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
1
作者 韩硕 张悦刊 +2 位作者 葛蔓 胡伟 张青云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40,共8页
为了减小旋流器的短路流流量,提高旋流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湍流强度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静... 为了减小旋流器的短路流流量,提高旋流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湍流强度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静压最大值从150.5 k Pa降低到139.7 k Pa,较低的静压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轴向速度低于常规旋流器,颗粒在“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内停留时间更长,分离更彻底;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分流比和短路流流量都减小,降低了颗粒“错配”的数量;湍流强度随“喇叭”长度的增加而趋于平稳,使流场更加稳定;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陡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喇叭”长度为20 mm时陡度指数最大,分离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喇叭型”溢流管 短路流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测量技术在塑料材料表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姜彪 罗洪恩 李伟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76,共1页
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耐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塑料材料进行表面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塑料材料表面质量检测中,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塑料材料表面微观结构、... 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耐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塑料材料进行表面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塑料材料表面质量检测中,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塑料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形状尺寸、粗糙度等参数的精确测量,及时发现缺陷和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和改进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观结构 塑料制品 塑料材料 表面质量检测 光学测量技术 形状尺寸 美观度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D钢焊后分层开裂机理研究
3
作者 于礼军 姬庆涛 +3 位作者 吴成峰 张学东 杜传坤 时玉亭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目的研究液压支架部件(底座)焊接后,Q690D钢板母材厚度约1/2处出现分层开裂的根本原因,确认是原材料自身的缺陷还是生产过程中工艺方法存在的缺陷,研究焊接后Q690D钢板母材T/2(T为板材厚度)处开裂的机理,找到产生此类缺陷的根源。方法... 目的研究液压支架部件(底座)焊接后,Q690D钢板母材厚度约1/2处出现分层开裂的根本原因,确认是原材料自身的缺陷还是生产过程中工艺方法存在的缺陷,研究焊接后Q690D钢板母材T/2(T为板材厚度)处开裂的机理,找到产生此类缺陷的根源。方法在疑似开裂处取样(冷加工铣削,不影响已有缺陷),对试样进行编号,制作各类检测样品,分析不同试样不同位置的金相组织、硬度数值、化学成分、断口形貌、断口处化学成分,确认是否为分层开裂缺陷,并进一步多角度对比各项检测数据,确定缺陷类型及缺陷形成的根本原因。结果综合判断检测数值,确定原材料在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成分偏析为母材开裂的根本原因,火焰热切割及焊接后的热应力为潜在的微裂纹尖端萌生提供了外部条件,促使偏析带的脆硬层发生局部的开裂并进一步扩展形成裂纹。结论原钢板母材中存在一定程度的A类、B类、D类夹杂物,聚集在T/2处形成“脆性夹层”,在热切割及焊接热输入(产生的内应力)作用下萌生裂纹并扩展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Q690D 焊接 偏析 分层开裂 金相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00 kN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液压缸同步控制
4
作者 赵丽娟 张展鹏 +4 位作者 曹正 尚祖恩 吴天谷 李文亮 孙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针对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液压缸同步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进程标识符(PID)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利用Creo-Adams及ANSYS建立液压支架试验台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垂直加载实际工况添加约束条件。利用AMEsim及... 针对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液压缸同步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进程标识符(PID)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利用Creo-Adams及ANSYS建立液压支架试验台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垂直加载实际工况添加约束条件。利用AMEsim及Matlab/Simulink建立垂直加载液压系统控制模型,基于各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构建Adams-AMEsim-Simulink机液控一体化的试验台多领域协同仿真模型。仿真得到模糊PID和常规PID下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的加载液压缸位移跟踪曲线、负载变化曲线、信号控制曲线、同步误差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PID算法,模糊PID算法下的系统具有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等特点,使液压支架垂直加载四缸同步精度误差小于0.1 mm,满足使用要求。研究结论为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外加载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液控一体化 模糊PID控制 多领域联合仿真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钢在干湿交替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馨忆 吴明 +4 位作者 唐亮 王旭 孙东旭 杜金 荆思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通过电化学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X80钢在干湿交替海洋环境中不同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结果表明:-850 mV电位降低了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随外加电位的减小而增大,由于应变的作用,阴极保护效果逐渐降低。与不... 通过电化学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X80钢在干湿交替海洋环境中不同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结果表明:-850 mV电位降低了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随外加电位的减小而增大,由于应变的作用,阴极保护效果逐渐降低。与不加电位相比,钢在-850 mV电位下的SCC敏感性降低了14.28%,而在-1200 mV电位下的敏感性提高了71.42%,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外加电位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钢的阳极溶解来实现的,随着电位的降低,引发剧烈的析氢反应,导致SCC敏感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X80钢 阴极电位 干湿交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模型的液压支架试验台中梁销轴节点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洁 赵显昆 +2 位作者 姜彪 张建卓 郭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0-259,共10页
大吨位液压支架试验台加载试验中梁销轴节点端部孔壁区域峰值载荷过大,为改善销轴变形导致应力作用范围非连续性的状况,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试验台销轴节点变形后峰值接触应力的数学理论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销轴节点模型仿真分析并与... 大吨位液压支架试验台加载试验中梁销轴节点端部孔壁区域峰值载荷过大,为改善销轴变形导致应力作用范围非连续性的状况,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试验台销轴节点变形后峰值接触应力的数学理论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销轴节点模型仿真分析并与理论模型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理论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合实际工程现场应用,确定了降低销轴节点孔壁接触区域应力峰值的5个主要指标,即:轴孔缝隙、轴套管厚度、节点板厚、倒角长度、倒角角度,运用Minitab软件对3个评价指标:应力、切应力和应变建立主效应云图;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3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5个主要指标的最优解参数组合,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销轴节点立柱峰值应力降比58.77%,耳板节点峰值应力降比12%。最优解参数组合在50 MN液压支架试验台的设计研发中得到了现场应用,验证了该优化参数的合理性,有效提升液压支架试验台加载试验时中梁销轴的使用寿命。进而证明:通过对销轴节点增设斜坡倒角,设置合理的初始间隙以及板材厚度,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销轴节点峰值载荷,并改善应力作用范围长度,为重型设备插拔定位销轴组件设计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销轴节点 赫兹接触理论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 最大隶属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及注意力机制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步斌 张梦怡 +3 位作者 王超 王村松 薄翠梅 彭浩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发动机的叶轮叶片是空间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关键组件,对空间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轮叶片表面缺陷具有尺寸小、种类多等特点,容易造成误检和漏检.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及注意力机制的缺陷检测算法(EF-centerNet),采用轻... 发动机的叶轮叶片是空间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关键组件,对空间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轮叶片表面缺陷具有尺寸小、种类多等特点,容易造成误检和漏检.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及注意力机制的缺陷检测算法(EF-centerNet),采用轻量级的EPSANet网络作为CenterNet算法的主干,有效融合PSA分割注意力机制,关注更重要的缺陷特征,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输出的特征层后添加FPN结构,进一步融合多尺度信息,即低分辨率的高层语义信息和高分辨率的低层特征信息,从而提升算法的缺陷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EF-CenterNet算法在自制数据集上检测精度达到96.74%,比基线CenterNet算法指标提升了1.81%,在公共数据集上检测精度达到77.37%,比基线CenterNet算法指标提升了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叶片 缺陷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