的异染色体效应和基因效应.
关键词 异附加系 数量性状 基因效应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附加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
14
作者 李斯深 尹承佾 +2 位作者 李晴祺 王洪刚 鞠正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68-576,共9页
本文根据异附加系的细胞遗传特点结合数量遗传学原理,提出了异附加系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要点如下:(1)以异附加系为被测系、正常品种(系)作测验系,组配成各世代群体;(2)将异附加系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其杂种分离世代中可区分亚世代,第... 本文根据异附加系的细胞遗传特点结合数量遗传学原理,提出了异附加系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要点如下:(1)以异附加系为被测系、正常品种(系)作测验系,组配成各世代群体;(2)将异附加系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其杂种分离世代中可区分亚世代,第二类是其杂种分离世代中不可区分亚世代;(3)给出了第一类异附加系的各世代(亚世代)的遗传组成、均数分量和变异分量;(4)给出了第二类异附加系的各世代的遗传组成和均数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附加系 数量性状 世代均数 遗传方差 偃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素与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郑洪建 董树亭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15-319,共5页
本文试就生态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 ,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的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总结 。
关键词 玉米产量 高产稳产 产量形成 生态因素 生长发育 调控 中国 对策 影响 变化
全文增补中
土层厚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1 位作者 于振文 余松烈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5期41-42,共2页
本文用土柱栽培研究了土层厚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层厚有利于旱地小麦根系生长 ,根系分布于表层的比例少。土层愈薄 ,籽粒产量中来自开花前贮藏器官物质运转的量所占的比例就愈高 ,产量愈低。由于处理 3(... 本文用土柱栽培研究了土层厚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层厚有利于旱地小麦根系生长 ,根系分布于表层的比例少。土层愈薄 ,籽粒产量中来自开花前贮藏器官物质运转的量所占的比例就愈高 ,产量愈低。由于处理 3(16 0cm)与处理 4(对照 ,2 0 0cm)差异不显著 ,处理 1(80cm)、2 (12 0cm)、2 (12 0cm)与处理 4(对照 )差异显著 ,因此可以认为旱地小麦获得高产的土层厚度下限指标应在 16 0cm左右 ,并可据此制定管理方案 ,以获得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层厚度 旱地 根系干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平路 王洪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作者综述了小麦异附加系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小麦异附加系选育和鉴定的方法 。
关键词 异附加系 小麦 选育 鉴定 解决途径 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综述 问题 方法
全文增补中
21世纪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8
作者 张培义 郭世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S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 21世纪 农业产业化 组织培养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农业现代化 耕地面积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原生质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营养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7
19
作者 于振文 张炜 +2 位作者 岳寿松 沈成国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盆栽砂培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钾不足使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增高,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旗叶光合速率下降,加速衰老.在缺钾条件下施钾可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根系活力和光合速... 盆栽砂培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钾不足使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增高,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旗叶光合速率下降,加速衰老.在缺钾条件下施钾可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根系活力和光合速率,促进CO_2同化作用,增加^(14)C同化物向穗部和根系的分配比例,提高籽粒生长速率,增加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用5.0~7.5 kgK_2O,平均每公斤K_2O增产小麦7.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营养 光合作用 衰老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7
20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2 位作者 董庆裕 亓新华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0-375,T002,共7页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旗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膜脂肪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质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损害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旗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膜脂肪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质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损害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加速其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细胞膜 叶肉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