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部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惠蓉 王必琪 +2 位作者 王存忠 毛勇 原维佳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7,共3页
以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指导 ,采用问卷调查 ,对山东省 8个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连续 2年的跟踪研究 ,分析了影响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 ,据此提出促进市民体育行为与消费行为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 体育消费行为 消费结构 体育市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祖晶 邹飞 季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通过“自编课程意识问卷”调查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857人,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较低,处在觉醒水平;性别、工作年限、所在学校、学校所在地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影响不显著;学历对教师课程意识影响显著。从总体看,... 通过“自编课程意识问卷”调查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857人,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较低,处在觉醒水平;性别、工作年限、所在学校、学校所在地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影响不显著;学历对教师课程意识影响显著。从总体看,学历与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呈现出正向关系;培训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影响非常显著,体育教师课程意识水平与培训呈正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几个因素中,学历影响效果显著,起主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意识 主体意识 生成意识 目标意识 评价意识 资源开发意识 体育教师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住低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田中 李卫平 +5 位作者 许豪文 康凯 郑曼丽 秦美琴 魏红 张守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12名山东省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为模拟高住低练组和对照组,利用低压舱研究模拟高住低练对身体成分和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模拟高住低练组除体脂重量外,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肌肉蛋白均显著低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 以12名山东省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为模拟高住低练组和对照组,利用低压舱研究模拟高住低练对身体成分和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模拟高住低练组除体脂重量外,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肌肉蛋白均显著低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肌肉蛋白、肌肉水分、体脂重量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模拟高住低练组除血清尿素明显升高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清尿素、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实验后对照组和模拟高住低练组血清睾酮都稍有升高,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模拟高住低练组皮质醇无明显变化。结论:模拟高住低练可明显降低体重,肌肉丢失和肌肉蛋白的减少是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高浓度的血尿素表明模拟高住低练可促进蛋白的分解,而蛋白分解作用的增强可能与较高浓度的皮质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运动员 身体成分 物质代谢 模拟高住低练 睾酮 皮质醇 高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 被引量:116
4
作者 邹军 章岚 +3 位作者 任弘 王国祥 卜淑敏 王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1302,1306,共13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已被医学界所认可,但是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案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的组织下,我们邀请多名运动与骨代谢领域的专家...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已被医学界所认可,但是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案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的组织下,我们邀请多名运动与骨代谢领域的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共同撰写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旨在为大众及医学工作者提供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的理论基础。共识主要概述了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总结了不同类型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及特点,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人群及我国大众体育的特点,设计了绝经性骨质疏松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运动预防及治疗方案以及青少年骨骼健康运动方案。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性骨质疏松预防及治疗方案主要以有氧运动、传统养生运动为主,低强度抗阻力量训练及低强度冲击性运动为辅,青少年骨骼健康运动方案则以中高强度的冲击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及抗阻力量训练为辅,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质疏松 运动处方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丽 郑陆 +5 位作者 李晓霞 田中 隋波 沈东颖 何伟 张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8-62,共5页
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十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比色法、放免法测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指标,单光子吸收法测定股骨、胫骨的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测定股... 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十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比色法、放免法测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指标,单光子吸收法测定股骨、胫骨的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测定股骨、胫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形成指标显著性降低,骨吸收指标显著性升高,胫骨的骨密度显著性降低,股骨、胫骨的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揭示十周大强度跑台运动致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的支持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闭经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 雌性大鼠 跑台 骨代谢 骨密度 生物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骨结构与骨组织OPG mRNA、OPGL mRNA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高丽 郑陆 +5 位作者 李晓霞 田中 隋波 李晔 万利 周瑞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观察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对骨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OPG、OPGL在运动性闭经致骨质降低中的作用。... 研究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观察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对骨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OPG、OPGL在运动性闭经致骨质降低中的作用。运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股骨、椎骨的显微、超微结构、RT-PCR法定量测定大鼠股骨组织的OPG mRNA、OPGL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显微结构显示皮质骨变薄,破骨细胞的数目增多,松质骨的骨小梁数目减少、纤细、排列稀疏,超微结构显示衰老骨细胞的数目增多,少数细胞呈现凋亡早期特征,同时骨组织OPG mRNA表达降低,OPGL mRNA表达增加。结论: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致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结构的完整性破坏,骨组织OPG/OPGL表达的降低是影响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闭经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 雌性大鼠 结构 OPG OP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左室重塑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霞 姜明 +2 位作者 刘振明 沙继彬 刘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左室重塑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CHF时左室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雄性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梗后CHF模型,4周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衰组(HF组)和心衰运...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左室重塑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CHF时左室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雄性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梗后CHF模型,4周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衰组(HF组)和心衰运动组(HF+E组)。HF+E组进行10周跑台有氧运动,Sham组和HF组保持静息状态。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利用跑台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实验测定大鼠运动耐力;实验后利用左室导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利用M asson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左室重塑基因——I型胶原(Col-I)、III型胶原(Col-III)、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表达量。结果:1与Sham组比较,HF组HR、LVEDP、HW、HW/BW、LVESD、LVEDD、CVF以及Col-I、Col-III、M M P-1和TIM P-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LVSP、±dp/dtm ax、BW、FS、LVEF、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最大跑速以及MMP-1/TIMP-1比值显著降低(P<0.01);2与HF组比较,HF+E组LVEDP、LVESD、LVEDD、CVF以及Col-I、Col-III、M M P-1和TIM 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而LVSP、±dp/dtm ax、FS、LVEF、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最大跑速以及MMP-1/TIMP-1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1 CHF时发生左室重塑,表现为血流动力学异常、心功能下降,其机制与MMP-1/TIMP-1失衡造成的胶原沉积有关;2 10周跑台运动改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心功能,从而抑制左室重塑,其机制与部分恢复MMP-1/TIM P-1平衡,减少胶原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大鼠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重塑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复合素质”理论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耀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复合”素质理论以运动生理学中的快、慢肌纤维的分类机制为其理论依据 ,借鉴“合金理论”中关于金属单质构成合金时的启示 ,以教练员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对素质训练的“试误”经验积累为基础 ,尝试性地提出了解释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结构... “复合”素质理论以运动生理学中的快、慢肌纤维的分类机制为其理论依据 ,借鉴“合金理论”中关于金属单质构成合金时的启示 ,以教练员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对素质训练的“试误”经验积累为基础 ,尝试性地提出了解释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结构时 ,素质间互相“复合” ,形成“单元”复合结构的理论。“复合”结构分二个层次 ,一是素质间复合 ,二是素质与技术、智力、心理等素质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训练 运动实践 教练员 单质 运动生理学 合金理论 人体运动能力 经验积累 启示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动员转会行为的法律调整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存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7-19,34,共4页
对运动员转会所涉及的三个合同关系的法律性质进行了讨论。1)转会运动员与原俱乐部的工作合同应属于一种劳动合同,它符合《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合同双方必须遵守劳工方面的法律,指出了双方的义务与权利。2)原属俱乐... 对运动员转会所涉及的三个合同关系的法律性质进行了讨论。1)转会运动员与原俱乐部的工作合同应属于一种劳动合同,它符合《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合同双方必须遵守劳工方面的法律,指出了双方的义务与权利。2)原属俱乐部与转入俱乐部的转会合同应为民事合同,我国的《民法通则》关于合同的一般原则,适用于这类转会合同。3)运动员与接受俱乐部签订的工作合同,亦应属劳动合同,亦应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转会 合同 法律 劳动法 民法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药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9,共3页
在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与中医相关概念在内涵上的关联与差异,对当前治疗运动性疲劳过分强调"补"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重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走出"补虚"误区,并提出运动性疲劳研究的... 在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与中医相关概念在内涵上的关联与差异,对当前治疗运动性疲劳过分强调"补"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重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走出"补虚"误区,并提出运动性疲劳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差分析的案例教学研究
11
作者 隗金水 潘慧文 章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1,89,共4页
结合一个实际的前后测实验,设计出了7个案例,展示了具体的方差分析案例教学过程,其中涉及单因素、双因素、协变量、交互作用等的方差分析问题。旨在探索教学方法的同时,丰富统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方差分析 因素 协变量 交互作用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刺激对径赛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孙志坚 阎书芳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通过经气导平仪刺激经穴的方法,对18名径赛运动员进行超声心动图测试。采用随机抽样对比实验,以探明经穴刺激对径赛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经穴刺激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室射血更快更有力,延迟疲劳的发生。
关键词 经穴 心功能 心率 经赛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滕文涛 谭现花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抗凝血与血栓防治方面的临床应用比较,提示低分子肝素在抗凝血与血栓防治方面优于普通肝素。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肝紊 抗凝血 血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运动员三联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书娜 彭朋 +1 位作者 白春宏 李晓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0,共6页
"男性运动员三联征"主要征象包括低能量供应(伴或不伴有进食障碍)、低促性腺素性性功能减退症和低骨密度,严重影响男性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建议从事按体重分级或强调低体... "男性运动员三联征"主要征象包括低能量供应(伴或不伴有进食障碍)、低促性腺素性性功能减退症和低骨密度,严重影响男性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建议从事按体重分级或强调低体重项目的男性运动员若以反复发作的骨应力性损伤为首发症状,特别是合并相关危险因素(如体重指数≤17.5 kg/m2、使用控体重手段等)以及非特异性症状(疲劳、贫血、性功能减退、过度训练综合征等)时,应进一步追查营养状况、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和骨密度。积极预防以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男性运动员三联征"对参训者身心健康与运动表现不良影响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运动员三联征 低能量供应 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 低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强度变化对内源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虞江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1,共3页
选择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代谢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内源性激素作为目标,对尿液进行定量检测。发现大负荷运动量后内源性激素发生显著性变化。对于负荷递增运动训练,内源性激素要比其他生化指标反应灵敏和提前。通过建立内源性激素变化... 选择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代谢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内源性激素作为目标,对尿液进行定量检测。发现大负荷运动量后内源性激素发生显著性变化。对于负荷递增运动训练,内源性激素要比其他生化指标反应灵敏和提前。通过建立内源性激素变化模型,可确定运动员有效训练负荷,防止疲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强度 内源性激素 过度训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