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粉碎中草药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及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孙露露 王紫媛 +2 位作者 葛金山 韩驰 朱元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超微粉碎和发酵超微粉碎复方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释放变化及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2只486日龄体重和遗传背景相近的健康京红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对照组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超微粉碎和发酵超微粉碎复方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释放变化及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2只486日龄体重和遗传背景相近的健康京红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超微粉碎中草药组和超微粉碎中草药组饲粮分别含1.5%发酵超微粉碎复方中草药和1.5%超微粉碎复方中草药,其中,中草药过300目筛孔。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超微粉复方中草药发酵后较发酵前盐酸益母草碱、淫羊藿苷、宝藿苷的液相色谱峰面积分别增加5.21%、降低35.68%、增加133.4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周,发酵超微粉碎中草药组和超微粉碎中草药组蛋鸡平均产蛋率分别提高2.31%(P>0.05)和3.88%(P<0.05),鸡蛋蛋白高度分别提高1.52%(P>0.05)和2.63%(P<0.05);试验5~8周,平均产蛋率分别提高5.97%(P<0.01)和7.72%(P<0.01),料蛋比分别降低6.00%(P<0.01)和6.90%(P<0.01),鸡蛋蛋白高度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超微粉碎中草药组血清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较对照组和发酵超微粉碎中草药组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过300目筛孔的超微粉碎中草药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改善蛋品质,促进脂质代谢;超微粉碎中草药无须再经发酵处理,因发酵可使经超微粉碎加工的中草药淫羊藿苷含量下降和机体脂代谢调控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中草药 发酵 活性成分 产蛋性能 血清生化 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基态发酵饲料水分含量对pH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升和 葛金山 +3 位作者 朱元招 徐梅 周华杰 朱明明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以不同底物为原料进行固态微生物发酵,研究湿基态发酵饲料不同水分含量对不同发酵阶段pH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发酵分为A、B、C、D 4个组,其水分含量分别为31.0%、33.0%、35.0%、37.0%。试验共进行38d。结果表明,发酵至38d时,C、D组pH值4.... 以不同底物为原料进行固态微生物发酵,研究湿基态发酵饲料不同水分含量对不同发酵阶段pH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发酵分为A、B、C、D 4个组,其水分含量分别为31.0%、33.0%、35.0%、37.0%。试验共进行38d。结果表明,发酵至38d时,C、D组pH值4.5以下,发酵基本完成;A、B组pH值4.5以上,尚未完成发酵。C组第38d时pH仍呈下降趋势,发酵快、发酵最稳定;4组中水分、粗蛋白、钙、总磷及粗灰分的成分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发酵生产湿基态微生物饲料水分适宜含量为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PH值 湿基态发酵饲料 营养成分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替代豆粕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元召 葛金山 +4 位作者 姚宝强 徐梅 丁伟伟 孙小恒 张海军 《饲料博览》 2010年第10期1-5,共5页
选用26周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32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B、C组),分别饲喂以2%和4%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替代基础日粮中同比例的豆粕日粮。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期为10周。结果发... 选用26周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32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B、C组),分别饲喂以2%和4%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替代基础日粮中同比例的豆粕日粮。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期为10周。结果发现,试验期处理C比处理A和处理B蛋鸡产蛋率分别提高1.61%(P<0.05)和1.39%(P<0.05),处理A和处理B蛋鸡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平均蛋重、平均采食量、料蛋比、软破蛋率和斑蛋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非常规性植物蛋白质饲料4%替代豆粕日粮可明显提高蛋鸡产蛋率,但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无明显变化,进一步证明发酵非常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替代蛋鸡豆粕日粮的价值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 豆粕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元招 葛金山 +1 位作者 姚宝强 徐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1,共3页
选择96头(15±1)kg体质量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处理Ⅰ为对照组(高铜高锌+50mg/kg金霉素),处理Ⅱ为试验Ⅰ组(低铜低锌+50mg/kg金霉素+2%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处理Ⅲ为试验Ⅱ组(低铜低锌+2%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 选择96头(15±1)kg体质量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处理Ⅰ为对照组(高铜高锌+50mg/kg金霉素),处理Ⅱ为试验Ⅰ组(低铜低锌+50mg/kg金霉素+2%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处理Ⅲ为试验Ⅱ组(低铜低锌+2%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处理Ⅳ为试验Ⅲ组(高铜高锌+2%湿基态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试验期33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Ⅲ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0.22%和5.54%,试验Ⅰ组日增质量下降3.1%,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Ⅱ组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1.15%(P>0.05)和8.76%(P<0.05),试验Ⅰ组下降2.4%(P>0.05);各处理间平均料肉比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腹泻率最低,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基态 发酵 乳酸菌 仔猪 金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蛋鸡饮用水质量调查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慧玲 李镇峰 +1 位作者 姜艳萍 丁伟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44-44,共1页
本报告对山东省部分地区蛋鸡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抽取鸡舍水线内的水82份,对其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分别计数。通过调查发现,鸡群最终饮用到的水无一例达到蛋鸡饮用水卫生标准。
关键词 饮用水质量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物质保证 卫生标准 饮水污染 伊红美蓝琼脂 蛋鸡产蛋率 普通营养琼脂 菌落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日粮预混料对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元召 葛金山 +3 位作者 胡忠泽 徐梅 王靓靓 王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试验选择6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A和B组应用4%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C和D组应用4%普通预混料;A、B、C和D组配合日粮粗蛋白分别为15.9%、14%、15.6%和13.7%。... 试验选择6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A和B组应用4%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C和D组应用4%普通预混料;A、B、C和D组配合日粮粗蛋白分别为15.9%、14%、15.6%和13.7%。测定猪日增质量、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粗蛋白质、钙、磷、粗脂肪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前期、后期和全期,试验A组(正常蛋白质水平额外补充必需氨基酸)、B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再补充必需氨基酸)和对照C组(正常蛋白质水平)各组间日增质量(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均未见差异;生长全期,A、B及C组ADG和ADFI较D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9百分点而未补充氨基酸)分别提高5.33%、6.51%及6.31%和1.46%、2.44%及2.68%,差异均显著。D组粗蛋白、钙和粗纤维消化率较C组分别降低10.97%、8.25%和8.43%,差异均显著。表明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并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生长猪生长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受影响,而未补充氨基酸时生长和消化则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日粮 预混料 生产性能 消化 氨基酸 生长猪 发酵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等甲基供体替代蛋鸡日粮蛋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元召 葛金山 +4 位作者 胡忠泽 徐梅 丁伟伟 周华杰 张昌成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选择1260只33周龄蛋鸡,研究不同甲基供体、硫酸钠间的配伍替代蛋鸡日粮蛋氨酸的可行性。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C蛋氨酸、胆碱分别补添0.1%和600mg/kg,试验组T1补添甜菜碱0.1%、胆碱600mg/kg、硫酸钠0.... 选择1260只33周龄蛋鸡,研究不同甲基供体、硫酸钠间的配伍替代蛋鸡日粮蛋氨酸的可行性。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C蛋氨酸、胆碱分别补添0.1%和600mg/kg,试验组T1补添甜菜碱0.1%、胆碱600mg/kg、硫酸钠0.05%,T2补添蛋氨酸0.05%、胆碱600mg/kg,T3补添蛋氨酸、甜菜碱、硫酸钠各0.05%、胆碱600mg/kg,T4补添蛋氨酸0.1%、胆碱300mg/kg,T5补添蛋氨酸、甜菜碱各0.05%,T6补添胆碱600mg/kg、加蛋速0.1%,试验自35~44周龄。(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全期,T1、T6组产蛋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89%(P〈0.01)、2.52%(P〈0.01);与对照组相比,T5、T3组蛋重分别提高1.35%(P〈0.01)、0.71%(P〈0.01),T1、T6组分别下降1.57%(P〈0.01)、1.90%(P〈0.01),T1、T6组料蛋比分别提高5.10%(P〈0.05)、4.08%(P〈0.01);各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软破蛋率仅以T6最低,斑蛋率仅以T1组为高。结论:蛋氨酸减少补添0.1%,无论是否补充不同甲基供体,蛋鸡产蛋性能下降明显;补充不同甲基供体可替代0.05%蛋氨酸而不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甜采碱 蛋鸡 硫酸钠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异步发酵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姜玫宏 葛金山 +3 位作者 程金龙 彭宇晗 姜淑贞 朱元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以3种加工处理的中草药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免疫、血清脂与酶及抗氧化等指标的影响。120头28±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分4组,3组中草药处理组饲粮分别含2%粉碎复方中草药、2%复方中草药提取液和2%发酵复方中草药... 以3种加工处理的中草药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免疫、血清脂与酶及抗氧化等指标的影响。120头28±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分4组,3组中草药处理组饲粮分别含2%粉碎复方中草药、2%复方中草药提取液和2%发酵复方中草药,对照组饲粮不含中草药,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粉碎中草药组断奶仔猪料质量比(F/G)、总蛋白(TP)含量、球蛋白(GLB)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草药提取液组平均日增质量(ADG)、F/G、试验全期腹泻指数、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白蛋白(ALB)含量、GLB含量、TP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含量、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发酵中草药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F/G、腹泻指数、血清IgG含量、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ALB含量、GLB含量、TP含量、总胆固醇(TC)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ALT含量、AST含量、ALP含量、GSH-PX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T-AOC、SOD含量和MDA含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与对照组及粉碎中草药组、中草药提取液组相比,发酵中草药组中草药经菌酶协同先好氧后厌氧异步发酵能较好地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具有抗腹泻、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示与中草药功效增强和发酵代谢产物作用叠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 异步发酵 复方中草药 断奶仔猪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葛金山 朱元招 +4 位作者 戴四发 徐梅 马兴亮 周华杰 贺前江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第7期12-14,共3页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配对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18头繁殖性能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C(11头)和试验组T(7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不同剂量的10...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配对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18头繁殖性能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C(11头)和试验组T(7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不同剂量的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的试验组T每头母猪产活仔数较对照组C增加3.24头,显著提高38.9%(P<0.05);与对照组C相比,试验组T每头母猪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提高36.6%(P<0.01);平均出生窝重、平均断奶头数、仔猪平均断奶个体重分别提高为18.2%(P>0.05)、25.8%(P<0.05)、2.3%(P>0.05);试验试验组T每头母猪平均窝产弱仔数、死胎数较对照组C分别减少0.06头、0.04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母猪 繁殖性能 产活仔数 断奶窝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艳芳 赵向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 肉鸡场 诊治报告 半岛地区 高致病性 华北地区 运动失调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壳品质耐受低水平磷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梅 朱元召 +3 位作者 葛金山 姚宝强 孙小恒 王小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1,24,共5页
本研究选择健康49周龄褐壳蛋鸡12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8只。A为对照组,含0.20%有效磷(AP)和0.9‰植酸酶;B、C、D、E、F组分别含AP0.16%、0.12%、0.20%、0.16%和0.12%,其中B、C组添加0.9‰植酸酶。试验期8周。结果显... 本研究选择健康49周龄褐壳蛋鸡12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8只。A为对照组,含0.20%有效磷(AP)和0.9‰植酸酶;B、C、D、E、F组分别含AP0.16%、0.12%、0.20%、0.16%和0.12%,其中B、C组添加0.9‰植酸酶。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试验4、6、8周和试验全期,F组比对照组产蛋率分别降低6.67%、7.78%、7.87%和6.67%,差异均显著(P<0.05);各组平均蛋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6、8周和试验全期,F组料蛋比较对照组分别高10.19%、11.30%和8.00%,差异均显著(P<0.05)。8周试验全期,C、D、E、F组软破蛋率和各组斑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F组出现9只瘫鸡,其他各组均没有出现。提示日粮AP降至0.12%时,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壳品质自第3~4周开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 植酸酶 产蛋性能 蛋壳品质 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霉素在产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金山 董进祥 +2 位作者 姜艳萍 刘俊杰 朱元召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10期1-3,共3页
选用53周龄海兰褐壳蛋鸡54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A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试验期为4周.与对照组A相比,在试验0-2周、3-4周和试验全期0-4周,试验组B蛋鸡产蛋... 选用53周龄海兰褐壳蛋鸡54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A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试验期为4周.与对照组A相比,在试验0-2周、3-4周和试验全期0-4周,试验组B蛋鸡产蛋率与蛋重降低,采食量和料蛋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鸡蛋的软破蛋率和斑蛋率极显著降低,蛋鸡死淘数减少,蛋鸡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霉素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焕荣 赵全兴 +3 位作者 杨欣欣 杨慧玲 国琳 潘志刚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10期18-20,共3页
本文借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成功扩增出梯形条带。结果表明,LAMP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0.245pg/μl,而PCR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2.45pg/μl;且具有特异性,对... 本文借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成功扩增出梯形条带。结果表明,LAMP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0.245pg/μl,而PCR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2.45pg/μl;且具有特异性,对其他相关鸡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与PCR方法比较,结果表明LAMP检测的阳性率要比PCR高。LAMP检测方法无需昂贵设备,适用于鸡场的临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GABA乳酸菌对鸡舍内氨气浓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姜艳萍 李镇峰 +1 位作者 丁伟伟 张玮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3-4,共2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栋共3000只,一栋设为试验组,另一栋设为对照组。研究日粮添加高产GABA乳酸菌对鸡舍内氨气浓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7d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了2.83μl/L...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栋共3000只,一栋设为试验组,另一栋设为对照组。研究日粮添加高产GABA乳酸菌对鸡舍内氨气浓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7d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了2.83μl/L,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8d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了4.01μl/L,差异显著(P<0.05)。试验末期,试验组每克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降低了37.51%,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0.3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乳酸菌 氨气浓度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