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法富 刘风珍 于元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83-91,共9页
本文介绍了同工酶、RFLP、DNA指纹和PARD4种分子标记的发展、原理和特点,对它们在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变异后代的鉴定和选择、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展望和概述。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同工酶 植物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云枝 刘学春 +1 位作者 陈纲 温孚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几种植物总DNA片段导入小麦,对变异后代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及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长。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的遗传力最小。遗传变异系数以每株穗...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几种植物总DNA片段导入小麦,对变异后代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及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长。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的遗传力最小。遗传变异系数以每株穗数和千粒重最高。在相关系数方面,株高与千粒重、株高与每株穗数、穗长同每穗粒数都有极显著的遗传型正相关;株高与每穗粒数、穗长与每株穗数、每株穗数与每穗粒数、每株穗数与千粒重4对性状间存在高度负相关。本文还对这些结果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力 相关系数 外源DNA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棉花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沈法富 于元杰 尹承佾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
利用微注射技术,把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鲁棉6号。对其后代经人工配制的盐碱土筛选育成了两个耐盐碱品系91-11和91-15,在含盐量为0.51%的滨海盐碱地种植,其皮棉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鲁棉6号增产191.7%和23... 利用微注射技术,把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鲁棉6号。对其后代经人工配制的盐碱土筛选育成了两个耐盐碱品系91-11和91-15,在含盐量为0.51%的滨海盐碱地种植,其皮棉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鲁棉6号增产191.7%和237.8%。对91-11和鲁棉6号在盐胁迫条件下测定其细胞质膜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91-11在盐胁迫条件下能够维持较高的SOD活性和较稳定的膜透性,而鲁棉6号呈现相反的变化,而且差异显著。据此说明,应用这一技术能够筛选出含有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罗布麻 DNA 转育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天然杂种玉米的诱变作用及其在选育种质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桂荣 张德水 +2 位作者 崔德才 尹承佾 李雅志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5-70,共6页
用186Gy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E28天然杂种株上自由授粉的多穗行(22行)果穗种子,M1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尤其是M3呈现出很高的性状变异性。通过对M3及其以后的3个世代的... 用186Gy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E28天然杂种株上自由授粉的多穗行(22行)果穗种子,M1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尤其是M3呈现出很高的性状变异性。通过对M3及其以后的3个世代的选择,选到了两个多穗行、抗病、紧凑型且配合力高的优良玉米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杂种 辐射 选择 种质材料 玉米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桂荣 张德水 +1 位作者 崔德才 尹承佾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32-36,共5页
运用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个玉米6×6双列杂交系列中15个组合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中千粒重、穗行数、穗粗、行粒数和出籽率等对籽粒产量有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并... 运用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个玉米6×6双列杂交系列中15个组合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中千粒重、穗行数、穗粗、行粒数和出籽率等对籽粒产量有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并且以前两者最为重要。这表明在玉米育种中,通过对这些性状的改良,并协调好千粒重与穗行数等的关系,可望进一步提高玉米杂交种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经济性状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双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温孚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本文简要讨论了植物正链RNA病毒的侵染循环、分子生物学以及据此所设计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策略和研究现状。这些策略包括利用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卫星RNA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反义链RNA以及核酸裂解酶基因等为外源基因所进行... 本文简要讨论了植物正链RNA病毒的侵染循环、分子生物学以及据此所设计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策略和研究现状。这些策略包括利用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卫星RNA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反义链RNA以及核酸裂解酶基因等为外源基因所进行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并对各种策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基因工程 病毒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O_3对苹果叶片培养的影响及其与乙烯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喜文 范晖 +1 位作者 裘立群 王其会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
在附加6BA30mg/L、IBA005mg/L的MS再生培养基中加入1~100μmol/LAgNO3,均显著促进苹果叶片再生不定芽,但以1μmol/L浓度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培养早期(2~5d),1μmol... 在附加6BA30mg/L、IBA005mg/L的MS再生培养基中加入1~100μmol/LAgNO3,均显著促进苹果叶片再生不定芽,但以1μmol/L浓度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培养早期(2~5d),1μmol/LAgNO3对乙烯的抑制率为16%~20%,在培养中后期则为25%~40%,因而显著降低了各培养时期,特别是中后期(芽分化期)培养容器中乙烯的浓度,降低了乙烯对芽发生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_3 叶片培养 苹果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子叶植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学春 潘春欣 +2 位作者 宋云枝 陈惠莉 温孚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91-495,共5页
本文报导了一种可用于多种单子叶植物总DNA提取的简易方法,其特点是迅速简易、成本低、产量高、纯度好,所得粗提总DNA产量达300μgDNA/g组织,经RNA酶(RNaseH)处理后,电泳检测未发现残余RNA。该方法可... 本文报导了一种可用于多种单子叶植物总DNA提取的简易方法,其特点是迅速简易、成本低、产量高、纯度好,所得粗提总DNA产量达300μgDNA/g组织,经RNA酶(RNaseH)处理后,电泳检测未发现残余RNA。该方法可用于不同用途的单子叶植物总DNA的提取与纯化,如用于花粉管导入法分子育种的基因源植物总DNA的提取、对转基因植物进行DNA分析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叶植物 提取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大麦M_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其与M_2性状变异的关系
9
作者 王桂荣 张德水 尹承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2,共4页
大麦种子经5种不同剂量,射线辐照后,M_1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出现多种染色体畸变类型,例如后Ⅰ、后Ⅱ中出现桥、落后,后Ⅰ中出现不对称分裂,后Ⅱ中出现不同步分裂,中期Ⅰ出现环状四价体,末期Ⅰ中有三极分裂和微核,四分体中出现微核... 大麦种子经5种不同剂量,射线辐照后,M_1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出现多种染色体畸变类型,例如后Ⅰ、后Ⅱ中出现桥、落后,后Ⅰ中出现不对称分裂,后Ⅱ中出现不同步分裂,中期Ⅰ出现环状四价体,末期Ⅰ中有三极分裂和微核,四分体中出现微核且有的微枝独立于四分体,从而形成多分体。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随剂量的增高而升高,二者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M_1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与M_2的叶绿素突变率及农艺性状变异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M_2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低于M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辐照 花粉母细胞 染色体畸变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